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来宾市地图 > 兴宾区地图 >
迁江镇地图
迁江镇相关地区地图:

体育

主要体育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象棋、拔河、滑冰等。境内共有25个篮球场(其中2个为灯光球场),3个旱冰场。逢年过节,不少群众都自发组织举办篮球赛和拔河赛。此外,镇政府也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1997年被自治区评为“全区体育先进乡镇”。

文化艺术

民国2年(1913),南宁市艺人将粤剧传入迁江街。1953年,迁江街设一公办文化站,站长1人,1957年该站被撤销。1978年12月建立文化站。1988年扩为文化活动中心,设有影剧院、桌球室、棋艺室。有一个舞龙队,3个舞狮队和1个业余剧团,这些队伍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演,逢年过节均举行比赛活动。迁江街业余剧团还多次到大弯、良塘等乡镇进行慰问演出,举行手拉手活动。

文物胜迹

榜山石刻:榜山摩崖石刻位于迁江镇东清水河北岸约500米的榜山山腰处。现属迁江镇新桥村委尧威村辖地。石刻共二块,一是“望眉”,一是“榜花”。两地相距约70米。“望月”石刻朝北,高出地面约80米。石刻高2.3米,宽3米,系横刻行楷书体,字径1.3×0.8米。左右各竖刻小字一行。字径为0.5×0.15米。右为“光绪辛卯”,左为“知县颜嗣徽”;“榜花”石刻朝向西北,高出地面约60米。石刻高2.6米,宽1.4米,为竖刻行楷体,字径为1.16×1米。两边各竖刻小字一行,右为“庚午科解元”,左为“颜嗣徽题”,字径为0.14×0.14米。
榜山朝睛:榜山在镇东清水河对岸,形如挂榜,绵亘十里为一郡屏障。其山若遇崩塌,相传为榜花开放,为县人发科之兆,多应卯酉两科。光绪十七年,知县颜嗣徽在山头峭壁高二十余丈处刻有“榜花”二大字,又刻“望眉”二大字,字体系行楷书,皆围径八尺有余。山头邻大河,岸上有石龟,不需雕琢,形体俱备,每值春水洋溢,望之若浮水,退如故。有词载:金涌一轮圆,景像万千,赤城霞烂蔚兰天。放出桑花十丈,紫班生烟。彩彻画签前,晓色澄鲜,山光辉映翠涓涓。不耐三竿人早起,仰首峰巅。
金塔夕照,文辉塔在镇扶济村外红水河北岸上,其塔甚高,建自何时无考。系万历八年黄文辉重建,因此为名。有词载:百尺耸浮图,野鹄盘纡,旁峰夹立正峰扶。绝顶撑持霄汉上,晚景桑榆。形象一锥如,五色棻铺。燃藜太乙照雠书。何故这枝斑管笔,不在天闾。
东轩寓月,东轩寓月,在镇中心校办公室处(现已毁),相传此处是间坐北向南的房舍,一年四季黑夜长明不用点灯。一晚,屋内突然漆黑,知县派差事寻访,原是一财主之牧童下红水河洗澡误入龙宫,将珠宝拿回又转送回宫而放错位之故。从此,此房不再复亮,迁江却免了灾难。有词载:节钺昔鸣驺,信宿边邮。东轩借作庾公楼。试问二分楼畔月,何以杨州。如此景清幽,我又淹留。旧时明境挂当头。不见古人真可感,况是中秋。
北府鸣滩,北府鸣滩在迁江镇东北隅,为清水红水分界处。此滩颇险。遇枯水时节,行船多有坏者,有词载:霜落晚枫丹,红水江寒。粼粼石峻自生湍。夜半西风声最咽,听到更残。前去尚慢慢,行路多难。急流河处不波澜。捩舵要如平步稳,插脚须宽。
鸳鸯锦石,鸳鸯岩又名鸳鸯窝,在帽盒山侧,北敢村右,岩口光明处约两方丈。再入则幽暗,又再入岩深入,内有石楼一层,颇光明,仅容一人,伛板可上。岩内上下均产小石,唯石楼上所产略大、色黄。石楼下各处所产略小、色黑,均有雌雄。不可明火取,伏行暗捉或一二对,磨如钱厚黑点即止,将盘贮醋,雌雄各一方徐徐迈合。《刘志》云:“相传妇女佩之则孕”。《广西通志》又云:“相传妇女佩之不孕”。有词载:七十紫鸳鸯,对对相当。葛仙遗蜕禹余粮。风雨罗浮离又合,阖辟阴阳。叱起化成羊,变幼无方。点头顽石也情长。何况三长情早结,雏凤随凰。
老梅清泉,老梅泉在镇南十里许之老梅村,其泉清香可爱,烹茶极佳。为县第一名泉。有词载:一脉在效垌,觱沸源清。梅花邓尉擅香坑。照影鬓眉人化百,可濯尘缨。佳茗斗旗枪,活水煎烹。斑谰石鼎胀膨脝。海内名泉推第几,闲品茶经。
古原雪意,古原雪意在今镇西四里许的古元村西,为该村公所所在地。相传过去引圾大片桐林,粗枝深叶,复盖荒原。每当阳春三月,一年一度的桐花开,远远望去,有如恺恺瑞雪,夹带着几分寒意,预兆着农家渴望的丰收。有词载:黯黮螟云遮,六出霏花。粗枝老干玉丫杈。入夜衾寒风更峭,冷透窗纱。百岁老人嗟,喜见琼葩。来年预卜满篝车。消尽黄茅青草瘴,好种桑麻。
印院书声,印山书院在城内县前街,先是文庙旧址,乾隆癸卯年创建,道光丙午重修,兵燹后毁。同治癸酉年知县周蕃重建。前为头门三间,讲堂三间,正殿三间祀文昌帝君,后殿三间祀文昌五世内外,东西两冀以为考棚,历任皆延聘主讲,按月课试捐廉发给膏水。民国16年冬,奉本府黄砚宾太守发来重榻王文成公遗像一尊,知县颜嗣徽裱悬书院,以备邑人士拜。又存翻印马大中丞二语孺读板片在院,以备印刷,外有石碑刻“印山书院”四大字,明嘉庆年间知县石方川手笔也。兹查院中王文成公遗像于民国十年兵燹后毁,民国16年夏,院内文昌偶像及后殿五世木方亦均毁,后改为民国司令部住址。有词载:印绶肖厜羲,若若累累。讲舍锡名义取斯。富贵浮荣何足道,须法人师。莫自囿边陲,弦诵孜孜。破荒土燮有前规。待到经纶雷雨合,鞭起蛟螭。

