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店镇地图
盘石店镇相关地区地图: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7年7月,朱兰夼村建起全区第一个党支部,董德法任党支部书记。1941年4月,建立中共海阳县三区(盘石店)委员会,先后担任区委书记的有张仁寿、牟吉隆、李勇。1945年1月,成立中共盘石店区委员会,先后担任区委书记的有王鉴溪、牟吉隆、隋德初、姜守全、姜振芳、姜同贞、刘同顺、蒋家堂。1950年2月,中共盘石店区委改为中共海阳县三区委员会,辖62个党支部,先后任书记的有蒋家堂、王富、孙臣芝。1955年9月,中共海阳县三区委员会改为中共盘石店区委员会,先后任书记的有孙臣芳、纪兆德。1956年10月,撤销中共盘石店区委员会,分设中共盘石店乡委员会、中共北山后乡委员会和中共嘴子前乡委员会。先后任中共盘石店乡委员会书记的有石增财、纪兆德、王兆洪。先后任中共北山后乡委员会书记的有郝文思、侯义志。先后任中共嘴子前乡委员会书记的有姜洪宝、张仁杰。1958年9月,撤销中共盘石店乡委、北山后乡委、嘴子前乡委,建立中共盘石店公社委员会;同年11月底,改为中共盘石店乡委。1959年4月,改称中共盘石店公社党委,辖45个党支部。先后任党委书记的有纪兆德、鲁保阳、徐永道。1965年8月,中共盘石店公社委员会改为中共盘石店区委员会,书记徐永道。1969年10月,盘石店公社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组长宋文佩。1971年3月,撤销盘石店公社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建立中共盘石店公社委员会,辖41个党支部,先后任书记的有荣香亭、聂玉传。1984年4月,中共盘石店公社委员会改为中共盘石店镇委员会,辖41个党支部,先后任书记的有刘占武、姜正令、张洪桥、邢永强、辛仁泉、李建勇、徐维平。2002年,全镇有党支部55个,党员1898名。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4月,设海阳县第三区(盘石店)区公所,驻地盘石店,先后任区长的有张吉仓、徐梅吾、王文亭、高智先、王洪昆。1945年1月,建立海阳县盘石店区公所,先后任区长的有王洪昆、高成俊、马勋、刘维嵩。1950年2月,盘石店区公所改为海阳县三区区公所,先后任区长的有刘维嵩、颜庆荣、王富、侯义志。1955年9月,海阳县三区区公所改为盘石店区区公所。1956年2月,改为盘石店区人民委员会,区长侯义志。1956年10月,撤区公所分设盘石店乡、北山后乡和嘴子前乡人委。先后任盘石店乡乡长的有牟广、范君、侯义志;北山后乡乡长辛元茂;嘴子前乡乡长周惠卿。1958年9月,成立海阳县盘石店人民公社管委;同年11月,改为盘石店乡人委。1959年4月复称盘石店公社管委,辖45个大队(村)管委,先后任社(乡)长的有姜洪保(兼)、鲁保堂、姜洪保、石增财、鞠志远。1965年8月撤公社管委,设盘石店区区公所,区长鞠志远。1968年3月,成立盘石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辖41个生产大队。先后任革委会主任的有袁宗珉、宋文佩、荣香亭、聂玉传。1980年12月,盘石店公社革委改为盘石店公社管理委员会,先后任管委会主任的有张庆淳、刘占武。1984年4月,撤销公社体制,建立盘石店镇人民政府,辖41个行政村,先后任镇长的有范振香、于元庆、黄爱国、赵本超、于笃杰、孙武令、滕永建、杨晓文、徐维平、张卫华。村庄名录
盘石店村潘家沟村仙人盆村东庵村薛家村野口村北鲁家村嘴子后村栾家疃村金银崮村柴岚崮村桃李村周家沟村潘家庄村霞石村嘴子前村缪家村井家沟村大庄村龙头村大榆村小柴村下垒子村朱兰夼村大柴村望山村徐家泊村马格庄村松岩庄村炭岚村周家村上垒子村东杨格庄村南鲁家村于家河村北山后村小榆村崖下村东姜家庄村平岚村虎山村自然资源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富足。誉满一国的海阳红、海阳花、海阳绿、海阳灰等石材不仅储量大,而且质地细腻,色泽艳丽,深受日本、韩国及欧洲各国客商的青睐,长毛兔为该镇所特有的支柱产业,在全国久负盛名,现在长毛兔存养量已达到60万只,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年产优质兔毛400多吨。目前,全镇已形成纺织、建筑、机械加工、家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体系十几个骨干企业,年产值达3.5亿多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名胜古迹
丛麻古寺丛麻院位于盘石店镇东北部七崮顶山中。寺建于隋代,相传唐将尉迟敬德养马于此,故名从马院;又因周围奇峰丛立如麻,亦名丛麻院。寺后丹崖(大崮),拔地突兀,如屏似障;寺前3公顷竹林,青碧葱茏;山中石洞天成,传为释祖坐化处;点将台,系尉迟敬德调兵遣将遗址;饮马溪,传说唐军曾饮马于此。平岚奇观平岚位于海阳、乳山交界处山巨山禺山中。此处峰峦峻峨,怪石嶙峋,尤以平岚瀑布、黑石龙潭、火龙洞为奇。平岚瀑布在平岚村南,断崖宽约200米,高约50米。山水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景象壮观。黑石龙潭在瀑布下方深谷中,上口呈三角形,洞体迂回深邃,清流直泻,冲入碧潭,声若洪钟。潭东隐一石洞,可容百余人,下口南向,与上口相距五六米,潭水奔涌而出,顺谷倾泻。火龙洞在黑石龙潭西岭,前口高约2米,洞内面积近50平方米。后洞口石壁上,有一石英线,形如飞龙,鳞爪俱全,首隐洞壁穴中。招虎晴岚招虎山大部位于本镇境内。相传仙家驯虎化石,故名。山中有清代农民起义军的军寨遗址,及天池、石钟、石桥、白蛟洞、半灶崖,大王沟、天柱峰、仙人桥、龙门谷等几十处天然奇景。雨后岚气笼罩,峭岩奇石,若隐若现,故称招虎晴岚。徐耀门、徐海门起义遗址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七起义军部属徐耀门、徐海门在此聚义。遗址位于招虎山乌衣庵。后屏、左右峰皆为悬崖绝壁,前沿山势略低缓,中部较平,为天成屯兵之所。起义军凭此地利,英勇奋战,给官兵以重大杀伤。当年的点将台、聚义厅、嘹望哨、围墙残址及饮水井、旗杆石、石碾等,至今犹存。不时有铁镞、矛头、铜币、铁锅片等物出土。中小学校
