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地图
南川区相关地区地图:
区位优势
自古以来,南川就是黔北地区通往重庆主城的要冲,与重庆涪陵、巴南、万盛、武隆、綦江和贵州道真、正安、桐梓等8个区县比邻,素有“黔蜀喉襟、巴渝险要”之称。渝湘高速(重庆-湖南长沙)在长沙和京珠高速公路会合,是重庆的又一条“出海大通道”,东、中、西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在这条路交会。此路在重庆境内的具体走向是:主城-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南川区因此而纳入了重庆的“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之内。南川区域内共设置了四个出口,分别是大观出口、南川主城出口、金佛山出口、水江出口。重庆主城至南川主城出口58公里,至水江出口85公里,至金佛山不足70公里。经济发展
南川经济指标:2009年,南川奋力抓好止滑促增,努力扩大内外开放,强力推进“五区建设”,致力打造“五个南川”,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显著提速,城乡面貌显著改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实现财政总收入13.05亿元、增长2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6亿元、增长39.2%,“双保双增”目标任务圆满实现。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370美元南川发展潜力巨大: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南川在市场潜力、资源禀赋、土地供应、人力条件、环境容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一小时经济圈”中,面积居第3位、人口居第19位、人均GDP居14位,正在成为投资、创业、居家的“强力磁场”,逐步成为产业基地、旅游胜地、开放高地、宜居福地。一批有实力的大公司相继入驻南川,目前落地项目未来3年将形成300亿元以上的投资额度。
五区建设:
特色工业园区:完成龙岩组团基础设施建设首期8.5亿元建设任务,引进企业20个,签约资金30亿元;全区完成工业投资4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万元GDP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3.4%。宜居城市新区:完成投资12亿元,新城区骨架路网基本形成,扩大城区规模1平方公里。
生态旅游景区:金佛山西坡“五一”对外开园;力争神龙峡景区年内开园;推进黎香湖、山王坪旅游开发。全区完成开发建设投资3亿元,旅游人数达到16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6亿元。
生态农业示范区:完成投资1亿元,初步发挥经济、生态、示范功能;全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8%。
统筹城乡试验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在解决“三类农民”问题上取得更大进展,积极支持、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农民1万人次,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新增3000人。
五个南川:
畅通南川重在提档提速,完成渝湘高速公路水(江)武(隆)段,开工建设南川至万盛高速公路,改建出口通道、联网公路和旅游公路74.5公里,油化硬化通村公路300公里。发展农村客运,加强城区交通管理,进一步规范客运秩序,达到D类城市优秀管理水平。加大收费公路站点的整合撤并力度。
森林南川重在增绿增效,全面推进“五大工程”,着力创建市级森林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45.8%。林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严禁乱砍滥伐,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
健康南川重在强身健体,建成规范化乡镇卫生院5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儿童和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90%,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到310/10万以下。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比达到30%;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82%。
平安南川重在和谐稳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重庆下达指标以内,严防发生重特大事故,严防发生影响大、危害大的各类案件,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信访总量和批次分别下降10%;巩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
宜居南川重在完善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增加2平方米,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改善城区空气质量。改造、建成一批巴渝民居,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
金佛山核心景区
金佛山里的出名景点有古佛洞、金山夕照、生态石林、锦屏峰、母子峰&鹰嘴岩、桥长河坝等。全区旅游资源种类涵盖8大主类,35个亚类,92个基本类型。其中风景区有金佛山、楠竹山、山王坪等景区,峡谷景观有神龙峡、灰钎河等,文物保护单位有龙岩城、东汉摩崖石刻、尹子祠等,红色旅游资源有革命烈士陵园、韦奚成革命烈士故居等。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景区景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娄山麓、风水河畔。在全区旅游资源中,金佛山集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于一身。是南川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胜地。“金佛山”名的由来:金佛山,又名金山,古称九递山。其所以称金山、金佛山,是因夏秋晚晴,落日余晖把绝壁山崖映染得金碧辉煌,光灿灿犹如金山一座;有时又像一尊巍立的金身大佛,闪射出万道霞光,山即是佛、佛便是山。昔日诗有“金佛何崔巍、飘渺云霞间”之句,可谓形容尽致。称之为九递山,即山有九层、九折、九峰,重峦叠嶂之意。
