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南宁市地图 >
马山县地图
马山县相关地区地图:

本地主要商品(或行业)

白糖、电力、铁、水泥、硅、酒精、锰、重晶石、滑石、食品、煤炭、冶金、化工、造纸、纸质制品、磨粉(浆)机、旅游、旱藕粉、竹笋、木材、牲畜、家禽、木薯、花生、黄豆、黑豆、黑山羊、蔬菜、水果、苦丁茶、山地、金银花。

旅游景区

马山县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九十年代。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旅游行业广大职工经不懈努力,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设备,培养旅游队伍等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广大旅游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一流的服务。至今,马山县规划发展的景区有:金伦洞风景区计划投资8600万元建成区级度假区,红水河百龙滩风光计划投资3080万元,红旗湖,弄拉生态区等等。马山金伦洞是世界一流溶洞、世界十大名洞之一。马山县已投资600多万元进行该景区的第一开发期3.5公里的游程开发,并于1999年12月30日实现对外开放。该景区现有导游员15名,服务员38名,最大日接待游客量可达8000人次,开放一年多来,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0多万元。同时,马山县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建设有斯改善,有吃、住、娱为一体的旅游涉外二星级饭店——金伦宾馆,该宾馆有服务近100名,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有丰富的旅游商品和名优农土特产品的购物市场等,现马山县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金伦洞,穿越几座大石山腹,全长约7.2公里,洞中各种自然景物,奇异独特。1983年新华社记者参观以后曾这样报道:“……这个岩洞之美,远远超过桂林的七星岩和芦笛岩。”1987年4月,中国和英国两国联合的洞穴考察队来金伦洞考察后,称之为世界十大奇洞之一。次年,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美国等6国水文洞穴地质学家也前来参观考察。日本国富士映像株式会社和我国广西电影制片也到金伦洞取景拍摄电影。金伦洞已成为洞穴考察、旅游、拍摄电影、电视片的胜地。
金伦洞简介:金伦洞位于广西名山--大明山下马山县杨圩镇西北3公里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90公里,210国道贯穿景区,洞口距210国道仅200多米,从南宁驾车前往游览车程不足2小时,交通非常便利。金伦洞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大、最深、最长,溶岩景观最丰富的原始石漠溶洞,与沿线清清灵水湖、巍巍大明山、滔滔江水河、莽莽七百弄被人称为广西五大自然景观。洞内的景物无愧于世界一流;洞内游程10公里,洞穿12座山腹;洞中有长廊和数百个大小厅堂,最大厅堂达3.5万平方米,最高石针两根并举高达26米,最高洞顶150米。洞中溶岩千姿百态,幻象无穷,各种石柱、石花、石乳和石笋构成了宏伟壮观的十里画廊。特别是漫步洞中地下河岸边,观赏洞顶长出的石笋石乳在水中的倒影,让人有如飞越北国,遥望大地冰峰雪原绵延千里。此长达1500米的一北国风光的绝妙景致如仙境一样赏心悦目,令人流连忘返,游人将其誉称为可与四川九寨沟媲美的人间奇观。
金伦洞传奇:在距南宁北面90公里处的马山县境内有一个世界名洞——金伦洞。1987年12月,经英国溶洞专家考察队实地考察论证后,此洞被称为“世界十大名洞之一”。洞中的自然景观无愧于世界一流:水陆双道并进10公里,水中梦幻倒影犹如林海雪原,为天下独有;奇岩怪石幻象迭起,串连成古老场景,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探险洞段惊险刺激,让人惊叹生命奇观;洞里洞外更是原始天地,在这里演绎着地球上地质年代的沧海桑田。如此能让人尽览天下奇观的世界级名洞的名字却来源于壮家英雄韦金伦。英雄的故事流传于马山、武鸣、都安、上林一带。由于他出生时脸庞圆而红润,象初生的红日,于是父母给他取名“金轮”,后来人们习惯称为“金伦”。金伦到了读书的年龄,由于村中书室陋窄,便与其他学童一起到他在山野中发现的岩洞中读书。一日教书先生带领大家入洞游览,金伦被洞中的景致吸引而掉队迷路,后遇到仙翁,得到仙翁赠与的金袍、金鞍、金鞭和头上长角的神马,并指点迷津、传授治国安邦、打仗用兵的神旨。金伦长大后考取了功名并做了大官,但他仍时刻关心家乡父老的疾苦,惩恶扬善很得人心。因此为皇帝及奸臣视为“异族”而杀害。金伦遇害后变为天神,披金袍,执金鞭,跨金鞍,骑长角神马,将皇帝及奸臣派往壮乡进行盘剥的军队打得横尸遍野,之后便仙逸而去。以后但凡壮家有天灾人祸,金伦都显圣化解。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遇仙和显圣的洞口处塑金伦金身一座,逢年过节及重大仪式时都来祭拜。从此,金伦就成了壮族人民正义与力量的象征。
