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淮安市地图 > 涟水县地图 >
高沟镇地图
高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快速发展的社会事业

全镇初级中学3所,完全小学8所。全镇幼儿入园率、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学率均达100%。全镇有现代化医院1所,防保所1个,村级卫生服务站17个,农村人口参加合作医疗达100%,有线电视、调频广播、电话、宽带、远程教育实现村村通,主要道路和企业已实现了电子监控,别墅式敬老院为五保老人提供了优质服务,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室内外健身器材齐全,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高沟敬老院被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敬老院”。

经济发展

高沟镇是一个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新兴乡镇,2001年撤乡建镇。高沟镇是“安徽省民营企业科技园”、“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安徽特种电缆产业基地”,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无为特种电缆产业基地”,是全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

奋进崛起的乡镇工业

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是中国名优酒酿造骨干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淮安市食品工业排头兵企业。现有员工2800余人,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年生产“国缘”、“今世缘”和“高沟”系列白酒4万余吨,综合经济效益位列全国同行业前10位。“国缘”酒荣获中国十大高端商务白酒品牌,是外交部接待用酒;今世缘是“中国驰名商标”,为“中国十大文化名酒”、“中华婚宴首选品牌”、“江苏省接待用酒”。2009年销售超过25亿元,利税突破8亿元。

历史建制

明洪武年间,苏州人高姓迁居此地,形成高家沟.清顺治十年(1653年)沭阳县在高家沟设"里"并在居户中令高姓推选一个人为里正,管理该里事务.高家沟得到官府承认,开始设置。清康熙年代,户丁增多,按户编制牌、甲、保,分里正、乡约,管理事务,清雍正十三年(1735)沭阳县令巡边,到高沟,汪郑徐三族各推选董事一人,综管事务.同时开始镇的建置,改高家沟为高沟镇,汪、郑、徐三大姓取代了高姓,长期左右高沟镇的局势,清同治十年(1801)董事制延续.增设高义局,光绪年间,高沟镇划称沭阳东路七镇。民国初年,沭阳将杨口、高沟合并为第九市,高沟第一次称市,民国十六年,高沟镇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沭阳县党部下属的第二区分部,其成员有程雨举.李炎.汪九林,徐普.郑履恒,袁向宾.汪玄香,张国瑞等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称为高沟镇,建立保甲制,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七月,八路军东进第一支队解放高沟镇,改组了镇公所,民主选举镇长一人,高沟镇第一次获得解放,并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1941年11月16日.淮海专署决定:沭阳九区的高沟镇和高东乡、高南乡划归涟水县,加上涟水的广佛、公兴、灰灯、西湖、连云、仓院、硕湖、,桃园等乡建立涟水第四区,从此,高沟镇就归涟水县管辖了,属第四区。1942年,海州日寇率伪军两个团,伪灌云县警备队两个中队约千余人,侵占了高沟镇,将高沟镇划为灌云县特别区,成了伪区公所。1944年,八路军第四支队和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攻克高沟.收得了高沟镇,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镇公所,归涟水县管辖,高沟镇第二次获得解放。1946年4月1号,苏皖边区政府发布通令,废除保甲制.建立区,乡(村)政权,涟水、涟东两县进行了全面基层政权改造工作.1947年,高沟镇机构重新建立,高沟镇为涟水县直属镇至今沿用之此!

高沟镇工业集中区

涟水县高沟镇工业集中区分东、西二区。东区位于宁连路西侧,已全面启动;西区位于镇区六塘河以西,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已建成1平方公里。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已入驻企业8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初步形成了酿酒、食品、新型建材、木材、服饰、造纸、印刷、金属制造等八大产业。集中区现有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市级名牌产品20个。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将集中区打造成年销售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

优越优惠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优越、投资政策优惠。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对投资企业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客商只要提供有关资料,镇招商办将全程办理,县内手续2日办清。高沟镇社会和谐,治安稳定。镇党委、政府庄重承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优良的环境感召人,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人,没有外商进不来的门,没有外商办不成的事,没有外商看不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