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吉林市地图 >
龙潭区地图
龙潭区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面积

全区幅员面积1208.9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为49.2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5.6万,农业人口18.1万。区内居住有汉、蒙、回、朝、锡伯、赫哲、俄罗斯、瑶等20多个民族。

自然地理

气候概况:地处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松花江在龙潭区西侧,半包围流程58公里。西边是肥沃的冲积平原,东边是长白山野生资源丰富的低山丘陵区。地势多为平原和丘陵,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3℃--5℃,降水量650--750毫米,无霜期130天。
资源特点:水资源丰沛,第二松花江傍区而过;森林覆盖面积广,是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主要树种有樟子松、长白落叶松、胡桃秋、柞树、杨树、水曲柳等;矿物质资源贮量较大,优质花岗岩、白粘土、沸石、褐煤、白矽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经济动植物资源丰富,梅花鹿、紫貂、林蛙、獭兔等久负盛名,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享誉中外。盛产葡萄、金红苹果、李子等水果和蕨菜、蘑菇等山野菜;绿色有机大米、粘甜玉米、江密峰贡米、乌拉小米和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享誉省内外。

区划沿革

综述:龙潭区地处龙潭山麓得名龙潭区。1956年称龙潭区人民委员会;1956年成立龙潭区人民公社;1962年复称龙潭区人民委员会;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14号):将原郊区的金珠乡、江北乡、龙潭乡的大砬子、北甸子、龙城、土城子、铁东、东升、天太村划归龙潭区管辖,龙潭区人民政府驻遵义西路。2000年,龙潭区辖13个街道、3个镇、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28724人,其中:龙华街道17756人、土城子街道23558人、铁东街道34275人、泡子沿街道21872人、龙潭街道20927人、新吉林街道27476人、山前街道35948人、新安街道40502人、汉阳街道16565人、遵义街道43663人、榆树街道23668人、靠山街道4793人、乌拉街镇55427人、缸窑镇29983人、江密峰镇43296人、大口钦镇22412人、龙潭乡9525人、扛北乡20820人、金珠乡24507人、扬木乡11751人。2003年,龙潭区辖12个街道、4个镇、4个乡:遵义街道、龙潭街道、新安街道、龙华街道、汉阳街道、泡子沿街道、靠山街道、山前街道、新吉林街道、土城子街道、铁东街道、榆树街道、江密蜂镇、缸窑镇、大口钦满族镇、乌拉街满族镇、金珠乡、江北乡、龙潭乡、杨木乡。龙潭区设立汉阳街道(调整时间尚不清楚)。2005年春,撤销龙潭乡设立承德街道。2005年10月杨木乡并入缸窑镇。
划分:全区辖14个街道、4个镇、2个乡:龙华街道、土城子街道、东城街道、泡子沿街道、龙潭街道、新吉林街道、山前街道、遵义街道、榆树街道、靠山街道、汉阳街道、承德街道、新安街道、铁东街道、乌拉街满族镇、缸窑镇、江密峰镇、大口钦满族镇、江北乡、金珠乡。以及兴华经济管理区、阿拉底经济管理区、棋盘经济管理区、天太经济管理区。

化工原料

吉林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拥有石油制品、石化产品、橡塑产品、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化肥、染料及中间体、医药、农药等十几个系列1000多种产品,年商品量580万吨以上。区内其他化工企业达91户,年实现产值33亿元,产品包括涂料、制剂、生物制药、化肥、橡塑制品等12类几百个品种,能为发展化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旅游特色鲜明。龙潭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5000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就在此生息,形成了夫余文化、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等古文化,遗存在高句丽山城、乌拉古城池等众多的古迹。龙潭山层峦叠翠,景色幽深,是少有的市区森林公园。吉林雾凇奇美壮观,天下闻名,而犹以龙潭区雾凇岛雾凇为最佳。乌拉街镇满族民俗风情浓郁,是典型的满族文化遗存地,被吉林省政府命名“省级民族旅游区”历史文化、古迹民俗、山水林木、冰雪雾凇构成了龙潭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几年来,龙潭区立足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突出工业经济的发展,使全区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汽车、建材、机械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化工和汽车两大主导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香料、有机化工、助剂、有机硅及橡胶加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生产体系。在汽车产业方面已形成了以一批民营企业为龙头企业的汽车配套企业群。主要为长春一汽集体、吉林轻型车厂、吉林通田汽车公司、哈尔滨轻型车厂、沈阳中华金杯汽车厂等整车生产厂家进行配套。机械加工、建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旅游资源

