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堡镇地图
拉堡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环境
该镇位于东经约109°31′,北纬约24°25′。拉堡镇北面环铜鼓岭,东、西、南面为平坦开阔地带,地势比较平坦,镇中心为盆地,最低海拔97米,一般海拔110米,最高海拔即铜鼓岭292米,是拉堡镇的制高点。铜鼓岭全部封山育林,山林以松树和小叶桉为主,面积46公顷。该镇有耕地1170亩,其中水田近900亩。拉堡镇属亚热带过渡地带的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4.4℃,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0.6℃,七月份平均气温28.6℃,年降雨量1352.9毫米。该镇南面有一条小河称大桥河,该河发源地从镇的西部成团镇的白露村及北弓村等经进德伍伦村(屯)入境,绕城南九曲(俗称拉堡九曲河)经进德镇的思贤、槎山和大桥汇入柳江河,故名大桥河。交通运输
该镇交通便利,枝柳铁路、湘桂铁路、柳邕公路穿过镇区。枝柳铁路在镇西北辖区设有柳江站,宜柳高等级公路在镇西南角开设出入口;柳江汽车客运站与全县、全地区有固定客运车次来往。拉堡距民航白莲机场约10公里,距柳州市中心约10公里,公交车10路、28路可直达。财政税收
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财政税收大幅度增长。全镇财政总收入,1995年1027万元,1996年1079万元,1997年1287万元,1998年2087万元,本级财政总收入1064万元;1999年1331万元,历年滚存结余506万元;2000年1597万元,历年滚存结余699万元;2001年突破历史记录,其中本级财政收入1992.8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1110万元的179.54%,比上年增长84.01%。2001年末,全镇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为5486元。文物古迹
镇北面铜鼓岭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塔下安葬着13位革命烈士;区第七地质队后面有文物古迹——明代登仕郎之墓。科技兴农
该镇实施“吨粮田”建设,使粮食亩产由600~700公斤提高到800~900公斤,有部分达吨粮产量;实施“万元田”建设,使亩产值由2000~4000元提高到6000~8000元。该镇建有45亩的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推广水稻杂交优良种和玉米、黄豆等粮食作物优良品种率达95%以上,生猪饲养全部引进和推广二元杂或三元杂瘦肉型种猪,并建有一个奶牛场,日产奶量达0.3吨。水稻种植推广抛秧技术达30%~50%,推广旱育衡植育秧技术面积达85%,“三下乡”科普宣传面达农产95%。经济建设
农业:全镇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果蔗、莲藕和其他叶菜类。恢复建镇初期,农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副业主要以马车营运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镇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引导村民引进名、特、优品种,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与此同时,鼓励村民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商贸业、餐饮业、机动车辆维修、保养、农产品深加工、仓储、托运、购销、家政服务业等,使该镇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水稻亩产量从恢复建镇时的209.35公斤提高到2001年的415.2公斤;农业总产值从15.6万元提高到2001年的1866.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9元提高到2001年的2497元;农村经济已从单纯的粮食生产发展成为粮食、果蔗、蔬菜、商贸业、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业、机动车辆维修、保养业、家政服务业等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的格局。1978年,耕地面积2278亩,粮食总产量143.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5.59万元,农业人口170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9元;1985年,耕地面积1889亩,粮食总产量94.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1.8万元,农业人口195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5元;1990年,耕地面积1481.59亩,粮食总产量75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2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4.43元;1995年,耕地面积1178亩,粮食总产量618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3元。2001年,该镇有计划地调减了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果蔗、双季莲藕和其他蔬菜的种植面积;引进和推广圣女番茄和大叶白梗空心菜等新型品种。全镇农业总产值1866.48万元,比上年增长7.7%;农业增加值714.27万元,增长7.8%;蔬菜总产量16590吨,其中外销10451吨,占总产量的63%;出栏肉猪、家禽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49%、2.3%;肉类总产量2170吨,增长9.59%;农民人均纯收入2497元,比上年增加253元。商业:清末,拉堡圩只有一条小街卖油盐等日用品,叫盐圩街。解放前,全圩只有两条街,东街是谷米、红薯行;西街是黄豆行。全圩房屋面积只有13619平方米,人口不足1000人。拉堡牛市素为广西三大著名牛市之一,每圩上市的牛马有上千头,黔南及桂西北商品牛多由此转运湖南、广东等地。1985年,全镇房屋面积100万平方米,人口达11576人,平时圩日赶圩人数约2万人。1992年,全镇商品零售总额2258.1万元。至2002年,拉堡镇已新建了农贸、城中、金竺花苑等较大规模的农副土特产品交易市场和拉堡牛市,并在紧邻县城的建都开发区建设了一个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日批发量为500担~800担。镇内县城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城中和农贸两大市场(蔬菜批发),每月农副产品交易金额达420多万元。每逢三天集日,牛行开市,日交易量多达300头,金额20~30万元。城中社区柳西路、柳北路、柳东社区柳东路等街道已发展成为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乡镇企业:解放前,拉堡镇只有几家打铁铺,到1985年,镇内有县属农机、印刷、制药、食品、玻璃、机砖、配件、制糖等22个厂场企业,年产值1494万元。1992年镇办工业总产值6157.9万元。1995年乡镇企业有2573个,从业人员4964人,乡镇企业总收入4.88亿元。90年代末期,乡镇企业以汽车配件、玻璃制品、纸制品、复合肥制品、饲料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为主,主要从事汽车配件、制糖、电梯、水工机械、印刷、机修、制药、饲料、酿酒、农机、复合肥、食品、玻璃、机砖、家具等产品生产和加工。2001年,该镇先后引进项目7个,投资上百万元的有4家,引进资金600多万元,年内完成投资402万元。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加值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4%;乡办工业增加值3048万元,比上年增长16.02%;上缴税金1274万元,比上年增长62.29%;实现利润2320万元,比上年增长92.5%。乡镇企业为农民人均增收提供了1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