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池州市地图
池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2.行政区划

2.1市辖区:池州市下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159679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52481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1972人,增长4.72%,年平均增长0.46%。全市常住人口140251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38946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049人,增长0.94%,年平均增长0.09%。区名面积(k㎡)人口(万人邮政编码区划代码车牌代码政府驻地行政中心下辖街道办事处下辖乡镇方言贵池区243264247000341702皖R长江中路98号池阳街道池阳街道、秋浦街道、江口街道、里山街道、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龙街道、秋江街道、杏花村街道、清风街道、清溪街道牛头山镇、梅街镇、殷汇镇、涓桥镇、乌沙镇、唐田镇、梅村镇、牌楼镇、棠溪镇江淮官话洪巢片、赣语怀岳片
2.2县:县名面积(k㎡)人口(万人)邮政编码区划代码车牌代码政府驻地行政中心下辖乡镇方言东至县325653247200341721皖R尧城路尧渡镇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乡、青山乡赣语怀岳片石台县140311245100341722皖R曙光路10号仁里镇仁里镇、七都镇、仙寓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大演乡、矶滩乡吴语宣州片石陵小片青阳县118128242800341723皖R九华西路88号蓉城镇蓉城镇、杨田镇、庙前镇、朱备镇、木镇镇、新河镇、陵阳镇、丁桥镇、杜村乡、乔木乡、酉华乡江淮官话洪巢片注:1.以上资料均引自官方资料;2.池州市同时还管辖有九华山风景区、经济开发区、站前区三个非正式行政区域。三区享有部分社会经济管理权限。

5.交通运输

5.1综述:池州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G318、G3、G50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同时拥有长江黄金岸线162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具有较明显的区位优势。
5.2水运:长江流经池州境内160公里,航道达国家一级。池州港属国家一类口岸,岸线长24.5公里,现有泊位17个,常年可停靠3000-5000吨级船舶,外贸出口运量连续5年居安徽省沿江五大港口之首。目前,池州港正在扩建新港区,并申报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5.3公路:国道318线、206线、沪渝高速、济广高速均穿越池州,已形成南北贯通、东西便捷的快速通道。
5.4铁路:铜陵-池州-九江段铁路已开通。宁宜城际铁路全长250公里,投资估算257亿元,由铁道部、安徽省和江苏省共同出资建设,建设工期4年零6个月。其线路始于南京南站,向西经板桥、江宁区进入马鞍山市,再经当涂县进入芜湖,由芜湖枢纽引出,沿长江南岸经过铜陵市、池州市,跨长江后止于安庆市。全线设11个车站,分别为南京南、新江宁、新马鞍山、新当涂、芜湖、新芜湖南、新繁昌、铜陵东、九华山、池州和安庆,预留新钟鸣、晏塘两个车站。
5.5航空:池州九华山机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E117°41′12″、N30°44′25″),机场磁航向(即飞机跑道方向)为130°~310°,距池州市区、铜陵市区、九华山风景区柯村基地均约为20公里,北距长江约3公里。池州九华山机场为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建的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总投资为6.09亿元,占地3200亩,飞行区规划等级为4C,建成后可开辟至北京、上海、广州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航线。现已动工建设。池州周边分别有合肥、安庆、黄山、南京民航机场。

9.历史名人

1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牧之子,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2金乔觉,(695—794)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宪英近族子弟。少年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通晓汉文。唐开元初年,航海来华,卓锡九华山,苦行修心,广收僧徒,传经布道。贞元十年(794)夏历七月三十日,趺跏圆寂,寿年九十九年。僧徒将其肉身跌坐石函中,越三年“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
3费冠卿,(生卒年不详)字子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后,居长安待授官职。惊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见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少微峰下达十余年之久。
4李芃,(722—785)字茂初,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永泰元年(公元621年),以秋浦复置池州,李芃被“诏行州事”,首任池州刺史。
5周馥:(1837~1921)字玉山。建德(今东至)人。曾任四川布政使、直隶布政使、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位。著有《易理荡参臆言》、《负喧闲语》、《玉山诗集》、《周悫慎公全集》。
6许世英,(1873~1964)字静仁,秋浦(今东至)人。清末民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民国总理。
7张乔,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人。昭宗时进士。与许裳、郑谷等人号称“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唐诗纪事》卷十七,《唐才子传》卷十。
8姚依林:姚依林同志祖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1917年9月6日出生于香港,幼年丧父,随母亲在江苏、浙江、上海生活。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后,他在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参加了革命。1935年11月,姚依林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北平学联秘书长、党团书记。姚依林同志是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7.历史文化

