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俐镇地图
伶俐镇相关地区地图:
组织结构
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党委下辖独立党组织共18个,其中党总支3个,党支部15个,全镇党员共617名,其中男性党员539名,女性党员78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共173名,农村党员444名。历史沿革
1950年设伶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4年建镇。位于邕宁县东部。1997年,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3万。湘桂铁路、南柳高速公路过境。辖伶俐、石塘、独岭、王京、沱江、上王、那樟、望齐8个行政村。2003年末,面积264平方千米,总人口32322人,辖伶俐、独岭2个社区,王京、石塘、上王、沱江、望齐、那樟6个行政村,共61个自然坡、18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伶俐圩,距县城34千米。2004年底改属青秀区;总户数为8894户,总人口32629人,其中农业总户数为7499户,人口29440人,非农业总户数为1395户,人口3189人,辖2个社区,6个行政村;64个自然坡、188个村民小组。党政建设
伶俐镇除了没成立的玲珑社区外,全镇8个村委会已经全部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据统计,全镇8个村参选率均达到98.2%,8个村委会的党组织全部实行“公推直选”,全部实现村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的目标,“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有35人,占83.3%,在当选的村委会成员42人中,男34人,占81%;女8人,占19%;党员37人,占88%;26~35岁:7人,占16.7%;初中文化13人,占31%;高中文化28人(其中中师1人,中专3人)占66.7%;大专文化1人,占2.4%;36~45岁:11人,占26.2%;46~55岁:23人,占54.8%;56岁以上;1人,占2.4%;平均年龄44.7岁,比上届年轻1.3岁,原任当选的26人,占62%;新当选的16人,占38%;经济能人和致富能手占93.6%。换届选举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伶俐镇的主要做法是:一、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明确责任:伶俐镇党委、政府对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非常重视,并对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做了重要要求,下发了相关文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日程安排、工作进展计划表,组织部署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伶俐镇还成立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委员会和指导组,加强了对选举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选举工作的指导,各村委会也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了村民选举委员会。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六个到位”:为了圆满完成村级“两委”涣届选举工作,伶俐镇在工作中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六个到位”:(一)是确保宣传到位。为了深入宣传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方法步骤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伶俐镇做到了办好一份简报、印发一封公开信和拉一条宣传横幅;利用村务公开栏对村民进行宣传、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对外出务工经商选民进行宣传、利用圩日和民间聚集场所灵活开展宣传。(二)是确保调查摸底到位伶俐镇在开展前期工作时作了四个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一是对全镇8个村的村情、民情进行了调查摸底;二是对全镇难点村、重点村进行了摸底排队,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了工作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分解各种不利因素;三是对外出务工经商选民进行调查摸底,具体掌握外出务工人数和联络方式;四是对选举经费预算进行摸底调查,对经费困难的村,及时采取措施帮助解决,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三)是确保责任到位。换届选举期间,镇班子领导建立领导联系点和领导分片包村制度。确保每个村有一名班子领导亲自抓。(四)是确保培训到位。伶俐镇通过会议、集中学习、分阶段汇报加培训的方法,对各村换届指导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五)是确保经费到位。落实选举经费,是保证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伶俐镇除了城区下拨德.8万元选举经费外,还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经费支持换届选举工作。(六)是确保监督到位。伶俐镇建立了专项督查工作小组,落实人员,定期分阶段对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确保选举依法依章进行。三是依法办事,规范程序,扩大基层民主:伶俐镇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伶俐镇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新途径,通过村级重大事务公开和村财务审计结果公开,发动选民推选候选人,公布选举监督电话接受咨询,做好信访工作等活动,引导村民群众参加村“两委”选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由于各项工作做到位,使选举工作更加规范,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