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海省电子地图 > 海西州地图 > 天峻县地图 >
龙门乡地图
龙门乡相关地区地图:

11、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龙门乡

区位概况:龙门乡位于峨眉山市西南部,踞峨眉山市城区52公里,全乡幅员面积69.7平方公里,海拔最高1616米,最低490米。辖13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407人。全乡有耕地面积8361亩,宜林荒山面积7000余亩,森林履盖率达55%。龙门乡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温度16.7℃,相对湿度77%,全年无霜期长达355天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光照条件好,年日照时数1100小时;适宜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
基础设施:该乡具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获得“无毒社区”荣誉称号。辖区内村村通公路,街道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交通便捷。移动通讯基站及光纤电视网络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煤矿、铅土矿、粘土矿、铅锌矿、硅砂矿、黄砂矿、硫铁矿、金矿和铜矿。除此以外,还有蓄水量90万方的泗河沟水库急待开发。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煤矿、铅土矿、粘土矿、铅锌矿、硅砂矿、黄砂矿、硫铁矿、金矿和铜矿。我该乡属典型的农业乡,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农副产品品优量大,而且无公害。
产业经济:该乡属典型的农业乡,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农副产品品优量大,而且无公害。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同时依托退耕还林,大力发展商品用材林和养殖业,逐步实现龙门乡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以林业、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06年底,建成黄莲、白术等中药材基地1000余亩,黄、白姜基地1400余亩,优质馨竹茶叶基地1000余亩,发展优质板栗、核桃等干果2000余亩,成片银杏1600余亩,各类水果3000余亩,水柏杨、冷杉等商品用材林3000余亩,食用笋1000余亩,以萝卜、白菜、黄瓜、海椒为主的反季蔬菜5000余亩,油桐1500亩。建成DLY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年可出栏5000余头商品猪,全乡年平均出栏生猪2万头,出栏羊1500只,出栏牛1000头,出售小家禽2万只。
社会事业:2007年正紧锣密鼓实施“惠民行动”。龙-鸭”村级公路硬化工程即将结束;龙杨公路碎石路面铺筑工程,已堪测并设计方案。王山村饮水工程已于4月初进入施工阶段;草池村、杨林村、鸭池村饮水工程,已完成堪测、设计、预算,预进入实施阶段。农网改造工程已进入第一期实施阶段(包括天池村、毛天村)。
人口数据:龙门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872男5222女4650家庭户户数2859家庭户总人口(总)9852家庭户男5206家庭户女46460-14岁(总)19600-14岁男10010-14岁女95915-64岁(总)694815-64岁男375315-64岁女319565岁及以上(总)96465岁及以上男46865岁及以上女49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445
特色农产品:白术、中药材、茶叶、板栗、核桃、干果、银杏、水果、冷杉、萝卜、白菜、黄瓜、蔬菜、油桐、商品猪、生猪、家禽。

2、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

龙门乡(由原升隆乡、隆兴乡、龙门乡合并而成)位于县东北部青龙场,距县城约17公里,全乡面积104.6平方公里,辖一个乡机关居委会,6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6655户,21159人。现有耕地面积2660亩,其中田8519亩,地4041亩,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长毛兔、小家禽、养蚕等为主,农林产品主要是四季竹、花生、野菜等为主。全乡退耕还林面积18948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468元,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8695万元,该乡有遐尔闻名和金鸡峡、青龙关、龙门溶洞、天门洞、青龙大殿等红色文化景区旅游。