池州自唐设州置府已有1380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岳飞、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曾驻足池州,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传世诗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不朽诗句,九华山由此得名。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诗更使贵池杏花村名播青史,名扬中外。历代名家大作为池州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历经岁月磨砺更加灿烂。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为池州旅游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池州佛教文化特色鲜明,源远流长。闻名遐迩的九华山是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公元719年,新罗国(今韩国)国王近亲金乔觉(法号地藏)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于99岁圆寂,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所载的地藏菩萨,僧众们便认定他是地藏应世,九华山遂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地藏菩萨立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是大愿菩萨,他能帮助信众实现各种美好的誓愿。其后僧众云集,寺院日增,特别是明清以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12.重点企业

1.安徽省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安徽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3.安徽省池州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4.重庆啤酒安徽九华山有限公司,5.安徽国风非金属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6.安徽东至华源纺织有限责任公司,7.安徽华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8.英格瓷颜料(青阳)有限公司,9.青阳县飞达制丝有限公司,10.安徽东方钙业有限公司,11.青阳县思得麻纺织有限公司,12.安徽省青阳逸伦麻业有限公司,13.安徽皖宝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4.安徽省池州精晶冶化有限公司,15.安徽天方茶叶(石台)有限公司,16.安徽艾可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0.风景名胜

