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渝北区地图
渝北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原生植被破坏后逐渐生成次生林,分布在各山脉。现有野生植物97科、219属326种,其中可作中草药的123种。用材林木主要有松、柏、杉、栗、青杠、枫、樟、竹、楠和其他阔叶林木;经济林木主要有柑桔、柚、梨、桃、李、苹果、樱桃、枇杷、核桃、桑、茶、银杏、榕树、铁树、桂花、罗汉松、山茶花等,近年来还引进了不少热带观赏植物品种。全区有野生脊椎动物87种,其中哺乳动物19种,鳞介类21种,禽类40种,爬行类7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锦鸡、鲟鱼、水獭等。水资源除长江、嘉陵江过境水外,尚有御临河常年过境地表水量约17亿立方米,区境内年平均降雨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流出地表总量约1.1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硫铁矿、砂金、含钾凝灰岩、石灰岩、石英砂、陶瓷土、耐火粘土等19种,均有不同程度开采。铁山坪一带有野生植物97科219属329种,其中野生中药材123种。古遗址有洛碛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汉代崖墓群、南宋抗元名城多功城、宋代状元冯时行寓所“缙云故里”及“状元井”、明代“六朝元老”少师兼吏部尚书追赠太师蹇义墓、清初白莲教据点辜寨坪等。渝北区旅游资源丰富,名山胜水、古迹园林、民俗风情汇萃而成独具魅力的旅游胜景。东部有盛名远播的“武陵仙境”统景风景区,是重庆“十佳”风景名胜之一,以“统景峡猿”居古巴渝十二景之首,统揽山、水、林、泉、峡、洞、瀑,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同时也是西南最大的亚健康温泉理疗保健中心。邻近的张关大型溶洞群体,星罗棋布,其中2000米的地下阴河如海底潜龙,与御临洞相连而形成全长5000多米的地下宫殿。白岩乡境内的天险洞内起伏跌宕、钟乳丛生,附近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白莲教遗址、悬棺、栈道等古迹;排花洞又称“水晶龙宫”,以飞珠溅玉的排花飞瀑幽深怪异的钟乳洞天而著称。

地质地貎

渝北地处华蓥山主峰以南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全境自西向东由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平行岭谷。北部为中山,海拔1460~800米;中部为低山,海拔800~450米;南部多浅丘,海拔450~155米。本区域地质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区,地质形态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和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束,褶皱带呈北北东向展布,狭长而不对称,褶皱紧密,向斜宽,背斜窄,断裂少。地貌多呈垄岗状,山体雄厚,长岭岗、馒头山、桌状山错落于岭谷间,地势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谷坡河岸多溶洞。过境主要河流有长江和嘉陵江。嘉陵江沿区境西南边境流过,有后河注入。区境中、东部有寸滩河、朝阳河、长堰溪、御临河注入长江。长江沿区境东南边境流过。总体上讲,在主城九区和近郊区县当中,渝北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禀赋比较差。但是特殊的地形地貌也造就了该区比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温泉为特色的统景风景区、以溶洞为特色的排花洞和张关风景区、以森林为特色的玉峰山公园,在全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历史沿革

综述:区境在周代属巴国,秦汉至西晋属巴郡江州县。三国初,蜀汉在今洛碛一带置乐城县,至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裁撤,复归江州县。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原在涪陵的枳县迁治于乐碛(今洛碛镇),区境东部遂归枳县,而西部仍属江州县。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起,区境属垫江县;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并入巴县。明朝为巴县江北镇。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析巴县江北镇设置江北厅,属重庆府。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巴县义里、礼里、仁里上六甲划归江北厅,史称“江巴分治”。民国二年(1913年)改江北厅为江北县,属四川省川东道。1949年11月30日江北县解放,属川东行署璧山专区,后属江津专区。1976年1月归重庆市管辖。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8号)撤销江北县,设立重庆市渝北区。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江北县,设立重庆市渝北区,渝北区辖原江北县的两路、沙坪、回兴、石坪、龙溪、人和、大竹林、礼嘉、鸳鸯、木耳、王家、兴隆、茨竹、大湾、中河、龙兴、洛碛、石船、麻柳沱、统景、大盛21个镇和古路、高嘴、永庆、石鞋、华秦、天堡寨、舒家、关兴、张关、明月、龙安、白岩、黄印、悦来1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两路镇。2000年6月21日,龙溪镇政府驻地由松桥路7号搬迁到龙山村十一社(渝府[2000]123号)。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843482人,其中:两路镇123185人、龙溪镇96893人、人和镇32541人、大竹林镇19053人、礼嘉镇19371人、悦来镇12603人、鸳鸯镇30399人、回兴镇24500人、石坪镇23005人、沙坪镇20002人、王家镇24870人、木耳镇19546人、石鞋镇13594人、兴隆镇19460人、永庆镇13786人、茨竹镇23988人、中河镇15782人、大垮镇17978人、舒家镇14881人、龙兴镇29316人、石船镇42065人、统景镇29257人、明月镇14982人、大盛镇21527人、麻柳沱镇16946人、洛碛镇45905人、古路乡14857人、高嘴乡12424人、华秦乡3817人、关兴乡8381人、天堡寨乡11468人、龙安乡9587人、黄印乡7382人、白岩乡5450人、张关乡4681人。