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南川区地图 >
鸣玉镇地图
鸣玉镇相关地区地图:

二、发展历史

鸣玉原名石牛河。发源于金佛山和观音场(大观)的凤咀江、龙川江交汇形成。两江交汇之处有一黑褐色山石,形态酷似匍匐状的耕牛,牛头、牛眼、牛耳、牛身一应俱全,惟妙惟肖,卧于江中,头朝上,终年涉水,石牛河便因此而得名。南川置县时,鸣玉即设乡,有1300多年历史,有明确史载的建乡历史96年。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时南川县划分为一城、一镇、九乡、四十八场,鸣玉属九乡之列,民国时期偶有调整,地域、名称等无变,新中国成立后,设鸣玉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时,设鸣玉镇。

四、发展情况

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77万元,现价农业总产值实现721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95.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6941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1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77.8万元,粮食总产量1041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620元,城镇化率50.1%。鸣玉镇于2005年启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程”,在全国率先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2006年2月,重庆市文明办发文要求,全市推广学习鸣玉镇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和经验,鸣玉中学被评定为全国11所之一、重庆市唯一的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话等栏目也作了专题报道,同时《人民日报》、《半月谈》、《重庆日报》、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深入鸣玉镇实地采访,作了大量宣传报道。2010年龙凤新区建成,新区占地50亩,总投资3000万元。各种配套设施完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等。

六、形象定位

北片强镇。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山水城镇。

三、资源状况

鸣玉镇资源富集,页岩矿在全镇境内均有分布;水资源丰富,南川第一大河—大溪河在鸣玉交汇形成,现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二座,山平塘142口。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尤以农业旅游资源为突出优势,蔬菜、苎麻等农产品在全区具有较高知名度,鸣玉黄腊丁、野生土鲢、腊香狗肉等知名菜品获得重庆名菜称号。凤嘴江、龙川江河谷风光秀美,大溪河在鱼跳峡建坝形成大溪河水库,沟深林密,回水直达鸣玉盐巴桥下,此外中坝水库、三河堡等景点有待开发。

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富民强本兴镇”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稳镇、工业兴镇、生态美镇”进程,努力建成集“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山水城镇”于一体的北片开放型强镇,以锁定“一大目标”、抓好“三大重点”、实现“五大突破”、实施“七大保障”为重点,到2012年力争实现“一个领先”、“三个翻番”。发展目标:实现地方GDP14220万元、增长15%;财政收入210万元,增长20%;粮食总产量达到10950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11亿元;社零总额增长16.5%,达到11100万元;工业总产值增长17%,达到1.9482亿元;农业总产值增长7%,总量达到77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20元,增长10%,城镇化率增长1.9个百分点,达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