百龙滩景区:红水河百龙滩旅游风景区位于马山北部的百龙滩电站至大化电站之间,全长40多公里,著名的红水河中段穿越其间,两岸景色秀丽迷人,坐船沿河逆流而上,具有高峡平湖的韵味,还可看到美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景区内还可以参观游览大化水电站和百龙滩水电站,领略水穿闸门而过的磅礴气势。该景区是原南宁地区的八大美景之一,被誉为“八十里画廊”。
弄拉自然生态景区:弄拉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古零镇,海拔500―700米,石多土少,土层浅薄,峰林连绵,峰丛间形成13个封闭的弄场洼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营造,形成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态山弄,景区内有林面积达133.23公顷,种植有金银花、两面针、土党参、青天葵等210多种中草药植物,被定为国家级药物自然保护区。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行政区划与人口

2006年区划、人口:马山县隶属南宁市,全县辖7个镇4个乡,145个村,6个社区,3001个自然屯。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51.37万人,其中男性26.70万人,女性24.67万人;农业人口47.66万人,非农业人口3.71万人。全县居住有壮、汉、瑶、苗、回等11个民族同胞,以壮族人口居多,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5%,汉族人口占1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10%。人口继续低速增长,2006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8.02‰。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5年区划、人口:截止2005年,全县辖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白山镇、百龙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林圩镇、永州镇、古寨瑶族乡、加方乡、里当瑶族乡、乔利乡。●2005年撤销州圩乡、双联乡、片联乡,分别并入永州镇、周鹿镇、林圩镇。1、撤销州圩乡建制,整体并入永州镇,扩大永州镇的管辖范围。调整后永州镇管辖永州、台山、青春、五弄、大旺、胜利、俊龙、德育、造加、州圩、坡更、宁寿、三村、平山、亲爱、永久、龙角、青山等18个村,总面积213.98平方千米,人口4.98万人,永州镇人民政府驻永固街。2、撤销双联乡建制,整体并入周鹿镇,扩大周鹿镇的管辖范围。调整后周鹿镇管辖周鹿、里龙、武平、三星、马周、琴马、周水、石塘、坛利、坛沙、南邦、妙圩、上荣、大坛、爱旗、双联、杨树、拔翠、智超等19个村,总面积337.34平方千米,人口8.8万人,周鹿镇人民政府驻周鹿街。3、撤销片联乡建制,整体并入林圩镇,扩大林圩镇的管辖范围。调整后林圩镇管辖林圩、大塘、新华、七贤、苏仅、合理、伏兴、东七、六马、东庄、兴隆、甘豆、黄番、将军、高德、三和、片圩、联合、九平等19个村,总面积330.1平方千米,人口8.3万人,林圩镇人民政府驻林圩街。
2004年区划、人口:2004年,全县辖5个乡、2个瑶族乡、7个镇。年末总人口5051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6546人(农村劳动力26.47万人),非农业人口38554个;壮族人口384207人,汉族人口82202人,瑶族人口38691人。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区划、人口:2003年,白山镇与合群乡合并为白山镇。马山县辖7个镇、5个乡、2个民族乡:白山镇、百龙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林圩镇、永州镇、古寨瑶族乡、加方瑶族乡、里当乡、乔利乡、片联乡、双联乡、州圩乡。年末总人口4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2906人,非农业人口38128人。(根据《南宁市年鉴》《南宁市行政区划代码》等资料整理)
白山镇位于马山县中部,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223.36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75659人。辖西华、四达、镇北、同富、中学、新兴6个居委会;新汉、尚新、上龙、大同、合群、合作、内学、造华、立星、兴华、玉业、民新、古腰、三联、民族15个村委会。2003年,由原白山镇与合群乡合并为新的白山镇。
百龙滩镇位于马山县北部,镇人民政府驻大球村,距县城15千米。面积88.1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0556人。辖南新、勉圩、大球、大龙、大完、龙昌6个村委会。
林圩镇位于马山县西部,镇人民政府驻林圩街,距县城32千米。面积214.69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57530人。辖林圩、大塘、新华、七贤、苏仅、合理、伏兴、东庄、六马、东七、兴隆、甘豆、黄番、将军14个村委会。
