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地图
茂南区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经济
茂南区经济以石油化工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高岭土开采提炼最具地方特色,服务于市区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商品流通和饮食服务也颇具特色。茂南区是中国南方的炼油基地,被誉为南方油城。区内石油化工生产行业非常兴旺,有中国石化茂名公司、茂名乙烯厂两家国家级特大型企业,其它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星罗棋布。区内高岭土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达3亿吨以上,适合露天开采;茂南区是全国著名的高岭土精选加工基地及造纸涂料的主要供应基地。茂南区的饲料生产加工也很有名气,是粤西著名的饲料生产基地。基本概况
茂南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粤西地区,隶属于茂名市。茂南区位于茂名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茂名市党政机关所在地,下辖街道办事处、8个工业卫星镇和1个开发试验区,茂名市1985年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后,其原管辖地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茂南区,作为茂名市市辖区。茂南区现管辖8个镇、1个开发试验区和7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金塘镇、公馆镇、镇盛镇、鳌头镇、袂花镇、高山镇、新坡镇、山阁镇、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河东街道办事处、河西街道办事处、红旗街道办事处、新华街道办事处、露天矿街道办事处、官渡街道办事处、站前街道办事处;共辖133个村委会和85个居委会。总面积487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常住人口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非农业人口32万,流动人口约12万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茂南区交通发达,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铁路与广九、京广、黎湛铁路相连成网,有茂名、茂名东两个铁路客货运站,距我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拥有多个万吨级成品油和杂货、集装箱码头及全国最大的25万吨单点系泊原油接卸系统——水东港仅20公里(该港距香港仅170海里)。茂南区是中国南方的炼油基地,被誉为南方油城。是粤西最大的石油和乙烯后续产品、家具、饲料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高岭土精选加工基地及造纸涂料的主要供应基地。具有以服装布匹、汽车、贸易、工业农产品综合批发和金融、房地产、饮食、信息、旅游为主的发达的第三产业;以水果、蔬菜、三鸟、瘦肉型生猪、淡水养殖为主的“三高”农业商品基地也颇具市场知名度和竞选力。乡镇介绍
金塘镇,金塘镇是广东省政府批准的中心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168条自然村,总人口6.9万人,耕地面积5.2万亩,山地面积8.9万亩,是茂南区农业大镇和工业重镇。公馆镇,公馆镇隶属茂名市茂南区、位于茂名市西郊,镇东部纳入茂名市城建规划区。公馆是茂名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卫星镇,下辖22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总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六万多人。镇盛镇,镇盛镇位于茂名市郊西南部,距市区9公里,辖1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78条自然村,人口5.6万人。面积64平方公里。镇内交通四通八达,广湛高速公路、环市西路、公镇二级公路和彭桐路从境内通过,镇内水泥硬底化道路达40多条(段)7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部分行政村道路还实现了硬底化。鳌头镇,鳌头镇位于茂名市南郊15公里处,东、南面与电白县接壤,西邻吴川市,广湛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洛湛铁路横穿镇内。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0多亩,辖2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82000多人,是革命老区镇。袂花镇,袂花镇地处茂名市南郊,毗邻80万吨乙烯厂,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万亩,总人口4.6万人,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有230个村民小组。交通便利,距茂名市区7公里,水东港15公里,高水一级公路、省道291线一级公路、广湛高速公路、铜衍公路、乙烯铁路和公路专线等道路纵横贯穿交错;已兴建乡村水泥硬底化道路28.5公里,全镇初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该镇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年间就形成集镇,镇内有省、市历史保护文物扶提庙、三帝庙、广福庙等。高山镇,茂名市茂南区高山镇毗邻茂名市区,是一个典型城郊结合部,道路交通畅顺,基础设施良好,总面积15平方公里,现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万人。新坡镇,新坡镇地处茂名市城郊结合部,三面环抱市区,有9个村委会与市区接壤,地理优越,交通发达。镇中心区距市长途汽车站500米,距茂东火车站4公里。高水公路、三茂铁路、茂苍公路、进港公路均从镇境内穿过,交通十分方便。乡镇公路发达,二、三级公路通村委会,村村通水泥硬底化公路的网络已形成,与市政道路连接在一起,进出极为方便。全镇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总人口27769。山阁镇,山阁镇位于茂名市东北郊,距市区仅7公里,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现辖10个村委会,146条自然村,总人口为31107人,是以丘陵为主的丘陵气候,属鉴江平原的一部分,交通十分方便,有高水一级公路和茂苍公路横贯其中。