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镇地图
坡头镇相关地区地图:
镇内名胜风景
云贵川鸡鸣三省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东为贵州毕节林口,北位四川叙永县水潦乡岔河村,西为云南镇雄县坡头镇德隆村白车。此地风景优美,悬崖峭壁,绝处逢生。有白车溶洞、交界沙滩、白车碑文、白车胡家老包、贵州老鹰洞头碑处、四川大堰、岔河丛洞、云南凉风洞、白车滴水穿石台、白车小梯子、梯子岩犀牛洞等优美景点。稍远有云南官曾岩、威信扎西会议旧址、四渡赤水旧址、半坡过哈等旅游的好地方。云南镇雄县坡头镇白车(更正:白车属于德隆的献山、公房、田榜三社,而不是营上村新滩桥处,也不是簸笠村斑鸠井):白车风景优美,悬崖重生,包括胡家老包、白车溶洞、白车碑文、交接沙滩、水雾洞、滴水台、大山上、岩口、十街路、小梯子等小优美景点,可以看到贵州老鹰洞、蚂蚁洞、四川大岩沟等景点。当年地主陇家修建的石梯子卷曲而上,真正交界地带尤为美丽,有“鸡鸣三省”纪念碑。
交通情况
坡头交通十分方便,兴罕公路纵横南北,与省道西禹线相接。坡蟠路,桥陵至五星环形路横穿东西,与富平名镇美原直通。桥陵旅游专线南接西禹线,向北直达桥陵山下。全镇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坡头邮政属兴镇邮区,境内十三个村实现了通邮,坡头街道建有坡头电信所,负责固定电话的安装,线路维修,收费业务。2007年底,全镇固定电话装机容量已达4100多部。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在坡头各设立铁塔移动电话站三座,各拥有营业厅一座,使得无线通讯在坡头十分方便。坡头境内设有初级中学一所,村办小学十所,单设初小5小,个体办学小学一所。坡头的医疗卫生条件亦很优越,镇卫生院,坡头卫生院六井分院妇幼专科医院,及各村卫生所和个体医疗机构遍布全镇的各个角落。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4925男12769女12156家庭户户数5988家庭户总人口(总)24472家庭户男12400家庭户女120720-14岁(总)73940-14岁男39630-14岁女343115-64岁(总)1609115-64岁男813215-64岁女795965岁及以上(总)144065岁及以上男67465岁及以上女7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4094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9627男31745女27882家庭户户数13325家庭户总人口(总)59034家庭户男31296家庭户女277380-14岁(总)223960-14岁男126040-14岁女979215-64岁(总)3286615-64岁男1697115-64岁女1589565岁及以上(总)436565岁及以上男217065岁及以上女219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6697坡头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詹汉强:坡头区副区长、坡头镇委书记、坡头镇人大主席,陈真宝:坡头镇委副书记、镇长,李棠:坡头镇委副书记,林真弟:坡头镇委委员、副镇长,符涛:坡头镇副镇长,梁兴才:坡头镇副镇长,陈刚:坡头镇委委员、纪委书记,李观胜:坡头镇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梁启雄:坡头镇委委员、人大副主席,陈安寨:坡头镇委委员,林罗生:坡头镇委委员,李志:坡头镇委委员,龙海:坡头镇委委员
综合介绍
湛江市坡头区辖镇,广东省工业卫星镇。1958年划归湛江市郊区设坡头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区境中部,距区府6公里。镇政府驻坡头圩。广湛公路过境。辖高山、博立、前进、五里、民有、岭下、麻养、新塘、塘博、梧村、塘属、坡头等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740家,主要以建材、塑料、包装、纺织、食品加工、日用化工等行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蕃薯、花生、甘蔗、蔬菜。,位于南海之滨湛江市区东。现辖12个村(居)委会,全镇人口7.1万人,其中镇社区1.2万人,土地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近5万亩,林地1.4万多亩,海滩涂1万多亩,海岸线长30多公里。坡头镇是湛江市19个省级中心镇之一,东与吴川市接壤,北与龙头镇相连,南与南三镇隔海相望,西接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与市中心仅距10公里。坡头镇有着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高岭土储量丰富,是特有的建筑材料资源。三高农业已具规模,已形成5000亩白萝卜和3500亩圆椒种植基地。利用海滩涂和浅海养殖鱼、虾、蚝、贝类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工业方面已形成了建筑材料、选矿、化工、包装、纺织、编织、家电、食品、制药,运输等专业化生产。坡头镇交通四通八达,黄海公路穿镇区而过,连接海湾大桥的国家一级公路穿镇而过,与325国道相连,镇区至湛江火车站,湛江民航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全镇的运输车辆每日可发往全国各地,这是坡头镇的一大优势。文化、体育、教育、卫生设施齐全,有中学2所,小学20所,托幼所5间,有区级人民医院1间,(坡头镇卫生院并入区医院)。全镇有文化室15间,影剧院1座,硬底化篮球场58个,大型足球场48个,福利敬老院4间。有年供水量36万吨的自来水厂1间,3.5万伏变电站1个。坡头镇总人口71848人,其中农业人口63166人,占总人口的87.9%,华侨、港、澳、台同胞3568人,是全区乃至全市华侨港澳台同胞最多的一个镇。下辖12个村(居)委会,包括一个社区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分别是塘博村委会、麻登村委会、新塘村委会、高山村委会、博立村委会、前进村委会、塘尾村委会、梧村村委会、五合村委会、民有村委会、岑霞村委会等,有195条自然村。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硬底化道路有33条(含农村的25条),总长99公里(含农村的91公里),总面积49.5万平方米(含农村45.5万平方米),镇区安置路灯367盏,镇区环境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和净化,是置业、投资做生意的理想之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4539男12680女11859家庭户户数6883家庭户总人口(总)24456家庭户男12619家庭户女118370-14岁(总)52300-14岁男27030-14岁女252715-64岁(总)1736915-64岁男908215-64岁女828765岁及以上(总)194065岁及以上男89565岁及以上女104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4362
旅游资源
坡头是魅力独具的北国水城。亘古不息、涛涛不止的万里黄河在坡头镇穿境而过。世界水利工程的杰作、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投用,留下了270平方公里烟波浩淼的水面,也为改善库区周围的小气候、提高地下水位和发展引黄工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西霞院水库工程的兴建,在我镇形成了38平方公里的宽阔水面。港湾交错造就了岛屿林立,滩涂绵延形成海滨风情,《坡头镇及西霞院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董永岛”成功筑成,为西霞院到小浪底区域综合旅游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建成的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杜八联革命纪念地、济源南县委旧址,顺着黄河的走势一字铺开,让人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历史对话,是接受爱国主义、国防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大面积的退耕还林,以及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泰山农业观光园、万佛山等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实施,打造了济源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为“七色”旅游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