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电子地图 >
闵行区地图
闵行区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概况

建区以来,闵行经济逐年快速健康增长,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8%;实现财政总收入342.8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合同吸收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到位1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新增内资注册资本2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7.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抢抓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经过努力和争取,被市确定为新能源、民用航天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区,在上海新一轮产业布局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召开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大会,出台47项政策措施,建立了专项扶持资金。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公司总部奠基。制定和实施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举办了中欧新能源发展论坛,开展了装备制造基地振兴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与上海电气集团、申能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被市确定为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尚德薄膜太阳能项目投产,锂动力电池、三菱自动扶梯项目开工,国电集团投资、西门子冶金、先锋GPS等总部及国家卫星导航应用、华东光电等项目落户。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紫竹科学园区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等4个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全年新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83家。区内企业与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10项,专利申请量连续六年在全市领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第四次创建成“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并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上海首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上海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到74.5%。聚焦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积极研究枢纽周边地区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莘庄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修编,轨道交通莘庄站“上盖”开发出让方案已确定,南方商务区动迁工作完成,剑川路商务区动迁启动,轨道交通10号线停车场“上盖”顺利供地。漕河泾开发区浦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开工建设,莲花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已获市认定。仲盛世界商城开业,建成5个区域商业中心和9个社区商业中心。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房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创新动迁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使居民、企业在支持动迁的同时,也成为了受益者。全区上下协同配合、全力以赴,全年共动迁居民10150户、单位1300家。高度重视“两规合一”工作。土地实物储备累计超过1万亩,为我区的后续发展争取了空间。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4家市、区级循环经济单位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出台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扶持政策,实施了百项节能技术改造工程。两年多来,市、区联手对1200多家高能耗企业实施了“关停转迁”,累计节约标准煤50万吨。在市公布的2008年节能降耗考核结果中,我区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达11.46%,居各区县首位。全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力抓项目开工、促竣工投产,全年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102个、竣工140个。加强为企业服务。集中走访了1500多家企业,帮助解决了一批个性化问题。补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2.9亿元。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全区银行为中小企业新增贷款150亿元。加大政策性担保扶持力度,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35户次,贷款金额5.2亿元。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为205家高新技术企业聘请了金融顾问。莘庄工业区通过设立代偿保证金和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平台等办法,创新企业融资服务模式。服务神开公司成功上市。目前我区已有5家企业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占全市总量的36%。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举办了30场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力度,建立了总额为1700万元的青年创业扶持基金,107户企业入驻“青年创新创业园”。设立了5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开展“闵行休闲购物季”、“休闲消费闵行游”、“乡村休闲”等活动,积极扩大消费。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历史沿革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最后的辖地。上海县的历史根据马桥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至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而上海县地区(包括今上海市区淞南部分)在县境之东北。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有上海务之设,为秀州17处酒务之一。南宋咸淳年间,形成上海镇。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上海县,析华亭县东北分高昌、长人、海隅、新江、北亭五乡置上海县,今闵行区大部分地区为长人乡故地。吴泾地区向为农村;闵行,明弘治年间始有敏行之称,正德七年(1512年)始称闵行,民国即已开始建设。
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县属江苏省,民国17年(1928年7月1日)上海市县分治后上海县仅辖曹行、三林、塘湾、闵行、颛桥、北桥、马桥、陈行之西南8乡,县治在北桥。抗日战争上海沦陷时期,上海县地区隶属于伪上海特别市。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县复原。
1949年5月15日,上海县解放,先后属苏南区、江苏省。因上海县辖地锐减,1950年前后南汇县西部召楼区大部约99平方公里土地(召楼、杜行、水月、滨浦、闸港和鲁汇6乡)重归本县,改为杜行区即今浦江镇大部,及周浦区中河、苏民2乡之地24平方公里划入本县陈行区,即今浦江镇北部及三林塘南岸部分之地。
1958年1月,划属上海市。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县闵行镇和吴泾地区设闵行区。1964年6月闵行区撤销并入徐汇区,并改为闵行、吴泾两个街道。1981年2月恢复闵行区
1981年,恢复闵行区。将徐汇区的闵行、吴泾地区和上海县的15个大队划归闵行区管辖。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以原上海县和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闵行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设在莘庄镇。1993年3月三林地区划入浦东新区。
2000年,撤销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设立江川路街道(驻碧江);撤销龙柏新村街道、航华新村街道,设立龙柏街道(驻航华);撤销吴泾街道、塘湾镇,设立吴泾镇(驻吴泾);撤销陈行镇、鲁汇镇、杜行镇,设立浦江镇(驻陈行);撤销纪王镇、诸翟镇、华漕镇,设立新的华漕镇(驻诸翟);撤销颛桥镇、北桥镇,设立新的颛桥镇(驻颛桥);撤销梅陇镇、曹行镇,设立新的梅陇镇(驻梅陇)。
2007年,闵行区辖4个街道、9个镇、1个市级工业区,161个村委会、331个居委会。

地理位置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钥匙”。北纬31.05度,东经121.25度。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虹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境边沿。吴淞江流经北境,黄浦江纵贯南北,分区界为浦东、浦西两部分。闵行是上海市主要对外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主要工业基地、科技及航天新区。

气候条件

闵行区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半年主要受西风带天气系统控制,下半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风带系统影响,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每年6月中旬中到7月上旬初为本地梅雨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