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地下资源丰富,高岭土储量达4亿吨,储量和质量都居全国首位。温泉也是山阁的另一大资源优势,这里的温泉储量大,易开采,山阁温泉度假村更是别具一格,是理想的旅游度假胜地。茂南经济开发试验区,茂名市茂南城郊经济开发试验区1992年10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属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位于茂名市南面,现有人口近1.6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9个居委会。建区十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开发土地3平方公里。开发试验区交通发达,东壤高水一级公路,西接环市西路,南连广湛高速公路,北靠三茂铁路茂东站,地处国家两大企业,是发展石油化工和乙烯后续加工的重要基地,区内供水、供电、邮电通讯已实现与市区并网同价。河东街道,河东街道是茂名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下14个社区居委会,12个社区党支部。近年来,街道紧紧抓住被省、市定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试点单位的机遇,切实加强街居两级班子建设,大力抓好“因本强基”工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得到上级有关单位表彰。先后多年被茂名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茂南区委评为“先进党委”及“支持非公有制发展先进单位”,被茂名市团委评为“五四红旗创建单位”。街道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河西街道,街道辖区位于市区西部,是老城区中心。街道管辖行政区域内设7个社区居委会,辖区范围东至小东江、西至新坡镇高岭村、南至油城三路、北至金花街,面积由原来3平方公里增至4.4平方公里,人口约2.2万人。辖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有市热电厂、茂石化炼油厂、市工人文化宫、茂石化医院、河西市场、市实验中学、市第二小学等一批大型工业、娱乐、教育设施,投资环境良好。红旗街道,红旗街道地处茂名市区西南边,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属下有11个居委会,总人口36562人。新华街道,茂名市新华街道办是茂南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于1981年成立,位于茂名市区的西部、油城一、二路贯通境内,现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有1.3万人,流动人口2000多人,面积约5平方公里。担负着辖区经济发展、党的建设、计划生育、民政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清洁和城市综合管理等服务。辖区内交通四通发达,公路方面有一级公路茂化线,省道素水线,县道公镇线等,是市区通往化州、高州、信宜等地主要出口;铁路方面有连接大西南铁路网的河茂线和北上广州连接京广大动脉的三茂铁路,辖区内工业基础较雄厚,有中央、省、市大型企业多家,如茂名火车站、市永业集团公司、茂石化铁路运输公司、广东石油茂名分公司油库、市水泥厂等。官渡街道,官渡街道地处市区的东北面,面积6.1平方公里,辖区有常住人口12.2万人,占市区人口的三分之一,下属有2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农转非社区居委会有5个,我辖区有三个结构特点:(1)市场多,辖区分布有6个正式市场。(2)城建开发新区多,形成从油城七路至油城九路的开发新区。(3)城郊结合部多,辖区与高山、新坡两镇相邻,结合地段多,是流动人口的聚集地,经济建设成绩可佳。站前街道,站前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6年,管辖地域为双山路以南、三茂铁路以北、计星路以东、高水路一级公路以西,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居委,总人口约4.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1人,流动人口1.1万人。站前街道是目前市区最年轻的街道,辖区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建设完备,有设计别具一格的人民广场和龙湖公园,环境优美;经济发达,集中了中英大酒店、文豪酒店等多家规模较大的商业大厦,有市区最兴旺的饮食一条街—新福食街;交通便利,人民南路、光华南路、双山路、站前路等市区主干道纵横交错,与大街小巷连接成路网。茂名东火车站东连铁路“三茂”线,西接茂名站,连通西南铁路网,是茂名市最大的铁路客货运中心,与市客运中心一起组成茂名市对外交通门户。经济概况
茂南区位于茂名市南部,是茂名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是茂名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茂南是“南方油城”的所在地,资源丰富。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4.1亿元,新上项目130个,投资额8.15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975万元,实现税收总收入23767万元。该区主要以石化工业为主适应省市工业重型化、高级化发展趋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支柱产业为龙头,以新上项目为推动,做大做强工业。全区超亿元企业达5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3.9亿元。全年新上工业项目78个,投资总额6.2亿元,占全区新增投资总量75.4%。实现工业总产值47.4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45.8%。全区个体私营企业7165家,吸纳就业人员4.1万人。民营企业新增投资7.3亿元,创造增加值30.9亿元。民营企业实现税金1.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量71.5%。全区种植速生丰产林2万亩,建成全雄性奥尼鱼繁殖功能区亲本鱼塘500亩,繁殖罗非鱼苗4.6亿尾,产销量超过全省总量1/3;实现农业总产值15.5亿元。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全区农民人均年负担减至5.2元,减负率达96.8%。农村饮水工程扩网36公里,解决了7.3万人饮水难问题。