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沙坪坝区地图
沙坪坝区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旅游

沙坪坝区交通通讯畅达,是西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要道。全国铁路集装箱网络重庆中心站、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和国家二级火车站等七个火车客货站棋布于此;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五条,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内环快速路、绕城高速公路纵横域内。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需半个小时。
三峡广场:位于沙坪坝中心的三峡广场是都市旅游的新亮点。它连接绿色艺术广场、文化名人广场和商业广场,集观光、购物、娱乐、餐饮、健身休闲多种功能于一体,占地近8万平方米。三峡广场以一条长百米宽的人工河代表长江,两岸集中了鬼城丰都、奉节白帝城、忠县石宝寨、巫山神女峰、瞿塘峡夔门等三峡沿线著名景观,游客可在闹市中半日尽揽长江三峡概貌。类别:人文景观,所在区县:沙坪坝,地址:沙坪坝区小龙坎,交通说明:乘坐215,216,219,181等多路前往沙坪坝区方向
渣滓洞: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将其强占设立看守所。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后,在押人员全部撤并于渣滓洞看守所。1947年4月,渣滓洞看守所一度关门,关押人员全部转回白公馆,10月,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看守所,恢复关人,关押的主要有“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案”、“挺进报案”和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人员,关人最多时达300余人。类别:人文景观,所在区县:沙坪坝,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交通说明:在沙坪坝新桥乘坐上歌乐山镇汽车即到或乘车至烈士墓,在乘中巴到达。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区童家桥正街西侧的歌乐山下。这里原系国民党军事统计调查局“军统局”的总部、电台和监狱的所在地。二战后期,曾在此设立以训练特务为主要目的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要参观点有重庆解放前夕发生的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殉难烈士陵园,以“活棺材”闻名的、囚禁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红岩魂广场、松林坡陈列室等,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类别:A—AAAA景区等级:AAAA级,所在区县:沙坪坝,地址:重庆沙坪坝区烈士墓,交通说明:在上清寺乘215路在烈士墓站下即到
磁器口古镇:磁器口古镇位于沙坪坝区嘉陵江畔,这里原为嘉陵江流域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因生产及外运磁器而得名。现今磁器口古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瓷器口庙会四古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类别:人文景观,所在区县:沙坪坝,地址:沙坪坝区磁器口,交通说明:乘坐215路公共汽车在童家桥站下即到磁器口古镇西门,乘坐808路(南坪-菜园坝火车站-李子坝轻轨-红岩村-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正门),乘坐261路(新华路长江索道-解放碑-人民大礼堂-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正门),乘坐202路(重庆火车北站-红旗河沟-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正门)
白公馆: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被戴笠选中作为军统局本部看守所。围墙四周架起电网,修建岗楼,大门封闭,另开一小门进出,原一楼一底的十余间住房改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关押的多为案情重大的政治犯。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大批美方人员来渝,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关押人员移往附近的渣滓洞。1945年,白公馆被作为特别看守所。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成立保密局白公馆看守所,1947年4月,关押人员全部由渣滓洞迁回白公馆关押。类别:人文景观,所在区县:沙坪坝,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交通说明:在沙坪坝新桥乘坐上歌乐山镇汽车即到或乘车至烈士墓,在乘中巴到达。
