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铜梁县地图
铜梁县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温汤峡〗铜梁县是游客经重庆到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途径之地,境内山清水秀,开辟近百年的"重庆西温泉",以景色清幽、夏秋凉爽、矿泉浴疗、游泳训练等特点闻名遐迩。西温泉山的温汤峡,距重庆市仅60公里,是国道319线上风景最清幽最具特色的一段,她既有群山叠嶂、陡崖峭壁、茂林修竹之善,又有重庆四大名泉中海拔最高的西温泉造就的游泳、避暑之妙。其景点有四大名泉之一的西温泉、古遗迹铁围寨、烈士陵园、自然景观白石岩、沙帽石、邓家沟竹林、江家湾瀑布、太阳坪、三岔沟、仰天窝溶洞、南天门、青龙湖、国民党主席林森避暑山庄林公馆等。西温泉也是“中华龙温泉度假区”的建设项目之一。〖巴岳山〗巴岳山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的巴岳山雄奇壮观,云雾缭绕,茶果飘香,系重庆市十二景点之一;著名的巴岳"八景"天然而成,颇为壮观。巴岳山异石绝岩,山峦叠嶂,三十五峰,挺拔高峻。登临绝顶,俯视东西,五彩原野,尽收眼底。铜梁县志载:30公里外的"合川白塔,大足宝顶清晰可辨。"南连大足,北止319线,延绵三十华里,好像一条矫健游龙,呈现出万千姿态,因此被重庆市评为"小十景"。沿巴岳山盘山公路而上可直达极顶天灯石,山上罗汉松、山茶花、黄桷兰、云松等名木古树与无边无际的次生林一展碧绿,令人如沐苍海。玉版泉、飞来石、天灯石、棋盘石、黄桷门、巴岳寺、玄天宫、三丰洞、慧光寺、威镇门、九倒拐、铁笼山、毛狗坟等众多景点更让人百感丛生。林莽间四处错落有致的人工茶园如玲珑绣球,如碧波翠湖,清香扑面,巴岳云雾茶久负盛名,早在明永乐年间起即为蜀王钦定贡品。海慧牌"毓青碧露"精品荣获国家金奖。党高级将领白崇禧避暑山庄、白崇禧母亲之墓等景观。〖岚峰溶洞群〗岚峰旅游区位于铜梁县城以东,途径全德,蒲吕。距县城十九公里,气候独特,景色迷人,溶洞、石林、棕榈林使人留连忘返。岚峰溶洞,洞长1500米,宽5--20米,高2--30米,形态各异的石柱、石笋、石幔、石瀑、石帘、石盾遍布全洞,其内还有水流潺潺的阴河,更有石花珊瑚之稀罕。且洞中套洞,扑朔迷离。岚峰石林,一万余平方米的独特区域内,怪石林立,或突兀森严,或精巧别致,步入其中,如入梦幻迷宫。岚峰棕榈林,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棕榈林园内,植被茂盛,四季青绿,一派亚热带生态景观,是难得的生态旅游佳境。〖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也建于县城内。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391高地战场上,为了顾全整个战局,视纪律重于生命而勇于献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而修建的,该馆于1962年10月建成开放。全馆有纪念碑和英雄事迹陈列厅两部分组成。“邱少云烈士纪念碑”高15米,碑顶是5米高的烈士青铜塑像,碑名由朱德题写。英雄事迹陈列厅展出烈士衣物、图片和辅助陈列共计250余件,展示和歌颂了邱少云烈士的一生。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地址: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民主路64号。〖玄天湖〗,玄天湖水库是一座集农业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及环境生态保护为一体的中型水库,系重庆市“泽渝工程”项目之一。水库总库容1056万立方米,最大坝高29.69米。3.5公里长的水面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巴岳山脚下,一平方公里的辽阔水面辽阔秀美,湖面港湾连绵、小岛点缀,山水相映,与巴岳山雄伟的山势相呼应,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自然胜景宛如天成。

