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镇地图
黎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风景名胜
境内风景名胜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建于明嘉庆十五年的屯溪老大桥;“二童讲读”的小龙山(始建于唐朝的龙山寺是黄山市佛教发源地);存有地母古庙、龙潭和崖刻风景秀丽的鬲山;古风犹存保存完好的黎阳老街和隆阜老街;还有蕴育了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戴震的故居及纪念馆。同时还有吊狮、地戏、龙舟、仗鼓及抬阁等传统民间艺术。
历史沿革
黎阳镇,1992年春拆乡并镇,由黎阳乡、隆阜乡、枧忠乡三个合并而成,截止至2008年底辖8个村,5个社区,总人口31389人。全镇总面积22.89平方公里,有耕地6400亩,山场13000亩。
境内设施
全镇境内有黄山学院、屯溪一中、屯溪茶校、隆阜中学、农技校、昱城中学等教育机构;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防站、屯溪卫生防疫站;有建国大酒店、花溪饭店、黄龙大酒店、华电宾馆及国旅等多家旅游服务机构;有南京微波通讯器材厂、江西漳泉食品公司、华兴汽车仪表厂等众多企业。
经济发展
“十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实际,大胆改革,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突飞猛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政治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截止“十五”末,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97亿元,招商引资完成928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519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9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36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5‰以内。展望“十一五”,黎阳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稳定为前提,以干部作风转变和组织建设为保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工业兴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乡镇简介
黎阳街道办事处(镇)位于浚县黎阳工业集中区,城东一公里处,总面积169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人口5.9万,12万亩耕地。境内地势平坦,林茂粮丰,交通便利,水电充足,通讯发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王桥豆腐、角场营元宵、寺下头五香花生仁、前后寺庄铺牛肉、毛村木制玩具、东张庄柳编、杨纪屯泥塑玩具,寨里村蔬菜等久负盛名,素有“百技之乡”美称。
历史沿革
1963年建城关公社,1983年改城关乡。1997年,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6.4万,辖甸庄、王寺庄、郭庄、界牌、杨堤、八里井、前毛村、后毛村、角场营、东张庄、东宋庄、东杨玑屯、西杨玑屯、寺下头、小高村、大高村、东陈庄、南二郎、北二郎、高村营、河道、前嘴头、后嘴头、东屯、西屯、秦李庄、北陈庄、东王桥、王可庄、方庄、马村、前寺庄、后寺庄、韩寨府、东乔庄、西乔庄、东马庄、西马庄、快庄、常庄、贾庄、朱庄、孙庄、甘草庄、十里铺、杨马庄、王庄、西王桥、于林、陈村、东长村、西长村、杨庄、秦于庄、高庄、晏庄、付庄、八里庄、西宋庄59个行政村。?年撤销城关乡,设立黎阳镇,201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黎阳镇成立黎阳街道办事处,并将原属善堂镇的7个行政村纳入黎阳街道办管辖。
乡镇荣誉
1999年7月29日,被批准为黄山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12月25日,被批准为安徽省小城镇综合改革中心镇;2000年4月8日,被批准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综合实力是全市“十强镇”之一。2004年,黎阳镇社会总产值达8.27亿元,财政收入18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