2000年底,渝北区辖双凤桥、双龙湖、人和、回兴、龙溪5个街道办事处;沙坪、石坪、木耳、大竹林、礼嘉、鸳鸯、王家、兴隆、茨竹、大湾、中河、龙兴、洛碛、石船、统景、麻柳沱、大盛、永庆、石鞋、舒家、明月、悦来、张关、天堡塞、古路、关兴、高嘴27个镇;华秦、龙安、白岩、黄印4个乡。2002年8月28日,关兴镇更名为玉峰山镇,政府驻地由关口迁至玉峰场(渝府[2002]149号)。2002年,渝北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双凤桥、双龙湖、人和、回兴、龙溪)、27个镇(洛碛、鸳鸯、石船、龙兴、沙坪、礼嘉、木耳、兴隆、茨竹、统景、石坪、王家、麻柳沱、大盛、大湾、大竹林、中河、张关、天堡寨、古路、玉峰山、高嘴、悦来、石鞋、永庆、舒家、明月)、4个乡:龙安、华秦、白岩、黄印),44个居委会、560个村委会。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81.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27万人。2003年6月5日,渝北区将现有的4个乡、2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不含北部新区)调整为2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撤销4个乡、4个镇,保留9个镇、3个街道的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更名2个镇,调整11个镇、1个街道的行政区域。调整后,24个镇、街道的平均面积由调整前的41.4平方千米扩大至55.2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22200人增至29600人。北部新区4个镇建制不变(渝府[2003]144号):
撤销4个乡、4个镇:撤销华秦乡、黄印乡、龙安乡、白岩乡和沙坪镇、天堡寨镇、石鞋镇、永庆镇。
保留9个镇:保留9个镇、3个街道的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保留洛碛镇、悦来镇、王家镇、高嘴镇、古路镇、石船镇、麻柳沱镇、大盛镇、舒家镇和双龙湖街道办事处、回兴街道办事处、龙溪街道办事处。
更名2个镇:将保留的中河镇更名为华蓥山镇,舒家镇更名为御临镇。
调整11个镇、1个街道的行政区域:木耳镇:政府驻地木耳场。辖原木耳镇和石鞋镇所属行政区域。面积83.5平方千米,总人口370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01人。辖34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兴隆镇:政府驻地兴隆场。辖原兴隆镇和永庆镇所属行政区域。面积93.5平方千米,总人口353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80人。辖36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华蓥山镇:政府驻地中兴场。辖原中河镇和华秦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75平方千米,总人口205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30人。辖21个村委会。张关镇:政府驻地张关场。辖原张关镇和白岩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44平方千米,总人口106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7人。辖15个村委会。统景镇:政府驻地统景场。辖原统景镇、龙安乡和黄印乡(除龙尾村、荣光村、梨塆村、金担村外)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12.3平方千米,总人口448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81人。辖53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明月镇:政府驻地明月场。辖原明月镇和黄印乡的龙尾村、荣光村、梨塆村、金担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37.6平方千米,总人口192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18人。辖21个村委会。龙兴镇:政府驻地龙兴场。辖原龙兴镇和天堡寨镇(除三桥村、高笋村、青林村、支援村1、2组外)所属行政区域。面积54.62平方千米,总人口379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13人。辖30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玉峰山镇:政府驻地玉峰场。辖原玉峰山镇和石坪镇的新坪村及天堡寨镇的三桥村、高笋村、青林村、支援村1、2组所属行政区域。面积48.56平方千米,总人口141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45人。辖13个村委会。石坪镇:政府驻地石坪场。辖原石坪镇(除新坪村外)所属行政区域。面积43.32平方千米,总人口232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85人。辖24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茨竹镇:政府驻地茨竹场。辖原茨竹镇(除芋河村外)所属行政区域。面积60.25平方千米,总人口247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22人。辖29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大塆镇:政府驻地大塆场。辖原大塆镇和茨竹镇的芋河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60.25平方千米,总人口20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31人。辖24个村委会。双凤桥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驻地双凤桥。辖原双凤桥街道和沙坪镇所属行政区域。面积95.2平方千米,总人口853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384人。