4、河北省涞水县龙门乡

龙门乡位于涞水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10公里处,全乡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11442人,总土地面积为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21亩。乡政府驻龙门村。京源铁路、紫玉公路过境。
代码:代码130623206:~200龙门村~201河口村~202庄儿上村~203九集庄村~204岭西村~205岭东村~206店上村~207黄各庄村~208下港村~209上港村~210韦家峪村~211野孤村~212庄窠村~213大台村~214赵家地村~215偏道子村~216万泉庄村~217蛟龙口村~218排角村~219四家井村
沿革:1953年建龙门乡,1958年属白涧公社,1961年析建龙门公社,1983年改龙门口乡(LongmenkouXiang)。1993年偏道子乡并入。1997年,面积208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龙门、河口、庄儿上、九集庄、岭西、岭东、店上、满各庄、下港、上港、苇家峪、野孤、庄窠、大台、赵家地、偏道子、万泉庄、蛟龙口、牌角、四家井20个行政村。
经济发展:主要资源为:金、银、铁、铜、花岗岩大理石等矿藏沙石料。突出特色产业有:矿、铁,1、龙门村,野孤村铁太,野孤铜矿,上港村金矿,下港村花岗岩大理石矿,岭东沙石料厂,2、岭东、店口村无公害猪养殖小区,3、龙门村果哺、山野菜加工厂,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1、扩大矿业开发,2、大力发展无公害种植业,3、开发山野农家旅游业。4、建立无公害果哺、八山野菜加工与销售一条龙。5、扩大无公害养殖业,无公害猪、羊、牛、柴鸡等。6、大力开发沙石料。

6、四川省美姑县龙门乡

位于县城以北。东倚斯依阿莫山与瓦西乡接壤;西南临美姑河与拖木、觉洛乡连界;东南与西甘萨乡为邻;西北与哈姑、峨曲古、阿尼木乡毗连。地势东北高,最高海拔3558米;西南低,最低海拔1936米。总面积59.14平方公里。乡治所瓦古觉村斯拖,位于美姑河东岸,成美公路旁,海拔2030米,距县城21公里。辖瓦古觉、嘎勒、塔哈、红比、尔拖、树布依洛、干哈、尔马千、火窝9个村,40个组,共763户,3501人。其中彝族3500人,汉族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20人。1956年7月,设置小哈姑、干哈2个乡,隶井叶特西区。1958年10月,撤销井叶特西区后小哈姑、千哈乡合并为龙门乡,建乡人委,治所瓦古觉村的龙门,改隶哈古以达区。1963年4月1日,哈古以达区撤销,改属峨曲古区。1968年8月,成立乡革委会。1972年3月4日,改建为公社。1980年,公社驻地迁斯拖。1981年7月12日,公社革委会改为管委会。1984年7月,恢复乡建制,设乡政府。1990年全乡农业总产值96.16万元(农业44.41万元,林业3.33万元,牧业31.85万元,副、渔业16.57万元);有常耕地面积6314亩,粮食总产量109万公斤;主产玉米、洋芋、荞子、花椒、苹果、核桃、梨。有黄牛1141头,水牛12头;马47匹;猪4556头;山羊3239只,绵羊4036只。全乡有商业购销组和银行信用社各1个;有乡村小学4所,在校学生187名;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名。

5、青海省天峻县龙门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00千米。人口0.1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面积0.2万平方千米。辖龙门尔、扎玛尔、措芒、纳尔扎4个牧委会。历属木里乡(公社)辖地,1984年由木里乡析置龙门乡。行政辖村,第一村第二村第三村第四村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125男569女556家庭户户数218家庭户总人口(总)1125家庭户男569家庭户女5560-14岁(总)3950-14岁男2100-14岁女18515-64岁(总)67915-64岁男33915-64岁女34065岁及以上(总)5165岁及以上男2065岁及以上女3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090

7、甘肃省灵台县龙门乡

龙门乡位于灵台县西部,达溪河上游湫子沟河与黑河上游支流寺峪河谷区间,乡境流域面积142.81平方公里,辖区面积110.56平方公里。乡境内县属珍珠山林场占地32.25平方公里,境内山、川、塬地形齐备,全乡有耕地面积26358亩,其中川地2135亩,旱塬地3122亩,山地21101亩,人均耕地5.7亩,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640毫米,日照总时数2400小时,无霜期148天。全乡辖9个村,57个合作社,1123户4603人,境内居住回、汉两种民族,回族人口155人,占总人口的3.3%,汉族4448人,占总人口的96.7%,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是全乡主导产业。2006年底,全乡肉牛饲养量达到8605头,存栏4780头,出栏3825头,农民人均纯收入1695元,乡村道路全面拓宽砂化、电话村村通、全乡通自来水。生产优质小麦、玉米、高梁、豆类等粮食作物,党参、柴胡、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肉牛、生猪、山羊等畜牧产品。该乡人口少,耕地面积大,草场广阔,荒山荒地面积大,雨量充沛,植被丰厚的乡情,以租赁、拍卖、承包经营等方式大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和支持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带动发展以肉牛、肉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牧草种植加工为主的草产业,建办牛肉加工企业。

