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集镇地图
刘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2、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刘集镇
概况:刘集镇位于沭阳县西南部,俗称西南岗,地处沭阳县、宿豫区和泗阳县交界处。辖12个行政村,3.8万人口,镇域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4年以来,刘集镇党委政府通过集中开展“全民创业年”、“市场繁荣年”和“作风整训年”等活动,全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建设法制政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开发刘集北大门和西大门两个新区,建设高品位、生态型的“金三角”地区,沿沭刘路两侧建成绿化风光带,新增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集镇新建公厕3座,环卫垃圾箱30个,加快镇区环境建设,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刘集镇6.8万亩耕地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主导产业是优质一麦一稻,粮食年产量3.5万吨,无公害蔬菜面积1.5万亩,无公害蘑菇种植面积200万平方尺,西红柿、辣椒、黄瓜、蘑菇等蔬菜系列产品统一注册“刘丰”牌商标,深受城市居民欢迎。刘集镇是省商品猪基地乡镇之一,近年来,通过加快生猪品种改良,三元猪普及率达100%,年产良种苗猪5万头,建有大型现代化万头养猪场一座。全镇共有个私企业280家,以粮食加工和木材加工业为龙头。沭阳县建鑫精米厂是全镇粮食加工企业中规划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该厂建于2002年6月,拥有管理、运输、营销等职工82名,投资规模达320万元,固定资产230万元,占地面积16亩,年产值可达2800万元,创税利380万元,主要生产精制大米和各等级优质面粉,产品主要销往上海、苏州和浙江等地。2010年,全镇财政收入已经达到1.02亿元。
文化教育
刘集镇主要中小学有大悟县刘集镇金鼓中学、大悟县刘集镇金古小学9、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
简介:刘集镇地处川原地区,位于富平县城正东16公里处,是富平县海拔最低处,镇内地形南北高,中间低,卤泊滩东西横贯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镇毗邻蒲城县和该县王寮、留古、流曲、到贤等乡镇,由康路、富龙路、到张路纵横交错,南接富渭公路,北通西禹公路,西禹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东北为在建中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主导产业有小麦、玉米、奶山羊养殖及酥梨。刘集镇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设镇立集,因刘姓居多,取名刘集镇。在2002年元月由原刘集、施家两乡合并而成。镇辖23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4.16万人,到2008年粮食总产达2.8万吨,工农业生产总值1.4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600万元,人均纯收入2894元。农业:刘集镇主产小麦、玉米及豆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刘集人民及时调整思路,解放思想,大胆地跳出传统农业生产的圈子,围绕“农”字做文章,立足“调”字求发展,借助国家加大中西部发展的有利政策,实施“两塬一川”优果工程,南北两塬建成柿子、花椒、杂果2万亩,沿富农路建成了万亩酥梨基地,刘集酥梨个大、皮薄、色亮、味好,连续三年全省酥梨综合评定名列第一;2007年借省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东风,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奶山羊专业村10个,奶山羊标准化小区6个,成立奶山羊专业合作社6个,奶山羊存栏达到4万余只;建成养牛专业村2个,奶牛存栏390头;建成养鸡专业村2个,鸡存栏5.2万只,养猪专业村落1个,存栏5000多头。
商贸业:按照产业立镇思路,刘集镇不断做大做好刘集商贸型小城镇市场、十字杂粮市场、张北粉条加工批发市场及施家商贸小区“三市一区”的建设开发工作,促进物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形成刘集新的经济增长点。特产酥梨、小杂粮、芒硝,其中酥梨个大、皮薄、色泽亮、口感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连续三年全省酥梨综合评比名列第一;小杂粮远销全国各地;芒硝资源丰富,为医药化工的重要原料,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门类全,规模大,建筑业、建材业、化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一应俱全,镇内企业有兽药厂、制管厂、印刷厂、砖瓦厂、木器厂、建筑队等18户,其中制管厂、兽药厂等骨干企业产品远销西北各省。全镇个体工商户495户,2009年总产值2.6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48亿元。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进入小城镇就业的人口可达6000余人。