金佛山资源特色:金佛山位于南川区南部,素被誉为蜀中四大名山之一。金佛山景区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核心景区66平方公里。金佛山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于1994年、1999年、2000年和2006年,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自然遗产。1999年和2003年,金佛山以其喀斯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先后两次列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名单。金佛山所拥有的“五顶国家级桂冠”不仅在重庆乃至西南,甚至在全国都极为鲜见。金佛山特色突出:金佛山是南川人民的一座“金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金佛山不仅对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绿色环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所产出的金佛山方竹笋、金佛山中药材等特色产品,为富裕地方百姓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动力。金佛山体量宏大、物宝天华,为大手笔、大气魄兴旅游提供了条件、创造了可能。金佛山是重庆人民的一座“福山”。春天,这里是花的海洋。69种60余万株乔木杜鹃花将金佛山装扮得分外妖娆。夏天,这里是“清凉世界”。金佛山是重庆这个“大火炉”距离最近、植被最好、温差最大的“清凉世界”。秋天,这里是红叶洞天。漫山红叶,别有洞天。冬天,这里是皑皑北国。冬季的金佛山,是南方唯一可观赏“雾凇”的景区。金佛山是世界人民的一座“宝山”。金佛山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生物多样性特点,不仅在同一纬度罕见,在全世界也首屈一指。金佛山是全世界为数不多以“佛”字命名的山体,曾为佛教道教共处,和尚尼姑同在,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金佛山动、植物资源:动物共有354科1461属2178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55种,一级保护的有白颊黑叶猴、金钱豹等9种。金佛山是我国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植物自然基因库。现已查明植物共有306科1644属5907种(包括栽培植物918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92种(兰科植物144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银杉、银杏、珙桐、红豆杉、金佛山兰(仅分布于金佛山,是目前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等16种。“金山五绝”指:银杉、杜鹃王、方竹、古银杏、大叶茶。“金山三宝”指:珙桐、粗榧、小虫草。“金山三精”指:人参、竹米、天竺黄
旅游资源
南川区旅游风景区有金佛山、楠竹山、山王坪、神龙峡、黎香湖等,文物保护单位有抗蒙遗址龙岩城、东汉摩崖石刻、东汉尹子祠等。金佛山集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六项桂冠”于一身,是重庆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金佛山核心景区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最高峰2251米,融山、水、石、林、泉、洞、瀑于一体,四季如画,春天漫山杜鹃花香醉人,夏天清凉世界消闲避暑,秋天晚霞云海红叶奇观,冬天银装素裹林海雪原。南川区特产
南川杜仲:以南川杜仲最为著名。其质地优良,厚实完整,细腻丝白,内表黑褐。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之功效。可入酒、炖汤食用。南川名优绿茶:南川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麓,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宜茶条件。南川茶叶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品种之一,在五、六十年代南川炒青绿茶曾被作为四川省茶叶收购标准样,产品畅销全国,深受消费喜爱。
山王坪银杏叶茶:重庆南川市山王坪银杏林场在医药界、食品界、茶叶界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历时三载,成功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山王坪银杏叶茶。山王坪银杏叶茶选取山王坪所生长的优质银杏树,适时采摘鲜活绿叶,运用传统制茶工制作而成。
南川红碎茶:南川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产饼茶,其制作技艺精细,饮用方法讲究,被列为贡茶,为涪州名茶之首,五代十国毛文锡所著《茶谱》中载有“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民国《桐梓民志》(1929)记载
金佛山方竹笋:竹笋乃纯天然保健食品,而方竹笋则为笋中之王,世界一绝,中国独有。南川金佛山方竹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米至2000米的金佛山区,形呈四方,有棱有角,其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是吸大自然之灵气生长而成的稀有食用笋。
十大民心工程:
一·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例提升到75%,60岁以上人员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7万人,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120元;新建村(社区)级社保平台50个。
二·是整治半溪河官堰桥至西门桥段河道及景观,建成凤嘴江滨河路2公里,治理龙川江河道15公里。
三·是完成南大街、钟楼街——钟楼南街、和平路、西大街、高速路下匝道——南园路、金山大道等6条示范街道改造。
四·是建设嘉兴花园、官堰桥、荷花池、白腊口、区委门口小游园5处,香格里拉、九都尚品、南洋城、嘉南花园小广场4个。
五·是开展城区空气环境整治,完成城区6600户居民、60家企业、20家机关事业单位煤改气(电),关闭6家涉气污染企业;建成2个生态示范村、6个垃圾收运站。
六·是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新建和改造线路610公里,新增和改造变压器160台;改造城市电网线路19公里。
七·是新改扩建9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区行政村全覆盖。
八·是建成廉租房9000平方米、巴渝新居3000户,搬迁安置高山移民400户。
九·是完成5所城乡学校在建工程,竣工校舍4.3万平方米;启动3所高完中建设工程;改造维修校舍10万平方米。
十·是新建农村沼气池2000口;建成通村公路200公里;启动乡镇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工程;在石莲、水江等乡镇建成10处集中饮水工程,解决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名镇简介
水江镇:水江镇位于南川区东部,幅员面积233平方公里,辖8个居委、9个村,56个农业社、4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60566人,城镇规模3.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800人,森林覆盖率56%。水江原名龙见场,又名水江石,相传修石拱桥时,淘石水中,现“水江石”三字,水江因此而得名。水江发源于金佛山,与长江几近平行,是南川的两江之一(凤嘴江、水江),交于乌江,处于长江、乌江交汇宝地的上方。水江起于元明兴于清,1910年南川划为九乡时,设水江乡;解放后一直是区乡政府驻地。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来的水江镇、中桥乡、双溪乡合并为水江镇;1998年,中桥成建制单独成乡,水江镇下设双溪管理处;2001年,南川部分乡镇建制调整后,原青龙乡整体合并入水江镇,同时撤销双溪管理处,形成现域的水江镇,水江历来是南川的三大名镇之一。1995年,水江镇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100个试点小城镇之一。重庆直辖后,水江镇被列为重庆市试点镇和20个示范镇之一,被纳入103个经济强镇,首批启动的45个中心镇之一;被列入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曾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重庆市院坝歌舞之乡”、“重庆市文明镇标兵”、“重庆市文明镇”、“重庆市先进中心镇”、“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示范社区”等称号。院坝歌舞、广场文化、文明创建方兴未艾。水江周边与南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石墙镇、铁村乡、骑龙乡、中桥乡、鱼泉乡以及武隆县平桥镇、鸭江镇、白马镇、铁矿乡等乡镇毗邻。水江交通十分便利,川湘公路贯穿全境﹐普通公路距城区26公里﹐距乌江、长江航线仅8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后大大缩短水江和城区及乌江、长江航线的距离。水江分别与涪陵、武隆等区县接壤﹔渝湘高速公路在水江设有互通式立交出口;南涪铁路将穿越境内,并设有客站和货运站;南涪高速公路也将起于水江。镇内形成了村村社社通公路的交通网络。水江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铝、煤为主,已探明的铝储量达8000万吨,煤储量达6000万吨,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遍布全镇。境内盛产水稻、玉米、油菜、蚕桑,药材资源得天独厚,是发展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的理想之地。依托丰富的铝土矿,于2006年4月22日奠基重庆市80万吨氧化铝项目(简称“80项目”),“80项目”动态投资近70亿元,力争于2008年底试车出产品,年产值45亿元,税收近4亿元。南平镇:南平镇地处南川西南面,距市中心16公里,占据重庆市区进入南川市的东南门,位于南川石莲、神童、兴隆、南城、金山及万盛区景星、丛林等乡镇办事处中心。境内川湘公路、渝道路、万南地方铁路横贯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幅员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635亩,城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640米,年降雨量1360毫米,平均气温16℃。全镇辖22个村,3个居委会,156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小组,人口11000户,36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100户,31500人,非农业人口5047人;流动人口3000人;少数民族55户,255人,南平镇是南川市唯一的苗族聚居地。南平镇地区生产总值达46200万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43元,同比增长11.5%。重点工作:一是以项目建设和园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二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三农”工作。三是以神龙峡旅游开发为突破,发展第三产业。四是以“百镇工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