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滁州市地图 >
南谯区地图
南谯区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强区战略成效显现,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三次产业之比由“十五”末的41.8:36.7:21.5调整为2010年的25.9:47.7:26.4,二产占GDP的比重5年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我区由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0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70亿元、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2亿元、增加值17.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1%、22.1%、29.2%和21%。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工业企业快速成长,企业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六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部工业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亿元企业数分别由2005年的300家、23家、5家发展到2010年的520家、114家、16家,形成了机械制造、家电配套、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规模效应逐步显现。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了20%,先后关停了黄泥一窑、二窑,腰铺一窑、二窑,黄圩一窑、二窑,珠龙、章广、乌衣轮窑厂等9家粘土砖瓦企业,实施了珍珠水泥余热发电、凤凰制冷技改等一批节能技改项目,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设施前期准备工作,全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三产服务业异军突起,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十一五”期间,我区三产服务业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三产增加值由“十五”末的3.9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1.1亿元,年均增长22.8%;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6.4%,较2005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三产对GDP贡献率不断提高,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服务业项目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大雄农贸食品城、瑶海农机大市场、锦福钢材大市场、“三材”市场、汇高商贸、龙尾山、彩云洞、九天峰度假村、碧桂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皇甫山森林公园、舜耕农业生态园、图业生态农业观光园、北湖蔬菜市场等项目已正式运营。“十一五”期间,三产投资年均增长达54%,服务业已成为南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和“家电下乡”工程顺利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运营逐步规范并日益繁荣。五年间已建立合格农家店383家,实现了“四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家电下乡”工程各类家电产品销售量突破1.5万台,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十一五”末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年均增长16.2%。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末,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8.06亿元,年均增长9.4%。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总产达到28.4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8.6%;生猪饲养量19.6万头,家禽饲养量540万只,羊饲养量12.5万只,肉类产量1.95万吨,蛋产量3050吨,鲜奶产量3980吨。特色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滁菊、乳制品和名优水产等一批农业特色产品发展迅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形成了以绿一粮油为代表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其中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成功创建了全市首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日益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全区纳入林改面积35万亩,已确权发证面积34.2万亩,被授予安徽省集体林权改革先进县、全国集体林权改革百强县等称号。生态南谯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工程造林7.6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34.5%提高到35.5%,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不断增加,农田林网控制面积逐步扩大,生态防护功能稳步增强。滁河、清流河治理进程加快,水利建设成就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水利投入3.35亿元,相继完成滁河、清流河应急加固和标准堤建设42.1公里,改造电力排灌泵站1600千瓦,新增、改善排涝面积6.82万亩,两河防洪能力显著提高;完成1座中型水库和29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另有7座小型水库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4处,解决安全饮水人口9.42万人。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区农机总动力由“十五”末的26.3万千瓦增长到32.2万千瓦,百亩农机动力已达74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快速发展,已由“十五”末的522台发展到1428台;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耕整地、收获、排灌、运输、植保机械化。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强势扩张,投资总量持续高位运行,投资额由“十五”末的6.4亿元增长到“十一五”末的45亿元,5年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年均增幅高达47.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项目谋划和争取工作取得实效。全区重点项目库从无到有,入库项目达到800个,储备了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后劲。同时针对上级资金投放重点领域,组织了一批前期工作较为扎实的重点项目申报上级资金支持,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区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和专项贷款7.91亿元,资金涉及农林水、公检法司、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工业经济等多个领域,较好地支持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列入省“861”项目数由“十五”末的4个增加到31个,项目总投资和年度计划投资分别由4.18亿元和0.48亿元增长到194.38亿元和14.52亿元。前四批新增中央投资及2010年扩内需项目争取75个总投资2.03亿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补助投资1.12亿元。在“861”和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带动下,全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滁河堤防应急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村村通”道路、主干路网、理想创业基地、公检法司业务用房改扩建、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长江防护林、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示范区建设格局初步构建:“十一五”以来,全区共签约项目318个,签约资金306.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66.8亿元,占“十一五”规划的302.2%,其中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3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76个。投资20亿元的大雄农贸食品城、投资14亿元的瑶海农机大市场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锦福钢材市场已注册近80家钢贸企业,投资3亿元的舜耕农业园项目部分竣工投入经营,投资20亿元的龙源风力发电项目签约并进入风力测速阶段,投资70亿元的大唐电厂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南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抓住省政府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契机,着力推动南谯工业开发区扩区升级工作,全面启动大王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南谯工业开发区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已由“十五”末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下辖乌衣、腰铺、城南三园,形成了“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亿元以上,基本实现了水、电、路、下水道、通讯、天然气及土地“六通一平”。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合作共建园区等快速承接平台,园区入驻企业数迅速增长,形成了一批以家电配套、机械(汽车)制造、新型建材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十一五”末,南谯工业开发区入驻企业数超20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7亿元。镇办工业集中区竞相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区各镇办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相继开展了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工作,形成了沙河新型建材特色产业园、黄泥岗工业集中区、余洼工业园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集中区。“十一五”末,全区镇办工业集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与南谯工业开发区相互呼应的环城工业走廊。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城建设拉开框架:城镇化规模和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3.6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倍。到2010年底,城镇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1.2平方公里扩大到22.6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6.37万人增加到16.2万人,人均道路面积由15.4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平方米增加到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14.5%上升到25%,用水普及率达92.2%,燃气普及率达71.6%,城镇化率由24%提高到50.7%(注1);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等一大批公用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明显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国土管理进一步强化,城镇建设规范有序。南谯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等“三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腰铺镇姑塘村成为全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开工仪式举办地。各镇办总体规划和232个新农村居住点村庄建设规划全面编制完成,规划质量明显提高。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结合空心庄整治和土地置换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建成新农村建设点19个,在建24个,新增农民新居1.1万套,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南谯新城从无到有,新城建设逐步拉开框架。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供排水、供电、燃气、防洪等配套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形成了指导新城建设的规划体系。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双洪公园、主干路网、自来水管道扩建、110KV变电所、燃气供应、污水处理厂、二职高南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城医院、南谯新城商住开发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更加普及,3-5周岁幼儿入园率、6-11周岁和12-14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6.7%、100%和9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逐年提高,“十一五”末已超过75%,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滁州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成功通过“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建成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个,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科技专家大院5个、国家科普示范基地1个,专利授权达56项,10户企业被列为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和“成长型”企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通过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免费职业介绍等多种方式,全面促进社会就业。“十一五”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08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94人、累计转移就业7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十一五”末,全区参加失业、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5507人、14439人、5428人和9776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大力开展,新建、改建敬老院11所,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0%,五保户居住条件和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改扩建卫生院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7所并全部投入使用;全面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农民参合率达到95%,累计发放新农合医疗补偿7008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人口出生率始终控制在8.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财政投入实现不低于省市规定标准的逐年增加;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000例(其中免费510例),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6534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458万元。农村公路“村村通”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总建设里程521公里。累计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3530万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69个,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100万元,有效改善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广播电视“村村通”深入开展,建成了区级有线电视台,解决了153个已通电自然“盲”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市级3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村级农家书屋51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持续推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圆满完成重大节庆安保等各项任务,连续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市、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改制过程平稳有序。成立了南谯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处置盘活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国有资产,同时对我区企业资产增值情况进行了核定,妥善完成企业不良资产分包工作,为企业摆脱困境、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7.社会发展