古零镇位于马山县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古零新圩,距县城22千米。面积255.5平方千米。年末全镇总人口50971人。辖古零、羊山、乔老、古统、上岭、新黄、乐平、上级、六合、安善、里民、石丰、杨圩、新杨14个村委会。
金钗镇位于马山县东部,镇人民政府驻金钗圩,距县城54千米。面积126.3平方千米。年末全镇总人口29351人。辖乐江、东屏、龙塘、独秀、把读、加雅、加妙、龙印8个村委会。
周鹿镇位于马山县西部,镇人民政府驻周鹿街,距县城54千米。面积218.28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62025人。辖周鹿、里龙、琴马、马周、周水、三星、武平、石塘、坛沙、坛利、南邦11个村委会。
永州镇位于马山县西部,镇人民政府驻永固街,距县城84千米。面积112.03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9036人。辖永州、台山、青春、五弄、胜利、俊龙、大旺、造加、德育9个村委会。
乔利乡位于马山县中部,乡人民政府驻乔利街,距县城12千米,面积172.75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35096人。辖乔利、那料、东良、东鸡、北良、古楼、乐圩、兴科、三乐、苏博10个村委会。
加方乡位于马山县东部,乡人民政府驻加方圩,距县城42千米。面积204.69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9351人。辖加方、加乐、民治、龙开、加春、大陆、龙岗、忠党、内双、内金、福兰、加让、岑让、花衣、新联、局仲、龙头17个村委会。
古寨瑶族乡位于马山县东部,乡人民政府驻古寨圩,距离县城23千米,面积152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0958人。辖古寨、本立、民兴、民乐、古棠、古今、加善、加显、龙林9个村委会。
里当瑶族乡位于马山县东部,乡人民政府驻里当街,距县城32千米。面积152平方千米。年末全乡总人口20723人。辖北屏、龙琴、里当、内钱、加荣、太平、青龙、雅联、龙那、龙桂10个村委会。
片联乡位于马山县西南部,乡人民政府驻片圩街,距县城53千米。面积89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4158人。辖高德、三和、片圩、九平、联合5个村委会。
州圩乡位于马山县西部,乡人民政府驻州圩街,距县城76千米。面积103.65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1204人。辖坡更、宁寿、三村、州圩、平山、亲爱、永久、龙角、青山9个村委会。
双联乡位于马山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双联街,距离县城67千米。面积117.7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22688人。辖妙圩、上荣、大坛、爱旗、双联、杨树、拔翠、智超8个村委会。
2002年区划、人口:马山全县辖7个镇7个乡,145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49.44万人,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总面积2363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区面积13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3%),人均耕地面积0.74亩,是典型的大石山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00年区划、人口:2000年,全县总面积2664.65万乎方公里,设15个乡(镇)共171个村(街),总人口49.25万人,其中壮族占75.8%,汉族占17.6%,瑶族占6.5%,其他民族占0.1%。2000年,马山县辖7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9943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白山镇24946、百龙滩镇16789、林圩镇38187、古零镇43473、金钗镇25074、周鹿镇48272、永州镇19312、乔利乡26600、加方乡26471、古寨瑶族乡18620、里当瑶族乡18695、片联乡19123、州圩乡13696、双联乡17432。
附注:2008年乡镇人口统计一览,乡镇名称总户数/户总人口/人林圩镇2130189598周鹿镇2214989214白山镇2188180299古零镇1413455131永州镇1385353031乔利乡937838064加方乡796130431金钗镇770730144百龙滩镇564721623古寨乡545221278里当乡570620833

科教文卫

教育:马山县现有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完中5所,初中29所,小学179所,教学点793个。在校教职6183人(合代课教师2046人),中小学生77368人。全县有校舍46万平方米。1998年马山县通过自治区扫盲验收,并被财政部、教育部评为扫盲先进地区。目前,全县有12个乡镇通过地区级“普九”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为86%。近几年来,马山县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多次被地委、地区行署评为落实教育目标责任状一等奖或优秀奖。
