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重庆市地图
重庆市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世界自然遗产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
风景景观:
仙女山: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重庆十佳旅游景点,特色旅游胜地,地属武陵山脉,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乌江北岸。仙女山总面积8910公顷,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以其江南独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誉为“东方瑞士”,她与神奇的芙蓉洞、秀美的芙蓉江、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地质奇观、经典雅致的华邦酒店(4星)组合为重庆最佳旅游观光度假胜地。素有"东方瑞士"、"山城夏宫"之称的仙女山美得辽阔,美得让人窒息。冬季仙女山白雪皑皑,银妆纱裹,大草原滑雪、赏雪、雪地烤羊,把酒临风,兴致昂然;夏季园内气候湿润,茫茫林海,清风吹拂,凉爽宜人,是休闲、度假、避暑的绝好去处。高山草原是最引以为骄傲的游览景观,其旖旎美艳的风光被广大游客誉为具有西欧牧园风情的“草场公园”和“南国第一牧场。
茶山竹海:位于永川区城北2公里处,拥有2万亩大型连片茶园和5万亩巴渝第一大竹海。茶山竹海主要景点有桂山茶园、青龙茶园等三大片茶园和金盆竹海、竹海迷宫等六大片竹海,另外还有朱德楼、田坝子古墓、天子殿、薄刀岭等景点。薄刀岭海拔1025米,为渝西最高峰。共5家度假村和20余户旅游定点农家。游客在景区可品尝到茶、竹系列特色菜品,可欣赏到茶艺表演,还可参与采茶、制茶、制陶、篝火晚会等游乐活动。风光旖旎的中国茶山竹海面积有117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7%,国家一级环境空气质量,是理想的天然氧吧。同时,它是中国国家国际象棋队集训基地。武侠巨片《十面埋伏》国内唯一外景地。2万余亩连片茶园和5万亩浩瀚竹海连绵缠绕,交相映衬。
北温泉公园,位于北碚区,北濒嘉陵江,南倚缙云山。其前身为温泉寺,初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公园依自然地形而建,楼台亭阁错落有致,翠竹森森,林木葱茏,风景如画。园内景物以四大殿为中心。接引殿后有一山泉细流汇成的方池,池上石桥栏杆上刻有麒麟、芭蕉及花鸟等图案,皆为明代之作园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北温泉公园内有泉眼10处,泉水日流量5675吨,水温35°C-37°C,属弱碱性硫酸型矿泉,对皮肤、关节、肠胃等部位疾病有一定疗效。
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自然风光中最有价值的一段:瞿塘峡、巫峡十二峰、小三峡、三峡红叶,就在重庆境内。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光异彩。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三峡全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余景点推荐:武隆天生三桥武隆芙蓉江江津四面山北碚缙云山北碚金刀峡涪陵大木花谷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垫江牡丹园
历史古迹:合川钓鱼城、大足石刻、涪陵白鹤梁、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奉节白帝城、龙河悬棺群(石柱)、小三峡悬棺群(巫山)、江津莲花石。
主城景点: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今天的朝天门客运码头之上,有宏伟的朝天门广场,是俯看两江汇流,纵览沿江风光的绝佳去处。十分壮观。右侧长江汇合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
重庆人民大礼堂:位于人民路学田湾,是邓小平、刘伯承主政西南的时候修建。由张家德先生设计。整个建筑布局合谐,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重庆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她分明是一座静默的圣殿,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和倾听着一代又一代重庆人的光荣与梦想。
山城夜景:山城夜景是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每当夜色降临,万家灯火高低辉映,如漫天星汉,极为瑰丽。山城夜景得益于两江环抱,双桥相邻,江中百舸争流,流光溢彩。桥面千红万紫,宛如游龙,动静有别,有似不夜之天。重庆市区三面临江,一面靠山,倚山筑城,建筑层叠耸起,道路盘旋而上,城市风貌十分独特,由此形成绮丽夜景。“不览夜景,未到重庆”,雄伟的山城重庆,以辉煌的夜景闻名海内。
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展示重庆和三峡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如果说重庆人民大礼堂是20世纪50年代重庆的标志性建筑,那么,中国三峡博物馆将是21世纪初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一颗镶嵌在山水园林的山城重庆心脏的璀璨明珠。
加勒比海水世界:重庆加勒比海水世界位于国家4A级景区——重庆南山旅游核心地。公园占地近1000亩,分为室内、室外主题水乐园两部分,聚集16种世界级水上游乐设备,年人流量预计达到100万人次,将成为辐射整个西部的世界级主题水乐园。
其他:
名人纪念:聂荣臻故居、刘伯承故居、赵世炎故居、邓雪芹故居、冯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园、甘宁坟、严颜墓、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愚王祠、杨尚昆故居、刘子如故居
寺庙道观:大佛寺、双桂堂、银杏堂、螺罐山、慈云寺、观音寺、绍龙观、老君洞、华岩寺
特色古镇:磁器口、长寿古镇、中山古镇、涞滩古镇、龚滩古镇、石蟆古镇、偏岩古镇、龙潭古镇、东溪古镇、大昌古镇、双江古镇、西沱古镇、汉风古镇、白沙古镇、安陶古镇、石桥古镇、洪安古镇、龙兴古镇、三江古镇、黄龙古镇、安居古镇、塘河古镇、丰盛古镇、后溪古镇、路孔古镇、清泉古镇、松溉古镇、塘河古镇、双江古镇、走马古镇

