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池州市地图 >
青阳县地图
青阳县相关地区地图:

青阳投资

青阳县与时俱进,政通人和,社会稳定,民心思上,更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迎接八面来风的壮大胸怀。青阳正面向世界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良好的法制环境可以保证投资者的创业权益不受任何侵害;所奉行的“一切服务于招商,一切服从于招商,想投资者所想,帮投资者所需,争一流效率,创一流服务,树一流形象。对投资者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服务理念,可以保证投资者享受到家人的温暖;所制定的优惠政策可以保证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真诚守信,热情好客的青阳人民,已经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优异的投资环境、优厚的投资回报,成功地迎来了日本、法国、罗马尼亚以及与国风塑业、巢东股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青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青阳人民热切期望着更多的慧眼商家有识之士到青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资源

青阳县物产丰富,资源多品质优,是创业的风水宝地。矿产蕴藏丰富,已探明7类36种,其中方解石3亿吨,白云石4亿吨,石灰石3亿吨,现有年开采加工生产能力已达百万吨以上。另有较高品质的石英石、花岗岩、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待规模开采。农业盛产蚕茧、茶叶、油料、竹木等农副产品,素有“蚕桑之地”、“鱼米之乡”的美称。青阳经济中,非金属矿采掘加工、机械铸造、茧丝麻轻纺、服装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农特产绿色食品加工等工业布局板块初步形成,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概况


青阳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黄山,北枕长江,面积1180平方公里,11个乡镇,28万人口,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境内。青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界处。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0°19’-30°51’与东经117°46’-118°05’之间。该县东界南陵、泾县,南连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西与贵池市毗连,北接铜陵县。县境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1180平方公里(含九华山管理处辖区面积12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4%。

交通

青阳县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是投资的理想场所。318国道横贯东西,103省道直穿南北,童埠港水运直通长江。国家“十五”重点项目:铜陵——九江铁路、上海——武汉沿江高速、合肥——九华山——黄山高速公路纵横全境。电力资源充足,通信设施齐全,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善。县委、县政府正着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县城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将青阳建成九华山旅游区:“交通枢纽中心、旅游接待中心、休闲服务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会展中心”。青阳县地处皖南北部,是皖南的交通枢纽中心,北接铜陵、合肥,南临太平湖、黄山,东至芜湖、马鞍山、南京等大中城市,西接安庆、九江、武汉,面积约1180平方公里(包括九华山12.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7.64万人口。佛教圣地九华山雄踞境内西南部,历以佛教名山和旅游圣地而驰名海内外。青阳区位优越,交通便捷。318国道里程42.2公里,纵贯东西;103省道64.5公里,横穿南北;五九公路通往九华山12公里;325省道通往石台县7公里;高速公路51.3公里,贯穿南北,青阳境内设道口二处;铁路里程5.8公里,在童埠设县级火车站─青阳火车站,200人次的聚集规模;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全县实现村村油路或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均晴雨通车。青阳县境内内河航道主要有青通河、七星河等。建于1972年的童埠港口年吞吐量在30万吨以上。交通运政管理已实现微机化,客货运车辆达1259台,座落在县城闹市区的青阳汽车站日可周转旅客5000人次以上,水陆运输已初具规模,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运输需求。“十一五”期间,青阳县交通事业将有更快发展。青阳是投资的一个好地方。为了青阳的经济发展青阳县交通局的承诺是:景点所在,道路所至,投资到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青阳交通局广迎海内外宾朋来青阳,共兴青阳交通。

县名由来

青阳县系唐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南陵、秋浦(今贵池市)3个县地新置。县名据《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说以青阳县治“在青山之阳为名”。《太平寰宇记》也说唐置县,以治“在青山之阳,故号曰青阳。”是古邑,曹纶在《初刻青阳县志序》中称:“青阳,古临城邑。唐初易今名,以其在青山之阳也。”这个作为县名、城名的青山,《舆地纪胜》说“在青阳县北五里,县以此得名”。东晋在今丁桥、竹阳、木镇乡一带置定陵县,系侨置县名。

疆域变迁

青阳县古为陵阳、泾县地。三国时期,吴国新置临城县,为临城、陵阳县分领。东晋侨置定陵县,为3个县分领。隋分属泾、南陵县。唐分属泾、南陵、秋浦县,疆界已很难考清。其疆域大体定型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县、南陵、秋浦3个县地置青阳县。青阳县建制后疆域主要变化有:一是唐永泰二年(766年),划出南境的六都、广阳等地入新置的石埭县(治广阳故城,已淹入太平湖)。二是1959年3月22日决定,撤销青阳县,并入贵池县。三是1961年12月15日,恢复青阳县,仍其旧域。四是1974年2月1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铜陵县的董店、新建公社和大通镇划归青阳县。1月18日,撤销这一决定,上述地区实际未动。建县以来疆域变迁较著的实只有唐永泰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