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金华市地图 >
浦江县地图
浦江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浦江属钱塘江水系。源于县境西部天灵岩南麓的浦阳江,自西向东流,于白马镇塘里东北出县境入诸暨市,至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入钱塘江。沿途接纳洪公溪、深溪等大小溪流32条。壶源江源于天灵岩西北麓,东流至杭口坪转北流,于檀溪镇大梓北出境,竟5桐庐县至富阳市场口镇北入富村江,沿途有大小姑源溪、罗家源等水汇入。大陈江流经县境东南部于诸暨市安华镇汇入浦阳江。已建成中、小型水库61座,总库容13776万立方米。尚有通济桥水库北、中、南渠横穿东西。壶源江西水东调工程,通过杭口坪东引水隧洞,将壶源江水东流至金坑岭水库,使北山脚一带农田得到灌溉和开发。浦江属钱塘江水系。源于县境西部天灵岩南麓的浦阳江,自西向东流,于白马镇塘里东北出县境入诸暨市,至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入钱塘江。沿途接纳洪公溪、深溪等大小溪流32条。壶源江源于天灵岩西北麓,东流至杭口坪转北流,于檀溪镇大梓北出境,竟5桐庐县至富阳市场口镇北入富村江,沿途有大小姑源溪、罗家源等水汇入。大陈江流经县境东南部于诸暨市安华镇汇入浦阳江。已建成中、小型水库61座,总库容13776万立方米。尚有通济桥水库北、中、南渠横穿东西。壶源江西水东调工程,通过杭口坪东引水隧洞,将壶源江水东流至金坑岭水库,使北山脚一带农田得到灌溉和开发。浦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1月平均气温4.2℃,8月平均气温33.7℃。年均降水量1412.2毫米。年日照1996.2小时。无霜期238天左右。有大风、冰雹、汗涝等自然灾害。自然资源丰富。水利蕴涵量3.25千瓦,以建水电站70座,装机总量7179千瓦。林地面积9000余公顷。主要分布于西部与北部。以松、杉、毛竹等用材林为主、并有油桐、乌桕、油茶、板栗等经济林。矿产资源有石灰石,萤石、钾长石、石煤、磷矿石、凝灰岩、磁铁矿和铜矿等矿点,其中以石灰石储量最大。耕地12069公顷。拥有耕作机械动力23126千瓦,收获机械动力9506千瓦,值保、排灌机械动力7186千瓦农业产品除传统的稻谷、小麦、番薯、玉米、油菜、棉花、茶叶、蚕桑外,近年来大力开发蔬菜、桃形李、猕猴桃、黄花梨等生产。“浦江春毫”被列为全国名茶。“桃形李”称中国名果稀珍。全县已建成占地六百多公顷的8个农业示范区。其中有1个被列为省级示范园区。全县基本实现栽培轻型化,育种商品化,品种优质化,收种机械化。是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县和省优质米示范县、商品猪基地县。工业以花边针织、绗缝绣品,水晶工艺品、服装加工、工艺挂锁为五大支柱产业,以编、剪、贴、绣、雕等工序创制而成的竹木根雕和草编、手工挑花、麦杆贴画、绒绣五种工艺品被誉为“五朵金花”。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有传统产品“竹叶薰腿”、豆腐皮等。