地理环境

位置:重庆直辖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东临湖北省、湖南省,南接贵州省,西靠四川省,北连陕西省。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647.78平方公里。
气候: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每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极端气温最高43℃,最低-2℃,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河流:流经重庆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该峡位于湖北省境内),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嘉陵江穿过重庆市的主城区。重庆山山各异,水水不同,每一次跨越山水都依靠建桥技术的进步与创新。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重庆是中国惟一的“桥都”。重庆现有各类桥梁4500多座,主城嘉陵江和长江上已有大桥14座,数量和密度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城市,建设密度和施工难度世所罕见。

交通运输

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11月19日,“畅通重庆”启动,加快重庆的交通运输。重庆拥有成渝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宜万铁路六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另有铁路支线达万铁路、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在建兰渝铁路、渝利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遂渝铁路二线、南涪铁路、成渝城际铁路、渝万城际铁路、渝黔高速铁路。另外还有规划中的黔张常铁路、安张常铁路,以及郑渝、渝昆、重庆-西安客运专线、重庆-长沙客运专线。重庆作为铁道部审定的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在“十二五”期间,铁路交通将实现“四小时周边、八小时出海”的目标。2006年10月,位于江北区龙头寺的重庆北站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轨道交通三号线经过该站,向北直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向南可进入渝中半岛和长江南岸地区,方便乘客接驳。
公路桥梁: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326国道和城万快速通道。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10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南渝高速、渝武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万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邻垫高速(邻水至垫江)忠垫高速(垫江到忠县)及重庆内环快速路。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万南高速公路、万利高速公路、万达高速公路、丰忠高速公路。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为"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与公路建设发展同步的重庆桥梁建设也发展迅速,号称“中国桥都”,目前重庆在长江上已建成特大桥十五座,规划建设的还有六座,嘉陵江上已建成特大桥十二座,在建特大桥四座。
水运: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重庆的水运,顺长江东行,万吨级的轮船可顺江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逆长江西行,1000吨左右的轮船可到四川宜宾。较小轮船沿嘉陵江北上,轮船可至合川、潼南、南充、广安、遂宁等城市;经长江到涪陵入乌江,向南能通航到武隆、彭水,直至贵州境内。
航空:重庆主城区内曾经先后有五座机场投入使用。重庆全市现有三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于1990年投入使用,在此之前、1949年后重庆市一直使用位于白市驿的军民两用机场,进出重庆的航班都在此起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现在分别有国内航班的T2A、T2B和国际航班的T1三个特大型航站楼,1992年4月国务院将重庆江北机场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并改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但机场设施不能满足客流量需求,误点率高居不下。因此,2007年开工了第二跑道,并于2010年底建成使用。自此,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成为目前中西部唯一正常运行双跑道的机场,也是目前中西部唯一有轨道交通接入的机场。2010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580.01万人次。到2015年,当第三条跑道建成,江北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将达到4500万人次。西部航空公司和重庆航空公司以该机场为基地。
公共交通:重庆主城区内公共交通形势丰富多样,包含公共汽车、轻轨、地铁、过江索道、缆车、自动扶梯(亚洲最大)、升降式电梯以及过江轮渡等,其中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轨道交通和公交汽车(由于地形影响,在重庆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和电动车)。
特色交通:重庆主城区有两条全国独一无二的具有重庆特色的过江索道:嘉陵江索道:建于1982年,从渝中区沧白路跨嘉陵江与江北区金沙街相连,因与新建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桥位重叠,从2011年3月1日停止运营。长江索道:建于1986年,从渝中区新华路跨长江与南岸区上新街相连。重庆主城区有两处作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动扶梯和升降式电梯:皇冠大扶梯,连接两路口和重庆火车站;凯旋路电梯,连接凯旋路和较场口。此外,长江和嘉陵江上还有多条客运轮渡。
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车于2009年开行,从大渡口区巴国城到江北区龙头寺,采取全封闭运行。重庆轨道交通主城区内规划有10条线路(九线一环)。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轻轨)已于2005年6月18日通车。是中国第一条跨座式胶轮单轨高架轻轨线路,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现已开通较场口—新山村段,在建新山村—鱼洞段。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地铁)已于2011年7月28日通车。现已开通小什字—沙坪坝段,在建沙坪坝—大学城段。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轻轨)已于2011年9月29日通车。现已开通两路口—鸳鸯段,在建鸳鸯—江北机场段和两路口—鱼洞段。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地铁)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底开工建设。2012年竣工投入使用。

