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连江(马祖)县地图 >
南竿乡地图
南竿乡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介寿村、福沃村、仁爱村、珠螺村、四维村、复兴村、清水村、津沙村、马祖村

历届乡长

李春华:(不详)至1959年11月2日,聂国栋:1959年11月2日至1960年11月15日,潘辅:1960年11月15日至1962年2月10日,尤德渠:1962年2月10日至1962年4月1日,薛继廉:1962年4月1日至1965年2月25日,潘辅:1965年2月25日至1973年12月7日,陈一鹏:1973年12月7日至1978年1月1日,叶金福:1978年1月1日至1982年3月1日,张祥寿:1982年3月1日至1986年3月1日,邱英镳:1986年3月1日至1990年3月1日,陈书礼:1990年3月1日至1998年3月1日,陈秀华:1998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林树清:2002年3月1日至2006年3月1日,朱秀平:2006年3月1日—

交通

在空中交通方面,目前立荣航空每日从台北松山机场往返南竿机场八个班次,多于往返北竿机场的三个班次,航行时间均约50分钟。另外,立荣班机每天往返台中机场与南竿机场一个班次,航行时间约70分钟。如果因为天候不佳,则实施“南机北降”,旅客由北竿机场下机后搭车前往白沙码头,转乘每小时一班的南、北竿交通船前往南竿福澳码头,航程约12分钟。除了空运以外,从基隆港搭乘每星期六个航次的台马轮往返南竿也是另一种选择,航程约114海哩。由于台马轮需靠泊东引与南竿,因此航班的安排为单日先开往南竿,再到东引;双日则先开往东引,再到南竿。南竿乡与县内其他行政区的交通往来亦以海运为主,南、北竿两岛之间交通船每天开航十一班次,从福澳码头白沙码头,航程约12分钟。南竿每天往返莒光乡东、西莒每天三班交通船,单月先开往西莒,再到东莒;双月则是先开往东莒,再到西莒,航程约50分钟。南竿岛内公路密布,陆上交通工具除公共汽车、出租车外,尚有巴士、九人座厢型车、机车、自行车等多种出租车辆以供选择。经济,南竿乡地形多花岗岩丘陵,可供垦植的农田极为有限,因此渔业为最重要的经济命脉。1949年两岸分治以后,马祖地区因位居重要战略位置,被军方列管,并派驻大量军人。南竿乡与县内其他行政区一样,提供驻军消费的商业、服务业变成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1992年解除战地政务后,昔日“兵多于民”的景象不再,马祖的经济曾经一度衰退。1999年底,马祖国家风景区成立,南竿乡及县内各地以其具有传统特色的聚落建筑,以及珍贵的战地政务历史资源,成功转型成为观光岛屿。

文化教育

高级中学,国立马祖高级中学,国民中学,连江县立中正国民中小学(位于马祖村),连江县立介寿国民中小学(位于介寿村山陇聚落),国民小学,连江县南竿乡仁爱国民小学(位于仁爱村铁板聚落)

旅游

八八坑道北海坑道大汉据点马祖酒厂铁堡珠螺湾秋桂山水库西尾夕照牛角聚落津沙聚落云台山

历史沿革

早在北宋中期,福建长乐、连江等县沿海居民,已涉海徙居南、北竿塘,以农、渔为业。元朝末年时,已经形成聚落,颇为繁盛。明朝初年实行海禁及“迁民墟地”政策,南、北竿塘居民尽徙内地,当地成为荒岛,倭寇、海盗因而经常出没。明朝中叶开放海禁,福建沿海贫民又陆续迁来,极力开拓,至明末时,人烟已经稠密如昔。清初实行更为严厉的海禁和“迁界移民”政策,迫迁海岛居民,并将房舍焚毁,再度使竿塘成为禁地。康熙后期开始,陆续有人迁入。嘉庆16年,肃清蔡牵等海盗之后,长乐、连江等县沿海贫民更大举迁居岛上谋生。1919年(民国8年)夏季,台风及海水倒灌重创长乐县沿海地区,灾民多达5、6万人。其后数年因土地过咸无法种植稻谷,加上灾后瘟疫横行,难民纷纷出走,其中移入竿塘地区者颇多。1935年(民国24年)马祖列岛始设保甲制度,设竿西联保办公处于北竿塘岐盐仓(今塘岐国小)。其后因辖区过广,再划分成竿塘、西洋两保。民国38年国军进驻,于南竿成立“马祖守备区指挥部”,接着实施战地政务,将连江县政府设于南竿,从此南竿成为马祖地区政经中心。2000年(民国89年)“小三通”启动以后,福澳港成为马祖地区与福州马尾往来的港口。2003年1月南竿机场的启用,使得南竿成为马祖地区的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