7.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职能明显强化。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4年新增就业3510人,2135名(“4050”人员52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投入300万元,建成南谯区创业园和再就业一条街,投入200万元建成区劳动力市场,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50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2万人,新增2.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稳定在7000人左右,2223名失业职工生活得到保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243人,4年净增424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00人;符合条件的2572名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养老保险,其中590人已领取保险金;154名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生活补助;1401户2686人纳入城镇低保对象;97名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投入180万元,新建扩建敬老院4所、维修6所,共发放救灾款670万元,农村五保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7.2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4年实施科技项目50项,全区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5600万元。滁菊研究所、滁菊规范化高产栽培及加工工艺研究分别进入中国科协科普惠农计划项目和国家、省“星火计划”,4个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家企业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区。建立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列为省样本县(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指标水平超过省颁标准,“两基”工作位于省、市前列。乌衣中学、章广初中、第二幼儿园争创市级示范高中、市农村特色初中、市一类幼儿园获得成功,职业教育连续三年获全市第一名。4年共投入2212.95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新建校舍62517平方米、消除危房41601平方米,顺利完成中小学校一期危改任务,受到省危改办表彰。围绕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加大对乡村计生服务所室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出台并落实了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与优惠政策,开展了计划生育五项清理和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工作,查处了一批“两非”案件,较好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计生管理工作进入全省一类县(市、区)行列。2006年,投入23万元在腰铺镇自行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并经积极争取,已列入了今年全省试点县(市、区)。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18个乡镇办建成调频发射台,广播通播率100%,常响率95%;投入350万元完成南谯有线电视台机房建设,40套电视节目已传输至全区所有乡镇;创办《滁州日报·南谯新闻》,宣传手段不断增强。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较大进步。

