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珠海市地图 > 金湾区地图 >
三灶镇地图
三灶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前,三灶镇是一个偏远落后的海岛。1989年,市委、市政府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将开发建设重点转移到西部地区。10多年来,政府共投入了300多亿元,建设了机场、港口和高速干道等命运工程。珠海机场、吉林大学和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就在三灶镇内。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每逢双年就在三灶镇举办。三灶镇与珠海港近在咫尺。镇内道路纵横,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足,具备了发展大工业所需的各种配套设施。三灶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镇文化中心先后被中组部和省委授予全国和全省“农村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在实业经济的带动下,三灶镇的文化、教育、卫生、综治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走进三灶镇,只见一幢幢漂亮的标准工业厂房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城乡街道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昌盛的景象,被人们称之为“珠海西部的拱北”,到过的人都赞叹:三灶镇并不像一般城镇,倒像是一个县城、一个中等城市!知道根底的人都会说:这是该镇唱响工业发展主旋律的结果。飞利浦、联邦制药、蓉胜超微线材……一个个在国内外同行业瞩目的大型企业聚集竟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在三灶镇落户,无论是国内市场举足轻重的家庭电器生产企业,还是走出国门、领先群雄的精密机械工业企业和不断聚集的生物制药“军团”,正源源不断地为三灶镇注入发展的动力。生物制药、电子器件、家庭电器、精密机械等一批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自然资源

三灶资源优势明显,拥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苏北灌溉总渠,通榆河、阜坎河、中心河、沿岗河等十多条大小河流如银丝玉带,镶嵌在三灶大地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三灶物产丰富,年产优质水产3.05万吨(面积63865亩)、小麦1.2万吨(面积32961亩)、大麦0.48万吨(面积12790亩)、油料1390吨(面积8740亩)、果品6500吨(面积5675亩)、水产品1382吨(面积1320亩),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年繁育苗猪30万头、草鸡300多万只,林木总量200万株。?

发展

改革开放前,三灶镇是一个偏远落后的海岛。1989年以来,各级政府投入了300多亿元,在三灶、南水、高栏等西部地区建设了机场、港口和高速干道等命运工程,为三灶发展大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三灶镇坚定不移地走“工业立镇”之路,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目前全镇工业企业达400多家,形成了以医药、电器、医疗器械、精密制造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2006年,三灶镇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一个亿,达10283万元,比增26.1%,位居全市15镇之首;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百个亿,达110亿元,比增38.7%;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比增21.3%;实际利用外资7250万美元,比增14.1%;外贸出口57169万美元,比增55.4%;农村人均纯收入7442元,比增8.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6500万元,比增15.2%。七个村居集体纯收入3048万元,比增12.3%,其中:鱼月村1033万元,鱼林村516万元,中心村520万元,海澄村421万元,三灶社区325万元,金海岸社区150万元,草堂湾社区82万元。全镇38个自然村集体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4个,1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的有16个。

经济建设

工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三灶镇“遍地开花”,而镇村集体经济紧随其后得到快速发展。尽管农业经济在该镇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但三灶仍然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近年来,三灶针对农用地不断减少的状况,在抓好城镇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建设,抓好城乡统筹发展,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基本实现了富民兴村强镇、共同富裕的目标,为建设和谐三灶夯实了基础。“2004年,全镇4个行政村集体纯收入达到了1820万元,增幅达到3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30元,比上年增长近12%。”三灶镇有关负责人说,“其中,鱼月村共投入了850万元收购、新建标准工业厂房达9500多平方米,使村集体固定资产突破4000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纯收入可达1000万元。鱼林村筹集了615万元,建设了面积达到11500平方米的标准工业厂房,一栋楼高六层、面积7000平方米的配套宿舍正在建设中,今年村集体纯收入可达400万元。”中心村也忙着建工业厂房、配套宿舍楼,预计今年村集体纯收入可达320万元,比上年增长33%,属下的7个村民小组不甘落后,纷纷建设自己的商铺,村里家家户户忙着盖房子出租。海澄村求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千方百计理顺关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发包滩涂、物业出租等手段,今年村委会纯收入可达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0%,属下的8个村民小组的集体纯收入也可达100多万元。三灶镇从2003年起就开始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300万元,采取补贴方式扶持各村兴建厂房、商铺和工人宿舍,仅去年就兑现扶持资金260万元。去年4个行政村新建标准工业厂房3.3万多平方米,使村级工业厂房总面积增加到8.6万平方米,增长62.3%,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纯收入950多万元,直接增加村民人均收入近1000元。