海阳市盘石店镇中心小学,海阳市盘石店镇初级中学,海阳市盘石店镇嘴子前学区小学,海阳市盘石店镇大庄学区小学,海阳市盘石店镇大柴学区小学,海阳市盘石店镇大榆村学区小学,海阳市盘石店镇徐家泊学区小学,海阳市盘石店镇朱兰夼学区小学,海阳市盘石店镇薛家小学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解放前夕:盘石店镇由于饱受战乱之苦,大片土地荒芜,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据1948年调查统计,粮食亩产仅有60公斤左右。建国后:改单一种植为合理间作套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小麦播种向机械化发展。同时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起一系列水利设施,蓄水量达2500万立方米,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413公顷,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99年,全镇粮食总产达到1750万公斤,油料349.4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4.1倍和2.3倍。2002年,粮食亩产554公斤,总产18269万公斤。果业生产在全镇已形成规模,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2002年,有果园面积800公顷,果园水浇面积达80%以上,樱桃、板栗、柿子等干杂果总产量达到300万公斤。本年,第一产业总收入2580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2371万元,畜牧业收入12799万元,林业收入588万元,渔业收入47万元。
第二产业民国时期:境内设有两家烧锅(烧酒)和1家酱园,后由于战乱,相继停业。1958年,开始发展社队企业,逐步形成了机械加工、石材加工、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及建筑材料、建筑安装等六大体系,有十几个骨干企业。以家庭手工花网、毛衫加工、五金加工、工艺扎纸等为主的手工业也空前繁荣。199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出口创汇600万美元。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309人,收入1410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2447万元,建筑业收入1654万元。
第三产业解放前:本镇以集贸交易为主的第三产业比较兴旺,是全县有名的商贸重镇。建国后,以集贸交易、饮食服务、维修加工、商业及农副产品购销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全镇有饭店10个,其中中型饭店2个。以服装销售、建筑材料购销、理发、照像、音像图书等为主的商贸网点上百家;有毛衫加工放货点10多个,总收入513万元,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1/8。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459人,收入4608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992万元,服务业收入742万元,商饮业收入2874万元。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盘石店村即为县内重要集市。20世纪90年代,大榆村、嘴子前村又先后设起集市。2002年,全镇有集贸市场3个,日上市摊位1020个,上市人数1.5万人,年成交额2010万元。
2002年盘石店镇集市简况表:┌───┬─┬──┬───┬───┬──┐,│市场│集│上市│年成│上市│设立│,│名称│期│摊位│交额│人数│时间│,│││(个)│(万元)│(万人)││,├───┼─┼──┼───┼───┼──┤,│盘石店│一│800│1800│1│清初│,│市场│六│││││,├───┼─┼──┼───┼───┼──┤,│大榆村│三│80│80│0.2│1990│,│市场│八│││││,├───┼─┼──┼───┼───┼──┤,│嘴子前│四│140│130│0.3│1996│,│市场│九│││││,└───┴─┴──┴───┴───┴──┘,特色产业境内山多草丰,畜牧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镇的长毛兔,为国家畜牧专家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经多年培育而成,具有抗病能力强、产子率高、产毛量高、毛质优良等特点。1999年,全镇长毛兔总饲养量达55万只,年产兔毛40万公斤、仔兔20万只,总收入4000万元。盘石店镇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位于招虎山腹地大庄的云顶自然风景旅游区,层峦叠嶂,危峰耸立,谷深壁峭,松竹叠翠,有“北国小江南”之美誉。建于隋代的丛麻禅院,四周奇峰林立,寺后丹崖拔地突兀,如屏似障。寺前3公顷的竹林,青碧葱茏。山高水急的平岚瀑布,让人流连忘返。嘴子前村的春秋古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珍贵文物500余件,享誉全国。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到此观光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可接待旅客数万人次。本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誉满全国的海阳红、海阳花、海阳绿、海阳灰等花岗岩石材,不仅储量大,而且质地好、色泽美,深受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各国客户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