工矿企业

境内最大的工业企业是县办迁江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原迁江糖厂),始建于1974年。1998年有职工1156人,主要经营榨糖炼糖,兼营提炼酒精和生产纤维板,日榨料蔗5500吨,1998年/1999年榨季产白糖10万吨,酒精4351吨,纤维板13000立方米,总产值2.5亿元。除国营糖厂外,镇办的企业有水厂、石灰厂、砖厂、古元滩水力发电站、煤炭开采等14家企业单位,199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为26196万元。

人口民族

1980年,全公社共有10038户,56485人,其中农业人口53041人,非农业人口3444人。1990年,全镇有居民8258户,43403人,其中农业人口39919人,非农业人口3484人。2006年,全镇居民14580户,总人口72935人,其中农业人口69412人,有劳力3981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境内聚居壮、汉、瑶族等民族,其中壮族占81%。镇内主要语言为桂柳话,壮语,客家话。用于交际语为桂柳话。

位置面积

位于来宾县城西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迁江街,距县城29.3公里,位于东经108°56′6″至109°3′18″,北纬23°43′18″。东接桥巩乡、良江镇,西连平阳镇,南邻陶邓乡、石陵镇,北界合山市。总面积463.8平方公里。

水利

有国营电灌站3处、水轮泵站1处;集体电灌站和水库达17处,有效灌溉面积9933亩,旱涝保收面积8098亩。同时,还兴修了人畜饮水工程,基本上解决饮水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