10.1九华山风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蜿蜒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方圆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山间古刹钟声,香烟缭绕,灵秀幽静,古木参天。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李白游山其间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唐开元末,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僧地藏卓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圆寂后肉身三年不腐,僧众认定其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建肉身塔以供奉,九华山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至明初获得长足的发展,与五台、峨眉、普陀一起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清代九华山佛教鼎盛时有寺庙300余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9座(其中9座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有僧尼600余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
10.2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建于1982年,位于石台、祁门两县境内,最高海拔1727米。总面积10万亩,其中位于石台县境内面积5.1万亩。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210种,脊椎动物271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银杏、红豆杉、香果树、鹅掌楸、青檀、三尖杉、黄山木兰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麂、云豹、金钱豹、梅花鹿、白颈长尾雉、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鬣羚、黑熊、大鲵等29种。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良好,森林植被保存完好。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8%,其中天然林占80%以上。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丰富的水、热资源,保护区内不仅物种资源丰富,而且种间关系和食物网的连接错综复杂,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它既是一个物种基因库,又是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环境堡垒”。根据规划,牯牛降共分为五大景区:主峰景区、奇峰景区、双河口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其中主峰景区、奇峰景区、双河口景区、龙门景区四个景区都在石台县境内,观音堂在祁门县境内。但是目前对外开放的有四个景区:石台牯牛降(4A)龙门景区,祁门牯牛降观音堂景区(4A)、祁门牯牛降九龙景区(3A)、祁门牯牛降历溪景区。
10.3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位于东至县和贵池区交界处,总面积50万亩,核心区面积15.225万亩,占保护区面积的30.45%,缓冲区面积15.45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9%,实验区面积为19.32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65%。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物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为东亚最主要的鹤类、鹳类和雁鸭类等候鸟越冬地之一。每年吸引70余种、近10万只湿地鸟类前来越冬,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27种,中日协定保护的62种,中澳协定保护的27种。尤为重要的是,升金湖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的最大越冬种群,其越冬期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此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占世界总数的八分之一,已成为世界濒危动物鸿雁的最主要越冬地之一,数量达3万只左右。省政府于1986年批准建立了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升金湖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4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池区东南部,与青阳、石台及九华山风景区毗邻。1998年,原贵池市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刘街、棠溪、梅村三乡11个行政村毗连的山场组成,目前总面积40.314万亩。保护区属皖南山区,与九华山自成一体,一般海拔300--1156m,大小山峰五十余座,千米以上山峰四座,最高峰老山海拔1156m。境内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具有亚热带典型的植物群落特征,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1557种,其中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7种,如银杏、香果树、连香树、天目木姜子、金钱松、青檀、青钱柳、银鹊树等。动物资源已知兽类41种、鸟类104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7种。国家级保护的动物22种,包括金钱豹、云豹、梅花鹿、短尾猴等;省级保护的有38种,包括现棘胸蛙、尖吻蝮、狗獾、花面狸等。保护区与九华山山体相连,至今有保存完好的石阶通往九华山,是古时香客朝拜的必经之路。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森林生态景观。为协调自然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目前,贵池区委托安徽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制老山保护区总体规划,规划对老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适当调整,预计调整后,老山保护区面积约为1.7公顷(25万亩)左右。
10.5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原贵池市政府批准建立县级保护区。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东北沿江圩区,东以青通河为界,与青阳、铜陵毗邻。保护区涉及茅坦、梅龙、江口、观前4乡镇共10个行政村,人口约1.1万人。保护区由十八索、西岔湖、双丰圩、庆丰圩、查村湖及青通河、九华河部分河段组成。青通河、九华河长年有水,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均注入长江。保护区总面积5.45万亩。其中核心区1.56万亩、缓冲区0.95万亩,实验区2.89万亩。保护区内湿地生境优越,水质优良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是雁形目、鸻形日、鸥形目鸟类的良好栖息地。已记录到鸟类117种,其中越冬水禽59种,越冬水禽总数达到2万只以上,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头鹤、白鹳、黑鹳,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琵鹭、小天、白额雁、鸳鸯。十八索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它为各种候鸟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对保护白暨豚以及长江的水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10.6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总面积1.002万亩,是九华山风景区外围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164科660属1421种,两栖动物7科24种,爬行动物9科47种,鸟类33科117种,哺乳动物15科37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3种,省重点保护2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区动物26种。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多样,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有典型的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林等,最为独特的是境内分布有芦苇、禾草类的沼泽地,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
