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地图
麻城市相关地区地图:
文化麻城
麻城其名相传因“献寿仙子”麻姑而来。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县治,1986年撤县设市。悠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进士文化、红色文化、杜鹃文化、时代文化。一、移民文化,一部散落川渝的史书。麻城是中国古代8大移民集散地之一。南宋初年,麻城即已开始向四川、重庆移民。元末红巾军起义,数万麻城籍义军将士及其家属或跟随明玉珍入川,或后来投奔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入川。特别是明初洪武大移民,又有数万麻城人进入川渝地区。“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麻城“孝感乡”为明清时期的移民中心。康熙九年《麻城县志》记载:“(麻城)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里各有图。成化八年,以户口消耗并为九十四里,复并孝感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孝感乡在明初约有9万多人,到成化八年(1472年),人户基本全部迁入四川、重庆地区。从此,“孝感乡”成为成千上万麻城移民后裔心中一个神圣的历史名词。孝感乡虽然消失了,但从明朝末年至清代中期,又有数十万麻城人及从麻城“过籍”的外省人移民川渝地区。这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才基本结束,其迁徙时间之长,人数之多,在中国移民史上十分罕见。早期迁到川渝的麻城父老乡亲们,每年推选公正守信的代表回老家探亲送信,代送土特产,传递亲情,保证了麻城与西蜀之间信息的畅通,这就是中国邮政史上有名的“麻乡约”,它开创了中国民间邮政通信的先河。近几年来,川渝移民后裔到麻城寻根问祖热潮迭起,绎络不绝。二、进士文化,一部叹为观止的传奇。麻城历来书墨飘香,人文昌盛。明代,麻城拥有万松书院、白杲书院、东溪书院、道峰书院、辅仁书院、白云书院、明德书院、回车书院、经正书院、芝佛书院、沙明寺书院等十一大书院。诞生了文武进士136人,其中造就了邹来学、刘天和、李长庚、梅国桢、梅之焕等一大批文武重臣,心忧天下,名传后世。三、杜鹃文化:一幅震憾世人的画卷。“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杜鹃甲天下,全市有100多万亩的杜鹃林,其中,龟峰山有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中国研究杜鹃花的首席专家管开云教授在多次考察麻城杜鹃花之后称赞说:“麻城杜鹃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堪称中国一绝,世界罕见。”2009年4月,麻城杜鹃花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2010年4月,来自7个国家的43位国际杜鹃花权威专家在麻城召开杜鹃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一致认定:“麻城杜鹃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最集中、最古老、最壮丽的映山红群落,是大自然赐予麻城宝贵的世界自然遗产。”,四、红色文化: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麻城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麻城的革命红旗始终不倒,全境有13.7万多人死于战火,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在血雨腥风的战斗中,煅造出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王宏坤等45位共和国将军和126位开国省军级高官。麻城是全中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10个红军中就有1个是麻城人。五、时代文化:一部高潮迭起的歌剧。麻城人思想开明,紧跟时代的脉搏跳动。麻城远在明代中晚期就是进步哲学、文学的中心,思想家李贽、公安派领袖“公安三袁”、作家冯梦龙均在麻城进行了重要的哲学、文学活动。辛亥革命志士余诚、严重等矢志革命,追寻“三民主义”。董必武在麻城播撒革命的火种。著名曲作家张敬安创作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传唱不绝。“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大师彭桓武光耀寰宇。近代英模人物辈出,1997年丁秀兰被授予“湖北省见义勇为英雄”,2003年金红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朱伯儒入选2006年“感动湖北”十大人物,麻城籍企业家陈良刚荣获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魏霞入围2010年度“感动湖北”人物候选,程龙富入选2010年度“感动湖北”十大人物。麻城赋