文化:马山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深受群众喜爱的有打扁担、打垅、采茶舞、踩花灯、会鼓、唱山歌和山歌剧等,其中壮族扁担舞和壮族三声部民歌享誉国内外。从1986年起,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区、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马山县群众文化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已建成了县城、周鹿、林圩、古零、古寨和永州等6个文化中心及大球、乐平、云零等3个农民文化乐园。1986年10月,全区“建设城乡文化中心经验交流会”在马山县召开,经区文化厅检查评比,县城文化中心名列全区第三名。永州、周鹿、林圩、加方、古零、古寨等6个文化站被评为全区达标文化站。目前,县城已建成文化馆群文活动大楼和文化综合楼两幢,业务用房总面积2010平方米;图书馆用房总面积1173平方米;文物所业务用房总面积400平方米;民族艺术团排练演出大楼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新华书店营业大楼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新建县城电影院建筑总面积1000平方米,观众座位560个;在建县大会堂一座,建筑总面积2229平方米。全县15个乡镇已全部建成文化站(图书馆)并建成乡镇影剧院8个、露天影剧场26个、村(屯)文化室76个,建立业余文艺团队126个,文化经营摊点195个。
体育:马山县体育事业局是县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的体育工作。近年来,该局依托社会力量办体育,全县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民族民间体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体育荣誉连年不断。为改变体育设施落后状况,该县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县水厂游泳池,发动群众捐款献料8万多元,建成了江滨小区体育活动中心,自筹资金6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的体育局训练健身楼,2000年,全县新增篮球场258个,其中灯光球场36个,排球场112个,田径场2个。民族民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农村根据山区农村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在县城,组织单位系统行业开展各种杯赛,月月有比赛,形成制度化,活动常年不断。由于该县群体工作成绩十分显著,1997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竞技体育出人才,出成绩,影响大,几年来,共向区体工大队、区体校输送各类体育人才25名,运动员参加各级比赛共取得世界青年赛6枚金牌,全国少年赛3枚金牌,2个第六名,全区比赛14枚金牌,5个第二名。2000年,县体育中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经济建设

2002年,马山县总人口49.44万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0393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4001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498万元,增长4.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2894万元,增长13.6%;农业总产值完成68219万元,增长6.15%;工业总产值完成46060万元,增长12.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13万元,增长7.1%;财政收入完成6869万元,增长1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32万元,增长9.4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749万元,增长11.37%;贷款余额37078万元,增长5.86%;农民人均纯收入1616元,增长11.9%。
工业:马山县国有工业企业共有11家。主要有水泥厂、糖厂、农机厂、印刷厂、酒厂、矿产公司、汽修厂、结晶硅厂、化工厂、锰矿、金钗煤矿。这些企业在马山县占有重要地位,水泥厂年生产25万吨兴峰牌水泥;糖厂日榨1500吨金伦牌白沙糖;农机厂年生产4000台6FP-18、6FP-24、6FP-28型磨粉(浆)机;印刷厂拥有先进的印刷设备和38间商业门面;酒厂年生产5000吨酒精;矿产公司经营来料加工滑石粉和茶楼;汽修厂修理汽车和乙类汽车维护保养;结晶硅厂年生产4000吨锰硅;化工厂年生产3200吨电石;锰矿年生产1000吨过滤锰;金钗煤矿主要是挖掘开采煤炭。马山县目前形成了制糖、建材、食品、煤炭、冶金、化工、造纸、电力等行业的小型工业体系,全县共有国有工业企业13家,企业多数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糖业和建材业为工业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白沙糖、纸品、水泥、硅锰合金、酒精、铁矿、锰矿、重晶石、滑石矿等。百龙滩工业园区是县内主要的工业开发区,始建于1998年,坐落于百龙滩镇红水河旁,毗邻百龙滩水电站,距210国道1公里、马山县城15公里、南宁市135公里,占地面积680亩。园区内现建有百龙纸品厂、纸质餐饮具厂等4家企业,尚有550多亩土地可供投资建厂,园区所有的土地征用手续完备,进行了总体规划并通过地价评估,园区交通、水、电、通信十分便利。
