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陇南市地图 >
礼县地图
礼县相关地区地图:

文物古迹

礼县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不仅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而且是黄河仰韶文化和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更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既有先秦十二公扬鞭跃马,驰骋千里,瞰视中原,横扫六国,完成霸业的遗址,也有诸葛亮六出祁山,挥师北上,屯兵伐魏,鞠躬尽瘁,光复汉室的足迹,并且还是东汉词赋家赵壹、五代诗人王仁裕、元代重臣赵世延、明礼部尚书蒙克新的故里。在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时不闪耀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斑谰光彩。
西垂陵园和秦公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甘肃礼县盐关、红河一带发现了著名的青铜器“秦公簋”,引起世人的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礼县县城东十三公里的大堡子山及其附近的圆顶山,发现了大规模的秦人墓葬群,出土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金器、骨器、漆器等大批珍贵文物。这些墓葬和文物,被专家确定为早秦墓葬器物,从而确定大堡子山秦陵为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2001年7月大堡子秦公墓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垂陵园的发现,为寻找秦人早期都邑,探索秦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历史沿革

礼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旅游业独具特色。明成化九年始置礼县,殷末,周时是秦人的发祥地;先秦文化的重要发掘,将以无穷的魁力吸引众多游人访古寻幽。以礼名县虽为时较晚,但其地却开发很早,历史相当悠久。石桥乡高寺头仰韶文化遗址,1964年出土了人首器形盖,1986年又出土了石、陶、骨器多件,经测定系距今5000多年前氏族公社时期用物。夏商时期,地属雍州。大禹“蟠冢导漾”,导的就是流经礼县的西汉水。周朝时期,周孝王“邑非子于秦”之前,秦人的发祥地西垂(西犬丘)就在县东北的永兴一带(近年发现的秦公墓为证)。“非子邑秦”后,虽然秦都邑短时间的迁到了今清水县境内的秦亭,但很快秦庄公又将都邑迂回西垂,“居其故西犬丘”。中经襄公,直至文公时秦都才由西垂迁到湃渭之会。秦昭襄王时陇西郡,辖礼县一部分地域。秦朝时,地域东北部属陇西郡西县,西南部仍为氐羌人所居,尚未置郡县。西汉时,地域东北部属凉州刺史部陇西郡西县,西南部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嘉陵道和陇西郡羌道,王莽改西县为西治。东汉时,东北部属凉州刺史部汉阳郡西县,西南部属武都郡武都县及羌道。三国时,东北部属秦州汉阳郡西县隶于魏,西南部属武都郡武都县隶于蜀。晋时,东北部属秦州天水郡始昌县(晋改西县曰始昌),西南部属武都郡武都县,仇池国(296—322)时期,全部地域属仇池国。前赵(304—329)、后赵(319—351)、前凉(314—376)、前秦(351—394)、后秦(384—417)时期,这几个地方割据政权或全部或部分,或较长时间或短暂地占据过本县地域,在此期间,东北部均称天水郡始昌县,西南部均称仇池郡。前凉时曾在东北部置西城校尉。西秦(385—431)时,东北部属秦州汉阳郡阳廉县,西南部分属仇池郡及白马郡。北魏时,红河、盐宫一带分属秦州汉阳郡的阳廉、黄瓜二县,永兴、平泉一带分属南秦州天水郡的水南、平泉、平原三县,城关地区属南秦州。汉阳郡的兰仓、谷泉二县,江口以下地区分属南秦州仇池郡的阶陵、仓泉二县。西魏时,盐官以东地区仍属秦州天水郡阳廉、黄瓜二县,永兴、城关地区分属成州汉阳郡的水南、汉阳二县,西南部地区分属成州潭水郡的潭水、甘若、武定、相山四县及成州仇池郡的阶陵、仓泉二县。北周时,盐官以东属黄瓜县(阳廉省),永兴、城关地区属成州仇池郡汉阳县,西南部地区属成州仇池郡的潭水、上禄二县。唐时,东北部先属山南西道成州的汉源、长道二县,后属陇右道秦州长道县,西南部分属陇右道成州上禄县及宕州良恭县。盐官城曾为党项马邑州治所,隶于秦州都督府。五代的岐、唐、晋、周时,东北部属陇右道秦州天雄、雄武节度使所辖的长道县,西南部没于吐蕃。五代汉时全县地域没于吐蕃。北宋时,东北部属长道县,西南部属大潭县,两县先属秦凤路之秦州,后改属岷州。南宋时,仍为长道、大潭两县地,但改属利州西路的西和州所辖,盐官以东地域属天水军(州级建制,治所在今天水镇)辖治。元朝时,东北部的长道县地域并人西和州,而于今城关镇别置“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下辖“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上千户所”及“礼店、文州蒙古军民奥鲁干户所”;“元帅府”负责西和州、武阶、文州地区的军民安全,“上千户所”则仅统摄今城关及西南部地域的军民。明初承元制,洪武四年(1371)置“礼店守御千户所”,隶岷州卫,属陕西都司,洪武十五年(1382)改隶秦州卫,属仍旧。成化九年(1472)割秦州19里置礼县,属巩昌府所领的秦州管辖,原“千户所”与县并存不废。清朝时,顺治十六年(1659)裁撤卫所十百户,将巩昌卫、文县所、西固所归并礼县统辖,属巩昌府。雍正六年(1727)改属秦州。中华民国时,民国2年(1913)袁世凯令各州府改道,礼县属陇南道,旋改渭川道。民国16年(1927)道废,县直属于省。民国25年(1936)蒋介石令甘肃全省设七个行政专员公署,礼县属第四区(天水)专署领辖。1949年8月17日礼县解放,隶武都专区,1955年10月划归天水专区,1985年7月又划归陇南地区。