麻城赋:李开寿,泱泱华夏,悠悠青史,伟哉中原,盛哉麻城。大别山纵横千里,堪为中部要塞;举水河长流万载,实乃文明渊源。远古洪荒,苗蛮部落拓荒黄土;广袤田园,世代民众耕耘希望。麻秋筑城池,得麻城古邑之名;隋朝新建制,开麻城县治之始。夫国之要地定龙腾虎跃,民之瑞土必水起风生。春秋争雄,孙武运筹帷幄,吴楚决战柏举;三国鼎立,陆逊潇洒出将,吴魏鏖兵西陵。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红色浪潮风起云涌。董必武播撒进步火种,王幼安首建特别支部。黄麻起义,大别扛旗。壮哉英雄,两支红军子弟兵为建国立功;亮哉将军,四十四颗将星让家乡自豪;荣哉乘马,“全国将军第一乡”令世人刮目。千年古城,文脉恒昌。贤达慕名而来,才俊脱颖而出。孔子游学横河,药王寓居白果。毛玠止步花桥,陈慥隐逸歧亭。唐太宗御笔题龟峰,李太白挥毫赞麻姑。杜牧千年问酒,苏轼三番访友。李卓吾讲新学、掀思潮;冯梦龙采民风、倡通俗;于成龙驻重镇、守清廉。李长庚丹心扶社稷,梅之焕文武建奇功。刘天和功高为廉吏,周思久善政惠琼州。王圆箓发现藏经洞,阎伯屿重修滕王阁。竟陵派刘同人自领风骚,女诗人毛钰龙独具特色。麻城孝感乡,西蜀共景仰;明清进士榜,麻城美名扬。科学大师彭桓武星光耀苍穹,开国大将王树声威名播神州。东路花鼓一枝奇葩,麻城花挑全国独有。文化发展星火燎原,教育兴盛桃李芬芳。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杜鹃花开,漫山如霞,花色之美,天下一绝;龟峰昂首,气势如虹,神态之妙,举世无双。五脑仙山,麻姑羽化,帝主显灵;九龙起舞,柏塔凌霄,地质神奇;杏花村畔,牧童遥指,群贤毕至。至若康王雄峙,举水悠悠;接天险峻,浮桥粼粼。凤凰蹁跹,白鸭腾云;龙潭通幽,桐枧飞练;福田采菊,天景漂流。好山好水枚不胜举,宜居宜游美不胜收。观发展大势,蒸蒸日上;承天赐良机,孜孜以求。地跨鄂豫皖,背靠大别山,融入大武汉,追求大跨越。中央领导纷纷踏访,阳光雨露屡屡润泽。联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步入快车道,可谓速矣;通京九铁路、汉麻铁路、沪蓉铁路,走进地球村,何其快哉。强规划,兴建设,城市功能大提升;重管理,树新风,乡村面貌大刷新。资源富集,物产丰饶。菊花之乡、油茶之乡、板栗之乡,乡乡誉华夏;蔬菜产业、畜牧产业、桑茶产业,业业冠华中。产业集群飞速壮大,现代工业阔步前行。马勒气门,亚洲领先;花岗石材,全国驰名;兴业炉料,华中独秀;大别火电,耀眼新星。开放开发如荼如火,创业创富亦驰亦奔。红色古城兮,杜鹃花城兮,交通新城兮,特产名城兮。享天时之惠,占地利之优,得人和之盛。昨日麻城光彩无限,今日麻城生机无限,明日麻城希望无限!锦绣中华,五彩麻城,赋以赞之,歌以咏之。注释:(1)柏举:古地名,位于湖北麻城境内的龟峰山附近。据《左传》载,公元前506年十一月十九日,吴楚在此拉开了举世闻名的柏举之战序幕,吴军遂以3万兵力战胜20万楚军。柏举之战是兵圣孙武的成名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2)西陵:两汉时期,麻城为“西陵辖地”。(3)王幼安:原名王宏文,湖北麻城人。1922年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筹建了麻城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麻城县特别支部,并任特支书记。1927年11月13日参加领导了黄麻起义。1928年英勇就义。(4)两支红军子弟兵:1931年1月红四军在麻城福田河成立,1933年1月红二十八军在麻城大畈成立,这两支红军部队后发展为红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麻城因此被誉为“鄂豫皖红军之源”。(5)四十四颗将星: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麻城有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7人、少将25人;新时期恢复军衔制度以来,麻城涌现出中将1人、少将7人。(6)药王:即王叔和,三国时魏太医令,系中国脉学创始人。著《脉经》、《张仲景药方》等。晚年寓居麻城,葬于麻城白果老爷山(后改名“药王冲”)。(7)陈慥:即陈季常,号“龙邱居士”,宋代著名隐士,隐于麻城歧亭杏花村,苏轼与其交好,为其作名篇《方山子传》。(8)麻姑:传为东晋十六国时后赵大将麻秋之女,时麻秋筑“麻城”,为赶工期驱民夫日夜筑城,麻姑学鸡鸣、采草药,救民于水火,后在麻城五脑山得道成仙。《列仙全转》有载。(9)李长庚:李长庚,字酉卿,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明史》有传,其人“不植党援”,臣心如水,刚直不阿。与同邑梅之焕、刘钟英相唱和,均为“公安派”的重要作家,荣称“西陵三老”。著《中丞遗文》、《中丞遗诗》等。(10)王圆箓:即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者,麻城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现敦煌藏经洞。(11)麻城孝感乡:“孝感乡”为明清“湖广填四川”时麻城四乡之一,系移民学届公认的“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据专家考证,四川、重庆等地60%以上谱牒称“祖籍麻城孝感乡”。(12)杏花村:位于湖北麻城歧亭古镇。据考,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春,杜牧从长安出发,赴黄州任刺史,清明时抵达歧亭杏花村,赋有名诗《清明》。宋代词人谢无逸在此作有名词《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苏轼与陈季常在此留下“河东狮吼”等典故。村里有代代传唱的民谣:“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店里有美酒,村中有美人。”,(13)马勒气门:即中德合资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14)大别火电:即湖北大别山电厂,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别山区最大的工业项目,2008年4月并网发电。———————————————————————————————————————————————中国杜鹃第一山——麻城龟峰山
