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泽镇地图
流泽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民国初期设亲义乡,乡公所设流泽所,流泽因此得名。1952年邵东县成立,流泽所是十二区政府所在地。1966年调整行政区划,设流泽人民公社,隶属廉桥区,辖区面积由此确定。1995年撤区并乡,流泽以单列乡保留。1998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流泽乡,成立流泽镇。区位优势
流泽镇地处火廉公路和两邵公路交汇的黄金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邵钢公路连接着县城和县内其他乡镇,火廉公路做为1814省道和320国道的联络线,把流泽和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流泽北距320国道和廉桥火车站5公里,距上瑞高速公路廉桥进出口6公里,南距1814省道17公里。沿火廉公路北上可直通长沙、涟源、娄底等地,南下可直达衡阳、广东、广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流泽成为县内瞩目的投资热点。经济发展
特色农业之乡:从斤冲公路东去5公里,一条小溪蜿蜒东下,两旁青山相连,绿树葱葱,鸟语花香,大自然赋予的美景尽收眼底,流泽千亩优质丰产杨梅基地扑入眼帘。流泽,是邵阳市杨梅的故乡,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年产量2000多吨,其中优质杨梅1000多吨,产品远销双峰、娄底等地。1993年以来,流泽人民在县科协的指导下,从浙江引进“东魁”等优质苗木3万多株,建成了绵延十里的千亩杨梅生产基地。丰宜杨梅酒厂生产的杨梅保健酒,以农村传统佳酿为原料,配以天然杨梅、白糖,在1997年湖南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质新产品银奖。玉竹,又名尾参,原产广东连县,清光绪年间引种该镇乾坤头(今新泉村),现在已成为该镇农业生产的一大拳头支柱产业。年种植面积2千多亩,年产量5千多吨,加工生产玉竹片3千多吨。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廉火路两旁一车车来自全县各地的玉竹便在这里集中、成交。流泽正成为全县最为著名的玉竹生产加工基地。全县70%以上的玉竹集中在这里加工,加工成玉竹片,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最近十多天,来自广东、湖北、长沙、株洲、益阳、衡阳等地的客商,纷纷驾车来到流泽镇购买杨梅。他们说,流泽的杨梅个大、色艳、味甜,大家都喜欢。据初步统计,今年流泽的杨梅,总产量将突破20万斤,收入将突破200万元。丰宜村在村支部书记彭乔元的带领下,几乎家家都种有杨梅树。全村共有杨梅树500多亩,正式挂果的有400多亩,盛产的有100多亩,今年的杨梅产量将达8万斤左右,销售收入将达8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730人,人平就达1000多元。彭乔元家就有200多棵树,最大的树一年可产300多斤,大的杨梅个头有乒乓球那么大。流泽的杨梅由于质好价廉,不需村民外出销售,全是客商慕名前来购买。近年来,流泽镇党委政府为了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让农民早日致富,从外地引进了东魁、荸荠等优质杨梅品种,动员广大村民利用退耕还林栽种,很多村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也种上了杨梅树。现在,全镇的栽种面积达4000余亩,已投产的达1000多亩,其他的也将陆续挂果。镇党委政府也积极采取奖扶措施,扩大种植面积。今年雪灾发生时,党政主要领导带领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果农,防止果树冻坏,同时积极筹措救灾资金,使广大果农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镇党委书记罗中安、镇长赵铁军说,流泽的杨梅现主要集中分布在丰宜、中兴、新梅等村,我们要将流泽的杨梅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成流泽的一个品牌,让更多的省内外朋友吃到流泽的杨梅。民营企业一枝独秀:流泽乡镇企业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以生产原煤为主的张家岭煤矿、工农煤矿享誉市内外。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煤炭生产大镇将成为历史,但是,一批新兴的民营企业已逐步成了流泽工业的支柱。以流泽铝业责任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曾氏企业集团为龙头,邵东县银工五金集团为骨干的铝制品制造业兴旺发达,五金工具正成为流泽工业的主产品。1999年,全镇工业产值过亿元,产业销往全国各个地区,初步形成了以铝业生产加工、五金工具制造为骨干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