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镇地图
龙泉镇相关地区地图:
云南省易门县龙泉镇
区位和人口:龙泉镇位于易门县城,是易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国土总面积为262.1平方公里,东接安宁市、晋宁县,南连易门浦贝乡,西邻易门铜厂乡,北与易门六街镇相连,下辖11个村(居)委会,15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348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6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4人,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96亩。
气候与水土:龙泉镇平均海拔1600米,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9℃,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初级水利化程度高,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岔河水库、大谷厂水库和龙泉水库,水质未受污染(其中的龙泉水库更是天然高锶矿泉水);镇辖区内空气洁净,土壤多为冲积沙壤土,土质肥沃,少有工业废水和有毒空气污染,农作物种多质优,胜产优质蔬菜、水稻、烤烟、油菜籽等,且中心城区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龙口公园连成一片,极利于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尤其是发展无公害蔬菜。
资源与环境:龙泉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镇内公路四通八达,距滇中明珠----玉溪145公里,距春城昆明96公里,易安高速公路在镇城内穿行而过,到昆明仅需90分钟,交通十分便利;通讯便捷,辖区内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已全部开通,镇内通车率、通邮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全县近2000个互联网用户中龙泉占了很大比例,网络经济、信息等概念已深入人心;镇属学校3所(其中中学2所和小学1所,共12个教学点,教职工419人),在校生6865余人,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级中学和职业高中也在辖区内;卫生防疫覆盖率广;建有占地面积120余亩,集交易、仓储、冷库和信息为一体的易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有丰富的野生菌(牛肝菌、松茸、干巴菌、鸡枞)和野菜(蕨菜等)资源;现该镇优质蔬菜生产已具有了相当规模,所生产的优质蔬菜已由镇产业化龙头企业----源泉龙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销往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倍受欢迎;另外,辖区内建有易门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城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紧接大龙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谓“依山傍水”,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附近有石莲寺、马头山、静乐庵、梅营珍珠温泉和素有“小三峡”之称的大谷厂水库风景区等极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景点。
业绩报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龙泉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和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蔬菜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至2000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6389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过71982万元;财政收入达1404.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48元;有乡镇企业1631家,其中集体企业4家、私营企业48家、个体户1579户,已形成了建筑、运输、农产品加工和商饮服务并举的多元化格局,镇内市场繁荣,设施齐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镇种植蔬菜达12047亩,总产蔬菜2937万公斤;出栏肥猪49800头,有能繁殖母猪4757头,出栏家禽209765头(只)。
发展规划:该镇围绕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三大目标,根据易门县“一强三基”的发展目标,结合该镇实际,在坚持“保支柱、调结构、创产业、建市场、活流通、兴科教、强素质、重服务、促发展”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该镇确定了“两强三基”的发展目标,“两强”----建设绿色经济强镇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强镇;“三基”----建立1万亩优质烤烟、1.6万亩退耕还林、种植优质早板栗4000亩、城区近山面山绿化造林5000亩、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6000亩花卉为主的绿色基地;以信息服务为中心,商品集散地和个私经济为主的流通基地;以生产万头优良仔猪为主的畜牧业基地。
贵州省凤冈县龙泉镇
乡镇概况:龙泉镇位于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326国道南北贯穿。辖文峰、三坝、六里、柏梓、西山五个村及龙井、龙潭湖、和平路、体育场四个社区,59个村民组,54个居民小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65.25亩(其中茶园2100亩),43232人。经济方针:该镇确定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积极参与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大改革和创新的力度,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环境,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塑造开明、开放、开拓的龙泉新形象。同时,注重挖掘旅游资源。着力实施好西山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创建省级森林公园,积极打造西山休闲娱乐旅游品牌。紧紧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真抓实干,使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财政税收、畜牧税费征收、农民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激活了一切因素,开创了全镇工作的崭新局面。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一直是龙泉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坚持创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