10.7紫石塔县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东至县政府批准建立。位于东至县马坑乡境内。平均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063米,森林覆盖率76%,森林畜积81.8万立方米。保护区内天然林面积近5000公顷。植物种类2100种,动物种类200余种,珍稀植物包括银杏、香果树、三尖杉、天竺桂、青檀、醉翁榆、花榈木等。珍稀动物包括金钱豹、云豹、短尾猴、黑麂、苏门羚、斑羚、穿山甲、豺、白颈长尾雉、白鹇等。经济动物有狼、豪猪、黄鼬、野猪、刺猬、华南兔等,经济植物有杨梅、猕猴桃、野山楂、茅粟、华东野核桃、桃等。保护区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北缘,植被保存完好,尤其海拔600米以下,沟谷两侧,保存了古老的森林植被群落以及多种珍贵稀有树种。其山麓坡地除保存了大面积的苦槠林、青冈栎林外,尚有小面积的小叶青冈栎林、乌楣栲林、甜槠林、细叶青冈栎林等,沟谷地带还间有华东楠、红楠林、紫楠林及青檀林等,此外,在山麓和沟谷阔叶林中,生长发育着许多我国南方区系成分,如杨梅、粗糠树、崖豆、乌楣栲、棕榈等,以及我国西南、华中区系成分,如粗糠树、兴山榆和湖北算盘珠等,显示了我国中亚热带北缘特殊的森林植被景观。
10.8秋浦河:发源于李吴山(古属秋浦县,今归安徽省石台县珂田乡),至贵池杏花村杜坞入长江,全长180公里,从南向北穿镇而过。沿岸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有古石城遗址、昭明钓台、仰天堂等名胜古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浦仙境”主要组成部分。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其十诗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历史名人骚客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进入景区游客可亲自挥起铁锤体会古人榨油的乐趣,在古树林推石磨、唯米、踩水车、捡卵石、砸水鳖,在沙滩浴场游泳、打排球及水上游乐,乘竹筏漂流,沿途可观赏灯盏渡、板桥分月、老鹰扑鱼、恐龙渡河、元宝山、燕子洞、虎头庙、河马观鱼、大草甸、古树、古桥、古道、狮子潭、李白钓台、日军飞机坠毁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等景点。河中水清碧绿见底,河道曲折回环,滩险水急,是漂流休闲的的好去处。
10.9杏花村:AAAA级景区,园区占地面积约13520平方米,主景区由黄公井院、酿酒坊、杏花亭、村志馆、焕园等组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春游池州贵池城西杏花村,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迹以名传。贵池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据《广舆记》载:“池州古迹曰‘杏花村’,在府城秀山门外。杜牧诗‘遥指杏花村’即此。”《江南通志》载:“杏花村在(池州)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曾在明天启末年任池州大守、崇祯末年翟池太兵备道,两度出守池州的顾元镜(字韵秽)赋五律〈杏花村〉云:“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红杏添新色,黄垆忆旧时。远山层作画,好鸟解吹箎(古乐器)。偷得余闲在,官钱换酒卮(古盛酒器皿)。”山西蒲州张邦教,明嘉清四年(1525)引由进士出任池阳郡同知(郡丞),后官至陕西按察使。他在池州任职期间,“留意山水,赏表杜樊川遗迹,因自号曰。‘惜花人’”(见《杏花村志》卷四),并在杏花村教前立亭,撰联曰:“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他是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的第一个建设贵池杏花村的山西人。上述史实证明,杜牧笔下的“牧童遥指处”,就是贵池杏花村!清代贵池杏花村人郎遂(字赵客,号西樵子,一号杏花村)编辑《杏花村志》十二卷传世。在我国志苑中,自古有通志、府志、县志、山志,而为村立志者可谓凤毛麟角,被搜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恐怕唯有贵池《杏花村志》(见《四库全书》总目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类存目六·《贵池先哲遗书》第二十五种《杏花村志十二卷》)。清代翰林院检讨侗(字展成,号悔庵)《题杏花村志》诗曰:“从来未有花村志,好事今推郎上元。我欲移家武陵住,也编仙史记桃源。”(引自《杏花村志》卷五)清代名士、贵池棠溪乡曹村人曹文慧(字智珠)为郎遂《杏花村志》赋诗曰:“著出名书村愈名,依稀小杜是前生,斯人宁止一丘壑,还情如椽纪太平。”(引自《杏花村志》卷一)清代诗人、贵池清溪人朱之梅(字素公)作《杏花村》诗曰:“相传杜牧刺池州,村酒村花两共幽。”(引自《杏花村志》卷七)由此可见,杏花村自杜牧《清明》诗后,历代名士接踵而至,慕其名者热衷修建这一名村。
10.10九子岩风景区:4A级风景区---池州青阳九子岩景区,是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主打景区。该景区是由青阳县林业局投资建设,由森林公园管理处管理经营的独立景区。九子岩景区是1996年开始筹建,于当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自景区开放以来,为活化内部经营机制,多方面开拓现市场,又筹集了大量资金,先后注册了九华山森林旅游有限公司、九子岩索道有限责任公司。已建立的主要景点、景物和基础设施有:园门、大九华山牌坊、古民居、客运索道、佛茶茶艺馆、停车场、购物区、旅游公厕等。现有固定资产已达3000万元,现在职工40人。九子岩景区集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是整个九华山的灵魂,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即源于九子岩。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险可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景区内主峰天华峰海拔1084米,是大自然在九华山的代表作,可谓登其峰,九华无峰;赏其景,九华无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九华山歌》第一句"奇峰一见惊魂魄"写尽了天华峰的一切。被诗圣李白形容为"天河挂绿水"的七布泉是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落差80余米,七折而下,她的美丽与壮观,已不能用其他任何华丽词藻所形容,其永恒主题只有"天河绿水",九子岩景区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发祥地。远在唐代金乔觉遍游中国名山大川,最后卓锡九子岩,参修佛学,终成正果,至今尚留有"金地藏第一修行处"。随后,九子岩华严禅寺成为九华山历代高僧大德修行参禅的场所。清末,华严禅寺受御封,创办了中国第一座高等学府"华严大学"又名"广化院"(即广教众生的意思),目前尚分广化院上、下两院。建园后,华严禅寺及景区内的双溪寺更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骄傲,孕育了九华山最著名的两位高僧大德--九华山已故方丈仁德大和尚及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尊肉身菩萨"大兴菩萨"。目前,青阳县委、县政府正在加大建设力度,将以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现有以下优质项目供广大有识之士选投:滑索、攀岩、滑翔、天华峰小区整体开发、景区综合开发、索道存量资产转让等。热忱欢迎战略投资家光临景区考察、指导、投资。资产和资源的握手是你我走向辉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