重庆“林园”:"林园"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修建起来的一座园林,位于沙坪坝著名的歌乐山南麓,成渝公路经此,距市中区二十五公里。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重庆,次年11月,蒋介石抵渝。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待从室第一处主任的张治中,为确保蒋介石、宋美龄住所安全,选定山洞双河桥、万家大坝一带修建蒋宋郊外官邸。1939年11月官邸建成,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闻悉,即从歌乐山云顶寺住所前往致贺,对园中景物赞不绝口。蒋介石便将此别墅赠林。林森迁入居住,故称林园。1943年8月1日,林森在此逝世,在园中修建了林森墓。1944年蒋介石住进林园。1945年8月,在著名的"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业、王若飞等曾在此住宿。类别:人文景观,所在区县:沙坪坝,地址:沙坪坝歌乐山南麓
重庆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位于沙坪坝区中部,距市中心16公里,总面积3000亩,主峰海拔693米,为重庆近郊群峰之冠,素有渝西第一峰的美称和"山城绿宝石"之美誉200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2002年正式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区。歌乐山因"大禹治水功成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泉、洞、云、雾为一体,清丽、幽深、古朴、旷达。众多历史景点和神话传说赋与歌乐山无限灵气。古代文学大师们到此探幽览胜、赋诗刻石,写下众多名文佳句。歌乐山,属缙云山的一只余脉,它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和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而享誉全国,特别是随着长篇小说《红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歌乐山更成为一座英雄的山脉。这里松柏苍翠、林壑幽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中陪都遗迹林园,及山脚下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共同成为了人们假日休闲、追寻历史的好去处。歌乐山风景区由主峰中心景区、蒋介石官邸“林园”和重庆烈士陵园三个景区组成。山脚下的烈士陵园景区有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等历史遗迹,这一景区纵横10多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万人次,也是重庆市最为著名的景区。若逢阴晦天气,游客在这里又可领略到另一番不同的“云顶烟云”。重庆是一座雾都,而歌乐山常年多雾,山高云低,云烟弥漫,游人置身山顶,只见乱云飞渡,云涛奔涌,虽不比峨眉山的茫茫云海,但“半山烟云半山松”的景致倒也使人如临太虚。类别:A—AAAA景区等级:AAAA级,所在区县:沙坪坝,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交通说明:在沙坪坝新桥乘坐上歌乐山镇汽车即到或乘车至烈士墓,在乘中巴或索道到达公园
宝善宫教育博物馆:对于今天教育界的大多数人,“沙磁教育”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它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哪些辉煌的记录?它蕴涵了怎样丰富的内涵?今天发掘这一教育宝库面临哪些问题?,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沦陷区大批学校南下西迁,数十万流亡学生汇集山城。战前重庆中等以上的学校只有32所,此时一下增加到97所。迁入重庆的学校将近70%集中在方圆只有50公里的沙坪坝和周边的夏坝、兴隆场,仅沙坪坝磁器口一带就有各类学校200多所。一时出现了校舍林立,名师会萃,书声朗朗的教育繁荣景象,并且一直持续了8年。这一时期重庆的沙坪坝与昆明的巫家坝(西南联大所在地)、成都的华西坝被并称为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三坝”。
红岩村:红岩村原名红岩嘴,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距市区8千米。红岩村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30年代,这里是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刘家花园”。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荷花山庄:置身于荷塘边,清新的空气中夹带着一丝丝荷叶的芳香,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水蜡烛”是一种水生植物,平时不太容易看到,但在荷花山庄却有许多“水蜡烛”供你观赏。