文化名人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浙江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柳贯〗(1270~1342)元代文学家。字道传。婺州浦江(今属金华浦江)人。曾任江山教谕。至正二年(1342)起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在官七月而卒。柳贯跟方风、吴恩齐、谢翱等学作古文、诗歌与方回、仇远、戴表元、龚开交游。〖方凤〗(1241年—1322年)字韶卿,一字景山,自号岩南老人。浦江后郑村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二岁。试太学举礼部均不第,后以特恩授容州文学。宋亡,遁归隐于仙华山同里义乌合吴渭,僻家塾敬事之疾革命。其子樗题其旌曰:容州以志不忘故国。凤尝为吴渭主月泉吟社,所刊月泉吟社持二卷,郎为凤所主选,所著有物异考、野服考及存雅堂遗弃五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吴渭〗字清翁,号潜斋,浦江人。南宋时曾任义乌县令。宋亡后隐居不仕,退居无溪,发起成立“月泉吟社”,与文友饮酒赋诗相往来。著有《月泉吟社》一卷,详细记载了吟社成立的情况以及列出了所写的较为出色的诗。他的诗大都和平温厚,没有警拔超俗的语句。〖吴莱〗(1297—1340)元代学者。字立夫,本名来凤,元朝集贤殿大学士吴直方长子。生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卒于惠宗至元六年,年四十四岁,门人私谥“渊颖先生”。浦阳(今浙江浦江)人。延祐间举进士不第,隐居松山,深研经史,宋濂曾从其学。所作散文,于当时的社会危机有所触及,要求“德化”与“刑辟”并举,以维护元王朝统治。能诗,所著有《渊颖吴先生集》。〖倪仁吉〗(1607—1685),女,明末清初人,字心蕙,自号凝香子,浙江浦江通化龙池上金生村(今兰溪倪大村)人。葵明(尚忠)女,从小聪慧贞静,博通经史诗文,兼工书画刺绣。17岁嫁义乌吴之艺为妻,20岁守寡。此后,一直在奉养婆婆、养育侄儿以及吟诗作画中消磨岁月。善书,工诗、画,凡景之足以娱人意者,无不入诸绘染,即无不形诸啸歌。诗多五言、七言绝句,风神意境,并自不凡。〖洪汛涛〗(1928.4.9—2001.9.22)浙江浦江人。曾用笔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吕榆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神笔马良”之父。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中国“童话十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为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钟道隆〗复读机创始人,在经历了近70年的风风雨雨后,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将军、教授、教育家、科学家这些令人尊敬的称谓和他近乎传奇的一生紧密联系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钟道隆先生不仅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坚定毅力,更有“干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何以解忧,唯有学习”是钟道隆先生信奉一生的座右铭,而他坚持学习、努力进取、发愤图强的传奇一生也是不断激励我们学习、进取和图强的优秀榜样。〖吴山明〗男,著名国画家,民进成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导,为民进浙江省副主委,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省九届、十届人大常委,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杭州美协主席,西泠画院院长,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号听涛,笔名袁大郎、陈思、彭观清、丁舟等,1900年7月7日出生于浙江浦江蒋畈村(今兰溪市梅江镇蒋畈村),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人士。〖吴茀之〗(1900-1977)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首领人。初名士绥,改名溪(溪),以字行,号吴溪子,别署广明畸士,又称逸道人。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人。1900年4月26日出生。幼承家学,酷爱美术,读书之暇,常临蒋南沙、挥南田工笔范本。1915年考取严州省立第九中学,名列第一。1919年拜陈友年为师,补习诗词、文史典籍。1922年进上海美专高科班,受吴昌硕大写意派的启发,改攻写意,深得奶庐神髓。毕业后,赴苏州第一师范和淮安中学执教美术,1928年出版《弗之画稿》,刘海粟题,“超逸高妙”。1929年回上海美专任教授兼沪江大学及附属中学美术导师。〖张书旂〗(1900—1957)原名世忠,字书旂,号南京晓庄、七炉居。浙江浦江礼张村人。其花鸟,取法于任伯年,作花鸟喜用白粉调和色墨,画面典雅明丽,颇具现代感。又得高剑父与吕凤子亲授,形成色、粉与笔墨兼施的清新流丽画风而独标一格。作品有日本画的面貌;喜用高丽纸作画,力求色彩与水墨的融合。学院派杰出代表,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誉,善于用粉,能“粉分五色”,有“白粉主义画家”之称。常对客挥毫,一气呵成数帧。吕风子赞他“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技法卓绝,当代无与抗衡者。”徐悲鸿称其:“自得家法,其气雄健,其笔超脱,谷与古人争一席地,而蔚为当代代表作家之一”。当时,与徐悲鸿、柳子谷有“金陵三杰”(金陵三画家)之称。〖蒋兴俦〗(1639—1695),字心越,初名兆隐,别号东皋、鹫峰野樵、越道人、心越子、越杜多等,浦江人。8岁时在苏州报恩寺出家为僧,十三岁起云游东南诸省,寻师访道。清康熙十年(1671)入杭州寿昌、皋亭诸寺参究禅法。当时与另一中国高僧独立性易齐名,被奉为“日本篆刻之父”。《日本琴史》也称“中国琴学盛于日本,实师之功”。〖方增先〗现代画家,1931年生。浦江西塘下村(今属兰溪)人。擅国画。浙江美术学院。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后为研究生。现为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大学讲席教授。作品有《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孔乙己》等。《母亲》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和齐白石艺术基金奖。出版有《方增先人物画集》、《方增先画集》。专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人物水墨写生教学笔记》等。〖张瑞〗开国少将男,原名张咸祥,字瑞卿,浙江浦江人,开国少将。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平型关战斗、陆房突围、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和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三处处长兼通信学校校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是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行政区划

