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街道地图
日照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
汉初,日照始置县,名海曲,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曾有“平帝四年(公元4年)置海曲”之说。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始设日照镇;民国时期改设日照第五区;1952年设城关镇;1958年建红星爱国公社;1959年合并为城关公社;1982年改为城关镇;1984年改为日照城区;1985年重设日照镇;1988年设置日照街道。
名人
吕母(?~公元18),西汉末年反抗王莽统治的女农民起义领袖。时琅琊海曲富户。子吕育,任县游徼。王莽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年),吕育因同情宽恕缴不起捐税的百姓,被县宰所杀。吕母满怀悲愤,捐出家产,救助穷苦百姓,深受百姓爱戴。经过周密策划,吕母拉起一支数百人队伍。天凤四年(公元l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率领起义大军杀向海曲城,活捉并处死县宰。不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反抗王莽统治之火很快席卷全国。肖九成(生卒不详)日照镇后楼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曾主持广西、贵州两省的科举考试,被誉为正直无私的主考。后督导云南学政,为官清廉,谨慎从政,不徇私情。他精于绘画,为清代著名画家。善作写意画,长于浓墨、泼墨、淡墨,纵横淋漓,潇洒多姿,名入《画锦录》。有二子,皆善画山水兼书法。
荣誉称号
该街道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敬老院、山东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省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敬老爱老、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水产业明星乡镇、日照市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先进单位、日照市乡镇企业先进单位、日照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日照市经济强处、日照市乡镇企业年明星企业、日照市儿童事业发展“八五”计划先进集体等。
遗址
海曲汉墓,位于日照市西郊十里堡村西南约1000米,日东高速公路南侧。此处原分布几个封土堆,当地俗称“王坟”“娘娘坟”。墓地北约1000米为汉海曲县城故址。今城址犹存。2002年春,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发掘。共发掘墓葬90座,全部属中小型墓,为山东地区迄今保存最完好汉墓。海曲汉墓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陶、铜、漆、木、竹、玉、铁、角器等1200余件,其中500件漆木器和刺绣丝织品,是山东地区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最完美罕见的同类文物。出土竹简有武帝“天汉二年”年号。大量精美随葬品,尤其漆器和纺织品,证明当时齐地乃至海曲县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
民族姓氏
全街道辖38个行政村(居),3.17万人。其中渔村25个,渔民2100人。境内总人口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6‰。全街道少数民族有回族、朝鲜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总人数为78人,占全街道人口的0.22%。全街道有张、刘、贺、金、裴、王等58个姓氏,其中张姓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