农村经济

铜梁县盛产稻谷、玉米、红苕、高粱、小麦、蚕豆、豌豆、油菜籽、土豆、大豆等,为全国优质柑桔基地县、全国一百个产粮大县之一、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蚕桑基地县。1998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481万元(现价)。粮食产量382026吨,油料产量2461吨,糖料产量308吨,烟叶产量1吨,茶叶产量147吨,水果产量16500吨。主要特色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全国"九五"期间将重点实施0.33万公顷优质柑桔"亿元工程"、18万张养蚕工程、85万头养猪工程、琼、涪两江船体网箱养鱼工程、0.13万公顷蔬菜基地建设工程、50万只中华鳖养殖工程、几百万公顷种子工程、8万只良种山羊养殖工程,以银杏、板栗为主的几百万公顷干果工程等。铜梁县森林面积4。03万公顷,林地面积3。15万公顷,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长防林先进县。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柏木、大叶桉、泡桐、楠木、银杏、红豆树等,还有千年古楠、桫椤、毛脉卫矛等珍稀古树。林业重点推广开发项目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全国薪碳林试点项目工程、多功能防护林工程。境内主要渔业养殖品种有草鱼、异育银鲫、彭泽鲫、建鲤、花鲢、白鲢、甲鱼、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美国青蛙等。

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综合: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797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9%,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4031万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07724万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6215万元,同比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4:55.4:3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348元,比上年增长17.1%。
农业:引进业主实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24.5%;狠抓10万亩市级重点蔬菜基地建设,新建成蔬菜基地3万亩;实施“万千工程”,土地整理新增耕地1.1万亩。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4031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65万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平均亩产396.2公斤。油料播种面积6.14万亩,增长75.4%。蔬菜播种面积达20.53万亩,增长15.9%。全年粮食总产量35.52万吨,比上年减少0.1%。蔬菜产量达35.71万吨,增长17.2%。肉类总产量8.36万吨,增长3.7%。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三年再造一个铜梁工业”的目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7295万元,增长25.6%,比2006年增长108.1%。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0429万元,比上年增长19.1%。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9921万元,比上年增长38.1%。按投资类型分,建设与改造投资1004040万元,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105881万元,增长3.9%。按城乡投资分,城镇投资1029504万元,增长40.3%;农村投资80417万元,增长14.5%。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59362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投资455530万元,增长18.4%,其中工业投资455530万元,增长18.4%;第三产业投资595029万元,增长55.5%。成功举办春季房交会,第六期廉租房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72.95万平方米,下降0.2%。竣工面积52.65万平方米,增长22.7%。商品房销售面积57.75万平方米,增长17.7%。销售额125406万元,增长4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6.2%,占商品房销售额的91.4%。全县共实施重点项目216个,实现开工186个,累计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985801万元,同比增长114.6%。其中,基础设施及公益性项目投入564690万元,重点工业项目投入267755万元,重点农业项目投入101156万元,重点商贸及旅游项目投入50000万元。
国内贸易:永辉超市、苏宁电器等知名商贸企业入驻铜梁,重百铜梁商场扩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由37家增加到52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农家店230个,实现村级农家店覆盖。认真落实“家电汽摩下乡”政策,家电汽摩下乡产品实现销售额1.18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229万元,比上年增长19.6%。
对外开放:成功引进中国吉利集团30万台自动变速箱项目,引进重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红旗缸盖、南雁集团、民康机械等较大项目相继落户。全年共存有招商引资项目244个,实际到位资金4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96万美元。其中,新引进项目130个,协议引资金额189.5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77亿元。在正式签约的117个项目中,协议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5个。全县外贸出口企业由23家增加到29家。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04.5万美元,增长96.3%。积极发展对外劳务,向新加坡、安哥拉等国外派劳务735人,占全市1/3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外派劳务基地。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新开通8条农村客运线路,新增出租车50辆,投放公共自行车300辆;城北加气站投入使用。实施道路安保工程68.3公里,新增11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乡镇通畅率达100%;实施行政村通畅工程152.82公里,新增38个行政村通(水泥)砼面路,村通畅率达到93.6%。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000公里,其中公路通车里程达1900公里。拥有营运汽车3331辆,其中客车671辆,货车2660辆;各种船只139艘。全年货运量达432万吨,货物周转量36521万吨公里;客运量达2228万人,旅客周转量达60516万人公里。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50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02万户,比上年增加1806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87万户,比上年新增3.57万户。互联网用户2.59万户,增长35.2%。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全年完成三级财政总收入180344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50440万元,增长21.8%,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94811万元,增长27.1%。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237808万元,增长28%,其中一般性财政支出178985万元,同比增长33.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15147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53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各项贷款余额为489732万元,比上年增长34.3%。全县国有保险机构开办险种351个,承办保额688500万元,保费收入23519万元,赔款支出2215万元。
城市建设:完成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建、改建城市公园6个、景观大道5条,新建城市绿地700亩。人均公共绿地达17.8平方米,绿地率达39.6%,绿化覆盖率达44.5%。人民公园、雪庵公园、龙门街分别被评选为市级优秀城市公园、优秀社区公园、优秀林荫步道。玄天湖水厂投入使用,建成垃圾收运系统、垃圾中转站,启动高楼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城区污水管网5公里,县城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5%,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
教育和科学技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捆绑式改革和100人支教团工作;在全市首开先河委托西南大学开办音乐、体育教师培训班,培训学员102人。实验一小等3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创建绿色学校16所,其中市级绿色学校3所。2009年,全县小学招生5794人,普通中学招生1717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2410人。年末全县拥有小学64所,在校学生37231人;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5402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7508人。着力创建“教育高地”,高考上线5603人,上线率达89.8%,高出市平8.3个百分点;中考联招上线3806人,占全市九分之一。全面扶持和平药业和良奇科技公司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实施国家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个。成功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个,开发市级重点新产品5个,申请专利220件,增长230%。积极筹建重庆铜梁科技孵化中心,入驻科技型企业4家;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和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历史沿革

