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武威市地图 >
民勤县地图
民勤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概况

民勤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下,民勤县以建设生态县为目标,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突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两大重点,认真实施内调外引项目牵动、农业产业化拉动、科教兴县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带动四大战略,重点培育畜牧、饲草、瓜果、棉花四大基地,全力拉长矿产资源、棉花毛纺、草粉饲料、瓜果饮料、肉类面粉、酒类酿造六条产业链,经济社会步入发展快车道。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08亿元,人均7600元,大口径财政收入5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9元。民勤有优越的投资环境。全县城乡公路四通八达,移动固话畅通各村,工业园区设施齐全,特色餐饮风味独特,住宿条件档次齐全,投资政策优惠宽松。目前,全县外资企业已发展到10多家。民勤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潜力;民勤是一片翘首企盼的热土,必将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走向开放的民勤已敞开大门,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此实地考察,洽谈贸易,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共创伟业,再造辉煌。

自然条件

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昼夜温差25.2℃,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

旅游景点

三角城林场:位于民勤县红沙梁乡西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因场部南面三角城遗址而得名,现已完成人工造林10.6万亩,封沙育林(草)13万亩,有效治理风沙口9个,封育区植被覆盖度由10%提高到41%以上,在西沙窝、红沙梁、西渠段建成了一道长25公里、宽1—5公里的绿色屏障,保障了沿线的红沙梁、西渠等乡镇48个村的15万亩农田免受沙患,充分发挥了国营林场在造林绿化中的骨干主力军作用。
红崖山水库: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区的一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水库面积30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2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3400平方公里。水库只有西面依红崖山而建,其它三面都是人工所筑,而且又修建在沙漠中,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属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1979年被中央电视台列为“中华之最”,被人们誉为“瀚海明珠”。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库内游鱼簇簇,野鸭戏水,水鸟穿梭,黑鹤长鸣。库中有一座沙丘,鸟类时来歇脚,骆驼时来饮水,游人时来沐浴,骆峰雄姿,天光漠色,都含蕴在水光波影之中。“聚龙亭”是水库风光的精华所在地,仰视红崖山巍然屹立,平视库面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放水时节,河水从输水洞飞流直下,气势宏伟。在水库大坝下方,约有三百亩水域,活水常流,水质优良,清澈见底,有曲折逶迤的河湾景观,有错落飞流的人工瀑布。河内鱼虾闲游,绿苇丛生,河旁垂柳低拂,亭台玉立,疏林、草地、水面、沙丘连成一片,环境幽美而清净。库区建有集游泳、沙浴等为一体的天然游泳场、供游客休闲娱乐的蒙古包和各类风味小吃等设施,同时还可在宽阔、清净的水面轻波荡舟,消闲垂钓。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江南水乡、塞北田园、大漠风光经纬分明,又浑然一体,蔚为壮观,是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沙漠公园:位于县城东北隅,始建于80年代,占地面积290亩。公园划分为中心广场、安静休息区、游览活动区、儿童活动区、贵宾接待区和公园管理区等几个区域。近年来,通过向上争取资金、政府扶持、社会集资、公园自筹等方式,修建了儿童公园、老人游乐场、旱冰场、八角亭、碑亭等游玩、休闲景点,并配套有宾馆、餐厅、歌舞厅等休息、餐饮、娱乐服务设施。园内建有桃园、槐丛、草坪,乔木、灌木相间,绿荫蔽日,广阔的人工湖碧波荡漾,是集游览、休憩、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公园。