经济发展

沙坪坝区农村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禽、水果为主的八大生产基地,集食品、旅游、生态功能为一体,具有典型的城郊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特征。全区乡镇企业2697个,年销售收入达135亿元。沙坪坝区工业基础雄厚,是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内工业门类齐全,有嘉陵集团、西南药业、农化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41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有力帆集团、渝安集团、华洋集团等知名的民营科技型企业。现已形成了汽摩配件、电子电器、生物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沙坪坝是重庆市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区。重庆马家岩装饰材料批发市场、重庆金属材料现货交易市场等四大市场年成交额近50亿元。人才市场、科技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重庆百货大楼、新世纪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北京华联、普尔斯马特等国内外知名商家已经或正着手进驻沙坪坝。集绿色艺术、历史文化名人、三峡景观于一体的三峡广场,是独具特色的重庆商业文化街区,以其浓郁的文化艺术内涵和优美的购物休闲环境带动了全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新城的西永镇和陈家桥镇,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是我国规划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于2010年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将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目前该区已经吸引惠普、富士康、英业达等一批IT巨头相继进驻,将助推重庆建成中西部第一大加工贸易基地。:

综合实力

经济总量加快扩张。本区生产总值完成229.6亿元,增长16.3%,全年增速均在16%以上运行;人均本区生产总值完成25983元,增长17%;工业增加值完成108.7亿元,增长19.1%;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21.4亿元,增长41.6%。二、三产业规模壮大。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19.6亿元、105.9亿元,增长17.3%、16.3%,呈现月度交替领先的良好态势,同向驱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分别拉动本区生产总值增长9.2个百分点、7.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1亿元,降低9%。一、二、三产业比重达1.8:52.1:46.1。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投资、消费、出口同向驱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8亿元,增长36.7%,重点建设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完成投资117.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房地产业完成投资74.2亿元,增长5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5亿元,增长18.4%;出口额完成5.1亿美元,增长32.1%。
工业经济运行稳健:
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6.9亿元,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14.3亿元,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1.4%,提高24个百分点。力帆集团、重汽燃油喷射有限公司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在80%左右,销售收入增长均在50%以上。
主创新效果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129.6亿元,增长19.5%,重汽燃油喷射有限公司、华孚工业有限公司新产品产值率均在50%以上。
技术产业初现端倪:西永微电园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渝德芯片和惠普软件为龙头的微电子产业集群和软件信息产业链正在形成,北大方正挠性电路板、亿科电气项目加快推进,重庆煤科安全产业基地开工建设,AP气体项目实现供气。
园区集聚效应显现:沙坪坝工业园A区渝安微车及发动机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开工。嘉陵集团已签订入驻沙坪坝工业园B区协议。重大科技园新增入园企业41家,达301家,实现增加值9.1亿元,增长31%。
工业改革稳步推进:国营重庆第二棉纺厂、国营重庆红岩玻璃厂的破产资产全部依法处置。国营重庆灯头厂、国营重庆制药机械厂、国营重庆塑料一厂和中保水泥厂的破产清算工作已近尾声,正在开展破产终结前的准备工作,力争2008年完成司法终结工作。区属国企及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改革脱困工作稳步推进中,目前70%企业已完成改革改制工作,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商贸与服务业提档升级:
流通业结构优化:商贸销售总额完成377.9亿元,增长28.4%。商圈业态逐渐丰富,重百沙坪商场改造升级,新加坡嘉茂购物中心进驻华宇广场,奥迪汽车4S店签订入驻协议,ITAT时尚折扣店等知名品牌专卖店顺利开业。专业市场群健康发展,马家岩·中国装饰建材流通交易中心和重庆市金属材料物流交易中心均进入重庆市专业市场20强。
物流业轮廓初显: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升级为国家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并开工建设,依托物流中心建设的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被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三大物流枢纽之一,上桥和平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投入运营。
餐饮业健康发展:完成营业额15.4亿元,增长18.8%,阿兴记、小洞天等20家知名餐饮服务企业入驻凤天美食大道,磁器口民俗文化餐饮街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美食街”称号。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25.1万人次,增长5.2%,旅游收入8.1亿元,增长12.5%。红岩魂二期广场竣工开放,融汇国际温泉城开工建设。
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磁器口古镇进入全市首批创意产业基地行列,开展“首届沙坪坝区特色文化产品”评选命名活动,欣阳广场被成功打造为沙区首家文化创意孵化广场,鸽牌创意产业基地完成规划设计;6、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区银行存款余额达到399.5亿元,增长14%,银行贷款余额达到241.9亿元,增长18.8%,东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驻我区,区域投融资活力增强。2007年,全区经济在2006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表现出6个突破特征,即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000家,本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人均本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自然地理

