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淮安市地图 >
涟水县地图
涟水县相关地区地图: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化工(医药化工、塑料化工、农用化肥)、医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食品、酿酒(高沟酒)、农副产品、纱、布、塑料制品、人造板、涟水鸡糕、安东萝卜干。

行政区划

0517,320826,223400,县人民政府驻涟城镇,2004年底辖17个镇、3个乡。涟城镇面积39.60平方千米,人口98000人。高沟镇面积54.62平方千米,人口67091人。唐集镇面积60.51平方千米,人口34753人。保滩镇面积40.82平方千米,人口25024人。大东镇面积38.88平方千米,人口27257人。五港镇面积59.32平方千米,人口34662人。梁岔镇面积37.57平方千米,人口36928人。石湖镇面积23.00平方千米,人口14580人。朱码镇面积28.85平方千米,人口52600人。岔庙镇面积64.62平方千米,人口46292人。东胡集镇面积46.54平方千米,人口31933人。南集镇面积58.47平方千米,人口30874人。义兴镇面积36.70平方千米,人口22050人。成集镇面积26.70平方千米,人口22869人。红窑镇面积47.99平方千米,人口34412人。陈师镇面积37.06平方千米,人口32658人。前进镇面积50.87平方千米,人口29324人。徐集乡面积39.79平方千米,人口39680人。黄营乡面积40.33平方千米,人口36050人。李集乡面积49.55平方千米,人口43566人。现在辖区内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自然地理

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平野广畴。境北有一条涟水河。县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涟水县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日照充足,层林尽染,万木葱茏,林木覆盖率达32%。物产富饶,资源广博。

涟水名人

涟水人好学,穷读书远近闻名。志书上记载涟水人好学,是一些都市里的人所不及的。民谣有“沭阳财主宿迁庙,泗阳姑娘出门不坐轿,涟水人讨饭上学校。”涟水人崇尚办学,目前已形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五大教育体系。涟水中学是具有8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示范高中;郑梁梅高级中学是1999年建成的国家重点示范高中;涟水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级职业高中;炎黄学院是全省5所全日制民办院校之一。涟水每年为国家输送本科大学生2000余人。涟水自古人才辈出。