辖33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2005年,渝北区辖8个街道、22个镇:双龙湖街道、龙溪街道、回兴街道、双凤桥街道、鸳鸯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大竹林镇、礼嘉镇、悦来镇、王家镇、御临镇、石船镇、大盛镇、麻柳沱镇、洛碛镇、古路镇、高嘴镇、石坪镇、玉峰山镇、龙兴镇、张关镇、统景镇、明月镇、大塆镇、华蓥山镇、茨竹、兴隆镇、木耳镇。其中,鸳鸯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大竹林镇、礼嘉镇委托北部新区管理。2006年10月1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渝北区龙溪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渝府[2006]205号)同意龙溪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具体调整如下:
调整龙溪街道行政区域及办事处驻地:调整后的龙溪街道位于龙华大道—红石路—红石支路中心线以东、民安大道—紫荆路中心线以西,管辖原龙溪街道所辖嘉州花园、武陵路、松桥路、金紫山、花卉园等5个社区和龙湖、金龙路社区的东部区域,幅员面积约5.6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松桥路7号(原龙溪街道开发办办公楼)。
新设2个街道:(一)龙山街道。位于龙华大道—红石路—红石支路中心线以西地区,管辖原龙溪街道所辖冉家坝、龙山路、花园新村、龙脊新村、余松路等5个社区和龙湖社区、金龙路社区的西部区域,幅员面积约6.4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龙山路70号(原龙溪街道办事处驻地)。(二)龙塔街道。位于民安大道—紫荆路中心线以东,管辖原龙溪街道所辖工农、龙塔2个社区,幅员面积约6.6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紫荆路333号。以上调整于2006年12月11日正式实施并举行挂牌仪式。2006年,渝北区辖10个街道、22个镇:双龙湖街道、龙溪街道、回兴街道、双凤桥街道、鸳鸯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大竹林镇、礼嘉镇、悦来镇、王家镇、御临镇、石船镇、大盛镇、麻柳沱镇、洛碛镇、古路镇、高嘴镇、石坪镇、玉峰山镇、龙兴镇、张关镇、统景镇、明月镇、大塆镇、华蓥山镇、茨竹、兴隆镇、木耳镇。其中,鸳鸯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大竹林镇、礼嘉镇委托北部新区管理。2007年2月1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渝北区龙溪街道和龙塔街道行政区域界限的批复》(渝府[2007]37号):同意将渝北区龙溪街道和龙塔街道的分界线由以紫金路和民安大道道路中心线为界,调整为以民安大道道路中心线——紫金路中心线——龙溪老年公寓门前上金紫山道路的中心线——金紫山东侧岩沿为分界线。200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渝北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渝府[2007]177号):同意将渝北区现有的20个镇、6个街道(不含北部新区代管的6个镇街)调整为11个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撤销9个镇:悦来镇、石坪镇、王家镇、华蓥山镇、高嘴镇、明月镇、麻柳沱镇、张关镇、御临镇。
新设立1个街道办事处:悦来街道办事处。辖原悦来镇所属行政区域,共5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22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悦来嘉陵路388号(原悦来镇政府驻地)。
调整8个镇的行政区域:玉峰山镇。管辖原石坪镇和原玉峰山镇玉峰村、旱土村、天竺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共10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61.1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石坪场(原石坪镇政府驻地)。古路镇。管辖原古路镇和原王家镇所属行政区域,共18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104.5平方千米。镇政府驻草坪场(原古路镇政府驻地)。茨竹镇。管辖原茨竹镇的梨园村(原放牛坪村)、大面坡村、茨竹村、金银村、半边月村、玉兰村和原华蓥山镇所属行政区域,共16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112.79平方千米。镇政府驻茨竹场竹峰路38号(原茨竹镇政府驻地)。大湾镇。管辖原大湾镇、原高嘴镇和原茨竹镇石院村、点灯村、两岔湖村、龙洞岩村所属行政区域,共23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117.71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大湾场滨河路(原大湾镇政府驻地)。大盛镇。管辖原大盛镇、原明月镇和原张关镇菊花坝村、天险洞村所属行政区域,共17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108.96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大盛场新生街21号(原大盛镇政府驻地)。龙兴镇。管辖原龙兴镇、原御临镇和原玉峰山镇高笋村所属行政区域,共21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103.6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龙兴场龙华路266号(原龙兴镇政府驻地)。石船镇。管辖原石船镇、原麻柳沱镇、原玉峰山镇关兴村、石壁村所属行政区域,共25个村,2个社区,幅员面积129.7平方千米。镇政府驻石船场渝长东街(原石船镇政府驻地)。洛碛镇。管辖原洛碛镇和原张关镇大天池村、老君山村、水溶洞村、张关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共17个村,4个社区,幅员面积95.3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洛碛场新渝路(原洛碛镇政府驻地)。