旅游景点

群众艺术馆: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建于1986年,建筑面积6,755平方米,拥有舞蹈房、琴房、大教室、卡拉OK厅、舞厅、游戏厅和饭店服务设施。承担全区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对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在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摄影和书法等方面,开展创作、表演、培训活动。年举办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达14余万。
七宝镇:热带风暴里最有特色的是“霹雳河”与“风暴滩”。霹雳河是目前亚洲同类河流中最长的水上乐园内河,有无比惊险刺激的冰封隧道,并且还有一段巨浪汹涌的百慕大风暴。风暴滩海浪池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人工海浪池,每天上午11点开始,每到整点就开始涌起人造大海浪,每次持续40分钟,还有不同的浪型。爱好刺激的年轻人可以区尝试“群龙争霸”和“海盗滑道群”这两个项目。群龙争霸滑道群由一组风格迥异的滑道组成,其中“巨龙双峰”是乐园里唯一一条能让你呛水的滑道,滑下去的时候可以坐也可以仰卧。“神龙出水”是乐园里唯一需要使用双圈才能滑的滑道,最适合情侣共同挑战。此外还有专为儿童设计的“海盗船”、“欢乐水工厂”以及“林屋探秘”等。地址:闵行区七宝镇新镇路78号,乘地铁一号线至莘庄站下,转乘763路公交车或者打车前往,打车价约14元。自驾车走外环线顾戴路出口下拐到新镇路,路口就是停车场。
烈士陵园:闵行区烈士陵园位于莘庄中春路沁春路西侧莘庄工业区休闲公园一湖中小岛上。闵行区烈士陵园为纪念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牺牲在闵行地区的革命先烈、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而修建。1981年4月,上海县烈士陵园在莘庄镇莘西路66号破土动工。于1985年6月建成,占地11000平方米。将原安葬在北桥烈士墓和部分散葬在外的144位革命烈士的遗骸迁葬于此。陵园被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陵园自东向西依次为祭扫广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烈士墓区。祭扫广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开展祭扫活动,陈列馆建筑面积2452平方米,馆内主要展示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烈士遗像和纪念物。陵园对市民参观免费,同时可对青少年举行各类仪式活动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帮助。

工业园区

闵行区实施园区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了以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以及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为主体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园区位于闵行区西南部、黄浦江上游北岸。开发区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距张华浜万吨级国际集装箱码头47公里、关港国际海运码头15公里、虹桥国际机场27公里,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附近的沪闵快速干道直通市区及国家公路网。轨道交通5号线直接把开发区和市中心连通。园区以通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为主导行业,这几个行业的产值占了园区产值的61.9%。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0.51亿元,销售收入241.34亿元,利润25.82亿元,出口交货值39.89亿元。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7.32亿元,销售收入294.41亿元,利润29.92亿元,出口交货值57.52亿元。目前有三菱电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强生、富士施乐、圣戈班、博朗、不凡帝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到开发区投资。
紫竹科学园区:紫竹科学园区于2001年9月12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园区位于吴泾镇,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分大学园区、研发基地及产业孵化基地。园区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纳米科技、生命科学等六大类产业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重点吸引高科技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风险投资公司入驻园区。目前,已完成研发基地3.5平方公里的动拆迁、基础设施与绿化建设,总长度为30公里的道路网络全部建成。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紫竹信息数码港于2004年6月底投入使用,目前已有2栋楼宇完成招商出租。2004年园区引进外资项目15个,合同吸收外资3439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308万美元。中国网通南方总部、汉芯半导体、尚阳科技、意法半导体研发中心、美国微软MSN公司等近200家知名企业签约入驻,其中日本东丽上海研发中心已完成建设正式开业,美国英特尔全球研发中心、美国联合基因、和勤软件、日本SMC等项目也已开工建设。2004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部分学院已招生入驻园区,整个主体工程将在2006年底前完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微电子学院也正在抓紧建设。
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200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由闵行区与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7平方公里为产业区,其余为综合配套区。园区将重点发展以微电子设计,计算机及其软件,光电子为主的信息产业,同时注重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仪器仪表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并引进高层次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2004年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含出口加工区)合同吸收外资1035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7400万美元。2006年园区正式启动首期F地块的开发。
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漕河泾出口加工区是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新增的出口加工区。位于浦江高科技园北侧,浦江镇的北部地区。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一期开发0.9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出口加工区的封闭围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楼等主体建筑,通过国务院正式验收并封关运行。园区重点发展以计算机、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及网络设备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软、硬环境优、企业素质高、出口规模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园区将以英业达集团的计算机、电子产业为核心引进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化发展。目前,园区已引进英顺达、英华达、英业达和英源达等重大外资项目,注册资本合计达1.24亿美元。其中前两个项目已经投产,2005年出口达45.80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8.1%。仅英顺达一家2005年出口额就达41.99亿美元。台湾英业达集团、德国汉高集团等相继在园区设立公司和研发机构。。其中以生产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IT产品为主的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已于2004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2004年该企业出口总额近18亿美元。
莘庄工业区:莘庄工业区是1995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区。工业区主要位于位于颛桥镇,规划面积17.8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3.48平方公里。目前,第一、二期9.5平方公里已开发完成,正在进行第三期的开发。园区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汽车配件和机电工业、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目前拥有迪比特、奥特斯、上广电NEC等知名企业。2005年莘庄工业区引进外资项目56个,项目总投资3.24亿美元,合同吸收外资1.56亿美元,到位资金1.5亿美元。至2005年底有264个中外企业落户,158个企业投产,出口总额为7.3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