龟峰山风景区位于麻城市龟山镇境内,距市区25公里,由龟头、龟腰、龟尾等9座山峰组成,方圆100多公里,最高海拔1320米。国家AAAA级风景区。因其地形山势酷似一只昂首吞日的神龟而得名“龟山”,大别山中的名山。有“天下第一龟”、“中国杜鹃第一山”和“第二庐山”的美誉。龟峰山主要景点有:杜鹃花海,龟首,抗战遗迹石刻,能仁禅寺,望龟亭,观音殿,龟山迎客松,杜鹃花溪等。龟峰山风景区是一处旅游胜地,春季满山杜鹃似火,兰草花吐幽,云雾茶清香扑鼻,是春游的好地方;夏季白天苍松翠竹蔽日,夜晚凉气袭人,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季山上野果遍地,山下一派丰收景象,正好参与农家乐;冬季满山银装素裹,松涛之声不绝入耳,可尽心探古访幽。麻城烈士陵园:麻城烈士陵园位于城区陵园路,是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而修建的,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节点。国家AAAA级景区,该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湖北省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麻城杏花村:麻城杏花村位于麻城市岐亭古镇旁,国家AAA级景区。据专家学者考证,即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写的杏花村。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
麻城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市区西北4公里处,国家AAA级景区。其森林覆盖率达95%。公园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多彩多姿,帝王庙建于明代,是著名道教活动中心;麻姑仙洞泉水清澈,终年不涸,与凤岭朝云同列入“麻城八景”;静月宫绿竹通幽,藏狮洞冬暖夏凉;石筑城墙连绵数里,三国曹操手书“万古高风”遗址等等。每年前业朝拜、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
麻城柏子塔:柏子塔建于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区东北约10公里的九龙山上,辖地属阎河镇柏子塔村。柏子塔为六边形楼阁式砖塔,莲花形平座以及直棂窗为唐代盛行的建筑风格,而球纹窗又具有五代风格。原为九层。日寇侵华时,将塔顶及八、九层炸毁,现存七层半,残高34.72米,保存总体状况较好。据(《麻城县志》康熙九年刻本)载:“唐德宗四年(783年),虚应禅师建塔,九级,顶覆以铁镬,镬侧一柏蟠根而生,每立秋日午,塔身无影”。故称“柏子秋阴”是“麻城八景”之一。塔旁有“唐王洞”、“龙井”、“寺院”。塔南50米处是“九龙寺”,为三开砖木结构建筑。内有僧人兼作柏子塔保护人。另外,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讲学、著述的龙潭寺、钓鱼台遗址,亦在附近。
麻城概况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处于武汉、郑州、合肥三角经济区域中心,紧邻省城武汉。全市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余万。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1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715个行政村。城区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万。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古老的麻城,多彩的文化。:麻城,原名柏举,因吴、楚两国在此进行了著名的“柏举之战”而得名。秦属南郡,汉为西陵,“麻城”之名始于东晋,已有1600余年历史。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改信安县为麻城县,作为正式区划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麻城历来书墨飘香,人文昌盛,造就了邹来学、刘天和、李长庚、梅国桢、梅之焕、刘侗、女诗人毛钰龙等众多杰出人物。其中仅明代,麻城就诞生文武进士121人。近代则有“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大师彭桓武光耀寰宇。三国时期曹操,唐代李世民、李白、杜牧,宋代文学家苏轼、谢逸,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清代廉吏于成龙,当代文学家、诗人郭沫若等都曾客游麻城,歌咏麻城。麻城的“古战文化(以春秋柏举大战为代表)”、“名士文化(以明代思想家李贽流寓麻城12年为代表)”、“移民文化(以明初洪武年间麻城孝感乡9万人移民四川为代表)”、“红色文化(以黄麻起义为代表)”、“名村文化(以杜牧笔下的杏花村为代表)”、“民俗文化(以东路花鼓戏、花挑、牌子锣鼓为代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形成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更为麻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红色的麻城,光荣的传统。: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和红28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革命时期,有13.7万多人参加革命,6万多人参加红军,6200余人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后幸存的只有200多人,其中授衔的将军44人,省军级以上首长126人,在册烈士12532人。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王宏坤、张才千等共和国著名将领。新中国诞生后,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江泽民、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温家宝、李瑞环、曾庆红、吴官正、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麻城视察指导,给麻城人民以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