烟台市牟平区辖镇。1956年属牟平县为龙泉区,1958年并入姜格庄乡。同年改公社,1962年设龙泉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设镇。位于区境东部,昆嵛山北麓,距城区中心20公里。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公顷,人口3.4万人。上(庄)泽(口)、俚(岛)李(格庄)、大(窑)龙(泉)、任(格庄)殿(后)、松(岚后)龙(泉)等公路在境内纵横贯通。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半山半泊,著名的昆嵛山风景旅游区就在镇境内。以驻地村龙泉汤得名。1992年撤乡设镇。辖龙泉汤、窑厂、北夼、高家疃、西店子、东店子、东北疃、王石夼、邹家庄、赵家夼、孔庄、官道南、星石泊、西杭格庄、埠后疃、丁家庄、尤家泊子、埠岭观、北岘村、南岘村、任格庄、吕格庄、神童、大苇子、小苇子、西桥、杜家庄、北台、六甲村、芦其洼、河里庄、官道北、巨格庄、赵家庄、高家疃、东汤、八甲村、曲家屯、头甲、匣子口、王家口、西口子、金沙夼、狮子夼、西庄、西殿后、东殿后、汤西、南观、潘格庄、河北崖、马家都、埠前、卧龙堡、滩上、涝夼、钓鱼石、西台、杨家泉等60个村委会。主产玉米、小麦、地瓜、花生,盛产苹果、梨、大樱桃、杏等。种植板栗8000亩,年产160万斤,被山东省林业厅和烟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省,市级板栗基地。有建材、冶金、木材加工、绣花等镇村和私营企业。其中绣花、刺绣较为普及,金岛渔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素鱼竿,热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国最大厂家之一。2004年全镇生产总值1.87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216亿元。有卫生院一处,农村医疗点39个,中小学7所。台湾著名实业家苗育秀先生功成名就后不忘回报家乡,于1993年捐资600万元在家乡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建起了“育秀学校”。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昆嵛山,有久负盛名的温泉疗养院,有名胜烟霞洞。龙泉温泉历史悠久,旧负盛名,是胶东半岛最著名的温泉。湖南省新田县龙泉镇
龙泉镇地处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身是城关镇。1996年10月1日撤乡并镇,原城关镇、城东乡、田家乡合并为龙泉镇。2000年4月根据管理需要,又分为一镇两处,即龙泉镇、城东办事处、田家办事处。现龙泉镇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8930人,分为朝阳、中山、新华、双碧、秀峰、双胜6个社区居委会和17个行政村。该镇主要有菜、烟、果三大产业,种植蔬菜7千余亩,优质烤烟600多亩,开发优质水果大五星枇杷1000多亩,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拥有各类企业343家,个体私营主6000多户,从业人员9000余人,形成了以家俱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机械制造业为支柱的主导产业,民营经济产值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50%以上。近几年来,龙泉镇借招商引资的东风,抓住沿海产业内移和本地能人回乡创业的机遇,引进企业10多家,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山东省即墨市龙泉镇
基本概况:龙泉镇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在素有“青岛后院”之称的即墨市东郊,东涉黄海,南依崂山,北与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毗邻,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人口5.6万人,耕地8万亩,山丘面积1.2万亩。地理气候:龙泉镇地处温带季风区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
交通网络:龙泉镇系青岛即墨市的卫星城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烟青(烟台----青岛)一级公路与青威(青岛----威海)高速公路交岔穿越境内20余公里。两条公路是本地区与内陆地区进行资源配置的交通要道,并与辖区内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东距青威高速公路5公里,西去12公里与山东交通大动脉——济青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相接,南距青岛港15公里、青岛海港40公里,西距蓝村火车站30公里。
水、电、通讯:龙泉镇有水库、塘坝16个,库存容量达201万立方米;有35KV变电站一座,供电能力为16000KVA;已开通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3000门。
海岸线:龙泉镇位于黄海西北部,距海岸线10公里。
空港情况:辖区距青岛国际机场15公里,青岛港40公里,柴岛码头10公里。
特色农产品:玉米、花生、小麦、地瓜、莲花、蔬菜、番茄、黄瓜、辣椒、西瓜、菜瓜、家禽、肉食鸡。
行政辖区:龙泉镇下辖村:范家街村河东杨头村河北杨头村韩家后寨村,东蒋戈庄村西蒋戈庄村张家小庄村河南崖村,修家街村潘家泊村北窝洛子村单家街村,李家街村刘家街村高家屯村邵家屯村,俞家屯村汪汪泊村小王家庄村于家兰蒿埠村,崔家兰蒿埠村钟家兰蒿埠村何家庄村石泉头后村,石泉头前村小寨村大寨村柳林村,玉石头村杨家演泉村何家演泉村刘家演泉村,吕家演泉村石门村东塔子夼村西塔子夼村,前麦泊村后麦泊村黄甲山村窑上村,解家村大埠村小埠村辛疃村,笏立头村果元村岭上村汪河水南村,汪河水北村前碾子头村后碾子头村满贡一村,满贡二村满贡三村吴家庄村解戈庄村,东河北村西河北村李家蒲渠村台子村,邹家蒲渠村张家庄村前蒲渠店村后蒲渠店村,梁家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