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地图
麦积区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劳动力资源充足。麦积区总人口为57.52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36.1万人,占总人口的62.76%,城乡剩余劳动力多,这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展劳务输出提供了可靠保证。2005年,我们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商贸兴埠、旅游拉动、城市带动”五大战略,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与2004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13.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07%,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0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6.1亿元,完成计划的103.4%,增长8.5%;粮食总产量为11.94万吨,完成计划的111.4%,增长11.5%;鲜果总产量达到8257.8万公斤,产值11677万元;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68.03万头(只),肉、蛋、奶、鲜鱼产量分别达到9300吨、1900吨、830吨和80吨;新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2个,面积6500亩;发展省、部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6个,区级龙头企业7个;退耕还林6.5万亩,新修梯田1.135万亩,完成人饮工程1处,解决了680户3124人、667头家畜的饮水问题;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23亿元,完成计划的10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0元。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改制,对改制不彻底、效果不明显的泰正建材、宝荣橡塑等企业进行了二次改制。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完成了天森制药投资600万元的中药饮片生产线技术改造,天水风动机械、天水星火机床、甘泉耐火材料等技改项目进展顺利。中医药保健研究所研制的渗透液产品和长城电工、天盼门业等开发研制的新产品已投产和投放市场。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46亿元,较上年增长23.5%。项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按照省委“发展抓项目”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国家在农业、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体系、危房改造、农村“六小”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司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全区共争取到各类项目188项,到位资金3.93亿元,占年计划的102%;不断加大项目宣传和推介力度,今年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21个,总投资2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3亿元,占年计划的103%;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9亿元,完成计划的142.5%,增长72.0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科学研究、科技试验、示范及攻关项目51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危改项目156项,已竣工80个;整合教育资源,完成了市七中、道北小学及铁一中、铁一小、铁三小等学校的撤并和移交工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资助中小学生6.9万人、资金257.9万元,受助面达69.8%;城市、农村入学率和小学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体质明显增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石佛、花牛等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完成,市二院住院大楼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全面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计划生育率达到90.03%,人口出生率为11.0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938人,其中285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商贸旅游业持续发展。