文化艺术

巴渝文化: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骠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四川省的广元,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五市,大体以嘉陵江为界。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为巴文化区辐射区域)
川剧是巴蜀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川剧中的“变脸”、“喷火”、“水袖”等绝活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重庆至巫山这段千里川江上,因此,在滚滚川江上,产生了许多歌咏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自古以来巴渝人民又喜欢"摆龙门阵"(聊天、讲故事之意),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蜀中、中国西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这里都有交融,加上重庆自己独特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码头文化。重庆的码头文化主要包括方言艺术和茶馆文化。袍哥文化是指哥老会、天地会、袍哥会等民间秘密结社内部的江湖义气对城市文化的那部分影响。如今在主城区只有在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可略为感受旧时文化。重庆代表性的著名画家有:罗中立,庞茂琨,朱宣咸,苏葆桢等。重庆代表性的作家有,小说,黄济人,戏剧,张昌达,文学评论家,吕进,文世奎,诗人李钢等。巴渝文化代表:川剧(变脸、喷火、巴剧、渝剧)、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川江号子、蜀绣、龙门阵、重庆方言、川菜等。文化设施:重庆市馆藏文物近30万件,现已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合川钓鱼城博物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史迪威旧居陈列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以及万州、铜梁等区县博物馆共40多个。重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先后启动。
陪都文化: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国民政府从南京撤至重庆,并将之定为"陪都",实为"战时首都"。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抗战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也是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7年中,留下诸多遗迹、轶事,使陪都遗迹成为重庆今天独特的人文景观。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内迁工业、学校的集中地,今天重庆许多大企业前身,都是当年南迁的企业。如当年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今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第25厂(今嘉陵厂)、第1厂(今建设厂)、第24厂(今特殊钢厂)、第21厂(今长安厂)、第20厂(今长江厂)等,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也在那个时候迁至重庆的北碚区。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四川省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坝”,现在重庆大学校园里还保留着国立中央大学的旧址。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者之一王家声等。由于重庆作为战时首都,1947年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联合国指定的资料寄存馆,一直未间断过,使重庆图书馆为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当时称“北京图书馆”)外,迄今为止中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另一图书馆。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坝上的莘莘学子现在遍布海内外,成为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十分怀念昔日的“坝上风光”(即沙坪坝),常有怀旧者故地重游,而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重庆大轰炸: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破坏。1941年6月5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公共防空大隧道中,躲避日军地毯式战略轰炸的7764名市民窒息死亡,酿成“大隧道惨案”,是重庆作为首都3年来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继德国在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对格尔尼卡(Guernica)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重庆经历日军大轰炸时,每天都有军人和平民死于轰炸,当时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摒弃前嫌,在重庆携手抗日。