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合苗族乡地图
普合苗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下辖村
者底村平安村文雅村大河村岩腊村新丰村普合村
技能培训
2008年12月,西林县普合苗族乡举办了一期残疾人农业技术培训班,针对当前残疾朋友急需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油葵种植技术、沙糖桔果园管理技术等农业农村实用技术进行培训。来自全乡7个村的100名残疾人及其亲属参加了培训。
特色农产品
水稻,水牛,玉米,黄牛
基础设施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教师24人,在校生212人,小教学点16个,教师90人,在校生1109人。有卫生院1所,职工8人,其中技术人员6人,其他人员2人,同时各村有均医疗点,并配有村医。
考古发现
铜棺墓:1968年12月15日,在修建西林至田林公路时,于普合苗族乡普驮屯北侧发掘出了一具铜棺。出土,的铜棺原在地下1.5米,棺长2米,宽0.66米,高0.68米,棺壁厚1.2到2厘米,净重约400公斤。铜棺表面印有云雷花纹,显示人物活动场面。棺板上还镶嵌铜铺首、铜面具等饰物。棺内有玉管、玉环、玛瑙串珠等陪葬品及骨骸、炭屑等。陪葬品制作精美,显然出自工艺熟练的青铜制作作坊。铜鼓铜鼓墓:1972年7月,在距离发现铜棺地点20米处,又发掘出了一座铜鼓墓。经过专家确定,普合苗族乡发掘出的铜棺和铜鼓,其下葬时间为西汉前期。而此时正与《汉书》中记载的“句町古国”同期。在普驮铜鼓葬中出土的4件铜坐俑,头上戴有帽子,身上穿有衣裳,脚上穿有鞋;1件铜骑俑,马有鞍,骑士穿袍,这些反映当时家庭已有纺纱织布,缝制衣裳。铜鼓葬还出土了玉环5件、玛瑙环2件、玉管100余件,以及玛瑙串珠、绿松石珠和金丝等。文物专家对墓葬中出土的铜俑、玉璧等200多件随葬器物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此两处墓葬主人应该为句町古国的首领。
民族风格
普合苗族乡圩期为5天一圩,每逢圩日,赶集的群众上千人;民族风格有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鬼节(农历七月十四)等。
教育机构
西林县普合苗族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