保留3个镇:保留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及政府、办事处驻地不变,木耳镇、兴隆镇、统景镇、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被撤销镇于12月20日前完成撤销,整个调整工作将在2008年1月底完成。建制调整前,渝北区镇街平均面积45.38平方千米,最小的只有22平方千米;平均人口2万多人,最少的仅1万多人。建制调整后,镇街平均面积扩大至60.5平方千米,镇域平均面积则达到100平方千米;平均人口增至3.76万人。

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

综合:200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9.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40803元增加到47503元。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51.70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90.56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8∶52.59∶43.14调整为3.73∶54.79∶41.48。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二产业贡献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9%,拉动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拉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
农业:2009年,全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06亿元。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达2.67亿元,增长36.6%,有力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4%。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66.2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2.71万吨,比上年减少1.9%;蔬菜总产量达39.41万吨,增长9.4%;水果总产量达6.39万吨,增长24.7%,其中柑橘4.01万吨,增长7.5%。生猪出栏33.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牛奶产量1.57万吨,增长1.5%;水产品产量6092吨,增长3.0%。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个百分点。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34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轻重工业比例为1∶5.56,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6.87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利润总额5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3.5%;利税总额达106.35亿元,比上年增长57.5%。工业产品销售率97.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50.4%,较上年增加45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5.1%,资产负债率64.2%,全员劳动生产率22.24万元/人。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年末拥有一级建筑安装企业17户,二级建筑安装企业102户,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需求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8%,投资总额连续九年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额达2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66.40亿元,增长6.9%;房屋施工面积达1715.45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达437万平方米,销售额216.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16.8%、48.6%。在投资总额中,二产业完成投资107.55亿元,增长10.6%,其中工业性投资106.85亿元,增长1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1%;三产业完成投资272.36亿元,增长5.6%。
国内贸易和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15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餐饮住宿业营业额21.92亿元,增长26.3%。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321.98亿元,增长28.3%。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实现旅游收入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对外开放:全年新签合同40个,已投产企业30家,其中北部新区新签合同19个,已投产企业19家。合同利用外资4.4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62亿美元,其中北部新区合同利用外资3.4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5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均为外商直接投资。全年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0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5%,其中出口6.27亿美元,下降31.0%。