农业:马山县现有耕地面积23954公顷,其中水田10460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木薯、金银花、苦丁茶、旱藕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其中金银花、早藕、苦丁茶在区内外享有盛名。近几年来,马山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如草莓、黑皮冬瓜新品种和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努力向“三高”农业方向发展。2005年耕地面积36万亩,人均耕地0.74亩。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种植业方面:抓好甘蔗、速丰林、金银花、旱藕、桑蚕、竹子、苦丁茶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引导群众扩种蔬菜、花生、木薯、四季笋竹等经济作物;养殖业方面:实施“种子工程”和“万水工程”,大力发展黑山羊、良种水牛、黄牛等草食型生态畜禽和罗非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推行鱼鸭鹅套养的立体养殖模式,集中力量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抓好10万只里当土鸡、1万只良种鹅、10万只圈养黑山羊、百龙滩生猪基地等四大示范项目建设,以示范带动养殖业的发展。2002年底,粮食总产量122417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7万亩,全县黑山羊存栏量达15.6万只。黑山羊、山地金银花、旱藕及旱藕粉、黑豆、竹笋等是县内主要的特色农产品。
林业: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土地总面积23万公顷。林业用地1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1%,年产商品材1万立方米。全县有竹子4.5万亩,有速丰林3.6万亩,有待开发的宜林山地20多万亩。马山县1996年从自治区林科院引进速生丰产林尾叶桉到光明山林场试种并获得成功后,几年来积极招商引资,鼓励经济能人参与开发,目前,全县速生丰产林已发展到4.2万亩。图为乔利乡六落屯1999年种植的速丰生产林尾叶桉。
水产畜牧业:马山县2000年水产畜牧业总产值2653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4.09%,畜禽饲养量为:牛12.16万头,猪48.70万头,羊11.61万只,家禽316.94万羽,水产品产量6379吨,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特种养殖。该县山羊是出口创汇产品,里当香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三黄鸡品种,天然银鱼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
交通:马山县是国定贫困县之一,交通的封闭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县积极发动群众大打村、屯公路大会战,使地方公路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全县拥有在养公路719.66公里,其中二级路6公里,三级路52.5公里,四级路487.76公里,等外路173.4公里。全县15个乡镇通了公路,其中有4个乡镇通了油路,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县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状结构局面,解决了全县40多万人口的交通难问题。交通的不断发展为马山经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该县交通现状还比较落后,存在问题和困难还十分突出。比如:公路技术等级较低;路面结构差;公路网通达度低;公路线路分布零散;地方公路养护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均有待于今后工作中的不断完善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争取与上级有关部门多渠道联系,尽快解决资金问题,实现乡乡通油路的远大目标,让该县早日摘掉贫困帽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马山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集市贸易、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型城镇。