苏武山公园:位于苏武乡境内苏武山下,距县城约12公里,其东北邻近腾格里沙漠,西邻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0000多亩。苏武山是全国唯一以“苏武”命名的山,是汉中郎将苏武牧羝之处,此处流传着苏武牧羊的动人传说,具有传奇和神话色彩。公园内已建成以苏武庙为核心的黑河滩高效农业示范区、苏武山葡萄庄园和中国道教生态林基地三大景区,景色秀丽,规模壮观,防风固沙林伟岸挺拔,农田防护林纵横交错,日光温室鳞次栉比,片片葡萄园生机勃勃,是一个集现代化加工厂、花园式葡萄园、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一体,融生态工程、节水工程为一身的工农业生态基地。苏武山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既可以观光生态农业的建设成就,又可进行野炊、狩猎等野外活动,还可充分享受农家乐趣和田园风光,品尝瓜果蔬菜和农家小吃,尽情畅享大自然的乐趣。特别是以苏武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极具开发和研究价值,实为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东镇大庙:又称东渠大庙,座落于民勤县城东北约73公里的东湖镇中学院内,庙宇原建无考,据传约创建于清乾隆时。咸丰年间尚“凛凛然,洵为柳湖大观”。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民国年间扩建。该庙座北朝南,占地面积7144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及东西阁楼、中后大殿和前、中两院的陪殿。山门楼为三间两层木楼,结构为单檐歇山顶,握角起脊,周围有廊。在山门的两侧有东西阁楼,东为文昌阁,西为魁星阁,均系单间,平面呈方形,四角有廊。山门后有前后二院,前院之上为关帝殿,面宽三间,为单檐歇山顶,殿内壁画造型别致,精妙绝伦,三国历史巧妙融合其中,人物场景栩栩如生。殿前有东西陪殿四座,东陪殿北曰雷祖殿,南曰土地祠,西陪殿北曰马祖殿,南曰城隍殿。后院为大成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前面有廊,单檐歇山顶,殿前有东西陪殿各一座,东曰药王宫(现已不存),西曰圣母宫。整体布局规模宏大,造型别具特色,雕刻玲珑剔透,十分精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分大庙双楼: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双茨科乡中学院内,座西向东,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同治年间,山门北侧木楼毁于战乱,民国八年(1919)依照南木楼式样重建。现存大庙仅有山门及南北两侧门楼,两木楼又称姊妹楼。二分大庙双楼东西长12米,南北宽40米,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起脊,山墙已改建,两木楼系二层重檐楼阁单间回廊正方形,上层为歇山式六角攒头,下层为四角飞檐。两楼均通高12.96米,形制为传统抬梁式木构架,现保存基本完好。整座建筑檐下额枋、斗拱均为彩枋,雕刻、彩画极精。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容寺:位于县城西南隅,明洪武九年(1376)修建,成化五年(1469)移建今址,俗称“大寺庙”,寺院南北长约118米,东西宽约56.5米,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山门、大雄宝殿、中殿、藏经阁组成一条中轴线,分前、中、后、观音堂、圣母殿等五个院落,各院均有陪殿和斋房等,共计房屋163间,总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顶棚由船底式方格天花板构成,其斜面与平面上满绘佛像彩云,曰:“千佛顶”。其整体建造布局合理,设计精巧,造型别致,巍峨壮观,是国内罕见的设计有“千佛顶”的寺庙,是县内外主要的旅游景点。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资源