开放的麻城,投资的热土。:麻城区位交通优越,一市跨三省,枢纽通天下;北京到九龙,麻城正当中。麻城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大别山中心,“三高(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三铁(京九铁路、沪汉蓉铁路、汉麻联络线)”在此连接,尤其是纵跨大江南北的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公路与横贯神州东西的沪汉蓉快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四条国家高等级主干道在麻城呈“井”字型交汇,麻城成为通达五湖四海、连接四面八方的枢纽通城。从麻城出发,到武汉只需半小时,到南京只需三个小时,到上海只需四个小时,到北京只需十个个小时。湖北大别山火电厂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4月投产发电。这些给麻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为投资置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充足的能源保障。时代赋予了麻城的良好机遇,政策给了麻城凑起了赞歌,欢迎海内外人士来麻城投资兴业,共创辉煌的明天!
绿色的麻城,良好的生态。:境内地域广阔,森林覆盖率达47%,雄山秀水,山水田园,魅力天成,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全市风景名胜很多,“三山一村一花一线”已成著名旅游品牌,即龟峰山的雄壮、五脑山的幽静、九龙山的神奇、杏花村的古韵、古杜鹃群落的芳华、国家红色旅游“1231”工程的推陈等享誉华中。麻城古杜鹃群落总面积达10万多亩,其中龟峰山风景区内古杜鹃群落分布最集中,有连片近万亩的野生古杜鹃群落,经专家考证,生长周期近百万年,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好、密度之高、花色之美,堪称华中一绝,全国少有。麻城的地表水、地下水储量20多亿立方米,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野生动物有100多种,植物有1000余种,大宗特产有桑蚕、板栗、菊花、柿子、银杏等,还有大量天麻、杜仲等珍贵中药材。麻城的生态游、人文游、红色游等旅游产品已基本成形,已被湖北省规划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
和谐的麻城,创业的乐园。:麻城民风纯朴,社会稳定,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麻城政策优惠,服务优质,为投资置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突出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省级开发区——湖北麻城经济开发区建设,重点建设黄金桥工业园,为招商引资搭建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为各类产业集聚提供一个很好的载体。同时,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了吸引投资、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良好措施,并通过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便捷、优质和高效的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平安麻城、亲商麻城、诚信麻城,把麻城建设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创业者的乐园。中电国际、德国马勒集团、华新水泥、海亮集团、南街村集团等大公司纷纷在此投资。
崛起的麻城,美好的前景。:近年来,麻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编制了城市建设近期规划和分区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分区科学;加强了以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区、以步行街为主的商贸区和以新老城区结合部的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活区等功能区建设,交通、供电、通讯、供水、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商业网点、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教育、金融、宾馆酒楼等各类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改造了城区交通道路,拉开了中等城市的框架;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推行了“门前四包”管理,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工业形成了汽车配件、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等初具竞争力的5大支柱产业。农业形成了蔬菜、畜牧、板栗、蚕桑、菊花、老米酒等6大优势特色经济带。