风土人情

十二月最后一天叫"除夕",俗称"三十晚上一(无论有无三十日)。家家户户自送灶后开始"忙年",买鱼肉食物,买鞋帽衣物,做豆腐、蒸馒头、蒸龙糕、炸肉圆、洗衣被、贴年画……,至除夕前一天,全部"忙。''好。在外地的人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除夕早晨,。染坊备"牲礼",点香烛,请祭缸神。中午,家家都以酒菜祭祀祖先,焚烧纸箔,叩首祷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然后贴新对联和挂廊(红色刻纸)。家长还须到野外祖先或亲人坟茔上烧化纸钱;叩头祷告,尽其孝心德意。晚上,点烛放鞭,叩头礼拜后,将灶台上的供品全部撤去,贴的"跑灶''也撕掉,Ⅱ铲接灶",意即灶神已从西天回来,仍做一家之神。用松枝和芝麻杆扎"摇钱树'',架"聚宝盆"。炒花生、瓜子、葵花籽吃,全家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直至子夜,叫"守岁",家长给孩子"压岁钱"。家长"守岁"通常彻夜不眠,上供的祭品有大枣、桂圆、水糕、茶、酒(满杯)等,放在堂上神像前。现时"守岁''活动大多是收看电视节目和全国人民共同迎接新年,鸣放鞭炮庆祝。岁时习俗里还有一些迎神赛会,旧时叫"社日"、俗称"庙会"。正月初八,相传为"祈年老爷''会,主要活动内容是祈祷丰年。由一些年轻壮汉将大王庙里的"祈年老爷''绑在木杠上,高抬过顶,快速跑步,游行四街,称为"冲祈年老爷"。这种活动没有香烛庆祝。正月十五,是"上元"日,就是三元宫的天官神寿庆的日子,叫"天宫圣会"。道家认为,三元乃三宫别称,就是上元赐福天宫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宫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宫洞阴大帝,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为三宫大帝生日。正月十四晚上,寺庙和尚和一些善男信女开始布置香堂,明灯高烛。次日早晨,远近进香的人接踵而至,其中有些人还抬着香案,撑起大红伞,用"马匹"引导,鸣锣吹打,送到三元宫(清代县境有三元宫、三官殿十数座)。庙内香烟缭绕·叩头礼拜,虔诚至极。庙外有卖香的,玩杂技的,叫卖零食的。也有一些乞丐或穿行人群或拦路跪地乞讨,其情亦惨然。三月二十八,传说是"东岳大帝"的生日。"东岳大帝"就是《封神榜》中的黄飞虎,死后被姜子牙赐封的。明朝万历年间,高沟镇建了一座天齐庙,正殿就供奉着东岳大帝。每年三月二十八,高沟地区都举办声势浩大的"天齐庙会"。庙会活动从三月二十六下午就拉开序幕。天齐庙正殿门前的大石鼎内焚烧着成封的条香、檀香,昼夜不停,香烟袅袅。由小和尚看管,烧香人给香火钱。一些僧道和崇信佛事的"善男信女",忙忙碌碌,布置会事,募化摆设寿面宴席,款待地方上的豪商太贾、地主士绅.既为庙会壮声色,又可借机募化钱财。二十八日上午庙会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东岳大帝"出銮"。东岳有行;坐神像两荨,称"行坛"、"坐坛''。"出銮"时,人们将东岳行坛请进轿内,叫"出坛"轿夫抬着神像在四街巡行,前有三班六房,扛着"肃静''、"回避,木牌,分头鸣锣开道。金瓜、钺斧:朝天凳、刀、剑、戈、矛,气焰森森;朱雀旗、玄武旗、飞虎旗、黄龙旗,满空飞舞。一个前哨传报的"马匹,下穿红裤,上身赤膊,鼻插钢针,手扶铁鞭,凶神恶煞地跳跃前进。土地神坐在木座上,身穿红袍,头戴乌纱,象征地方官吏,在"銮驾"前引路。东岳大帝身着黄蟒袍,头戴王冠,上撑一顶黄!罗伞,端坐木坛之上,伴随着几班文武乐工。紧打慢敲,悠悠扬扬,款款而行.游街过坊。"銮架''后还有一个"假大老爷",骑在独木杠上,头戴关官帽,翻穿皮马褂子,由小差抬着随行。旁有一个小差挑着材茶食"担子,前担是粪箕,装着马粪,后担是尿桶,装着驴尿,供假大老爷憩息时充饥。另有"地保''时而向假大老爷回报地方案情。假大老爷听了,则不问青红皂白,喝令责打报案的二十大板,以显老爷威风。由高沟地方士绅和汪、郑、徐三姓祠堂精心准备的地方文艺"抬阁一和"优擎'',也在后面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游行队伍中途休息的地点在高沟镇北圩门东南角的土台上,叫"鬼神台"。观看祝寿活动的人成千上万,尾随而行,前后涌动。整个活动延至日落方才散歇。高沟天齐庙会影响很大,北有山东、南有两淮、东有盐阜、西有沭宿等地观众。不辞跋涉,前来赶会。清光绪中叶的一次庙会,曾发生六塘河渡船翻覆、死亡数十人的惨案。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天齐庙会已经很少举行了。最后一次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939年,日军在高沟镇纵火焚烧,全街荡然。天齐庙会活动的一切道具也被焚烧净尽。其它庙会活动还有五月十三为关老爷(关云长)祝寿等。这些活动都带有鲜明的迷信色黟·均已早绎芋除。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活动增多,具有地方特点的大型经济文化活动,如1992年4月举椭"高沟酒文化节,在内容、形式和声势影响等方面,都远胜于过去的庙会活动。当然,剔除庙会活动的封建糟粕,作为民间艺术精华寡莽,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涟水特产