各项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供销系统改革;采取破产、股份合作、收购、改造等形式盘活了一批老企业,对粤鑫铝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12家公有制企业实施破产;对茂名市虹海酒精有限公司实施变更注册,组建了茂名市绿色能源发电厂;广东甘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对茂南工贸有限公司进行整体收购,投资4500万元打造粤西矿泉水新品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取得新成绩。积极协助市做好“城中村”改造。完善了高山、新坡、袂花、镇盛、鳌头、山阁等六个镇的村庄规划。全年改(扩)建二级公路14.3公里,新建硬底化镇通村公路77.1公里,新建桥梁8座。投入资金2600万元,平整公馆工业项目用地55万平方米,修建道路5.5公里、排水排污管道3公里,建成了日供水能力5000吨的自来水厂和3.5万伏双回路供电专线,新工业项目用地初具规模。茂南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茂南大道整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民心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为突破口,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对全区10707户泥砖房实施改造,已投入资金1.76亿元,组织施工建设6976户,其中竣工5566户,在建1410户,完成改造任务的65.1%。认真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组织劳力输出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低保保障面,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实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6元。科教文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年投入资金3250万元进行学校“改危”、“改薄”,拆除危房3.7万平方米,新建或续建教学(宿舍)楼5.1万平方米,教育环境不断改善;全区有30项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或市科技项目计划,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家。加快农村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改造,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35%。大力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88.47%,出生率控制在10.9‰以内。加大殡葬管理力度,遗体火化率达98.5%。历史沿革
茂名市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全浦高凉县。三国至晋朝,先属高兴郡,后属高凉郡。南朝属高凉郡。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在高凉郡治兼置高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于高州境内另置茂名县,属高凉郡。此乃茂建制之始。唐贞观八年(公元643年)茂名县为潘州治。从此,茂名属潘州三百余年。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高州移治电白县(今高州县长坡镇旧城村)。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废潘州,茂名县属高州,州治仍为电白县。元大德八年(1304年)高州移治茂名县(今高州镇),辖茂名、信宜、电白三县。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高州府后,信宜、高州、电白、化县(原化州县)先后同属高雷道、高州善后处、南路行政公暑、第七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年后,先属广东省南路行署,后属高雷专区。1953年属粤西行署。1957年后属湛江专区(地区)。1958年划出原茂名县南部火箭和卫星二公社筹建茂名市,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广东省辖市)。原茂名县改为高州县,1959年,为开采油母页岩炼制石油,从茂名县南部划出8个乡设茂名市,将茂名县改称高州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1985年,设茂南区(管辖原茂名市所辖的地方)。2000年,茂南区辖7个街道、8个镇。总人口人,各乡镇人口:644301红旗街道26089、河西街道19406、河东街道62679、露天矿街道15634、新华街道10815、官渡街道99554、站前街道30061、金塘镇57424、公馆镇57543、新坡镇33586、镇盛镇49420、鳌头镇71818、袂花镇41160、高山镇22720、山阁镇30378、茂南开发区虚拟街道1601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2年,茂南区辖7个街道(红旗、河西、河东、新华、官渡、站前、露天矿)、8个镇(山阁、高山、袂花、新坡、鳌头、镇盛、公馆、金塘)。截至2005年12月31日,茂南区辖7个街道(红旗、河西、河东、新华、官渡、站前、露天矿)、8个镇(金塘、山阁、高山、袂花、新坡、鳌头、镇盛、公馆)。区领导
江中南:区长:江中南,男,主持区政府全面工作,兼管人事、编制、审计、监察工作。
周华林:
副区长:周华林,男,协助区长主持区政府日常工作,分管区府办、法制、纠风、工商、财政、税务、金融、商业保险、物价、市场物业、农金会债务清收、机关事务管理局、土地储备中心、区府驻外机构和对台工作,联系政协工作。
李明:
副区长:李明,男,分管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食品安全、药品监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爱国卫生、地方志、档案、知识产权、防震、旅游、宗教、外事、侨务工作,联系工会、共青团和妇女儿童工作。
李相:
副区长:李相,男,分管农业、林业、水果、水产、畜牧、水务、气象、三防、计划生育工作。
梁远祯:
副区长:梁远祯,男,分管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国土资源管理、房产、环保、人防、信访、武装、公安、消防、司法、打私、打传、民政、残联、老龄委、街道、市容卫生工作。
郑文峰:
副区长:郑文峰,男,分管计划、统计、工业(经济运行、产业技术)、茂南产业转移工业园、交通、公路、通信、供电、劳动、社保、质监、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烟酒、口岸、外经贸、内贸(含食品、商业、供销、粮食、物流)、二轻、国有资产管理、招商引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