教育事业:刘集镇现有高中小学校20所,学生10566人,教师572名。近年来,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教育组强化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抓特色,促发展,形成了“以育人为根本,以教研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一流为目标,整体优化,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深受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的赞誉。镇教育组连续三年荣获县教育局年度考评先进单位、中考先进单位和小学六年级质量考评先进单位,刘集初中、十字初中、施家初中二00八年荣获学校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刘集高中在2007年07月08日顺利通过省级标化高中创建工作验收,街南、尹村、北甫、安平小学等校来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刘集片前茅,先后受到市、县教育局和刘集视导室的表彰奖励,荣获德育工作、文明校园、校务公开等奖项36次。
行政划分:辖23个村委会,即街南、街北(包含街北西、街北东、胜利、桃园西、桃园东5社组)、胜光、双王、大张、十字、尹村、张北、新兴、龙泉、永合、二合、吕当、施家、王家、卤泊、西胡、曹管、安平、高庙、川河、北甫、黄塬。
概况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刘集镇,位于大悟县东南部,东与河口镇和四姑镇竹园村相连,西与夏店镇交界。南与黄陂县蔡店乡毗邻,北与夏店镇务岗村、四姑镇田柯村接壤,镇政府驻刘集村,全镇人口31648人,面积66.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刘集街、金鼓、店岗、长冲、金河、刘集、刘棚、大顶、兰冲、建设、会岗、马岗、合山、沙河、铁寨、汪寺。境内西南部金鼓一带多丘陵,间有低山,皆为流沙白土。东北多平畈,间有丘陵。总耕地面积23887.98亩。其中,水田14479。35亩,旱地9408.63亩。山林面积39671.01亩。刘集镇原是小村庄,无集市,礼山县建置前属黄陂县。建县后划属二区,后改一区。1941年属河口乡。解放初期,设乡政府于此。因处礼(山)河(口)公路之侧,交通较便,附近沙河店集市贸易逐渐迁来,形成小镇,属河口区。1975年从河口区析出,与金鼓乡合并,设刘集人民公社。1984年复属河口区。1987年9月、再度与金鼓合并。设刘集镇。辖金河、金鼓、大顶、会岗、铁寨、合山、店岗、刘集、蓝冲、马岗、沙河、汪寺、长冲、建设、刘棚等15个村,229个村民小组。共5577户,26325人。其中,农业5351户,25916入。镇内有金鼓露毫茶叶公司、修造厂、翻砂厂、尼龙厂、砖瓦厂等小型企业。还有大面积适用与企业开发的用地。有中学1所。小学14所及镇卫生院、文化站等。镇内集镇除刘集外,还有会岗。镇政府驻地刘集,西北距县城40公里。刘集镇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梁立标、刘家练等在刘集地区建立中共党的组织,领导农民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为脓孝北县苏维埃、河口县苏维埃辖区。刘集镇位于大悟县东南部,304省道穿境而过,距省会武汉100公里,交通便利。全镇辖15个行政村,210个村民小组,7806户,3.1万人口。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山场面积3.1万亩。2006年财政收入680万元。10.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刘集镇
在诸葛亮的故居襄阳古城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年轻”的街道办事处——刘集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于2010年11月正式成立,位于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核心区。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刘集镇
简介:刘集镇位于徐州市西北10公里的徐丰公路西侧,南依霍连高速公路,西邻安徽肖县,徐张公路贯穿东西,陇海、津浦铁路在此交汇、面积83.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该镇煤炭资源丰富,有年产90万吨的国有煤矿一座。工业:现有工业企业51家,形成了以主导产品钼铁、氧化钼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年产钼铁4000余吨、氧化钼500吨的江苏顺天集团产品远销美日韩德加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近1500万美元,是徐州市“十强企业”之一。
农业:全镇以故黄河大堤为界,分为两个明显的自然耕作区,堤南为旱作物区、堤北为稻谷区。形成果树1.1万亩,常年蔬菜1.4万亩,芦笋、山药1万亩,家禽110万羽、山绵羊2万只,兔子10万只的种养殖规模。作为徐州市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已形成波尔山羊等特种食草动物养殖基地,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名贵花木、园林苗木及鲜花基地。适宜投资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玻璃、化工、橡胶、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现有5家停产企业的闲置资产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