龙潭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5000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就在此生息,形成了夫余文化、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等古文化,遗存有高句丽山城、乌拉古城池等众多的古迹。这些历史文化、古迹民俗、山水林木、冰雪雾凇构成了龙潭区独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高句丽古城遗址——龙潭山龙潭山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东部,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海拔388米,全山被近百种120多万株树木所覆盖,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130多株,属寺庙风景天然园林,山上保存有高句丽遗址,是省内著名风景区之一。山上有泉积水成潭,名曰“龙潭”,龙潭山因而得名。“龙潭”俗称“水牢”,是高句丽北疆古城堡的贮水池。水面阔达1300多平方米,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涸,吉林八景中的“龙潭印月”即指此处。与水牢相距250米处,有一圆形石砌深坑,俗称“早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山城顶峰,俗称“南天门”,在此可一览江城全景。满族民俗风情——乌拉街满族镇乌拉街镇满族民俗风情浓郁,是典型的满族文化遗存地,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俗旅游区”。在乌拉街满族镇,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其中以萨满教仪式和婚礼最具代表性。隆重的萨满教仪式以祭祖为大宗,惯于龙虎年或蛇年春秋二季操理,分家祭和族祭。家祭时要选择本家取妻生子、就职荣升、修宅迁居、寿老病故或儿女久病初愈等红白喜事的时候。全族团结、喜庆丰收可操办族祭。无论是那种祭祀都得请全族老幼参加。在整个祭祀活动中,可分祭神树、杀猪祭神杆、领姓、摆件子、蒸糯米、打打糕等一整套习俗。满族的婚礼也很别致。结婚前几天,女方要将妆奁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车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谢。新娘不分什么季节都要穿棉服,到婆家门前时新郎拿起特制的弓箭,向新娘的车轿射三箭,以示吉利。满族风味饮食主要有哈依玛(水团子)、打打糕、菠萝叶饼、粘豆包、大小黄米“火勺”有煎、炸、蒸、煮4种做法。观赏雾凇美景——雾凇岛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雾凇奇美壮观,天下闻名,而犹以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雾凇岛雾凇为最佳。?,雾凇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从吉林市区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丰满水电站,冬季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暖,每到数九隆冬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载着具大的热能,形成了松花江几十里缓缓流经市区不冻的奇境。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作用下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凝成了雾凇。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尤以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雾凇岛”上的树挂最为壮观。“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科教文卫

文化教育:龙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优势。区内共有大专院校3所、中专3所、技校2所、职业学校3所、中学14所、小学80所,初步形成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以吉化为主的驻区大企业拥有数万人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其中一部分专家是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拔尖人才。
体育卫生:全区已建立了22个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和5个大型体育活动场所,其中东方游泳馆内设施和比赛条件属吉林省内一流水平。区体校训练工作不断加强,体育竟技水平不断提高,速滑和田径项目成绩突出,曾多次在全国、省运动会上获得金牌,被国家体委评为速滑训练先进集体、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被省、市评为先进业余体校。2004年,荣获省级金牌8枚、市级金牌7枚、市级银牌12枚。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健全和完善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重点,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2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43人,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先进。
科技普及:龙潭区是国家级化工星火技术密集区,多年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积极进行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进行技术开发、引进、创新,实施星火计划成效显著,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现有各类科技人员4181人,其中高级职称1345人,中级职称3923人,其中一部分专家是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拔尖人才。吉化研究院和吉化设计院在化工科研设计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2001年3月,龙潭区作为县区的唯一代表在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2003年龙潭区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并被确定为全国139个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之一。
人文景观:龙潭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5000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就在此生息,形成了夫余文化、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等古文化,遗存有高句丽山城、乌拉古城池等众多的古迹。龙潭山层峦叠翠,景色幽深,是少有的市区森林公园。吉林雾凇奇美壮观,天下闻名,而犹以龙潭区雾凇岛雾凇为最佳。乌拉街镇满族民俗风情浓郁,是典型的满族文化遗存地,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俗旅游区”。历史文化、古迹民俗、山水林木、冰雪雾凇构成了龙潭区独具特色的人文自然景观。

发展空间

龙潭区发展空间广阔。省级龙潭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9.68平方公里,实行全封闭管理,享受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全部优惠政策。在全省46家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评比中排名第四位。吉林化学工业园的起步区5平方公里就在开发区内。还将再扩20平方公里,作为吉林化学工业园的发展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备,生活及工业排水工程,可满足区域内的生活污水排放,工业污水直接进入吉化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区内通讯设施完善,网上信息传递通畅,可满足企业的各种通讯需要;同时,开发区内拥有自己的供热管线和供热泵房,可满足区内工业生产及生活需要;道路错落有秩。目前,开发区南区已基本实现“七通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