高沟捆蹄:捆蹄是高沟传统名特优产品,始于清道光年间,采用猪蹄膀精肉配以二十多种名贵佐料,猪小肠衣捆扎,经老汤浸泡、高温蒸煮、真空高压灭菌等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色泽酱红、鲜味浓郁、,咸甜适中、荤而不腻、嚼后生津等特点,其整个制作工艺繁复,有二十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工艺口味勘称天下一绝,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先后在国内多次获得大奖。
鸡糕:【特点】鸡糕细嫩,造形雅致,营养丰富,深受老入喜爱。“涟水三件宝,曲酒捆蹄加鸡糕”。这是远近人们对涟水饮食文化的概括和评价。提起涟水鸡糕,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竟问有无素鸡可吃。这鸡本来就属荤,天下哪来的素鸡?可偏偏涟水城有位姓姚的师傅绞尽脑汁,真的做出一盘晶莹透明,粉嫩如酥的“素鸡”,吃得皇帝老子头上都冒出蒸汽来,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大谈其‘与民同素’的好处,涟水鸡糕从此出了名。鸡糕又叫“素鸡”,不仅与乾隆皇帝的传说有关,还取其口味清雅、色泽鲜明。又因为它粉嫩如酥,细腻上口,人们还称之为酥鸡。作为涟水城乡独创的传统名菜,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逢过年过节,各地朋友纷纷来涟,以一尝涟水鸡糕为幸,特别是涟水的海外游子们,不惜迢迢千里,或返乡,或捎信,以“食之为幸”,大有“鲈鱼堪脍”之奇情。80年代中期,客居台湾的涟水籍名人顾祝同曾托人回家乡捎两样特产,其中之一就是涟水鸡糕。制作鸡糕是以鸡胸脯肉为主料,配之以适量的鲜虾仁、鸡蛋、山药、豆粉、葱姜汁等辅料,加上十多种调味品制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把鸡胸脯肉与噘鱼肉放在清水里浸泡去掉血水,使之洁白如玉,然后捞起晾干斩成肉泥把鸡蛋清放在肉泥里,再把扑碎的山药,鲜虾仁与鲜粉及调味品一起放人,充分搅拌使之均匀,成为粘性较强的白色糊状,按一寸左右的厚度推在笼上备蒸。将蛋黄放人备留的少许肉湖内搅拌,成为黄色糊状,再均匀地摊在笼中的肉糊上面,小火蒸熟,取出冷却后即成鸡糕。切成半尺见方的块子备用,待到做菜时,再用刀将块子切成薄而透明的片子,开水下锅,一滚即盛盘,你就可以品尝到名闻遐迩的美味佳肴了。做鸡糕在配料、用刀、拌工、火工上都十分考究,放多少鸡肉、鸡蛋、豆粉、山药等辅料以及调味品的比例全在师傅的掌握之中,不能用昔油,不能直接放葱姜汁,否则,将影响鸡糕的色泽与细度。刀工是做鸡糕的关键,主辅料斩得越细越好,做好的鸡糕口感就越嫩越丰富。至于用火,大小缓急以及用什么燃料,都对鸡糕的质量有所影响,其中奥妙不一而足。涟水鸡糕的特点是嫩、细、素、鲜、明,它色泽黄白相间,晶莹透明,味道鲜美,营养精良,清爽雅淡,细腻如膏,嫩而不化鲜而不散。它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当主菜,又可为配料;既可烧、扣,又可炒还可以做羹、;既可切成片、丁,又可剖成条块,花色繁多烩,不拘一格。烧鸡糕的时候先将青菜、竹笋、乌贼、针菇等辅料烹制好,再将片状鸡糕放人,盛盘时将鸡糕一片片平放于中间成.椎状浮没在汤汁中,边上点缀着各色箱菜,吃起来层层盛绝,街上面下,别有情趣。扣碗是把鸡钱切成片状整齐地经括在盆中,看上去满眼全黄,吃起来片片翻白,由边及里。层层叠进.使人的感受达到饱和状态。而切成小丁和蘑菇等一起炒三鲜或者做成羹汤,味道同样“好极了”。1998年,涟水鸡糕评为淮阴市(今淮安市)十大名菜之一。现在在江苏涟水,鸡糕的制作大部分集中在涟水县高沟镇。所以很多时候也叫做高沟鸡糕。