不断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0122亿元,完成计划的103.2%,较上年增长12.34%。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45.918亿元,贷款余额为17.1689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1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36元,增长10.07%。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总收入达到3.8亿元。非公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2%。行政区划
麦积区辖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道北街道、道南街道、桥南街道、社棠镇、马跑泉镇、甘泉镇、渭南镇、东岔镇、花牛镇、中滩镇、新阳镇、元龙镇、伯阳镇、麦积镇、石佛乡、五龙乡、琥珀乡、党川乡、利桥乡、三岔乡。区人民政府住所地道北街道,邮政编码:741020;电话区号:0938。2000年,北道区辖4个街道、2个镇、20个乡:道北街道、寨子街道、道南街道、桥南街道、社棠镇、马跑泉镇、五龙乡、西山坪乡、琥珀乡、新阳乡、凤凰乡、中滩乡、渭南乡、石佛乡、南河川乡、二十里铺乡、伯阳乡、元龙乡、吴砦乡、立远乡、甘泉乡、街子乡、麦积乡、党川乡、利桥乡、东岔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4291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道北街道17258、道南街道24850、桥南街道30226、寨子街道12782、社棠镇30178、马跑泉镇55196、渭南乡36989、石佛乡35701、中滩乡24728、西山坪乡14838、南河川乡13496、新阳乡23610、风凰乡9643、五龙乡17805、琥珀乡11873、东岔乡6546、立远乡7237、吴砦乡11914、元龙乡19894、伯阳乡21788、二十里铺乡47581、甘泉乡29698、街子乡19545、麦积山乡7934、党川乡5696、利桥乡5910。主要旅游景点
麦积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已发现和挖掘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以及寺院多达84处,自然风景点12处。其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文始祖伏羲画八卦、肇启古老东方文明的圣地卦台山享誉海内外,天水历史上的“秦州八景”中,有六处在麦积。观光旅游景点集秀峰、密林、溪水、珍禽、异兽、奇葩于一体,麦积烟雨、仙人送灯、净土松涛、石门夜月、香积积雪、曲溪燕舞、玉兰花香、东柯积翠等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还有本地区的凤凰山景色优美,可称天下第一。麦积山石窟:麦积山又名麦积崖,位于秦岭西端北侧,距麦积城区28公里,其形上突下小,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朵之状,故而得名麦积山。麦积山以险、奇、秀和独特的石窟文化而著称。其山海拔1742米,相对比高142米,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便开凿在20—8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洞与洞之间由栈道相连。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石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被称为我国佛教四大石窟,而积山石窟则以她独特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据史料记载,麦积山石窟是从公元384年到417年的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凿窟造像,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国第二大艺术宝窟,现存194个洞窟中,共保存了自公元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各代泥塑、石雕7800多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并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这里的泥塑可分为高浮塑、园塑、影塑、壁塑4种,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10多厘米,不论是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以来的“丰满圆润”,均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朵艺术奇葩。麦积山石窟的惊险陡峻,在我国现存石窟中是罕见的。石窟布局独具匠心,大都开凿在20一30米及至70-8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层层叠叠。最大洞窟横宽30多米,最小洞窟仅能容身,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连接通达,惊险雄伟。在我国著名的石窟中,唯麦积山石窟景观环境最为秀丽,这里翠柏苍松、山清水秀、溪石相成趣,素有“陇上林泉之冠”的美称。每当夏秋之季阴雨霏霏或雨后初晴,山岚缭绕、烟雨蒙蒙,麦积奇峰时隐时现,便呈现出“麦积烟雨”之奇观。
