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乡地图
山口乡相关地区地图:
饮食特色
山口乡是粮食充足的地方。山口乡人喜酿制一种糯米甜酒,这种酒红红的颜色,浓浓的酒香,甜甜的味道。您不要认为那是葡萄洒,更不要认为是加了色素和糖精,那是他们特制的“红娘过江酒”。这红娘过江酒的酒名据说是清朝道光皇帝的老师万承凤取的。万承凤的家乡就在修水黄沙镇的汤桥,古属安乡十三都。这汤桥酿制的糯米酒一向闻名,色香味浓,清醇可口,万承凤很爱喝家乡酿制的糯米酒。有一年,万承凤在京城的一个朋友请客,席间,主人拿出“女儿红”来款待他和其他客人,并多次夸自家的“女儿红”如何好。万承凤喝后感到只一般,觉得还不如自己家乡酿制的糯米甜酒。于是就说:“感谢仁兄款待,贤弟想改日邀仁兄到敞舍尝尝‘红娘过江’如何?”这朋友一听此酒名即满口答应。几日后万承凤邀请该朋友来到他家,从酒缸里舀了一大碗红红的糯米酒,顿时香味扑鼻。朋友尝之,连声赞叹:“好酒、好酒!但不知此酒为何称‘红娘过江’?”万承凤从酒缸底下舀起一团红红的酒酿糟说:“你看,这是来自我家乡江西修水的红酿,由家人不远千里跨过长江来到京城,不是‘红娘(酿)过江’又是什么!”朋友醒悟,连说:“好一个‘红娘过江’,好酒名!好味道!”。从此,这红娘过江酒传遍了京城。山口乡酿制红娘过江酒是用纯糯米做成的低度甜酒,醇香扑鼻、酒味酣酽,多饮不晕、醉不伤身,尤其加药操过的酒还有保健之功能。
风景文化
该乡山川秀美,景色迷人。境内纱帽山,山势奇特。中腹平缓开阔似坐毡,后背突兀象乌纱,左面山峰如双蟠龙,右面山岭若俩卧虎。登极远眺,如虹大江,烟波浩渺;近望宜城,似海市蜃楼。春暖满山杜鹃红似火,夏凉鸟鸣蝉噪山林静,秋色红叶染西山,冬令风轻暖朝阳。石门湖水面辽阔,烟波浩渺,渔帆点点,少鸥翔集。“柏子晴岚”、“石门泛秋”、“雁汊渔灯”是怀宁县十二景的三景。独特的山水风光,令历代文人墨客迷恋往返。现存古诗13首,其中唐朝诗人李涉的《井栏沙、夜遇客》、宋王安石的《过皖口》、《至皖口》、《别皖口》,黄庭坚的《向皖口》、明刘基的《江行》、清方都镐的《石门秋泛》,均成为令人击节称叹的千古绝唱。明末戏剧家阮大铖独慕柏子山,自号“柏子山樵”。“下有七里长亭,上有五里大庙,日有千人作捐,夜有万盏明灯”,栩栩如生地勾勒出皖口当年的繁华与兴盛。
自然资源
该乡境内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一是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主要有石英石、白云石、方解石、大理石、石灰石,其中石英石储量达1亿吨,白云石储量达1.7亿,且品位均在1级以上。二是水面辽阔,境内大小湖汊39个,可供养殖水面达2万亩,具有1000亩以上水面的有:石门湖、头坡圩、蒋畈圩、杨湖圩、虎形圩。三是旅游资源丰富。“游古”可看:700多年的府城隍庙、御葬、古井、古城墙、宋房屋遗迹、圆寂塔、古钱币遗迹、官债渡古桥、皖口老街、古战壕址等;“游山”可赏:中共柏子山区委旧址“杀尽(汗)奸”石刻、杨汝谷墓、纱帽山陵园、“柏子晴岚”、金岭寺、万佛洞;“游水”可观:“石门泛秋”、“雁汊鱼灯”、龙舟观赏、画舫游船、桃源里景点、七里亭等。
特色文化
山口乡人喜饮茶,遇客先让座,再敬一碗茶,嘴里还说道:“坐下当、戏下当、吃碗茶当”(修水方言,意思是坐下来歇会,吃碗茶再走)。修水茶区别于外地茶的标志是以佐料下茶,故称喝茶为吃茶。茶中以佐料的不同可分为仁乡茶、奉乡茶、泰乡茶、怀远茶和什锦茶等。佐料大多以茶叶、菊花、黄豆、芝麻、萝卜、生姜、柑桔皮等,有的还辅以花椒、桂花、茶弓。泰乡茶还以爆米或玉米为主要茶料,既解渴又饱肚。修水人以茶待客极讲礼仪。宾客光临,男主人陪坐,女主人泡茶,茶料越丰富,表示对客人越尊敬,故每向客人敬茶时总要说:“没么向哦”(修水方言,意思为茶料不多)。泡茶不宜太满,俗称:“茶泡浅,酒斟满”,又云:“姨婆(指不懂礼者)泡茶满盅盅,大姑(指懂礼者)泡茶大半盅。”接待贵客,茶料须下得丰富,所泡之茶要做到“上不见水,下不见底”。向客人敬茶,有用手端和盘托两种。来客只一二人,上茶一般用手端,如果来客多,便用盘托送。多以长幼尊卑定送茶顺序。送茶时,送茶人不能与客人正面相对,而要侧身上前;同时说声“请吃茶”。上完茶后,退时也不可背对客人,要侧身而退。送茶时,托盘可以无方向,但茶碗碗把应朝客人。用手送茶时,也不能捏住碗口,而要一手托碗底,一手帮衬碗把向着客人,双手递送。如果是双手都端了茶,应说“对不起,一只手咯”,以表示歉意。修水山口乡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接茶要用双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如暂时不吃,应放在桌上或茶几上,不能随意放在地上或其它地方。茶吃完后如主人未来收碗,应自行将茶碗放回茶盘。客人告辞时,应说“多谢茶”。旧时修水民间男女相亲俗称“看大姑”。相亲之日崽哩(男方)来到姑哩(女方)家,男女能否相成亲,要看“三碗茶”。第一碗是姑哩端上的待客茶,不管姑哩是否中意,这碗茶崽哩只管吃。但端第一碗茶时,姑哩会仔细观察崽哩,并决定中意否,如不中意第二碗茶就由母亲或家嫂端来,崽哩见后便起身告辞。如中意,由姑哩再端出第二碗茶,这回由崽哩决定中意否,如不中意可推托离去。如中意,姑哩在端第二碗茶(即定情茶)时,崽哩要将礼金放于茶盘里,称“压茶盘”。第三碗茶双方基本定终身。山口乡人每逢红白喜事,主人都设一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泡茶,为亲朋好友敬茶。民间请艺匠做工,主人还在工间奉上茶水和小吃称之为“歇茶”、“歇伙”或“过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