地理简介: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东滨嘉陵江,西抵缙云山,幅员面积396.2平方公里。区境中部歌乐山纵贯南北,东为沙坪坝,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工业基地,建成区面积35.26平方公里;西为梁滩坝,是农业、乡镇工业为主的地区,2003年重庆市大学城在这里动工兴建;中部歌乐山是重庆市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绿宝石”之称。沙坪坝区地貌归属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的一部分,全区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中部歌乐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间,最高峰歌乐山云顶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东南流经沙坪坝区19.3公里。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341.6天,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乐山森林区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2℃左右。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的水量丰富。全区水体除嘉陵江外,梁滩河、虎溪河、清水溪、凤凰溪、詹家溪、南溪口溪是区内较大的溪河。全区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歌乐山、中梁山地区,歌乐山森林公园1938年定名,2003年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历史沿革:沙坪坝从周朝的巴国属地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沙坪坝隶属于四川巴县第一区,治所设于古镇磁器口(龙隐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批学校、工厂、医疗机构迁入,沙坪坝从此人才荟萃,蜚声中外。1938年2月6日,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南开中学、重庆电力炼钢厂和由京沪平(北平)津等迁入该区的中央大学、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研究院博物院、北平师范大学劳作专修科、药学专科学校等科教文化机构及工业企业界、金融界发起创建重庆沙磁文化区。1939年划入重庆建置重庆市沙磁区,成为战时中国的文化区和重庆主要工业区。1950年建置为重庆市第三区,功能定位于文化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元前11世纪,原住川东一带的巴人部落征服其它部落候,由周武王封为巴国,定都江州(今重庆)。汉时沙坪坝地区已较繁荣,先后形成磁器口、化龙桥及沙坪坝附近人口聚居的处所。唐宋而后,沙坪坝区成为古渝州的通都驿道。清时,沙坪坝区已是巴县文化发达地区,西里之首。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府西迁,重庆襟江背岭,成为战时首都。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国共两党无数军政界名人要人,文学、科学、艺术、教育、理论学术、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如冯玉祥、张治中、郭沫若、冰心、巴金、老舍、臧克家、张伯苓、李四光、马寅初、阳翰笙、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等名扬中外的泰斗人物云集沙坪坝区,沙坪坝成为国统区著名的文化区,盛极一时,蜚声中外。1936年,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胡庶华先生公开发表《理想中的重庆文化区》,首次倡议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建立文化区。文中说:“重庆市之应建立新文化区,其意义不仅在四川文化本身的发展,而尤关系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前途。”1938年2月,重庆沙磁文化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个文化区最初以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南开学校、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中央电台、四川省立重庆女子职业学校等文教单位为主体,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文化中心大西迁和陪都沙磁区及歌乐山中央迁建区的划定,沙磁文化区的范围迅速向四面扩展,其外围边沿东至嘉陵江对岸的磐溪、柏溪,南达李子坝、华岩寺,西越歌乐山顺成渝公路直抵青木关,至国民政府教育部迁到青木关温泉寺办公,并在青木关老关口附近创建国立音乐院(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前身)。此时的沙磁文化区,严格说来,不单是中国西部的文化中心,实际已成为整个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了。在沙磁地区内,不但有各高校和文化科研机构文教科研资源的整合利用,在团结统一、举国一致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由于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工业实业救国、乡村建设救国热潮在文化区的汇总,还使这里的文化品位得以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现代精英文化和民族革命战争中大众文化的结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创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优秀传统在这一时期的继续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沙坪坝区已成为重庆市科技实力雄厚、文化教育发达的科教文化区,是全国著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区”和“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近年来,沙坪坝的群众文化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手段进一步更新、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现代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沙坪坝,正在文化的创意下奏响崭新的乐章!,历属江州、渝州和巴县。20世纪30年代初,沙坪坝隶属于四川巴县第一区,治所设于古镇磁器口(龙隐镇)。1939年划入重庆,建重庆市沙磁区。1940年至1949年属重庆市第十三区、十四区,1950年合并为重庆市第三区。1955年更名为沙坪坝区。1995年初,将大坪、化龙桥街道,石桥铺和石桥镇划出,同时划入原巴县的青木关、陈家桥等九镇。沙坪坝区辖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井口、詹家溪、石井坡、童家桥、渝碚路、天星桥、土湾、新桥、山洞、歌乐山13个街道办事处和覃家岗、歌乐山、井口3个镇,从巴县划入的陈家桥、曾家、虎溪、西永、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8个镇和中梁乡。区政府驻凤天大道8号4楼,1997年,沙坪坝区面积383.5平方千米,人口62.3万。辖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井口、詹家溪、石井坡、童家桥、渝碚路、天星桥、土湾、新桥、山洞、歌乐山13个街道办事处,覃家岗、歌乐山、井口、陈家桥、曾家、虎溪、西永、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中梁12个镇。区政府驻小龙坎新街,距市政府10千米。2000年2月25日,沙坪坝区政府驻地由小龙坎新街40号迁至天星桥凤天大道8号(渝府[2000]27号)。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789359人,其中:小龙坎街道29433人、沙坪坝街道71083人、渝碚路街道82713人、磁器口街道17296人、童家桥街道44959人、石井坡街道42773人、詹家溪街道30849人、山洞街道7517人、新桥街道44192人、天星桥街道48479人、土湾街道38195人、覃家岗镇40909人、歌乐山镇36650人、井口镇45473人、陈家桥镇31553人、虎溪镇16117人、曾家镇17328人、西永镇18868人、土主镇20602人、青木关镇25979人、凤凰镇21590人、回龙坝镇29614人、中梁镇18098人、联芳经济园区虚拟乡9089人。2002年,沙坪坝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小龙坎、沙坪坝、渝碚路、磁器口、童家桥、石井坡、詹家溪、井口、歌乐山、山洞、新桥、天星桥、土湾)、12个镇(覃家岗、歌乐山、井口、陈家桥、曾家、虎溪、西永、土主、青木关、凤凰、回龙坝、中梁),110个居委会、87个村委会。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68.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7万人。2005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3万人。常住人口86万人。200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2万人。常住人口87.7万人。200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1万人。常住人口89.1万人。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90.21万人。