卦台山:卦台山又称伏羲画卦台,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西北渭南镇西,距城区38公里,是传说中人文始祖伏羲观天法地、演绎八卦、教化众生之地,因此而得名。其山突兀而起,状如倒扣之瓢,山顶为平台,海拔1363米,相对高度170米。北麓渭水环绕,河岸北正对九龙山,山下有龙马洞,渭水中有分姓石(又称分心石、龙石);南倚白鹿山,中呈腰峰,东临三阳川盆地,三阳川在南北两山环抱中。渭河呈“S”形,由西向东穿过,如同一个真实的太极原图。其地理风水,朝起夕落的太阳构成阴阳的变化,即:形成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客观存在。而南北两山及周围群峰环列,处处应证着羲皇画卦的依据。卦台山始有建设可上溯隋唐,但大规模由官方组织祭祀羲皇起源于金代,到明朝达到鼎盛。现山上历史遗存文物颇多,其中新石器时代的石祖器,则是全国迄今发现最大的一件,也是证实伏羲为父系氏族第一人(俗称人宗爷)的有力证据,而植于山顶平台的九宫八卦树及建筑群,处处映射出《易学》的博大精得。现卦台山作为天水伏羲文化与龙文化的标志物,已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夏纽带工程”组委会确定为“华夏祭祖基地”,不久将开发建设“中华始祖文化主题园”,对宏扬伏羲文化,易学文化,发挥始祖的精神感召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
仙人崖:仙人崖位于麦积区东南,距城区45公里秦岭山脉,距麦积山石窟17公里。东联秦岭,西接东柯谷,群山俯仰,山势奇伟。仙人崖由三崖(东崖、西崖、南崖),五峰(玉皇峰、东崖峰、西崖峰、宝盖峰、献珠峰)、六寺(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灵应寺)及仙人湖组成。沿着石阶盘旋而上,只见苍松翠柏,赤壁丹崖,山势奇特,鬼斧神工。东、西、南三峰参列,宛若天成。三崖五峰之上现保存有明、清殿宇27座,房屋54间,北朝、宋、明、清等朝代塑像197尊,壁画82平方米。南峰上有玉皇顶,四周群峰,若揖若拜,其壮观景象被称为“十八罗汉朝玉帝”。西崖长约90米,深10米,崖中起平台,可容万人,建殿宇楼阁14座36间。东崖长70米,深8米,内建花莲寺、睡佛、十八罗汉堂,侧有僧房,左有高梯通莲花洞,内凿石莲、石桌、石登、石炉、石棋盘,塑披发仙人坐石上,神态炯异。献珠山孤峰突起,顺羊肠小道曲径盘旋到达峰顶,上建望云楼,后建无量殿,旁有钟楼,悬永乐铁钟一口;对面突起一高峰约70米,四面绝壁,山腰有南天门,上有燃灯阁、林皇阁,崖顶古柏茂密,野花幽香;崖下庙宇毗连,飞檐斗拱;崖底清溪畅流,造坝拦水,建有仙人湖,山水倒影,峻奇秀丽。仙人崖崖间有峰,崖上有寺,寺又开窟造像,石窟造像掩在绿水翠色之中,寺内香火缥缈。每于夜晚时节,天然萤火点点烁烁,与寺庙中油灯烛火,交相辉映,便有“仙人送灯”之奇观。
石门:石门距麦积城区50公里,由南北两峰组成,山势雄伟,四周峭壁耸立,两峰之间只有一条道路从南北峰间穿过,几乎无其它道路可以攀登。两峰对峙,鬼斧神工般形成一道天然的石门,故此得名石门山。石门北峰由兴隆峰、麒麟峰、斗姆峰组成,南峰由皇天峰、玉灵峰组成。其中兴隆峰有赵公庙、祖师殿;麒麟峰有圣母宫、王母官、三仙庵、桃花庵;斗姆峰有老君皇殿。南北两峰之间横跨一桥,名曰“聚仙桥”。石门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植被繁茂,峰峦奇秀,云海苍茫,素有小黄山之称。山上庙宇多为明代建筑群,这些古雅的殿阁台榭映于碧波云海之中,别有情趣,登石门山顶远眺,烟波浩淼的朦胧景色与麦积山遥相呼应,诸峰犹如云海中的岛屿,景象万千。石门景色四时变幻,晨夕各异,但最美之极数中秋月圆之夜,一轮明月从石门间冉冉升起,海赡银蛇,暮山凝紫,一派清奇,从山下远远望去,整个月亮如悬挂于石门中间,这便是秦州十景之一的“石门夜月”。
净土寺:净土寺位于距麦积区城区东南约40公里的麦积山朱家后川村溪谷壑中,寺之周围群峰环绕,万木围拱,四周山坡上到处青松挺立,山风起时如龙吟虎啸,似万马奔腾,江河咆哮,故有“净土松涛”之描绘。现建有大雄宝殿、文殊殿、古佛殿、天王殿、地藏殿、伽兰殿、长寿殿、罗汉堂、玉观堂、五观堂、祖师堂、禅堂、客堂、钟楼、鼓楼、牌仿楼、诞生坛、往生坛、藏经阁、放生池、山门等20处大型佛教建筑,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为陇东地区最大佛学殿堂。
曲溪:曲溪,位于麦积山东南约20公里处,小陇山观音林场腹地,沿嘉陵江支流一冷水河顺流而下,河水婉蜒曲折16公里九曲十八弯故称之为曲溪。溪之两岸夹岸绿波翠海,野花盛开,芳草茵茵如陶渊明笔下之世外桃园。沿河漫流,两岸峭壁耸峙,千峰叠翠,怪石磷峋,有鱼娃娃口、窝窝滩、水獭崖、夹马槽、马场坝、河口、月牙崖、花园坝、乱石窟、观音殿等景观。沿溪猴子望月石、仙女下凡石、五柱朝天石个个形象逼真,各抱其势,情态可掬。九曲迂回湾湾成湖,琵琶湖、仙女池,俊秀多姿。漫步十里峡谷,山幽林静;岚雾撩绕,使人顿感回归自然的妙趣。每逢春花烂漫,夏木吐翠,秋果红叶之时,远道游人络绎不绝,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