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镇地图
马家镇相关地区地图:
【党建工作】
全镇共有13个村(社区)党支部777名党员参加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推行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制度,全镇7名区党代表、79名镇党代表和264名普通党员已联系群众1050人,通过走访、谈心等形式收集了意见并解决了问题。坚持开展党代表述职评议工作,让党员和群众了解、监督党代表在任期内发挥参与决策、监督、示范、参谋和桥梁作用,并对党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完善党代表和普通党员列席党委会制度,确定每次不低于3人参加党委会,让党代表和普通党员了解镇党委的工作安排,参与党委的决策,进一步落实好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加强对党委决策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党委工作的透明度。2006年,新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82名,全年新发展党员22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认真组织实施开展村社干部廉洁从事公务行为规范行为试点工作。
【社会事业】
投入20万元资金做好马家中心小学、林泉小学前期标准化建设“三通一平”工作;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毕业合格率99.8%,小学升初中入学率达98%,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85%。计划生育按政策生育率达96.84%,避孕措施及时率达97.6%,巩固石坝村种植基地1个,计划生育“三结合”联系户22户,新增户15户,帮带户66户;检查已婚育龄妇女5932人,普查率达99.3%。农村合作医疗参和农民达22099人,参合率达97.6%。新建马家镇升庵老年协会及八支分会,组织开展大型老年文化活动5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156场。筹集资金16万元为18户困难户建房,为6户困难户进行了房屋维修,为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9万元,为五保户发放五保金18万元,为22户低保家庭子女实施帮困助学,在校实施了“两免一补”,为32户特困残疾家庭发放专项救助资金19200元,出资1万余元资金对21户残疾人家庭实施养殖业扶持。全年完成综合保险80人,基本养老保险100人,工伤保险400人,为失地农民办理社保229人;共举办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6期,共培训1610人,共举办电脑、电工、焊工、缝纫等培训班12期,共培训了630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445人。
下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发展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事务所
【工业】
全镇共有企业300余家,上规模的达8余家,从业人员4963余人,已形成了机械、加工、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招商区外到位资金24830万元,其中市外到位资金19600万元;完成总投资在2000—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8900万元。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3800万元,完成增加值2220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230万元;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18900万元,完成技改项目40个,技改投入9800万元;盘活存量资产6530万元,救活关停企业8个,盘活闲置土地135亩,闲置厂房9800平方米。
【农业】
2006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229亩,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其中水稻到种植面积19600亩,产量9885吨,小麦种植面积6629亩,产量2132吨。经济作物面积19015亩,主要以油菜、川芎、大蒜为主,其中油菜种植面积8211亩,产量1249吨,川芎面积588亩,产量107吨,大蒜面积1402亩,产量1607吨,叶烟面积177亩,产量33吨,蔬菜面积8637亩,产量17841吨。全年出栏生猪27086头,牛存栏213头,鸡、鸭、鹅、兔等小家禽出栏544027只;农业招商到位资金3690万元;建成澄清川芎基地,兴崇食用菌种植基地,石家、桥炉杂交稻制种基地以及丽阳生猪、兴崇奶牛、石坝小家禽等3个无公害养殖基地;建立了新都区第一家注册的石坝无公害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社;建成枣林社区养猪示范基地,引进养猪专业户8户,引进资金达160万元,存栏种猪和肉猪达3000头。2006年全镇共实现土地流转2406亩,引进规模种植业主13户,重点发展了无公害蔬菜、西瓜等。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120万元对白桥路2.6公里,宽4.5米和新马路石坝至仁里段1100米,宽4米的路面进行了硬化以及白螺大桥改建和新马路石坝至兴崇村2500米及棬高路马家段1475米的路基进行了改造;投资13.5万元,完成澄清村0.4公里渡槽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