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镇地图
码头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简介
马头历史悠久,相传唐代已初具规模。由于地处沂河岸畔,清代以前水陆交通方便,商船停泊,车马宿住,故名码头,后人为书写方便,简化为马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为郯城县大东安乡,雍正二年(1724年)属郯城县西乡。民国初年属郯城县二区,并曾称马头镇。1948年划为郯城县第十一区。1954年,改建马头镇。1958年撤区并乡,改称马头乡,同年秋建立马头人民公社。1962年改称马头区,1971年夏称马头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因驻地马头,故名马头镇。
乡镇建设
码头镇政府驻地码头街。1976年新建一座三层办公楼和1985年新建一座四层综合楼,为镇政府大院。住房建设:民国时期,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汉式大厝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房建筑沿用传统建筑形式居多,以石、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厝和楼房为主。1978年至1988年,镇区内新建住房30万平方米,80年代末,镇区人均住房达11平方米。公用建筑:60年代起,扩建成功中学教学楼、科学楼和南安师范教学楼。新建金鳌中学、枫林中学。至1988年,新建校舍24座,面积1.95万平方米,新建码头农行营业所、码头公安派出所、码头工商所、码头税务所、码头供电所、码头侨联、码头供销社、码头粮站、码头邮电所、码头汽车站、码头卫生院、码头镇企业办公楼,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经济建设:1983年新建码头马赛克厂。1986年新建码头农贸市场。1987年引进外资办针织、手套、塑料玩具、电子、雨伞等工厂。镇区内有东、西、南、北四条街,总面积0.35平方公里。境内有17公里的柏油路。1988年全镇的工农业总产值2260.7万元。
行政区划及代码
[邮编]256214[2006年代码]371626115(78村):~200前安村~201乔家村~202码一村~203胡家村~204小太平村~205大王村~206后安村~207李码村~208于店村~209码二村~210大郭村~211牛坊村~212炭刘村~213孟家桥村~214纪家村~215中站村~216小赵村~217小郭村~218成集村~219东站村~220西站村~221任家村~222小师家村~223胡坡村~224小王家庄村~225高家村~226归苏村~227李坡村~228赵家村~229小寨村~230田家村~231赵坊村~232码头寨村~233时圈村~234小牛王村~235陈寨村~236洼里村~237大牛王村~238范井村~239北高村~240黄龙村~241南高村~242路家村~243延东村~244边家村~245小蔡家村~246延西村~247三合村~248李家庄村~249小信村~250旧延安村~251大信村~252窖头村~253王庄村~254草庙村~255新张桥村~256谷家村~257刘桥村~258仁合村~259小杨村~260田拐村~261西孙家村~262新苗家村~263高王村~264老张桥村~265谷王村~266新马家村~267潘桥村~268小邵家村~269段家村~270冯王村~271刘平村~272邵店村~273肖家村~274大杨家村~275还乡村~276大寨村~277西韩村
经济发展
码头镇经济发展迅猛,坚持走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工、贸、农”一体化发展路子,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声誉一方。城内工农业总产值9亿余元,地方财政收入14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64元。码头镇农业发展以“三高”农业为主,是瑞昌市“万亩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园,已基本形成棉花、蔬菜、果业、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工业以石灰石、黄砂、水运港口等资源为依托,内引外联,筑巢引凤,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000亩,江西省最大的台资企业——江西亚东水泥公司,以及亚联包装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工业园区,境、域外资金注入已达29亿元人民币。第三产业基本形成了集美食城、娱乐城、自选商城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镇区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000多家。境内有19.5千米长江岸线,是天然深水良港,现有19座客货码头。
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近几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完成工商税收1671万元,同比增长20.8%,用电量实现8182万千瓦/小时。今年1~9月份,完成工商税收1540.9万元,同比增长23.9%,用电量实现7833.6万度,同比增长28%。(2)农业经济:成片开发柑桔、龙眼等水果4万亩,水果年产量1.4万吨,居全市之首,粮食产年量14042吨,食用菌年产量209吨,水产年产量1080吨。(3)工业经济:大小企业100多家,2004年企业产值16.7亿元,比增23.7%,初步形成了纸制品支柱产业和轻纺、化工、塑胶、五金机械四大行业的工业发展格局。先有留安宫、金格、贵格、联新、演园、水盘头、石磨山、杏东岭兜、大坝圆子山等9个工业项目区,其中金格工业项目区拟规划建设4500亩,形成了沿诗芸公路两侧“一线串珠“的工业小区群,1998年以来入驻工业项目区的企业有15家,总投资近5亿元;知名企业有贵格、金格、联新、兴达、聚宝、盈盛、诗南食用菌厂、辉兴织袋、华南化工厂等10家企业,其中贵格纸业有限公司、金格纸业有限公司分别受到南安市纳税大户的表彰,并被定为2005年度明星企业,2004年度分别纳税529.2万元和302.3万元;名牌产品有兴达集团生产的卫生洁具;(4)名优特产:创建了大庭优质米、东大无公害柑桔、南冬。
民营经济
近年来,码头镇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全镇民营企业已达2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4家,逐渐形成棉花深加工、化工、建筑安装、水泥制品、机械制造五大支柱产业。截至2003年底,民营经济实现总产值达5.4亿元。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有力的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进的“三利纺织”和“天利钛塑”两大企业,列入县“163”工程,改写了我镇无常年运行规模工业企业的历史。2004年,我镇将全面实施工业兴镇和“121”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163”工程,加快推进码头工业化进程。年内确保完成“百万工程”15家,过千万元的规模企业2家。围绕资源大招商,引进资金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围绕码头丰富的棉花、桑蚕等资源,建设棉纺、缫丝等龙头企业,努力培植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代码
代码131128102:~201西街村、~202南辛村、~203南场村、~204北街村、~205魏圈村、~206疗庄村、~207东刘村、~208西刘村、~209高庄村、~210大王庄村、~211鲁庄村、~212李晋庄村、~213后路庄村、~214霍辛庄村、~215老马庄村、~216牛屯村、~217油坊口村、~218双楼村、~219北孙庄村、~220高龙庄村、~221小邢庄村、~222大孙庄村、~223大朱庄村、~224小路庄村、~225司庄村、~226大董庄村、~227李悦庄村、~228柳马营村、~229邹家桥村、~230薛庄庙村、~231大杨庄村、~232张贯庄村、~233刘宝桥村、~234后常庄村、~235后张庄村、~236中常村、~237前常庄村、~238戈家坟村、~239施家坟村、~240邓庄村、~241小崔庄村、~242谭庄村、~243回庄村、~244大周庄村、~245大崔庄村、~246徐庄村、~247庄科村、~248小董庄村、~249朱同庄村、~250李言庄村、~251任庄村、~252王江村、~253松树董村、~254韩庄村、~255大谢庄村、~256毛庄村、~257大龙湾村、~258王盘庄村、~259丁陆庄村、~260大高庄村、~261小赵庄村、~262小高庄村、~263小张庄村、~264王梨行村、~265大宁庄村、~266孙庄村、~267黄家庙村、~268小周庄村、~269边庄村、~270夏庄村、~271张庄村、~272路家洼村、~273小端庄村、~274刘辛庄村、~275崔庄村、~276南郑庄村、~277赵关庄村、~278孟家头村、~279井庄村、~280杨家窑村、~281洼里孟村、~282八里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