昆铜乡地图
昆铜乡相关地区地图:
大事记
1980年4月,国务院卫生部部长崔月梨来乡视察计划生育工作。1984年1月,撤公社成立昆铜乡。1986年,安吉昆铜钓竿厂“游乐牌”工艺钓鱼竿在全国钓鱼协会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品。1987年,长林?、钱坑桥中学合并为昆铜中学。1994、1996年,昆山、铜山柏油路完工。1995年底,全乡程控电话开通。1995~1998年4年间相继建成了2座中学教育大楼和2座中心小学教育大楼。1996年,昆铜被评为“工业一星级乡镇”,获出口创汇铜杯;安吉县最古凉亭乐平亭修复。1998年,浙江春晖竹木业有限公司并列入省“百龙工程”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单位,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昆铜被评为湖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长林?、钱坑桥两个移动电话通讯塔建成投入使用。1998年该乡被评为湖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昆铜中学电化教育获省级先进。
地方名人
钱春富:钱春富,1942年出生,昆铜独山头村人。大专文化程度,1990年5月,筹建昆铜竹编工艺二厂,当年完成销售收入47万元。1995年,与省中农信贸易公司合股经营,成立浙江春晖竹木业有限公司,任总经理。1998年,中农信撤资,钱春富自筹资金,艰苦创业,实现产值2000万元,寿司卷笼占了日本全市场。他致富不忘本,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每年捐资达数十万元,在昆铜传为美谈,被选为县党代表、市人大代表。
社会事业
1998年12月16日召开乡第十一届党代会,提出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抓手,把昆铜建设成为“竹业大乡”和“工业强乡”的总体发展思路。完成了9个村的闭路电视工程。建成标准化二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998年,昆铜中学电化教育被评为省级先进。全乡上下认真开展了“三讲”“两为”“双实”主题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广泛开展了“送温暖”和“竹乡青年增誉”活动。
民俗风情
花龙灯:昆铜乡上舍村的花龙灯已有200多年历史,以花篮、荷花不同画面出现,边舞边御接成一条彩龙,造型生动,技巧多变,获1957年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好评。竹乡文化节等县市级以上文化活动,上舍的花龙灯都被邀请献艺。
名优特产
梓坊茶叶:安吉流传着一句民谣:“梓坊的茶叶石门碳,诸家边的姑娘不用看”。梓坊茶叶香飘万里,历来有名。据安吉县志记载,梁代陶宏景隐居昆铜数十年,因长期饮用梓坊茶,“年逾八十面壮容”。唐代品茶大师陆龟蒙“不喜与流俗交”、“以高士召不至”,然而他却慕名前来,还长期隐居昆铜品茶著书。梓坊茶出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梓坊村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山高林密,没有工业污染,真正的梓坊茶生长在海拨700多米的苍蒲山上,山上翠竹悠悠,雨量充足,长期云遮雾罩。每年到谷雨季节,便是采茶时节,新茶叶厚实,且每朵茶叶均为三瓣,两瓣较长,一芽短小,经过“杀青”、“揉团”、“烘青”几道手工工序之后,就制出了毫显色翠、香味隽永、回味甘甜的梓坊茶,取名“雀舌”。上海、苏州的顾客以及美国、日本等友人纷纷慕名前来购买。
历史沿革
昆铜乡以境内昆山、铜山两山首字得名,北宋后期和南宋期间,昆铜设5个里:仙涧、苕水、候溪、三山、合川。解放前为昆铜乡。1949年秋,属昆铜区。1950年,建昆山乡和铜山乡。1955年冬,两乡合并称昆铜乡。1958年,并入晓墅公社,称昆铜管理区。1961年,从晓墅公社划出,称昆铜公社。1984年1月,称昆铜乡。
名胜古迹
乐平亭:位于昆铜乡与晓墅镇交界处,是安吉县境内现存的最古凉亭,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北朝宋元嘉元年(424)信义太守陈斌建造,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建,1996年昆铜乡党委、人民政府对凉亭进行了重新修复。凉亭南北面石柱上各有对联:锁钥谨严重建塔山路口,桥梁联络高出梅墅街头。三百六旬往来预防风雨,七十二村出入旧话昆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