红岩村: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当时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或以中共代表、或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进行活动,与国民党当局谈判,进行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莅临红岩四十日。重庆谈判、上党战役,毛泽东坐镇红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红岩的历史增添了最为光辉的一页。1958年,以此楼为主体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立并对外开放。1963年3月,国务院公布此楼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饮食文化: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并对火锅这种饮食文化影响较大的。如今的重庆火锅仍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出多种特色火锅。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重庆菜属于川菜系(Sichuanstyledishes)分支,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川菜起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原来只流行于巴蜀地区,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开始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对川菜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川菜风味包括重庆、成都、德阳、乐山、内江、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火锅特色:1.它表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统一。2.它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在民俗风情上,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淋漓酣畅相溶之场景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3.它有较大的普及性。在重庆,上到官员,下到百姓,无一不喜爱重庆火锅。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图卢兹市法国1982-12-10沃罗涅日市俄罗斯1993-10-20西雅图市美国1983-06-03扎波罗热州乌克兰2002-04-25多伦多市加拿大1986-03-28普马兰加省南非2002-10-18广岛市日本1986-10-23杜塞尔多夫市德国2004-07-22莱斯特市英国1993-10-11布里斯班市澳大利亚2005-10-11设拉子市伊朗2005-10-19阿斯旺省埃及2005-10-19都城市日本1999-11-18维也纳市奥地利2004-09-30热尔省法国1988-10-21切尔卡塞市乌克兰2003-11-10弗拉基米尔市俄罗斯2004-11-13清迈府泰国2008-09-19科尔多瓦省阿根廷2010-05-08曼谷泰国2011-09-26
驻渝外事机构:
1.领事馆: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1998年5月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2000年3月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柬埔寨驻重庆总领事馆2004年12月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日本国驻重庆总领事馆2005年1月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丹麦王国驻重庆领事馆2005年7月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菲律宾驻重庆总领事馆2008年12月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馆2010年02月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圭亚那共和国驻重庆领事馆已签订2.其他: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西部署重庆联络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投资与工业转包促进机构重庆中心(SPX-CQ)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高平省重庆县

高平省下辖12县之一重庆县(TrùngKhánh)。越南重庆县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靖西县接壤,距离大新县硕龙口岸约38公里,人口约4万。近年来,在越南“革新、开放”政策指引下,其经济建设发展较快。距德天景区约2公里之处,有座已开发的龙敖洞(LongNgao,当地话意思是老虎洞)。重庆县城商业气息较浓,各种机构一应备齐。有银行、农贸市场、电信、娱乐场所等设施,农贸市场周边摊位人头攒动,购销两旺,商品则有啤酒、香烟、饼干、糖果、饮用品、蔬菜、水果等,琳琅满目。

方言

重庆方言(川东方言)隶属北方语系,是西南官话的一种。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重庆言子,是一种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方言评书诙谐幽默,重庆人自创的娱乐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