区政府领导班子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力,区委副书记:周明权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德义:主持区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监察、审计、编制、开发区管委会、财政、政府办公室和金融办工作。常务副区长刘国栋: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经济信息、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和矿产资源、行政执法、环境保护、统计、区域内大滁城建设等方面工作。分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统计局。协助区长分管编办、监察局、审计局。联系人大、政协。联系土地分局、行政执法分局、环保分局、总工会、共青团区委、妇女联合会。副区长吴胜智:负责农业、农村、粮食及生产救灾、扶贫开发、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工作。分管农业委员会、林业局、水利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粮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系物价分局、质监分局、红十字会、市气象局。副区长赵金华:负责科技、产学研相结合工作,分管区科技局,协助分管发经信委、教育局等方面工作。副区长光大志:负责政府法制、信访、公安、消防、人防、民政、民族事务、宗教、司法、教育、体育、政务公开、招标采购、机关行政事务等方面工作。协助分管办公室工作。分管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公室)、民政局(宗教局)、司法局、教育局(体育局)、信访局、招投标采购中心、机关事务管理局。分管档案、保密工作。联系人武部、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消防大队。副区长吴鑫:负责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电子政务等方面工作。协助管理农业、农村、旅游等方面工作。副区长刘洋兵:负责城乡建设、规划、房产、电力、邮政、通讯等方面工作,侧重乌衣新区建设。分管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联系城郊供电公司、邮政分局、电信分局、规划分局。副区长张毅:负责招商引资、工业经济、税务、商贸流通、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工作。分管招商引资局、供销总社、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协助区长分管金融办、开发区管委会工作。联系国税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市郊联社、农行南谯支行等金融和保险机构。

4.经济发展

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财政收入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3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2倍、5.6倍、7.2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末的41.8∶36.7∶21.5调整为25.9∶47.7∶26.4,二产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工业经济强势发展。深入开展“规模企业提升、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环境创优”三项工程,以企业“三上”为抓手,全区形成了机械制造、家电配套、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截止到2010年末,工业企业数达520家、规模企业114家,分别较五年前新增220家、9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3.8亿元,增加值19.8亿元,分别是2005年末的3.7倍、3.5倍。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2.8亿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0%。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率达到八成以上。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五年来,共签约项目318个,协议资金30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实现累计到位资金166.8亿元,年均增幅达50%以上。投资2.2亿元的博康注塑、2.6亿元的大益船舶、3.5亿元的恒昌机械等企业均发展为领军企业,投资2.05亿元的友诚建材科技、20亿元的龙源风力、70亿元的大唐电厂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加快项目建设,五年来,共谋划项目1839个,总投资700亿元,已落实项目991个,计划总投资121.3亿元。农村经济稳步提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五年共发放涉农补贴3.63亿元。粮食产量突破28万吨,连续七年丰收,农机化率提高到74%以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60家,其中省、市级14家;专业合作社达107家,带动农户2.5万户;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5%,较2005年末提高近20个百分点。做优做大滁菊、茶叶、果蔬、草坪等特色农业,“三品”认证达57个。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442元,是五年前的2.3倍。第三产业生机勃发。市场物流业迅猛发展,总投资14亿元的瑶海农机、20亿元的大雄农贸食品、10亿元的锦福钢材等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10亿元的鸿福三材市场、8亿元的家居市场和5亿元的装饰城项目正快速推进。农家店镇村覆盖率达100%,荣获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进县(区)称号。旅游经济长足发展,舜耕、图业生态园正式营业,碧桂园五星级酒店、九天峰四星级度假村即将投入使用。金融业蓬勃发展,成立各类金融机构9家,贷款余额达25.7亿元。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开工120万平米,总投入达24亿元。