浙江省中部,北纬29°27',东经119°53',邮编:322200。代码:330726。区号:0579。拼音:PujiangXian。浦江县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409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浦阳街道、浦南街道、仙华街道、黄宅镇、岩头镇、郑宅镇、檀溪镇、杭坪镇、白马镇、郑家坞镇;虞宅乡、大畈乡、中余乡、前吴乡、花桥乡。2006年,浦江县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其中各乡镇面积、人口(人):浦阳街道面积45.09平方千米,人口113800人。浦南街道面积66.52平方千米,人口37600人。。仙华街道面积56.93平方千米,人口34500人。黄宅镇面积68.72平方千米,人口68553人。白马镇面积59.4平方千米,人口26777人。郑家坞镇面积23.83平方千米,人口12963人。郑宅镇面积40.79平方千米,人口28305人。岩头镇面积47.73平方千米,人口20343人。杭坪镇面积111.37平方千米,人口14114人。檀溪镇面积111.37平方千米,人口11865人。前吴乡面积58.66平方千米,人口12408人、,花桥乡面积47.14平方千米,人口7029人。虞宅乡面积55.9平方千米,人口9006人。大畈乡面积92.36平方千米,人口7794人。中余乡面积43.73平方千米,人口10313人。

风土人情

浦江迎会,俗称“抬阁”。它以中国民间传说人物造型为主体,进行精心的艺术设计,具有惊、险、奇、怪、妙等特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相传浦江迎会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已有千年的历史,祖上传说是为了纪念胡公大帝。浦江农历八月十三日大搞迎会是因为这天是胡公大帝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浦江黄宅等乡村都会汇集一堂,拿出各自看家本领,一展风采。浦江的迎会有“人会”、“纸会”、“人纸合会”之分。“纸会”是用竹篾缚成人形,用纸裱糊后再绘画,装饰成各种戏剧人物。表演时由一人隐于桌下,用细线牵拉人物各关节部队。纸会造型独特,工艺精细,非花上百工难成其巧妙。“人会”是由孩童扮演活灵活现的戏剧故事或神话传说。在特制的会桌上按照造型需要设置铁架,铁架被扮演者的衣物饰器所遮掩,孩子们在上面凌空而立悠然自得并不断变幻造型。会桌由多名强健汉子抬着行走,行进时颤颤悠悠,惊险异常,看得人心跳不已,被中外友人称为“中国一绝”。黄宅的人会至今有20余桌,如“姜太公钓鱼”、“三打白骨精”、“赵云破曹”、“三请梨花”、“铁弓缘”等,童趣天真,十几桌一起出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十分壮观、热闹。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流行于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以及江西等地,影响遍及浙中、浙南、浙西和江西、福建的大部分地区,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因为它发源于浦江,故称浦江乱弹。浦江剪纸历史悠久,元明之际就有记载,浦江文学家宋濂在明洪武庚戌(1730)写的《哀王御史》的诗中有"剪纸难招御史魂"之句。可见元明之际乡间已有剪纸招魂的风俗。浦江剪纸工艺精巧、题材广泛,生活情趣浓郁,图案清新大方,多数取花鸟、草虫、山水、亭榭、仙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形式上流行最广泛的是窗花。每当春节,农村的姑娘媳妇便大显身手,鲜红的窗花把节日点缀得喜庆而热烈。除春节外,结婚礼仪、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都要制作大量剪纸,有礼花、灯花、功德花等品类繁多。通过谐音和象征手法,寄托劳动者的理想和愿望。如剪金鱼满塘寓意金玉满堂,剪枣、笙、桂花、莲子比况早生贵子,剪瓶、鞍、戟、磬象征平安吉庆,剪蝙蝠、鹿、桃和蜘蛛则喻示福禄寿禧。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气候温和、风景秀丽,孕育了别具特色的剪纸艺术。