投资环境

三灶镇是投资发展的理想之地,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由于三灶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不久将来她会成为珠三角西岸的交通枢纽,海、陆、空交通运输快捷便利,能实现企业产品销售的快捷、准时和高效。——珠海机场就在三灶镇内,目前拥有30多条国内航线,并已与香港机场达成合作,珠海机场将成为中国南方航空货运物流中心。——珠海港(南方深水港)距三灶镇仅27公里,目前已有2个2万吨级已投入使用、1个5万吨级和1个8万吨级的码头即将投入使用。九洲港距三灶镇35公里,并且随着九洲港货运搬迁洪湾港,则距离缩减至20公里。——广珠铁路计划于2009年开通,珠海总站距离三灶镇仅20公里,国内运输快捷便利。——广珠城际轻轨、江珠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太澳高速的开通,使三灶镇到达珠三角所有城市控制在1.5小时以内。——港珠澳大桥的规划,将使三灶镇成为港澳地区联系中国西南的大通道和中心枢纽,这必将为三灶镇的经济腾飞注入更为强劲的活力。三灶镇,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完善随着三灶镇工业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升级,社会服务配套体系日趋完善,企业员工的生活环境舒适,消费便利,为广大企业吸引和留住企业员工提供了有效支持。——拥有金湾高尔夫球场及俱乐部、金湾酒店、阳光假日酒店、鸿银酒店、金茂酒店等。——拥有上岛咖啡、麦朗咖啡等品牌餐饮企业。——拥有百和超市、得一超市、百福汇超市等大型购物超市。——拥有新世界海滨花园、嘉富园、鸿雅花园、景园居等中高档商住小区。
干净、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珠海地处低纬度的亚热带季风区,属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22.4℃(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8.5℃,最低气温2.5℃),年均降雨量1700-2300mm。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全市依山傍海,景色秀丽宜人,气候温和,四季常春,是国家级的“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旅游城”和“生态示范区”,获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三灶镇是“全国卫生城镇”,三灶镇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三灶镇是“广东省文明镇”。三灶镇拥有吉林大学珠海软件学院,遵义医学院珠海分院,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珠海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院校,为广大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研发支撑。服务型政府,使进入三灶镇的每一个企业都能专心生产和经营。三灶镇政府领导班子具有开放的发展思想和前卫的发展理念,有主动争取为企业服务意识,全镇上下有一切为了工业发展的共识,服务是三灶镇的环境“品牌”。

地缘优势

三灶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不久的将来她会成为珠三角西岸的交通枢纽,海、陆、空交通运输快捷便利,能实现企业产品销售的快捷、准时和高效。——珠海机场就在三灶镇内,目前拥有30多条国内航线,并已与香港机场达成合作协议,珠海机场将成为中国南方航空货运物流中心。——珠海港(南方深水港)距三灶镇仅27公里,目前已有2个2万吨级的货柜码头投入使用,2个5万吨级的货柜码头和1个8万吨级的石化码头已在兴建。届时将实现珠海企业产品的国际海运直航,有效降低企业产品的运输成本。九洲港距三灶镇也只有35公里,并且随着九洲港货柜码头搬迁洪湾港,则距离缩减至20公里。——广珠铁路将于2008年开通,珠海总站距离三灶镇仅20公里,国内运输快捷便利。——广珠城际轻轨、江珠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的开通,将使三灶镇到达珠三角所有城市控制在1.5小时以内。——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使三灶镇成为港澳地区联系中国西南的大通道和中心枢纽,这必将为三灶镇的经济腾飞注入更为强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