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屯镇地图
麻屯镇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结构
麻屯镇土地广阔,物产丰富。镇党委政府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完成节水灌溉面积70000亩,拥有深井58眼,有效灌溉面积13787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同时,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倡导产业化经营,兴建了占地380亩的下洼高效农业园区、千亩牡丹基地、百亩郁金香园,全镇温棚120个,源源不断地为市区提供新鲜蔬菜。麻屯镇在养殖业上起步早,除稳定较高的猪、鸡、羊存栏外,还发展奶牛养殖户200多户,奶牛存栏1000余头,并创办了3家奶牛公司,日产酸奶、鲜奶12万瓶,产品走俏中原市场,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社会事业
“双基”成果不断巩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口增长得到合理控制;殡葬改革、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建成麻屯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有线电视“联乡入户”工程稳步推进,文化广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富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种粮补贴发放到户,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免除学杂费、课本费256万元。合作医疗参保群众达三万六千多人,参保率达95.41%,新农合筹资位居全县前列。积极抓好社会保障工作,发放农村低保78.8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0%,发放五保31.5万元。各项惠农政策足额发放到位,发放种粮直补资金242.9万元,生猪生产补贴资金27.8元,奶牛补贴资金21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2.8万元,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16.5万元。成功举办了“迎中秋戏曲名家演唱会”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麻屯镇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稳定工作十佳乡镇、“四无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并赢得了全省的统计工作现场会在麻屯召开。投资650万元,全面完成10.7公里的麻聂路二期改造工程;投资120万元,完成了庙后等村6公里的村村通工程;投资400余万元,硬化了通组通户道路39.6公里;投资170万元,完成了14眼农用机井的变压器及线路改造工程;筹集资金320万元,建成中型沼气池2座,发展户用沼气1010座;投资60万元,完成了西大街至第二农贸市场及市场东段路面改造工程;投资150万元的路通大道中段改造工程,路面硬化绿化工程已完工,“三线入地”工程也即将完工;投资55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投资60万元,完成了3000户群众的防氟改造工程;投资60万元,完成了麻屯客运站建设任务;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新艺花城、金石小区等14幢住宅楼建设;投资70万元的文化站建设资金已到位;投资450万元的镇区集中供水工程,已完成主管道铺设;投资30万元的农村国债沼气建设项目,已完成230余户;投资378万元的单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土方工程已完工,今年7月底可完工;投资280万元建成的麻屯中心卫生院新病房楼已投入使用。
工业发展
麻屯镇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全力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先后建成了一拖(洛阳)路通工程机械、河南杭萧钢构、隆华制冷、亨盛铜业、洛阳阿新奶业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完成了洛阳精成化工的磷氨基苯酚、洛阳路通公司的路阳牌压路机、洛阳清新制氧的医用制氧设备等17项技术改造和28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发展壮大了路通、阿新奶业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麻屯镇也由仅有23家以铸造、机加工为主的家庭作坊的工业小乡发展为拥有个体工商户1600余个、私营企业412家、形成了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四大工业体系。限额以上企业4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家、税收超50万元22家的工业重镇、经济强镇。2007年全镇工业年产值达21.5亿元,税收达4003万元,分别是15年前的30倍、60倍。连续五年市委、市政府授予“洛阳市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称号,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称号。洛阳飞机场工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1年、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洛阳市卫星镇、重点镇等称号,2002年又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2001年、2002年被市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2000年、2002年被市综治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3年5月被省司法厅授予“省级文明司法所”;2002年被省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评为“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2001年计生工作被市委授予先进单位;2000年、200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党建工作成绩斐然,2002年荣获市级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六好”先进乡镇党委荣誉称号;1999年被市委命名为市级文明乡镇,2004年度被市政府授予“发展奶业先进乡镇”、“牡丹生产先进乡镇”、“林业绿化先进乡镇”,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麻屯镇位于洛阳市北郊,距市中心6公里,县城17公里,南临310国道、北靠境内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南环城高速公路、高速连接线、小浪底专用线穿境而过,坐落于镇区东侧的洛阳市飞机场,每天十余条航线直达国内外,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环城高速横贯其中,机场路、小浪底专用线纵横交错,洛阳飞机场对外港口坐落于镇区东侧,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62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2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100户37865人,耕地面积38145亩。2008年麻屯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现,围绕“打造活力麻屯、魅力麻屯、和谐麻屯,实现二次腾飞”的宏伟目标,扎实做好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卫生城镇创建、村容村貌整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信访稳定、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农业发展
麻屯镇充分利用城郊优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优化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壮大加工业”的思路,走出了一条的具有镇域特色、符合麻屯实际的农业发展之路。现发展牡丹种植1500亩、郁金香200亩、仁用杏、柿子等3500亩,林业育苗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个,养殖村15个,奶牛存栏4003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洛阳阿新奶业公司由1998年拥有资产50万元,日加工鲜奶200公斤,发展到现在拥有资产5000万元,日加工鲜奶200吨,成为洛阳市三大重点奶业公司之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现在麻屯人民的年均可支配收入达3800元,是15年前的8.5倍。
党建工作
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麻屯镇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对致富信息的学习,通过实行“一单一本一栏一广播”,建立了远程教育节目预告制度,提高了节目播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一单”即远程教育播放节目单。该镇各接收点将远程教育网络内的内容,按照区域、类型、节目等内容分类,以菜单的形式制作成册,方便群众随时查看、点播。“一本”即信息收集反馈本。该镇设置信息反馈本,由管理员负责,对本村群众反映出所想收看的致富、技术等信息进行收集、登记、汇总、整理、筛选,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确定出下月的播放计划,从而提高信息播放的针对性、实用性。“一栏”即设立节目预告栏。该镇在群众居住集中处,刷写固定的节目预告栏,每月28日前对本月集中播放时间、内容予以公布,确保群众了解播放情况,提高群众学习、运用信息的及时性。“一广播”即利用广播公布。该镇除公布技术服务电话、村点播电话外,还在集中播放当天利用广播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播放时间、播放地点和播放内容,调动群众收看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适时调整了李营、杨树湾、河南杭萧钢构等10余个党支部班子,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新发展党员120名,转正69人,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80人,为党的基层组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深入开展“新解放、新崛起、新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促进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树立了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镇党委被县委授予“五好党委”。
经营模式
以阿新奶业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引导和扶持奶牛养殖业,使全镇奶牛存栏达3100头,年奶加工能力达吨;发挥近临市区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扩大无公害蔬菜、瓜果种植面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有力推动了社会各业的协调发展。2004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0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80万元,实现税收18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68元,全镇综合经济势力位居洛阳市所辖157个乡镇前列。先后被省、市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洛阳市卫星镇、洛阳市重点镇、市级文明乡镇、中州名镇、全省文化先进乡镇等称号,创办的洛阳飞机场工业园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8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26亿元,较上年增长56.7%;完成工业总产值30.8亿元,较上年增长43.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23.2亿元,较上年增长74.4%;实现税收5697.5万元,较上年增长42.3%;实现财政收入3001万元,较上年增长29.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60元,较上年增长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