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电子地图 > 吕梁市地图 > 石楼县地图 >
罗村镇地图
罗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政府机构

罗村镇政府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财政审计所,计统办,城镇建设服务中心,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机水利站,兽医站,文化站等机构。其职责如下: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党委、政府的日常事务包括人事、文档、老干、机关后勤、综合协调等工作;负责组织会议、起草文稿,及时做好上呈下达,保证政令畅通;负责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原镇办、村办、个体私营企业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搞好经济政策研究、发展规划和经营、销售、信息方面的服务,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做好乡镇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外经外贸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协调工商、税务、金融、农电、交通、环保、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工作。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负责民政、老龄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各项事业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做好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信访、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工作;协调公安、检察和法庭等单位的工作。财政审计所:主要负责镇级财政的预决算工作,编制镇级财政收支预算、决算报表,按期向人代会报告;加强财源建设与研究,协调税务部门完成税收任务,组织管理农业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加强预算外资金的“零户统管”,做好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资等工作;负责对各村(居)、镇直各企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工作。计统办:主要负责指导全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全镇计划安排工作,各种统计报表。城镇建设服务中心:主要负责镇域规划的编制、实施;抓好镇村开发建设和管理;组织实施城镇综合治理,规范市场秩序;负责城镇绿化及维护工作;加强城镇建设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宣传、普及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节育、优生科学知识;开展婚、育、生、养全程服务,做好各种节育手术和优生优育咨询;组织育龄妇女健康查体,做好一般治疗工作;做好避孕药具的储存发放和推广工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协调管理农、林等工作;抓好植树造林、农业技术培训、林业防火等工作;抓好科技推广等工作。农机水利站:主要负责农业机械的管理、年审工作;农机推广工作,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抗旱期间的人畜吃水、农作物灌溉及抗旱活动情况的统计摸底及上报工作;负责全镇防汛工作;负责全镇的社会化供水,做好自来水管道、用户水表的维修、维护工作;定期收取水费。兽医站:主要负责全镇畜牧业生产、管理与发展规划,提供畜牧业技术服务,搞好动物检验、检疫、防疫等项工作。文化站:做好社会文化宣传报道工作。

人口数据

1949年,5091户,22830人。2002年,全镇18215户,56387人,其中男284962,女278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4‰。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7410男28924女28486家庭户户数17332家庭户总人口(总)54287家庭户男26963家庭户女273240-14岁(总)104970-14岁男54160-14岁女508115-64岁(总)4209215-64岁男2139815-64岁女2069465岁及以上(总)482165岁及以上男211065岁及以上女271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1544

商业服务

1949年12月,成立蟠龙区供销联社,下设罗村碳栈和罗村百货门市部。1978年始,发展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1987年,全镇有国营网点16个,集体网点32个,个体网点100户。1990年始,国营集体商业网点实行集体承包或私人承包。设立瓦村、道口大集,建成锦川路商业街,8个村建立村内蔬菜市场。道口咸菜、南韩、千峪豆腐干、河东烧烤、牟家炒鸡成为地方名吃。2002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2000多户,从业人员3000人,实现总产值2.9亿元,创利税700万元。

农业发展

1949年,粮食亩产87公斤,总产430万公斤。1965年,千峪、河东、道口、东官、东刘、太平等大队成立林业队,建果园6个,面积10公顷。1978年,粮食亩产340公斤,总产1207.7万公斤。1983年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效率提高。1988年始,发展果园80公顷。1990年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立体种植、特色农业、吨粮田开发、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氨化饲料、大棚种植等农业新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田186.5公顷,建良种基地20公顷,实现喷灌50公顷。1992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50个。1995年,建成全区最大的淄川正业养猪场和南韩梅花鹿养殖场,分别达5000头和600只的养殖规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2002年,完成绿化面积330公顷。2002年底,粮食总产量375.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6123万元。

经济状况

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8万元。20世纪50年代始,全镇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兴办镇村企业,生产迅速发展。1978年,工农业总收入1850万元。1986年,工农业总收入10638万元,成为第一个跨入全市工农业总收入超亿元的乡镇。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学“两罗”(临沂罗庄、淄博罗村)。1990年始,主攻建材、纺织主导行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建成中型企业95个。200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9亿元,入库税金3526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地方财政收入1513万元。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均列全区前列。第一、二、三产业比重3:70:27。2002年,列全市20个经济强镇第九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出口创汇先进单位。

机构设置

罗村镇辖罗村居委会;罗村、梁家庄、瓦村、陈家、暖水、聂村、大吊桥、鲁家、史家、肖家、泉子、道口、东刘、演礼、前河、牟家、小吊桥、千峪、山周、于家、太平、邢家、前宅、大王、东官庄、西官、南韩、北韩、河东、洼子、上黄、下黄32个村委会。

经济优势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6.2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0.8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0.77亿元。全年各项资金总收入达1.92亿元(含地方税收入),全镇储蓄存款余额39.78亿元。农村人均收入达7270元。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镇”称号和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罗村镇内的交通运输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供水、供电、通讯配套设施完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的中外客户投资置业,形成了以皮革、玻璃制品、照明灯饰、建筑陶瓷、电子、针织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同时,营造出优美的生活环境,再凭借优势的区位优势,大大推进了罗村镇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花香自然会引蝶,目前在罗村镇进行房地产建设的开发商就有近二十个,所建成的住宅小区环境优美,成为了周边地区购房者争相购买的热点。面对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罗村镇致力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扶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改造传统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分别为5000亩和2000亩的西部工业园和芦塘工业园,制定优惠措施,以一流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入高科技型的项目,着力培养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促进环境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努力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投资环境。把推进城西区、城北区的土地开发为工作的重点,确保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罗村镇建设成为富裕的文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