3.交通运输

南谯区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京沪铁路纵贯南谯区,即将建设的京沪高建铁路在南谯区设站,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南谯区。104、312国道及滁全、滁定、滁章、滁乌等公路四通八达;乡村公路晴雨通车。水路有滁河,清流河直通长讧。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南京市、合肥市分别为58公里、138公里。全区各乡镇实现自来水供给,其中大王、腰铺、乌衣、担子、南谯办等乡镇实现了直接从滁城管网接水。小城镇镇区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慎区道路总长75公里,面积68万平方米。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遍布全区,实现村村通电话。有16个乡镇架设了有线电视。南谯区承东启西是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发展的过渡区域,与南京浦口接壤,地处沪宁杭工业区边缘,周边大中城市密布,500公里范围内辐射消费人口超过2亿人.京沪铁路贯穿境内沙河、城郊、南谯办等5个乡镇,104、312国道、合宁高速、在建蚌宁高速公路沟通内外,即将开工建设滁宁快速通道经南谯区乌衣镇、经长江三桥,过江到达南京新街口只需40分钟。规划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本区境内设有客货站;滁河、清流河直通长江,均设有港口、码头,距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南京新生圩5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仅50公里,距合肥骆岗机场100公里左右。

6.文教科技

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07人,其中中、高级职称995人。建区以来,共有2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地)奖励,其中省部级奖10项。全区现有各类学校165所,在校学生4.4万人,顺利通过“两基”复查验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共改造危房5万平方米。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军事上的南谯历史

滁州为淮南军事重地,有“江淮保障”之称,南谯环抱滁州市区,境内“南唐建关,以御北师”的清流关、因南唐大将皇甫晖驻军而得名的皇甫山、明代驻军的广武卫等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清流关下方圆百里,曾为古战场之域。后周将领赵匡胤破南唐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关,遂克滁州,为建立宋王朝奠定了基业。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与明兵部侍郎卢象升部激战于清流关、珠龙桥、广武卫,兵马填沟委壑,珠龙桥下河水为之赤。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部合力于乌衣,大败清钦差大臣德兴阿、都统胜保。南谯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区域,南谯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挺进皖东,建立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境内是其主要区域之一。中共苏皖省委、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等抗日军政机关先后驻境内皇甫乡。刘少奇、张运逸、徐海东、罗炳辉、邓子灰等领导人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过。1939年12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在皇甫乡瓦屋薛召开中原局第一次会议。当月下旬,新四军四支队在司令员徐海东指挥下,取得了周家岗战斗胜利,粉碎了日寇向路西根据地的第一次“大扫荡”。抗战时期,南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农民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等抗日群众组织,送子参军、送夫参军,组建自卫队奋起抗日。民国27年(1938年)3月,皇甫乡中共秘密党员薛宗元(薛慕柳)等去六安县寻找中共组织。取得联系后,中共安徽省工委派员到境内组建中共滁县特别支部,驻地花山,开展敌后抗日工作。民国28年,建立中共珠龙桥直属区委员会,直属中共苏皖省委领导。民国29年2月,中共滁县委员会成立,同年3月成立滁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施家集),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结集重兵进攻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区境党员干部和地方武装力量虽然遭受严重损失,但始终没有停止战斗,民国37年初,在区境西部恢复党组织,开展敌后斗争,并于当年3月建立定滁县政府。解放战争时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滁县先后出动民工5万余人次(主要为区境人民),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1949年元月,区境人民终于迎来了彻底解放。南谯这一革命老区,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全区有562名英雄儿女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在这块土地上英勇献身的烈士虽难以统计,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与伟大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南谯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新中国建立后,区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反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运动。基层政权的建立使生产迅速恢复与发展,各届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业。其间虽有“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挫折和失误,但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停止前进,境内的各项事业仍在曲折和艰难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拔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古郡南谯处处勃发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