面对未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抢抓三大机遇(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北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和麻城市建设一厂三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突出招商引资,推进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实现三增目标(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税增长)”的战略思路,全市人民正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开始了争强进位、率先崛起的新征程,正朝着建成大别山地区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奋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上百万麻城人民的辛劳和智慧,以及海内外各届人士的支持和关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颗耀眼的明珠在鄂东绽放!麻城的明天将魅力无限!,建置沿革,案旧志以麻城为春秋弦、黄二国地,《文献通考》:定城古黄国光山、仙居,古弦国而黄州之黄冈、麻城皆黄国地界。麻介光、黄间,魏晋以降忽荆忽杨合并省侨置,纠互纷错此疆尔界,未可遽分然先后之因革称名之同异史志俱在可班班考也。
两汉,西陵县属江夏郡。为衡山王吴芮封地,故城在今黄州府西北百二十里。邾县秦属南郡汉初省
三国,西阳县魏置。属弋阳郡,黄初中分汝南郡,治弋阳后并入吴。仍名西阳属蕲春郡合江夏、武昌为郢州,后以得邾城并入。
晋,西阳国惠帝时分弋阳郡为西阳国,属豫州。后赵石虎使其将麻秋筑城,此麻城之名由始。
南朝:西阳郡宋孝建中属郢州,太始中以属豫州,后复还郢。长风县元嘉中置,故城在县西北。赤亭县元嘉中置,故城在县西。建甯左郡大明中置,故城在县西南,寻改郡为县。阳城县大明中并赤亭为阳城。信安县梁置,属永安郡。北西阳县梁置,故城在县西北,属永安郡。又筑竹敦、麻阳二城。北江州梁置,故城在县西,魏因之,治鹿城关。南定州梁置,故城在县东北,魏因之,治蒙龙,疑即今之鹅笼司。岐亭县梁置,十八蛮县之一。南郢州梁置。梁丰县梁析建甯改置梁丰,属齐安郡。沙州梁置,治白沙戍。定州陈废北西阳,改南郢州曰定州。定城郡陈置。阴平郡陈置,复置建宁郡。鹿城县陈置,属永安郡,北江州治。
北朝:衡州北齐侨置,寻废。亭州北齐改定州曰亭州。东义州北周置设,刺史故城在县东八十里。今名犹存,为明左良玉大破张献忠处。
隋:麻城县开皇十八年始改信安曰麻城。属永安郡,建甯、阴平、定城、鹿城、梁丰、并废此麻城建治之始。唐,亭州唐初复置亭州,领麻城、阳城二县。阳城武德初新置。仙居县县属光州。为今麻城西北界,地今犹存,仙居乡仙居山之名。麻城县武德八年废亭州仍省阳城入麻城,元和中又省入黄冈。建中初复置,属淮南西道,五季属吴,后入南唐,均为旧名。
宋,麻城属黄州郡。端平二年移县治於什子山,在今县东八十裏。
元,麻城属黄州路。为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至元中麻城兵乱,自什子山徒归旧治后赵所筑城,在今县东十五裏,邑人姜铭等始筑城於今地。
明,麻城洪武初麻城属黄州府,隶湖广省。九年改属河南,二十四年仍旧还湖广,嘉靖四十二年析姜家畈地界以黄冈黄陂合置黄安县。
清:麻城属湖广布政使司,一仍明旧。
麻城特产
1.麻城肉糕麻城肉糕为麻城传统名菜。将鲜鱼去刺去皮,猪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浆,将豆粉、清水、食盐按比例放入盆内与肉浆搅拌,加入姜末、葱花等佐料,制成圆形或方形,放入蒸笼,猛火蒸15~20分钟,出笼后切成长方条,装盘上席,可熟食,亦可冷藏,其味鲜美可口。2.麻城油面:麻城油面,采用上白面粉加适量芝麻油和盐,由人工拉成。形成银丝,纤细美观。瘦肉油面已列入《湖北风味小吃》。
3.麻城鱼面:麻城鱼面(俗称捶鱼),是麻城市传统食品,采用鲜鱼、红薯粉、鸡蛋清、食盐等锤炼精制而成。是一种低胆固醇、纯天然绿色食品,广泛适用于家庭、宾馆宴席食用。
4.老米酒:麻城老米酒已有千年酿造历史。自唐朝黄州刺史杜牧过麻城歧亭,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至北宋大诗人苏东坡高歌“酸酒如齑汤,甜酒如蜜汁。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历代文人墨客盛赞麻城老米酒。
5.麻城茶叶:麻城茶叶,主要有龟山岩绿、三峰毛尖、护山雾毫三大系列产品。麻城“三大系列”茶叶,因其茶园分布地域不同,风味独到,各具特色。
6.野生茶油:茶油是中国特有传统食用植物油,可见民间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且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恰当,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左右。麻城野生茶油营养丰富,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乌发等作用,居植物油之冠,被誉为“油中圣品”。
7.福田白菊:福田白菊(Dendranthemampriflolium(Ramat)Tzve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以头状花序供药用。
8.野生葛粉:野生葛粉,是以龟峰山深山密林中多年野生葛根为原料,采用民间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精制而成,药食同用,历史悠久。经现代科学检测,该品含人体必需的锌、铁、钙、维生素B1、B2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是广大消费者的最佳天然食品。
9.野生天麻:天麻,又名赤箭,神麻,是一种与萌发菌和密环菌共生的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天麻具有扩血管、增强血管弹性作用,在治疗晕眩、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