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吉林市地图 > 昌邑区地图 >
两家子满族乡地图
两家子满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教育

该乡有小学6所、中学1所,在校学生17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学额巩固率为98%。到2006年年末全乡13个村,已有卫生所33个,医护人员38人,方便了群众就医。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收入增加,到2006年年末统计,全乡人均收入已达到4225元。有82.55%的农户住上砖瓦房屋。85%的农户都有自行车,有23%的农户有了摩托车,出行很方便。农民生活水平正由温饱型向小康生活迈进。

满族风情

满族历史沿革:满族历史悠久,两千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称挹娄、勿吉、靺鞨,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称作“白山黑水”的广阔地区。黑水株鞠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2世纪,由阿骨打建立了金朝。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6年,皇太极继位称帝,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进关,统一全国。辛亥革命后,通称为满族。
满族亲族间常用称呼:高祖——达玛法高祖母——达妈妈曾祖——翁库玛法曾祖母——乌库妈妈祖父——玛法祖母——太太父亲——阿玛母亲——额娘捏捏公公——阿玛哈婆婆——额莫克伯父——阿牟其伯母——阿牟叔叔——额其克婶母——窝克丈夫——爱根妻子——萨里甘二妻——福七黑兄——阿珲,阿哥嫂——阿沙弟——兜妻弟——那雅子——追媳妇——尾伦孙子——窝莫罗外祖父——郭罗玛法外祖母——郭罗妈妈岳父——阿布哈岳母——额布喝姑——姑爸爸姨母——安布姨夫——安布玛舅舅——那克出舅母——额克出姐姐——额云,格格姐夫——额附妹妹——嫩女儿——沙里甘追女婿——霍其珲外甥——依诺朋友——姑出好友——色音姑出女友——诺库亲家——撒顿娘家——摊搀

区划人口

两家子满族乡共有两家子村、盆窑村、李树村、黑背村、温泉子村、张家村、李屯村、黑山村、骆起村、太山村、柳条村、柳西村、耿屯村13个村;有102个自然社;90个自然屯;幅员面积147.84平方公里;有耕地4649公顷;共有5584户,人口18288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4人。全乡农业人口17190人,占总人口的93.8%,非农业人口为1098人,占总人口的6.2%,各民族人口分别为:汉族13526人,满族4611人,蒙族112人,回族26人,朝鲜族13人,少数民族人口合计为4726人,占总人口的25.6%。

招商引资

吉林市昌邑区两家子满族乡党委一直围绕玉米秸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来了1.2亿元的工业项目落户。吉林市两家子满族乡属纯农业乡,农业资源丰富,因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秸杆都被当做取暖的燃料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其实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长期以来,玉米秸秆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的原料之一。有关化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就食草动物而言,2kg的玉米秸秆增重相当于1kg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据研究分析,玉米秸秆中所含的消化能为2235.8kJ/kg,且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当。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牲畜饲料,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两家子乡为中心的30公里半径内玉米种植乡镇9个,其种植面积为41137公顷,可产玉米秸秆678760吨。如此之大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建饲料厂的需求。两家子满族乡党委领导凭着执着的追求和真诚的服务,于2008年8月份与吉林省隆德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在昌邑区政府签定了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一期投资1200万元,9月10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0月末进行试生产,2009年6月末二期工程结束进行大规模生产,年可生产玉米秸秆饲料30万吨,工业产值将达到1.8亿元,利税可达4680万元。

地形地貌

全乡面积160.7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丘陵占44%,山地占48%。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大体结构为六林、一水、三分田。气候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4.9℃。年有效积温2600—2800℃,年降水量为7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一般为110—145天。旱、涝、风、雹、低温冷寒为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

资源开发

该乡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利用,李树、温泉三处石场、黑背金矿的资源得到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商业网点遍布村寨。全乡13个村,102个社,包括分销店在内,全乡已有180个商业网点,集市贸易空前繁荣,促进了商品流通,发展了农村经济。域内现有昌邑区最大的国家小一型水库一座——温泉水库,蓄水量在400万立方米左右。在李树村至温泉村的山地中,有石灰石和金矿,已部分开采。在山地中,有驰名的鸡冠山,已经成为春季自然旅游的胜地。

农业产业化

全乡耕地面积为4649公顷,其中旱田4489公顷,水田160公顷。全乡可概括为以农业为主的农业乡,在种植上又是以玉米为主产粮的玉米产区。全年粮食总产量为30376吨,其中玉米产量为28373吨。占总产的9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良好,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由于党中央注意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村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政策上的放宽,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虽然还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体的农业乡,但是多种经营方兴未艾。以养猪、羊、牛、禽、蜂为生的专业户就有3810户,其中以春波牧业种猪场为龙头现代化养猪场,年出栏可达25000头,存栏4000多头。全乡年末统计,牛存栏15295头、羊4100头、猪18080头,禽21200只、蜂644箱,这些专业户靠种养业增加了收入。与此同时,本乡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利用,李树、温泉三处石场、黑背金矿的资源得到开发。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商业网点遍布全乡。全乡13个村,102个社,包括分销店在内,全乡已有180个商业网点,集市贸易空前繁荣,促进了商品流通,发展了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