几年来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内昂开发区、江滨开发区相继建成,新兴路、过境二级公路、江滨路的建成使城内交通更为便利,工行大楼、新农贸市场、电力大厦、民政大厦的落成使县城更具时代特色。城镇化建设以旧城区为依托沿30324省道向西发展,银峰开发区占地3000多亩,已完成规划设计,近期将对外招商引资。城镇综合功能不断强化,力争五年内把县城建成功能较为齐全、设施配套、具有民族特色、环境优美的小城镇。该县有9家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其中三级资质等级企业5个,四级资质等级企业4个,从业人员共470多人;设有规划建筑设计室和村镇规划建筑设计室,规划建筑设计专业人员9人。该县建设科技有所发展,城乡房屋建筑90%以上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节约了大量能源,切实保护了耕地,并优化了生态环境;《马山县城总体规划》和《周鹿集镇总体规划》等优秀规划成果,在指导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工商贸易:马山县现有各类市场20个,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私营企业共有5270户,从业人员5868人,注册资金4949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5242户,从业人员5540人,注册资金4753万元;私营企业28户,从业人员378人,注册资金196万元。各市场均设有下属机构各职能工商所,工商执法人员68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较具特色的专业市场,较具规模的市场为马山商贸市场,位于白山镇新兴街。马山商贸市场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由主楼、附楼和周边固定门店组成商贸群体,主要经营日用工业品、文化用品、农副产品、副食品、服装、家俱等,年成交额达9000多万元。市场可容纳六万人赴集,目前广东、浙江、湖南等地客商慕名而来,是商家做生意的黄金宝地。
水利建设: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马山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全县已建成的水利设施有:一、蓄水工程606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35座,10万立方以下山塘库553座,控制流域面积363平方公里,总库容1136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6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293公顷。二、引水工程203处,设计引水流量6.45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2360公顷。三、提水工程有机、电、泵共205处,其中:机灌110处,装机116台,1780马力;电灌站30处,装机30台,369千瓦;水轮泵站56处,装机70台。合计有效灌溉面积1153公顷。四、建成水利渠道总长607公里,其中:1.0个流量以上109公里,0.1~1.0流量498公里。五、建成小水电站8座(东风电站、红旗电站、龙厚电站、下滩电站、百合电站、水锦电站、六朝水库电站、大朗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3280千瓦。

历史沿革

古代史:马山县历史悠久,行政区域由原来的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古属南荒地,秦属桂林郡地,汉属交州刺史部郁林郡领方县和增食县,唐属岭南西道邕管思恩羁縻州,元属湖广行省广西右江道思恩土州,明属广西布政使司右江道思恩军民府。明洪熙元年(1425年)全县设白山、古零、乔利、兴隆、那马、定罗等6个堡。正统七年(1442年)思恩军民府府署从寨城山(今广西平果县旧城)迁至乔利堡,历时86年。嘉靖七年(1528年)6个堡改署为白山、古零、兴隆、那马、定罗等5个土巡检司。清同治6年(1867年)改那马土司为那马厅,其余定罗、兴隆、白山、古零土司依旧。
现代史:民国元年(1912年)那马厅和定罗土司合并为那马县。民国4年(1915年)兴隆、白山、古零三个土司合并为隆山县。民国16年,两县直隶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隶属宾阳民团区。民国23年隶属武鸣行政监督区。解放后,隆山、那马两县隶属武鸣专区。1951年2月撤销武鸣专区,改隶南宁专区。1951年6月,广西省人民政府政令,隆山与那马两县全并为马山县,县治设在原隆山县城厢镇(今白山镇),于7月1日正式办公。1952年7月宾阳与崇左两专区合并为邕宁专区,1958年元月设立邕宁专署,马山县属邕宁专署领导,同年11月改为南宁专员公署。1971年11月,南宁专区改为南宁地区后,马山县隶属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调整南宁市行政区划,原南宁地区的马山县于2003年6月27日正式划归南宁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