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船镇地图
石船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005年,镇政府筹资24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室4个,总建筑面积830平方米。结合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八步工作法"和"比、学、赶、帮、树"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一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0名,发展新党员26名。在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制定方案的基础上,开好社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社区党总支书记要亲自作动员讲话,讲清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中央和省、州、县、镇党委的要求、教育活动的具体安排、对党员的具体要求等。对因各种原因没有参加集中动员的党员,社区党总支要采取分批动员、上门动员和电话、函寄动员等多种方式进行补充动员,使每个党员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社区实际,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自我教育和典型教育相结合、会上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读本》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学好《中国共产党章程》。要组织好“上一次党课,听一次形势报告,看一次警示教育片,召开一次学习交流会,开展一次为困难党员和群众送温暖活动”的“五个一”学习活动。同时,在学习中要针对社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施教方法,使先进性教育活动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党员。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注重少而精。根据学习培训需要,要为不同行业的党员编写针对性强、深入浅出、少而精的简明学习材料。二是在学习方式上,注重灵活性。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教员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划小学习单位,采取建立学习中心户、结对帮学、上门送学,组建理论宣讲团(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学习教育。三是在学习要求上,注重因人而异。对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党员群体,在撰写读书笔记等方面要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学习培训的效果。
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镇政府狠抓以"山、水、林、田、路"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资97万元硬化农村人行大路112公里,投资57.7万元新修公路6.5公里,维修公路98.9公里。整治山平塘17口,修蓄水池55口,清淤补漏渠道2.9公里,整修排洪沟15公里。新建沼气池100个,改良田土600多亩;植树造林3000亩,幼林抚育3000亩。
解决村级遗留问题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重解决战旗村人畜饮水困难、三龙煤矿土地赔偿、天坪村道路交通和原土桥村村级公路等四大遗留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1个,为老百姓办实事35件。
农村经济发展
2004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四季果乡,建设生态城镇"目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动御临河沿岸村社群众种植食用竹2000亩、柚子树500亩、优质柑橘300亩;引导沿山村社村民种植优质桃李250亩、枇杷100亩;动员交通方便的农户种植蔬菜10000亩、高标准建园种植斯格兰柑橘1500亩。2005年,进一步扩大和补充水果种植,种植优质桃30000多株,柑橘20000多株,枇杷2000多株,全镇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0000多亩,"四季果乡"雏形基本形成。为早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区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2005年6月28日,梅溪、石翔、葛口和胆沟4个村的蚕桑榨菜专业合作社成立,并引入涪陵顶顺榨菜有限公司和绿织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同年8月18日,石船蚕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大会在梅溪小学隆重举行,大会讨论通过了联合社《章程》,选举产生了联合社理监事会机构。石船蚕桑专业合作社是石船镇改革开放以来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石船镇农民群众致富增收建立了一个长效发展机制。2005年,全镇榨菜种植面积达15000亩,新栽桑树100000多株,育苗100多亩。在养殖业方面,2004年扶持养殖专业大户4户,出笼家禽家畜达640000只。2005年新建"咯咯达"养鸡场1个,养殖优良鸡20000只,引进樱桃谷鸭12组。
计划生育
开展以"关爱女性健康"为主题的育龄妇女优质服务月活动和行政执法专项治理活动,查处违法生育85例;兑现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67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国家奖励扶助,440名独生子女父母得到人平300元的一次性奖励,群众生育观念进一步更新。
农业招商引资
2004-2005年,草签农业招商协议7个,其中正式协议3个,已引进业主3个,协议引进资金294万元。
学校教育
巩固"两基"成果,积极实施学校危房改造,2004-2005年,共改建校舍2630平方米。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中考升学率显著提高。巩固和完善支教制度,边远山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