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齐齐哈尔市地图 > 甘南县地图 >
平阳镇地图
平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民国22年(1933),平阳区域分为三寨乡和石牌乡。三寨乡辖平阳街、桥林、贵服、料村、高槐、国舍村;石牌乡辖火山、鲁贤、崇山、高境、洛洞、春华、春道村。1950年,平阳、石牌同属迁江县的第三区。1952—1957年,平阳属来宾县第十二区,辖平阳、中山、洛洞、洛春、同庆、桥林、大龙、胜利、溯社、尖山、屯兵、弄台、平巨等乡。1958年,平阳区域有平阳乡和石牌乡。平阳乡所属小乡有平阳、大龙、桥林;石牌乡所属小乡有火山、洛洞、同庆、中山。1958年—1961年,平阳区域有平阳公社和石牌公社。平阳公社辖红星、群星、欢怀、平阳、仁旺、大龙、弄罗、胜利大队;石牌公社辖洛春、洛洞、古堂、同庆、中集、中山、东江、红光、高境大队。1962—1968年,平阳区所属公社有:平阳、桥林、大龙、胜利、溯社、屯兵、弄台、平巨、尖山、石牌、洛春、洛洞、同庆、中山。1968—1984年,平阳公社辖桥林、排山、平阳、大龙、弄洛、石牌、同庆、中山、洛洞、弄桥、洛春、欢怀、高境。1984—1995年,平阳乡辖桥林、排山、平阳、大龙、弄洛、石牌、同庆、中山、洛洞、弄桥、洛春、欢怀、高境。1995—2005年5月,平阳镇辖桥林、排山、平阳、大龙、弄洛、石牌、同庆、中山、洛洞、弄桥、洛春、欢怀、高境。2005年5月以后,平阳镇辖21个村民委1个社区152个自然村(街)。

自然资源

有丰富的煤矿、石灰石、铁、硫铁矿等。煤分布在大龙、平阳、欢怀、排山、石牌、中山、中许、溯社等处。水资源有红水河、那角溪、高桥溪、大王溪、高境水库等。红水河流经大龙、平阳、排山、中山村边境。高境水库面积22.8平方公里,总库容1405万平方米,灌溉面积5000亩。植物有凤尾草、车前子、蒲公英、金钱草、田基黄、鸡骨草、金银花、金樱子、蛇床子、半边莲、龙须草、黄茅草、石竹芝、蓖麻子等。野生动物有穿山甲、蟒、猫头鹰、蛤蚧、龙狗、野猪、狐狸、野兔、山鸡、斑鸠、画眉、鹰、喜鹊、乌鸦、八哥、啄木鸟、麻雀、燕子、布谷鸟、雁、七星鱼、青蛙等。

人口民族

平阳镇居住着壮、汉、苗、瑶等民族,壮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各村委均有分布,瑶族主要聚居在弄洛和弄桥两个村民委。2006年全镇总户数15058户,总人口57326人,其中农业人口54863人,非农业人口245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7.1人。

建置沿革

宋天禧四年(1020)至1952年属迁江县辖。清朝时设有三寨乡平阳团,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级称三寨乡,1952年两县合并后,属来宾县十二区,1958年撤区改乡为平阳乡,1962年改为平阳区,1968年又改为平阳公社,1984年更名为平阳乡,1995年5月27日撤乡设镇,2005年5月27日溯社乡撤乡并入平阳镇。镇人民政府驻地平阳街。

社会事业

商业:平阳圩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1990年,有圩亭12栋,占地1806平方米,露天圩场1.3万平方米,有个体企业100余家。1998年,商业网点2730个,从业1319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456万元,集市贸易总额6180万元。2006年,商业网点2910个,从业1385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523万元,集市贸易总额6832万元。除平阳街外,还有溯社办事处,石牌,东江等集贸点。财政金融:辖区内有平阳信用社、邮电储蓄网点2个。2006年来,地税收入16.7万元。人民生活: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7.34元,电视机、摩托车、汽车(含农用车)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100台、80辆和15辆。教育:2006年,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25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2006年全镇校舍危房总面积为7343平方米,涉及18个学校。文化:光绪三十一年(1905)宜山县彩调艺人到镇排山村传艺时,有30多人参加彩调团。清宣统末年(1911),宾阳县艺人到平阳街组织“宾阳剧团”。艺术种类有壮师剧,彩调剧、舞蹈、小品、相声、鱼鼓、表演唱、壮欢等。2006年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有工作人员3人。闭路电视可接收卫星电视达20个台,用户达450多户。卫生计生:2006年,有卫生院2个。2006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80%。计生指导站1个。2006年未全镇已婚育龄妇女9945人,总人口出生698人,(男姓为385人,女姓为313人),出生率为11.63%,其中计划出生55人,计生率为74.8%,一孩出生445人,二孩出生229人,二孩计划内也生113人,二孩计生率为48.7%,政策外多孩出生25人,为3.3%。体育:2006年,有水泥篮球场20个。民间体育项目有舞狮、舞龙、拔河以及篮球、象棋比赛等。

经济发展

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6.9亿元,比1998年4.93亿元增长1.4倍。2006年耕地面积5244公顷,其中水田1913公顷,旱地3331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甘蔗、花生、红薯、木薯、芝麻、豆类、瓜类等。农业总产值23830万元(当年价),粮食总产量达19586吨,全年共有甘蔗面积2511公顷,总产量161799吨,进厂料蔗总产量为22.6万吨。以煤炭开采为主。2006年,镇引进平阳一号井二期工程、合山矿务局五矿21采区和唐山林场3个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1650万元,到位资金980万元。2006年底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非公民营企业达132家,共完成企业增加值11250万元,上缴税金775万元。林业:境内荒山荒地多,宜林面积广,有野生林和人工林两种,品种有杉林,松树、古楝树、黄竹、柚树、梨树、龙眼树、油桐树、樟树等。2006年,全镇森林总面积达25.1万亩,覆盖率达54%。辖区范围规模较大的林场面积6000亩,任豆种植面积7500亩,良种桉6885亩。畜牧业:推广良种摩拉牛种和长白、约克猪种。2006年,全镇牛的饲养量达19709头,生猪出栏达110972头,山羊出栏达14127只,家禽饲养量达44.3万羽,肉类产量达9990吨。渔业境内中小型水库可大规模养鱼,其余的山塘、小水塘以及人工池塘也普遍养殖鲢鱼、鲈鱼、草鱼、鲤鱼、塘角鱼、罗非鱼、泥鳅等。2006年水产品总产量857吨。土特产品有红瓜子、金银花、金钱草、淮山、红豆、黑豆等。七八十年代,金银花年产300公斤,金钱草年产2000公斤,淮山、红豆、黑豆产品畅销。2006年种植红瓜子200亩,产量30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