交通运输、邮电: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3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6%。全年客运量(不含北部新区)4565万人,比上年增长48.7%,货运量2652万吨,比上年增长74.9%,其中公路货运量2222万吨,增长58.4%。空港吞吐量较快增长,吞吐旅客1404万人,增长26.0%;吞吐货物18.58万吨,增长16.0%。年末公路里程达2251公里(不含北部新区,但含境内高速公路和机场专用道),其中等级公路1640公里;年末实有汽车营运车辆数865辆,比上年增长3.7%。邮电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56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邮电业务总量达67766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599万元,增长23.5%;电信业务总量58167万元,增长6.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68万户,增长5.0%;移动通讯用户68.32万户,比上年增长24.0%;互联网用户达12.48万户,比上年增长37.9%。
财政、金融: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68亿元,增长21.9%,占财政收入的77.9%。在一般预算收入中,主要税种中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房产税分别增长22.6%、24.2%、5.5%、37.7%和14.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4.3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6.37亿元,增长9.2%。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别支出4.98亿元、4.10亿元,分别增长29.1%、26.6%。各项存款、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79.05亿元,比年初增长了6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3.53亿元,增长28.1%。本外币贷款余额556.58亿元,增长71.1%,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82.44亿元,增长90.5%。全区保费总收入4.55亿元,增长17.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6亿元,增长26.1%;人身保费收入3.59亿元,增长15.1%。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气候特点

渝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1340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319天。2004年的气候属于正常年,年平均气温17.1℃,年内最高温度38.8℃,最低温度1.0℃。1月、2月、3月的月平均温度均高于历年同期的温度,冬暖明显,入春回暖快。年总降雨量1385.6毫米,比历年降雨量平均值偏多。但其分布较均匀,只是9月份较多。年内共出现5次暴雨天气,其中4次暴雨造成了损失。3月中旬、4月下旬出现寒潮天气。3月和10月下旬持续阴雨。全年气候总体情况属正常偏好。2005年年平均气温略高于常年,降雨接近常年,日照略偏少,冬干、秋爽,气候也属于正常年份。年平均气温17.2℃,最高温度36.5℃,最低温度0.7℃,年总降雨量1204.8毫米,日照987.9小时。该年降雨分布不均,1月份降雨比历年同期平均数偏少79%,8月份降雨比历年同期平均数偏多72%,全年出现3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最大日降雨量达113.6毫米。3月上旬和4月上旬出现强寒潮天气。7月25日到8月13日出现伏旱天气。本年虽分别出现暴雨、伏旱、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但持续时间短、强度轻,气候亦属正常年份。

教育特色

特色一:在渝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留给农民工子女,从学校到政府不仅满足于学生“进得来”,更要让他们“留得住”、“学得好”。渝北区城区确立了东和春天实验学校、空港实验小学、笃信实验学校等12所公办学校就近安排农民工子女读书,所有学校坚持“三优化”原则,为农民工子女配备最强的管理团队、最好的学科教师、最富经验的班主任。
特色二:农民工孩子需要新教育,更需要“心”教育,从心理疏导到品德教育,渝北区的“心”教育打开每一个农民工孩子心灵的窗户,收获知识,更要收获快乐和成长。崭新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打造最好的教育环境固然重要,对于大多数农民工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用“心”教育———关心他们的心理诉求,把脉他们的健康成长,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特色三:好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渝北区除了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心”教育,也重视他们的“行”教育,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和培养,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夯实坚实的基础。走进渝开学校,每个人都会被整洁的校园和学生们昂扬的精神面貌所感染。
特色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既是一个教育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命题,渝北区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教育和关爱延伸到学校之外,逐步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等多维度的社会关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