3、安徽省黄山市龙门乡

乡镇简介:龙门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黄山北麓,地处风景秀丽的太平湖南岸。西距佛教圣地九华山仅70公里,北与泾县桃花潭山水相依,是“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线上的重镇。全乡共辖5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5277人1682户,其中3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3000多人居住在沿湖两岸。土地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太平湖水域面积4万余亩,她似一块纯净明丽的翡翠嵌镶在龙门的绿色群岚中,山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1%。森林覆盖率达98.6%,青山环抱,蓝天碧水,绿树成荫。盛产毛竹、林木、茶叶、鲜鱼、中药材和山野土特产。境内物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俱佳,自然风光倚丽,文化底蕴深厚。太龙公路、东复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322省道构建了龙门乡便捷的交通条件。太平湾、瑶珑洞、金龟岛、唐代将军左匡政故里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和人文景点均在境内。龙门曾是皖南革命根据地,勤劳纯朴的龙门人民至今仍保持着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富绕的物产资源,绝佳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风光,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商机与潜力。
基础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龙门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抓手,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322省道开工为契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家乐旅游,实现“茶竹富民、生态立乡、工业强乡、旅游兴乡”的四大战略和“打造乡村旅游最强乡,构建和谐新龙门”的奋斗目标。并带领全乡广大干群,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使全乡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乡村面貌发生巨变,百姓生活日益提高。如今的龙门乡不仅是“太平猴魁、太平奎尖、兰花尖”等名优茶的原产地,亦是“两山一湖”旅游线上的黄金地段,她还是让你“感受农家风情、饱览山湖秀色、体验垂钓乐趣、亲临万亩竹林”的度假怡情养生之地。
特色产业:名贵鱼龙门乡拥有4万亩太平湖水域面积。近年来,龙门乡沿湖6个行政村27个村民组村民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与鼓励下,充分利用太平湖库湾资源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品养殖业。其中养殖彩色珍珠达40万蚌,以其色泽艳丽,颗粒圆润,呈供不应求趋势。网箱养殖鳜鱼、白?、红鲤等名贵鱼种达12万尾,以其色质鲜美、无污染畅销中日本、韩国、港澳等地。龙门产“太平湖小干鱼”更以其特有的风味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冻柿龙门种柿历史久远。早在明清时期龙门就有种柿的习惯,最初以产油柿为主。油柿又称牛心柿,因其性寒,俗称“冻柿”、“凉柿”。成熟的柿果丰腴多汁,古诗赞曰:“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它不仅甘甜爽口,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其柿叶、柿蒂、柿树根均可入药。因此,龙门人世世代代、家家户户种柿一直延续至今。现年产量已达6万斤。每当金秋十月,柿熟季节,只见节一箩箩、一筐筐鲜红透亮的冻柿,准让您垂涎欲滴,大街小巷售柿的叫卖声,绵延不断,形成了龙门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山野菜龙门乡盛产丰富的山野菜,境内有2万多亩毛竹,年产冬笋达10万公斤,以其鲜嫩风味独特畅销市场;没有点滴污染的野生香菇、木耳、蕨菜、荠菜、苦叶菜、珍珠菜、马兰头等山野菜更是满山遍野,沿湖从事旅游饮食服务的农家乐餐厅均以当地山野菜招待四方游客,而赞不绝口,食而带之。中药材境内地处深山区,原生自然植被十分丰富,其中一类药材有杜仲、厚朴、灵芝等;二类药材有黄连、生地、白术、麦冬、茯苓、贝母、野菊花、海金砂、金钱草、黄精、半夏等;垂盆草、鱼腥草、何首乌、绞股蓝等蕴藏量达千吨之多。另外,桂花是龙门乡的一大特产,每当在金秋时节,境内处处丹桂飘香,自古以来龙门乡就是产桂之乡。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31男2706女2325家庭户户数1579家庭户总人口(总)5012家庭户男2691家庭户女23210-14岁(总)10680-14岁男5400-14岁女52815-64岁(总)347415-64岁男189115-64岁女158365岁及以上(总)48965岁及以上男27565岁及以上女21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