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庙镇地图
雷公庙镇相关地区地图:
存在问题
1、民营企业的技术含量低。全镇的民营企业主要还是资源性企业和农产品粗加工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2、民营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还是处于小打小乱和敲敲打打阶段。3、发展的速度慢。全镇这么多闲置劳动力、这么大面积、这么多资源,可就这么近十家民办小企业不能有力促进全镇经济的进一步增长。4、企业管理方式简单落后。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还有以人管人为主。5、企业的工艺简单、环保意识和设施差、污染严重。如:水泥厂烟尘污染,水库投肥精养水质恶化等,这都时常引发周边群众的不满和抗议。6、对农村种养大户和第三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群众希望得到政府信息、技术、资金支持。
发展思路
1、乡镇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将招商引资工作做为政府的一件主要工作来抓,要建立对乡镇政府和乡镇干部招商引资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否则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很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2、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服务,要坚持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经常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协调好与周边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要切实维护好民营经济的生产和经营秩序,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引导,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引导企业有序竞争、诚信经营。3、对乡镇要给予一定的税费返还,现在乡镇不能向农民多提一分钱,又没有对企业的收费项目。而招商引资需要经费,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需要投入,乡镇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把企业招引来、建起来,而产生的税费全部是区以上部门收去了,就好比辛辛苦苦养了一只鸡而不能捡蛋一样,严重的挫伤了乡镇政府和干部招商引资的工作积极性。3、提高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要加大对民营经济先进人物和典型的宣传力度,增加民营经济业主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对表现优秀的民营经济业主积极发展入党,使民营企业主在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事业上有发展。
常德市概况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峡——洞庭湖、南岳衡山——张家界黄金旅游走廊的纽带与中枢。常德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常德是中国有名的“非金属矿产之乡”。
人口数据
雷公庙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499男6947女6552家庭户户数4319家庭户总人口(总)13443家庭户男6909家庭户女65340-14岁(总)31340-14岁男16360-14岁女149815-64岁(总)917615-64岁男476615-64岁女441065岁及以上(总)118965岁及以上男54565岁及以上女64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3177,
旅游景点
龙门洞位于常德市城区约26公里处的鼎城区雷公庙镇境内有一个溶洞,因洞内有“石龙”而得名龙门洞。龙门洞发现久远,据《嘉靖常德符志》载:“府西北六十里有石,空旷如屋。中有石柱,八棱如玉。”,提起雷公庙的龙门,从古至今有龙门洞、仙人桥、仙人屋、燕子洞、“鲤鱼跃龙门”的传奇故事远近闻名,童叟皆知。《常德县志》《常德民间艺术文化》雷公庙《地方教材》等都先后作了有关这些故事的描绘与记载。其间尤以龙门洞的景观最为迷人。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洞中的将军柱、观音堂、舍身潭、半边街、七里丘、小龙口等数十处景点,扑塑迷离,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早在若干年前就被湖南省旅游局评定为“省二级旅游保护区”。据介绍,当地一些村民曾打着灯笼火把在洞内探索了一天没有到尽头,但见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大厅”中有两根高约10米来、每根需四五个人才能合围的擎天钟乳石柱。洞内有一条深浅莫测、流水潺潺的阴河,这条河可能与洞外山坡上一个常年积水的大“天坑”相连。据介绍,有一年大旱,村民同时用了七八台抽水机从大“天坑”内往外抽水抗旱,抽了一个月,坑内水位始终没有降低。雷公庙属丘陵地区,地下石灰岩储量丰富。溶洞及钟乳石和石笋就是石灰岩、大气和水的杰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略呈酸性的水去溶蚀石灰岩,使岩石形成洞穴。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断渗出来,水分蒸发掉后那里就留下一些石灰质沉淀。一滴、两滴、三滴……水不断出现,又不断地挥发,洞顶上的石灰质俞积越多,便生成一个乳头——这就是钟乳石的“胚胎”。以后,乳头外面又包上一层层石灰质,以至越垂越长形成能达到好几米的钟乳石。当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时,石灰质也在地面上沉积起来,便形成了底盘大、身体比较稳健,高度能达到30米的石笋。往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石柱。据专家测算,石笋的生长速度大约是一万年可增高0.6——1.2米,而钟乳石的生长速度就更慢了,仅为石笋的1/5。可见,溶洞及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要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这是钟乳石和石笋显得珍贵的原因。龙门溶洞是迄今为止常德市城郊唯一发现的溶洞。它北邻面积达千亩、水面碧绿的龙门水库,洞口旁的山坡有一直未干涸的大“天坑”,有被称“仙人屋”的大石洞,有被称“仙人桥”的天成石桥,有一堵鬼斧神工、怪石嶙峋的石墙,有生长在岩石缝中的大树,有百年老樟树,还有一座“仙龙庙”。山上的石头表面与众不同呈现波纹、蜂窝状,山上的植物葱葱郁郁,丛林中鸟语花香。这里的风景可谓溪谷盘环,山清水秀,奇洞幽深。207国道临岗公路穿境而过,龙门溶洞据常德市城区约半个小时车程。城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珍贵的钟乳石和石笋,使龙门溶洞本应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是常德市旅游线上的一个精品景点。
桃源县概况
桃源县,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域内生活着以汉族为主以及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人口97.6万(农业人口82.93万,非农业人口14.62万)人,180余个姓氏在这块“仙源乐土”上休养生息,和睦相处。桃源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旅游等其它各种事业,都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