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电子地图 > 唐山市地图 > 迁西县地图 >
上营乡地图
上营乡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建设

临洮县上营乡对全乡农村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特别是通过电化教育,广大农民党员对洋芋、药材的种植,牛、羊、猪的养殖技术进行了培训,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致富能力。上营乡各村成立了党员电化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的电教播放员。对全乡12个村的电教设备进行了检查调试,对漆家沟、包家山等村的电教设备进行了维修,使各村的电教设备都能正常运转。为了拓宽学习领域,上营乡积极寻找学习素材,先后购进《洋芋种植与管理技术》、《黄牛养殖技术》等电视教材32部。乡电教片共有60部121张。同时,购进《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培训教材》一本,和刻录的电教片一切下发至各村,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党员的学习内容。二是确保人员的广泛性。上营乡党委把电化教育向群众、向学生课堂延伸,向窑坡村和上营村的农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延伸,取到了明显的效果。针对以往专题讲座中出现的“难听懂、难理解、难实施”的“三难”问题,乡党委在专题讲座时,配放电教片,用典型事例,生动的图片,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特别是赵家台村党支部在旱作农业实施过程中,通过电化教育,用活生生的事例与传统种植模式作对比,彻底打消了群众的顾虑,推动了全乡旱作农业的顺利实施。针对上营的实际,洋芋、饲草的种植,牛、羊饲料的配方及暖棚的修建等,在电化教育的同时,由农技、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地进行现场示范指导,提高了党员的接受能力,为进一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农村实际,提高广大党员、群众电化教育的参培率,乡党委针对各村的实际,把电化教育尽量安排在农活比较闲时,以支部为单位进行组织播放,确保广大党员、群众都能参加。

企业产值

全乡山场面积8.97万亩,林地面积10.89万亩,年产板栗、苹果、梨等干鲜果品类75万公斤,是我县重要的板栗生产基地。全乡共有300余个企业,其中主要铁选企业22个,矿点200多个,有证采矿企业28个,加油站共3个,从业人员4300余人,特别是铁矿业是全乡的支柱企业。此外,乡内还有丰富的花岗岩矿产资源。2003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亿元,人均纯收入3389元,超额完成利税76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山场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仅2003年底,全乡新发展养牛大户6户,50只以上养羊大户6户,300只以上养鸡大户3户,1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0户,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到年底猪存栏5508头,出栏5355头,牛存栏563头,出栏206头,羊存栏9004只,出栏5909只,畜牧业收入达到了653万元。

农业发展

上营乡党委、乡政府因地制宜地确立了“洋芋富乡、生态立乡、畜牧强乡、劳务兴乡、城镇活乡”的五大战略。主要以发展洋芋、畜草、劳务三大支柱产业和蒜苗、药材两大区域特色产业为主。其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洋芋富乡。全乡种植洋芋51300亩,占总耕地面积68529亩的75%,洋芋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1%,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全乡共调动洋芋良种700多吨,其中陇薯3号100多吨,陇薯5号、陇薯6号等600多吨。二是生态立乡。乡党委、乡政府充分发挥马衔山的资源优势,加大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万亩优质沙棘林基地,着力打造绿色上营,为东部供水工程涵养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城镇活乡。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道路建设为骨架,在完成上营路油化的基础上,新修农四级公路两条,争取三年内形成全乡道路网络化,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打造文化大乡。以举办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大力培育新农民,通过举办农业科技、法律知识培训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构建和谐上营,推动全乡经济建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旅游资源

上营乡以风景秀美的青山关景区而闻名遐迩。青山关古长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面的长城为砌砖,至今保存较好,长城垛口随山势高低成锯齿形,在夕阳西照时很有气势,景致十分壮观,这一带拥有月亮城、八面峰、七十二券楼、监狱楼、水门、扳倒井等十余处景点,极具研究、开发价值。此外,上营乡交通便利,东瓦上线、长城旅游路、丰董公路三条主要干线贯穿全乡,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县乡两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青山关开发广开绿灯,投资316万元,拓宽了长城旅游路,为游客提供了食宿方便的农家旅馆,经过全县上下通力合作,旅游区一期工程已高质量完成,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并已经开始运营使用。城堡内古建筑拔地而起,食堂、住房、车场、篝火地、绿地、广场、厕所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客流量与日俱增,每天以100人次流入于此,预计每年可带来1000万元的社会总定值,成为我乡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期工程即将开工,计划投资1800万元,与中国民族经济对外促进会副秘书长杨柳签订了投资1000万元的开发合同,县委、县政府投资800万元。

自然资源

壮丽的山脉,造就了丰富的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临洮县上营乡的优势资源。近年来,临洮县上营乡紧紧依靠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生态立乡、洋芋富乡、畜牧强乡、劳务兴乡、城镇活乡”五大战略目标和“洋芋—草—输出”的经济发展思路,按照“强洋芋、保生态、兴畜牧、抓劳务、建城镇”的要求,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洋芋产业已成为全乡农民经济收入的主导产业,洋芋种植面积达5.1万亩。

基本情况

上营乡地处迁西最北部,座落在大青山脚下,长河东畔,由原瓦房庄乡和原上营乡于1996年底合并而成,全乡14个行政村,3136户,共11116人,有汉、满、彝、蒙古四个民族,总面积87平方公里。上营乡以风景秀美的青山关景区而闻名遐迩。2003年9月7日—9日在此举办了为期3天的中国长城研讨会,扩大了对迁西的影响力。青山关古长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面的长城为砌砖,至今保存较好,长城垛口随山势高低成锯齿形,在夕阳西照时很有气势,景致十分壮观,这一带拥有月亮城、八面峰、七十二券楼、监狱楼、水门、扳倒井等十余处景点,极具研究、开发价值。此外,上营乡交通便利,东瓦上线、长城旅游路、丰董公路三条主要干线贯穿全乡,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几年来,县乡两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青山关开发广开绿灯,投资316万元,拓宽了长城旅游路,为游客提供了食宿方便的农家旅馆,经过全县上下通力合作,截止目前,旅游区一期工程已高质量完成,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并已经开始运营使用。城堡内古建筑拔地而起,食堂、住房、车场、篝火地、绿地、广场、厕所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客流量与日俱增,每天以100人次流入于此,预计每年可带来1000万元的社会总定值,成为我乡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二期工程即将开工,计划投资1800万元,与中国民族经济对外促进会副秘书长杨柳签订了投资1000万元的开发合同,县委、县政府投资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