1976年春,"铜梁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2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已有人类居住。县城凤山公园博物馆内陈列有更新世纪石器、殷周方鼎和恐龙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铜梁文化"。春秋战国时,先为巴国的垫江属地,后属秦。历汉至唐为合州的石镜县辖地。唐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始建县,以境内有"小铜梁山",命名铜梁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镜之南、铜梁之东置巴川县;唐乾元年(758年)分巴川县置大足县;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废巴川县入铜梁县;明成化十七年(1480年)划铜梁县、遂宁县部分地置安居县。清康熙元年(1662年)撤铜梁、安居二县地复置铜梁县,属重庆府。六十年(1721)将原铜梁、安居二县划出置铜梁县。1912-1928年铜梁仍属重庆府。1929年铜梁直属四川省政府。1935年改属四川省第三督察区后改为永川专区。1949年后,隶属川东行政公署璧山专员公署,1951年属江津专区,1981年属永川地区;1983年随永川地区划归重庆市。县城距重庆市103公里,渝遂高速通车后只有52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巴川街道。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大撤退,黄埔军校校本部奉命西迁成都。西迁途中,曾设校在铜梁,从铜梁走出了6500多名黄埔军校毕业学员奔赴抗日前线!黄埔军校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代热血青年。曾是黄埔校址的铜梁,已经铭刻在无数黄埔人的心里。每个铜梁人,都无不为此而感骄傲。

铜梁龙灯

铜梁龙灯是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首。铜梁扎龙技术的传人是二坪镇街道一位罗姓的老人,铜梁龙就是从这里走出去发扬光大。铜梁龙灯两度晋京参加国庆大典,铜梁舞龙队被中国龙狮协会冠名为“中国国家舞龙队”,铜梁龙具被国家体委指定为全国舞龙竞技比赛标准道具,铜梁龙舞被国家体委指定为全国舞龙竞技比赛的标准套路,铜梁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龙灯之乡”。铜梁龙灯成为最具中国龙文化的杰出代表。铜梁龙灯的代表品种是为大蠕龙,世人将其直呼为“铜梁龙”。它的舞蹈在多变的构图和动作转换中,传达着神龙的无穷意趣、雄浑气势和神韵风采。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视觉感受……然而,铜梁龙更为突出的表演艺术特色是:以大龙具、大场面、大套路、大变化来体现大气势、大情感。在这几“大”之中,又始终包含着精致和细腻,贯穿着灵动与轻捷。它集南北龙舞之所长,既体现出北方龙的浩大和豪放,又同时具有南方龙的精美与灵巧特;既有北方龙舞刚猛有力、激烈奔放、浑朴昂扬、表意直接的“刚”,又有南方龙舞柔缓细腻、轻捷矫健、活泼灵巧、变化有致的“柔”;从而能够集高、难、精、美于一身,用丰富的动作和套路来有声有色地展现出巨龙翻滚腾飞的意蕴与雄姿。正是这种兼收南北龙舞之所长而形成的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规定了铜梁龙所具有不同凡响的特殊美学品格——磅礴与细腻共存,浩大与精美同辉。