水晶饰品

浦江县水晶玻璃业始自1982年,起源于山区乡村的家庭磨珠作坊,到1995年底,全县已拥有夹珠机1.5万台,磨珠机1万余台,年产珠达8亿多颗。1993年开始了水晶灯具的成灯产品生产,并开发了水晶工艺品。从此改变了十多年来单一低档次的产品结构,为千家万户的加工业开辟了新天地。1997年底建成了浦江水晶灯饰城,成为集信息、原材料供应、服务和对外宣传等功能于一身的场所,为浦江水晶玻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龙头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浦江水晶玻璃行业全年销售额在8亿元以上,从业人员4万余人。有生产企业和经营户1800余家,有40多家水晶玻璃企业注册了商标,30多家企业在因特网中做有网页,销售水晶玻璃原材料达2万余吨,销售对象主要为县内的企业,也有宁波、温州、义乌、等市县及重庆、天津、江苏、广东、广西等地的水晶玻璃经营户。主要产品有打磨系列、内雕和深雕系列、铸造系列、内画系列、吹拉系列的水晶玻璃工艺品及水晶灯饰。其中水晶玻璃珠和水晶玻璃工艺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40%和60%,产品覆盖了国内的主要城市和市场,有的还远销国外,浦江县已成为全国水晶玻璃原材料和工艺制品销售、加工的主要集散地。近几年来,浦江水晶玻璃业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和浙江省经贸委联合在浦江举办首届中国水晶玻璃博览会。

浦江特产

1.豆腐皮:浦江豆腐皮,历史悠久,畅销全国,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易贮藏,便携带,是访亲送友的佳品。浦江豆腐皮制作工艺精细,经打浆、高温、去渣、结膜而成,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本品采用本地优质黄豆为原料,黄豆抗病力强,不易感染病虫害,未受农药污染,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对孕妇产后期间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又能增加奶水。豆腐皮还有易消化、吸收快的优点。真是一种妇、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豆腐皮可制作多种多样的荤素佳肴,既可充作家常便菜,也可用与各种宴会酒席。
2.浦江桃形李:浦江桃形李,系蔷薇科李属,“中国李”中的一个品种,是金华市浦江县名特优新珍稀果树之一,曾在全国农博会上获得金奖;2001年,获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称号,也是该县至今惟一的省级农业名牌产品,目前准备报批国家级农业名牌产品。当地人称“猴面果”说起桃形李,很多浦江人都会告诉你一个优美的传说:相传当年孙悟空在仙果山偷吃蟠桃,吃得津津有味,不小心将吃剩的桃核丢到了人间,在浦江境内长成了这种貌似孙悟空脸型的猴面李。所以,当地农民把桃形李称之为“猴面果”。
3.潘周家手工面:——又名“长寿面”。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煮时不糊、柔软滑润、嚼不粘齿的特点,长期食用有和中养胃之功效。
4.麦饼:在元宵夜的每家每户必备,味美。现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分肉麦饼、菜麦饼两种。
5.米筛爬:是浦江风味小吃。面和成后,搓成一指宽面条,然后摘下一小团,用拇指在米筛上一摁一卷,再轻轻一拔就成。菜料以干萝卜片伴煮为多。调料除普通盐外,葱末、蒜糊、姜丝、胡椒、辣油等均可,因时而异,随人喜好,自由调味。"米筛爬"吃起来又韧又烂,口感好,老少皆宜。
6.火腿:金华火腿老家在浦江,火腿、木炭、板料等都在收购之列,其中以收购“竹叶熏腿”为主。说起浦江的“竹叶熏腿”,还真可以说是赫赫有名,它主要出产于浦江西部的壶源江上游,当地农户每年都要养上几头“两头乌”,该种猪腿皮薄,骨头细,精多肥少,腿心饱满,肉嫩味鲜,用山里盛产的番薯、玉米等饲料精心饲养,一年后宰杀,再把整头猪腌制起来,部分自己享用,主要用于招待亲朋好友,腌制的火腿有时还能增加一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