行政区划

礼县辖4个镇、24个乡:城关镇、盐官镇、石桥镇、白河镇、宽川乡、永兴乡、祁山乡、马河乡、红河乡、永坪乡、固城乡、崖城乡、罗坝乡、湫山乡、洮坪乡、上坪乡、江口乡、雷王乡、龙林乡、中坝乡、沙金乡、桥头乡、草坪乡、雷坝乡、王坝乡、肖良乡、三峪乡、滩坪乡。

经济发展

礼县全县辖4镇24乡,1个民族乡,面积4299.92平人公里,总人口50.33万人。本要产小麦、玉米、洋芋、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苹果、花椒、核挑等经济林果,是全国32个优质水果基地县之一。境内有各种药用动植物534种,素有“陇南药乡”之称,被誉为“五朵金花”的大黄、红芪、当归、党参、半夏等中药材远近闻名,尤其是“双鹿牌”大黄远销海内外,年出口量约占全国的一半,海外称“中国铨黄”。全县有森林面积75.9万亩,大然草场144.4万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悠久的盐官骡马市场闻名西北。

气候特征

礼县气候节特征明显,冬长夏短,春秋适中。春季,3月至5月,70天左右。入春后的天气,处于冷暖空气交替期,天气多变,冷暖起伏大。“有一日三变”现象,这时期常伴低温,有连阴雨天气发生。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是一年的第一个好季节。夏季,5月至8月。5月以后逐渐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雨量集中,暴雨频繁,偶有山洪暴发而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雨季结束早,降雨量少而造成高温伏旱。7、8月正值盛夏,以晴热天为主,午后到夜里多有雷阵雨。气温高、日照强、蒸发大,有一段干旱期。秋季,9月至11月,夏末秋初,冷暖空气再次交汇,9月以后,时值农历8月前后,一般有一段阴雨绵绵的天气。10月份天气比较稳定,常呈现天高云淡,爽气宜人的气象,这是一年第二个好季节。冬季,12月至2月。这个时期往往因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的侵入,气候寒冷,缺雪干燥,成为寒冷干燥季节,河水结冰、草树脱叶。次年“立春”后,因寒潮强度影响,出现霜冻灾害,气候反常时,有的年份出现春雪,果木花蕊受害,南山地区小麦受影响。

社会事业

2007年,承包科研项目22项,已验收项目17项。科技推广户达4263户,科技示范户达21420户。全县29个乡镇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为98.2%,用电户比重为80.7%,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为99.1%,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7%。全县共有学校492所,教师4669人,在校学生10673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全县共有医疗机构40个,病床368张,医务人员83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达421807人。

区位系统

宏观区位系统: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地区北部,地处东经104°37’——105°36’至北纬33°35’——34°31’,属北半球典型内陆区域。
自然区位系统: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甘谷、武山接壤,境内面积4300平方公里,海拔1080——3312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1968小时,气温9.9℃,降雨量483毫米,无霜期183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行政区位系统:全县设25乡及盐官、城关、石桥、白河4镇,共有568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2667个村民小组。全县南北长l03公里,东西宽88公里,总面积4299.92平方公里。它东连天水市、西和县,西连宕昌、岷县,南界武都,北接武山、甘谷。距省会兰州345公里,天水市97公里,陇南市府驻地武都250.5公里。
经济区位系统:礼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从宏观上看,礼县位于西北经济区的南缘,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及其所邻省份内蒙、宁夏、陕西、青海、新疆等目前尚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大区位优势不明显。
交通区位系统:礼县位于甘肃南部陇南山地,交通网络系统还很不完善。礼县不通铁路,交通方式较单一,距天水和洛门火车站都有近百公里的距离,主要以公路为主。境内没有国道,只有省道三条。徐礼公路(徐家店——礼县),由天水沿华双公路南行25公里到徐家店,分岔西南行,经平南乡、小天水至祁山堡到达礼县,全长72公里。礼洮公路(礼县——洮坪),由礼县城关镇,经石桥,从瑶峪向西进沟,自白金上山经马泉下山,翻石狗山到洮坪乡,西北方向溯洮坪河,止于上洮坪,全长43公里。四礼公路(武山四门——礼县)礼县境内42公里,四礼公路接定天公路是通往省会兰州的一条捷径,比礼县经天水少走43公里。
旅游区位系统:礼县地处兰州、西安、成都三大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北邻丝绸之路旅游线,又同时处在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线上。天水、宝鸡、汉中、广元和九寨沟等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市、区,环绕在礼县周围。运用大旅游、大发展、大产业的观念确定礼县旅游发展方向,大胆创新、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就能够变劣势为优势,变资源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