行政区划

铜梁县辖3个街道、25个镇:巴川街道(教育科技园区)、东城街道(金龙工业园区)(温泉度假区)、南城街道、蒲吕镇(蒲吕工业园区)、土桥镇、旧县镇、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白羊镇、平滩镇、虎峰镇、石鱼镇、福果镇、少云镇、维新镇、高楼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永嘉镇、安溪镇、西河镇、侣俸镇、太平镇、小林镇、双山镇、庆隆镇。2000年,铜梁县辖巴川、旧县、安居、平滩、虎峰、西泉、少云、蒲吕、侣俸、土桥、二坪、水口、白羊、石鱼、维新、高楼、福果、大庙、华兴、围龙、全德、永嘉、安溪、西河、太平25个镇;永清、小林、双山、中和、岚峰、庆隆、新复、斑竹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94104人,其中:巴川镇117388人、土桥镇27732人、旧县镇41868人、二坪镇14981人、水口镇11452人、安居镇38887人、白羊镇17910人、平滩镇47432人、虎峰镇37947人、西泉镇10741人、石鱼镇24029人、福果镇20114人、少云镇26917人、维新镇19960人、高楼镇13565人、大庙镇27368人、围龙镇24583人、华兴镇14693人、蒲吕镇25198人、全德镇22388人、永嘉镇34815人、安溪镇10843人、西河镇19260人、侣俸镇30730人、太平镇27499人、永清乡9175人、小林乡12584人、双山乡12666人、中和乡6902人、岚峰乡10339人、庆隆乡15680人、新复乡9774人、斑竹乡8957人。2002年,铜梁县辖25个镇、8个乡:巴川镇、土桥镇、旧县镇、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白羊镇、平滩镇、虎峰镇、西泉镇、石鱼镇、福果镇、少云镇、维新镇、高楼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蒲吕镇、全德镇、永嘉镇、安溪镇、西河镇、侣俸镇、太平镇、永清乡、小林乡、双山乡、中和乡、岚峰乡、庆隆乡、新复乡、斑竹乡。共有45个居委会、571个村委会。成年末户籍总人口80.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7万人。2006年8月2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铜梁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渝府〔2006〕169号):同意铜梁县将8个乡、25个镇调整为3个乡、22个镇、3个街道。具体调整方案如下:(一)撤销5个乡、3个镇:撤销永清乡、中和乡、岚峰乡、斑竹乡、新复乡、巴川镇、全德镇、西泉镇。(二)设立3个街道,1.巴川街道。管辖原巴川镇的和平、正街、龙山、东方、东城、体育街、洗马等7个社区居委会和黑龙、桥家、永安、千年、梨树、大坡、鸿雁、陡石、盘龙、高滩、登高、接龙、方碑、玉皇、卢洞等15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幅员面积37.33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中兴路(原巴川镇人民政府驻址)。2.东城街道。管辖原全德镇和原巴川镇的塔山社区居委会和双门、袁家、柿花、玉泉、铁佛、晏渡等6个村所属行政区域,辖26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50.31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塔山街。3.南城街道。管辖原巴川镇的南门、南城2个社区居委会和两路、太阳、河东、大垭、西来、铁石、鱼溅、翠英、黄门、桐子、牛王、岳阳、白马、梯子、聚星、老店等16个村及原土桥镇的垣坝、会水、梭罗村和原石鱼镇的巴岳、沙塆、交通村所属行政区域,辖22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60.34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铜大路。(三)调整7个镇的行政区域范围,1.蒲吕镇。管辖原蒲吕镇和原岚峰乡所属行政区域,辖26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63.24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蒲吕场(原址)。2.旧县镇。管辖原旧县镇和原永清乡所属行政区域,辖33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77.9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旧县场(原址)。3.少云镇。管辖原少云镇和原中和乡所属行政区域,辖25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66.2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关溅场(原址)。4.虎峰镇。管辖原虎峰镇和原西泉镇所属行政区域,辖42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78.83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虎峰场(原址)。5.侣俸镇。管辖原侣俸镇和原斑竹乡、新复乡所属行政区域,辖3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87.56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侣俸场(原址)。6.土桥镇。管辖原土桥镇(垣坝、会水、梭罗3个村除外)所属行政区域,辖18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6.04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旧市坝(原址)。7.石鱼镇。管辖原石鱼镇(巴岳、沙塆、交通3个村除外)所属行政区域,辖17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32.87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石鱼场(原址)。(四)保留3个乡、15个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双山乡、小林乡、庆隆乡、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平滩镇、白羊镇、福果镇、高楼镇、维新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永嘉镇、西河镇、安溪镇、太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