安东萝卜干:安东萝卜干清代即已擅名淮海间。萝卜干制作有生干、熟干之别。熟干临食用时,必须加以烹调,方德呈其美味。生干则不待烹调,即可为菜。其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制熟干:将萝卜洗净去须,大者纵剖四瓣,小者二瓣。放入笼内,蒸至八分熟取出,晒干。然后藏之瓮中·味永不变。还可将猪肉等加入其中,则别呈风味。如果在食用时,将萝f、干中加入虾米进行烹调,其味更是鲜美。制生干:将萝卜洗净去须,切成手指粗长条,在阳光下稍作晾晒后,即放入缸中。先放至约15厘米厚,撒上一层薄盐,再放再撒,放一层撒一层,最上一层盐要撤得稍厚些。总计约生萝卜50公斤,撤食盐2~3公斤,盐放入过多会减少萝卜干的风味。放好后,上以重物压之,过2~3天后,取出晒干,成为“原干”。原干还不宜食用,必须经过调卤才行。即将其放入原卤中。仍用重物镇压,使之吸收原卤。如果原卤不足,可以另外添加。如欲增高品味,可将花椒、丁香等药料炒焦’捣碎,用布包好,放入缸中,也可以熬成汁水加入,然后用泥封口。十数日后,即可取出食用。色泽红艳,香脆可口。萝卜含有淀粉酶,萝卜干同样有帮助消化,理食顺气的功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生民,一方生民孕育一方物产。涟水的特产风味源流固有其长,种类固有其多,品位固有其名’,都是涟人世代辛劳,奋发创造的结果。它是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激励今之涟人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
高沟酒(今世缘):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尤爱高沟美酒,曾在高沟的天泉槽坊留下了“天赐名手,地赐名泉;高沟名酒,名不虚传”的诗句。唐代诗人韦应物游花果山途径高沟镇时,闻高沟酒香,即开怀畅饮,并写下了“三月开翁香满城,甘露微浊醍醐”的佳句。原淮阴市为江苏省著名的酒乡,曾经以“三沟一河”(双沟、汤沟、高沟、洋河)闻名全国,涟水的高沟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高沟酒厂改制后成立的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成功打出了“缘”文化这一品牌,成为江苏省政府接待用酒。
涟水云锦:在我国古代,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丝织品,云锦因其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始于宋,而盛于元、明、清,为历代皇家贡品,素有“寸锦寸金”之说,加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直至现在,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和成都蜀锦并称世界三大名锦。位于涟水县浅集办事处的南京云锦涟水织造中心近年来得到省、市、县的鼎力关注和支持,已经成功的打进国内外市场,使云锦成为涟水城市名片中的新成员。

淮安涟水机场

涟水机场位于淮安市东北方向,涟水县陈师镇境内,距离淮安市中心22公里,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支线机场。为了机场与高速公路贯通,同步建设机场连接线,从机场航站楼广场出口,向东南方向连接宁连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相通,长为5.33公里。淮安涟水机场已于2010年9月26日正式通航,将于2011年开通直飞台北、香港的航班。涟水机场是按国内民航支线机场一次规划、分期建设,飞行区近期等级为4C,兼顾D类。本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货邮量4800吨的需求建设,机型以B737、A320系列机型为主,兼顾D328、CRJ200、ERJ145等支线飞机使用。机场本期工程总投资约为7.9亿元。本期机场工程建设内容有:飞行区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垂直联络道长224米、宽23米;航站楼达到口岸开放条件建设,面积为14600平方米;站坪长195米、宽110米、机位5个、航管楼和指挥塔台面积为2000平方米;跑道为西南东北方向,西南端为主降方向,建有Ⅰ类精密近灯光着落系统,东北端为次降方向,建有B类简易近灯光着落系统。为了机场与高速公路贯通,同步建设机场连接线,从机场航站楼广场出口,向东南方向连接宁连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相通,长为5.3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