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镇地图
永嘉镇相关地区地图:
未来展望
永嘉镇将充分利用铜(梁)—永(川)公路沿线的有利条件,活用各种政策,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发展工业企业,逐步形成采矿、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和特色养殖四大产业。同时,在镇东山大土、窝沱等村,有成片楠竹(笋竹两用)林5000多亩,山内空气清新,泉水甘冽,竹笋、野生菌、蕨菜等味道鲜美,且与永川茶山竹海相连,观光旅游开发前景广阔;西山圣水村风景独特,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唐氏古墓至今保存完好。将充分利用东山万亩楠竹资源和西山圣水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作好发展规划,开发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因地制宜
重庆市铜梁县永嘉镇高龙村的山坡上,村党支部书记梁先海等村社干部和一群社员冒着小雨规划建蓄水池的地址和进入农户家的管道线路,启动了该村农村改水工程。村干部介绍说,镇里制订的因村制宜实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符合实际,为在年内顺利完成这一工程提供了保证。永嘉镇高龙、复兴、竹海三个村是永嘉镇人畜饮水最为困难的村,2006年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2007年,永嘉镇在县里的支持下,计划在高龙、复兴、竹海三个村实施740多户农户的人畜饮水工程,通过打机井采地下水的办法解决饮水问题。镇里在实地规划中,发现高龙村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其余两个村农户居住较为分散的情况,为了把这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镇里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这一工程,这一做法受到群众的拥护。根据镇里的安排,高龙村采取建两口大型蓄水池,再用小水管将水源接到各家各户的办法。复兴村、竹海村农户居住相对分散,采取独户打浅机井、联户打深机井的办法解决供水问题。这一方案既切合实际,又节省资金,还将加快工程进度。2008年,镇村已做好了打井的前期所有工作,待打井队招标进场后即可全面展开。党政建设
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校的培训阵地作用,整合县煤炭、计生、扶贫、农办等培训资源,通过组织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学习班、研讨班、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乡镇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任前培训中,集中进行一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誉观的再教育,开展“人生怎样才有意义”的专题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使乡镇班子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真正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同时,还通过集中培训、以会带训等方式组织乡镇党政领到外省、外县和本县乡镇互相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本领。完善制度,在议事决策上求规范:各乡镇建立和完善了《乡镇党委议事决策规则》,界定了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的召开时间、参加范围、议事内容和议事程序,规定了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等。决策中充分体现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迅速向党委报告。各乡镇党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有效提高了决策水平。
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实现发展业绩公认化:在全县各乡镇推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建立了“述、评、考”的三步式实绩考核模式和“上评下、下评上”制度。每年组织乡镇机关干部、乡镇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负责人对乡镇党政班子的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开拓精神等进行评议,让群众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拥有重要评价权。年度考核中,县成立了由组织、纪检、人大等部门组成的乡镇考核工作小组,对各乡镇重点工作目标和共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实绩档案,把考核的实绩档案将作为县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在年度考核中优秀乡镇和优秀乡镇领导干部进行通报表彰,并上浮年度考核奖,对考核后列的乡镇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连续末位的进行淘汰。
加强监督机制,坚持从严治理: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与其它相关部门建立了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在乡镇聘请了32名义务廉政监督员,进一步加强乡镇内部监督管理。县纪委逐步探索对乡镇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管理机制,努力构筑家庭、社会监督体系,制约干部的行为。县委组织部规范干部考察程序,推行了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同时,深化乡镇政务公开,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回访,采取有效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及时掌握动态,以利于对症下药,认真监督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