民勤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果类的糖份积累。全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玉米和啤酒大麦为主,年总产量1.5亿公斤,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白兰瓜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开发前景看好。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盐、石膏、芒硝、石灰石、水晶石、磷、铁、铜、镍、钾盐卤水等。其中煤炭总储量为5.8亿吨,主要分布于西大窑矿区、红沙岗矿区;盐总储量约25.2万吨;石膏储量约70万吨,分布在狼刨泉山和阿拉古山;石墨矿石总储量667万吨;石墨储量60.083万吨,分布在唐家鄂博山一带;芒硝储量738万吨,分布于西硝池、白土井、汤家海子、苏武山一带;铁矿储量34.9万吨,分布于红崖山一带。煤炭灰粉低、含硫量少,热量在4000大卡左右,主要用于工业;石墨矿平均品位9.11%,是西北成矿条件较好的矿种;其余矿种分布零散,矿产品位较低。

特色文物

瑞安堡:俗称“王团堡子”,位于民勤县城西南郊3.5公里处的三雷镇三陶村,建于民国二十七(1938)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系地方保安团长、地主王庆云(字瑞庭)的庄堡,故取“瑞”、“安”二字为堡名。该堡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南北长90米,东西宽56.5米,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堡内建筑面积2394平方米。建筑布局字排“一品当朝”,形呈“凤凰单展翅”。迭次三道大门,呈分七庭八院,门楼亭阁八座,高脊瓦房一百四十余间。其中有中西式客厅、佛堂、祠堂、寝室、客房、吸烟馆、逍遥宫、双喜楼、观月庭、瞭望楼等。堡墙上有射击孔、地道、暗堡、天井以及四通八达的人行道。真可谓步步机关,处处奇妙,布局独特,寓意深刻。瑞安堡作为地主庄院建筑,其规模浩大,设计精巧,造工奇丽,古朴,典雅而又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又作为一军事防卫型庄堡,其形势崴峻,结构严密,巨细相谐,错落有致,既有独特性,又有完整性,确实是匠心独运。该堡是我县境内一处颇具艺术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它集古今中外、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融军事防御和日常居住为一体,真乃西部庄园之最。它是民勤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全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镇国塔:镇国塔位于民勤县城西关民勤县人民医院西北角,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光绪十年倾圮,是年邑人胡志绪又倡捐修复。1986年6月武威地区行政公署拨款五千元维修,现保存完好。该塔通高12米,基高1米,周长16米,须弥座呈八角形,座上为细颈圆瓶形塔身,四面各有一小佛龛(即眼也光门),上部细长围有十三法轮(即十三天),法轮上有八角伞盖两层,角上悬挂风铃,伞盖上置葫芦形圆铁塔顶,上镌“康熙某年制造”字样,塔顶上又覆铜质顶尖,整个塔身用条砖彻成,白灰抹面,为造型奇特,独具风格的喇嘛教佛塔。该塔分布面积为东西长40米,南北宽44米,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均为东西、南北长均为50米。东、南两面至县医院院内,西至县城西环路,北至县城西大街。镇国塔为喇嘛佛塔,对于研究藏族喇嘛佛教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研究古代建筑也有极强的艺术价值。
圣容寺:圣容寺,又名大寺庙。位于民勤县城西南隅,座北向南,东西宽50米,南北长118米,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寺内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即中殿),藏经阁,鲁班殿,观音堂和前、中、后三院陪殿及僧舍。“文革”当中,该庙遭到很大破坏,后经恢复修缮,现前院为民勤县圣容寺佛教协会和尚占用,进行佛事活动。中、后两院为民勤县博物馆使用。圣容寺始建于洪武初年,原址在县城东北隅,明成化十三年(1477)移建今地,清道光十三年扩建山门,民国八年(1919)重修前中西廊房,1959年对整个寺内建筑进行维修、彩绘,1983年和1986年又进行修缮。大殿系重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当心间施斗拱五朵,其余间各施三朵,殿内顶棚做船底式,系方格天花板构成,其斜面与平面满绘佛像和云彩,构成大面积彩画,1987年5月又在殿内塑三座大佛和观音金身,周边塑十八罗汉像等。三圣殿为单檐前卷棚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藏经阁系单檐悬山顶,二层楼阁,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圣容寺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均为东西长55米,南北宽130米。东面隔路靠居民住宅,南面隔路接居民住宅,西面紧靠居民住宅,北面至工业品批发公司。圣容寺为我县现存最早,占地面积最大,殿舍最多,规模最大的寺庙,历来为我县佛教活动的场所和中心,因此极有观赏和研究价值。
沙井柳湖墩遗址:沙井柳湖墩遗址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因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考察发掘,首次在民勤沙井柳湖墩遗址发现而得名。遗址大部分被沙丘覆盖,文化内涵多以夹砂红陶为主,曾出土单耳、双耳夹砂粗红陶罐和圆鼓形简状杯、石斧和带孔石刀等。文化层厚4米左右,在沙丘之间的滩地上满布夹砂粗红陶片、泥质红陶片等,饰绳纹彩绘、条纹、三角文、鸟纹和草文等,还有青铜制的刀、三角镞、金耳环、绿松石和贝壳等装饰品。遗址位于民勤县薛百乡治沙站西南6千米的沙漠中,分布面积为东西长2千米,南北宽2千米,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西长2千米,南北宽2千米,北面、西面靠石羊河沙井林场,南面靠沙漠,东北面紧靠薛百乡宋和村林场和长城村。沙井柳湖墩遗址为商周时期遗址,对研究沙井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沙井柳湖墩遗址

民勤教育

民勤素有崇文重教之风,尊师重教,人才辈出。近年,高考在甘肃诸县名列前矛,在武威独领风骚。2001-2006年,全县高考录取人数分别为1487、1623、1795、2591、3027、3171人,高考综合录取率分别为75.14%、77.51%、68.88%、78.87%、72.78%、64.4%,高于全省录取率近20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普通高考重点录取294人,录取率6.61%;普高本科以上录取1298人,录取率26.36%;各类高等院校录取3171人,有4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