工业概况

沙坪坝区现拥有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4家,重庆市民营企业50强5家,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36家。全区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企业涉足34个大类,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在全区工业经济中占据较大份额,摩托车整车、汽摩配件、织布、内燃机、高低压开关等产品在全国、全市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众多的工业企业中有享誉全国的嘉陵工业、力帆集团、西南药业、康明斯等企业。全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重庆市名牌产品29个,重庆市著名商标19个。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拥有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1个,市级都市工业园(楼宇)11个,区级都市工业园(楼宇)5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5个,市级创意产业基地1个。2007年末,全区工业单位数达到4500家,其中规模以上305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50家,10亿元以上4家,50亿元以上1家。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08.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7.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达到96.9亿元,全区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8.1万人,占全区全部从业人员39.4%。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86%,排在全市各区县第三位,工业经济07年在全市十强工业区县考核中排位第三。

文化教育

沙坪坝区科技教育发达,是长江上游科教文化名区。区内有高校19所。包括教育部直属的重庆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中小学113所,其中重庆市七所直属重点中学里的最出名的三所都在沙坪坝,它们是重庆一中,重庆南开中学(三中)和重庆八中。著名小学有沙坪坝区实验一小,树人小学,南开小学,沙坪坝小学等;在校学生近30万人。有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国家级重庆大学科技园”、五云山寨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全区教育文化形态完善,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文化工作先进区”,国家级重庆图书馆今年6月已投入使用。沙坪坝人杰地灵,是重庆的著名文化区。当今“读书就到沙坪坝”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沙区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教育底蕴丰厚,教育资源聚集,教育形态完备,各级各类教育发达。区域内现有高等院校7所(大学城建成后将达19所),科研院所65个,公办中小学90所,民办学校80所,幼儿园180多所,在校大中小学生近30万人。目前,区属学校有教育专家1人,中学研究员级教师8人,特级教师18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0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5名,首批市级骨干教师30名,首批区级骨干教师203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46名,校级骨干教师1000余名。沙区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炼出“固本铸魂,整体育人”理念,现有国家级示范家长学校1所,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德育示范学校7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18所,市级绿色学校6所,重庆七中被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沙坪坝区是教育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实验区、“《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和“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拥有教师进修学院和五云山寨素质教育基地、歌乐山国防教育基地、烈士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等教育资源,其中五云山寨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幼儿教育蓬勃发展: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先后创建了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和1所全军示范园,一、二级幼儿园数量递增。幼儿教师专业达标率80%以上,其中市、区级骨干教师10名,区“导师制”学员8名,市优秀教师、市幼教工作先进个人12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区适龄儿童入学年龄从六周岁半提前到六周岁,小学段入学率保持100%,巩固率达100%,视障、听力语言障碍、智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保持为100%,辍学率始终控制在1%左右,毕业合格率从1997年的85%提高到2006年的98%以上,中考联招上线率从1997年的29.98%提高到2006年的74.09%。
普高教育持续发展:全区现有公办普通中学28所,其中一中、南开中学、八中历史悠久,闻名全国;七中、凤鸣山中学和西藏中学为重庆市重点中学,七中、凤鸣山中学为重庆市首批示范高中创建学校,名重全市;七中、凤鸣山中学、青木关中学、三十二中学、天星桥中学为重庆市联招学校,六十八中为区级示范初中,社会声誉良好;二十八中、实验中学、双碑中学、歌乐山中学、六十四中等普通高中坚持严格管理,科学育人,各具特色。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现有中职学校22所,有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等8所国家级重点职中,重庆市小龙坎职中(重庆机电技术学校)、重庆市童家桥职中、重庆光华女子职业中专(全市唯一的民办重点学校)成为市级(省部级)重点职中。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区现有民办学校80所,每年培训量在1.5万人以上。全区民办学校拥有教职工近1400多人、资产1.4亿以上,年收入达1.2亿元,年纳税近2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资金近10万元。同时,沙坪坝区还着力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在6所民办学校建立了党支部。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依托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依靠各类高级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技术研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按照“四化”(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网络化)、“五城”(教育城、科技城、人才城、文明城、生态城)和“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大学城建设。到2010年,完成大学城建设任务,将使驻区高校发展为19所,入住20万名师生和10所名中、名小学,大学城将成为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聚集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此外,重庆西藏中学民族教育特色鲜明,办学水平高,成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工读学校和聋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成考自考教育全市领先,荣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优秀考区”、重庆市“自学考试先进集体”、“重庆市招生自考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等表彰;广播电视大学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优势;开展农民科学文化教育、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生产科研试验、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等服务,终身教育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