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巴南区地图
巴南区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经济总量:据统计,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70亿元,达到175.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10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1.74亿元,同比增长2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72亿元,同比增长15.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877元,同比增加3328元,按现行汇率(1:6.83)折算为2910美元。经济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7年的14.9:55.6:29.5调整为2008年的13.1:58.0:28.9。三次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68.0%和27.5%,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0.8、11.8和4.8个百分,就业情况:2007年全区从业人员为49.46万人,比2006年48.53万人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29万人,比2006年17.03万人下降4.3%;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02万人,比2006年19.19万人增长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15万人,比2006年12.31万人增长6.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2%。
农村经济:2007年,农业产值小幅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产值比已达到18:82。全区粮食总产量38.02万吨,同比增加7.13万吨,增长23.1%,农业总产值32.03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多经产值26.50亿元,同比增长0.9%。都市农业快速发展。重庆市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大力发展了业主制农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加大了长廊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具规模,茶叶、花椒、花卉三大产业基地不断扩大,我区的“巴南银针”茶获全国名优茶评选一等奖;“正州”牌生猪,五布柚、恒田鸡蛋、“东灵”牌花椒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通过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评议审定,获得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石龙技工”劳务品牌驰名全国,2007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4.5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44亿元。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落实3000万元资金,用于16座病险水库整治;投入57万元对灌溉效益好,群众积极性高的丰盛打铁洞、三潮水等23处电力提灌站进行技术改造;新建微型水利工程1578口,完成各类农业机械维修改造4970台,渠道清淤维修防渗455公里,恢复改善灌面3.6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1608口、无害化厕所1000户;全面完成20个镇街50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农户环境卫生面貌。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历年退耕还林工程15.25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50万亩。完成库区绿化带建设2006年度灾后补植补造1.2万亩,火烧迹地植被恢复1364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54%。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83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13479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1.76万吨(折纯)。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7.41亿元,同比增长41.7%;总产值295.81亿元,同比增长31.8%;营业收入320.07亿元,同比增长32.9%;利润总额20.79亿元,同比增长48.9%;实交税金9.36亿元,同比增长39.4%。民营企业实现产值324.48亿元,增加值83.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7%和44.0%;营业收入349.07亿元,利润总额22.36亿元,实交税金1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0%、52.3%、34.8%。中小企业实现产值298.75亿元,增加值79.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和43.2%。坚持优化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长。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4.53亿元,同比增长25.0%。巴南区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仍是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6.84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9%,充分体现了“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实现工业总产值281.25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区属及以下工业总产值182.04亿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74.87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利润总额157.19亿元,同比增长34.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提高,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以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配件为主的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6.52亿元,同比增长33.4%;主营业务收入238.31亿元,同比增长31.0%,产品销售率98.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6.76亿元,同比增长8.8%;利润总额12.80亿元,同比增长25.7%;亏损企业亏损额0.02亿元,同比下降74.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7.1%,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长安铃木、宗申集团、重庆机床厂、攀钢集团重庆汰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及羚羊轿车、天语轿车、宗申摩托、数控机床、华陶瓷器等一批名优产品饮誉国内外。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9.98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增加值12.46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83.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3%;房屋竣工面积202.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54%。建筑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之一。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增长势头强劲,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60亿元,达到163.63亿元,比上年增加47.7亿元,同比增长41.2%,总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建设与改造投资120.31亿元,同比增长44.8%,其中,工业投资55.71亿元,同比增长32.3%,房地产开发41.47亿元,同比增长34.2%。从投资渠道看:国有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保持主体地位。国有投资57.69亿元,同比增长25.1%;民间投资89.94亿元,同比增长61.1%,民间投资占全区投资额的55.0%;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6.00亿元,同比增长14.3%。从投资对象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加快了投资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投资4.45亿元,同比增长17.6%;第二产业投资57.30亿元,同比增长28.8%;第三产业投资101.88亿元,同比增长50.7%。三次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2.7:35.0:62.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呈现出一、二、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的格局。重点项目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全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374个,完成投资112.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0%和92.2%,投资占全区50万元以上的建设与改造项目投资比重达93.6%;其中:重点项目投资76.8亿元,超额完成计划18.2%,占全区投资总额的46.9%。标志着全区实施“以重大项目促进大建设,以大建设带动大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
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区土地面积达到41.1平方公里,全区竣工城镇房屋85.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67.0%,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启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三规合一”编制工作。渝湘高速公路巴南段、渝南大道C段、鱼洞滨江大桥建成通车。李家沱长江大桥南引道、鱼轻路、滨江公园东段道路改造顺利竣工。外环高速公路巴南段、南涪路巴南段、鱼洞长江大桥南引道、佛耳岩滚装码头等项目进展顺利。惠民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能源、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城区市政建设和管理,园林绿化得到新的提升和拓展。实施了渝南大道A段、B段、C段绿化、龙海大道绿化、巴南新干道绿化、滨江防护堤绿化、土桥岔路口立交绿化、体育中心小游园、国土局小游园、开发区小游园、环线高速路绿化(花溪工业园区段)、市政道路整治等绿化建设。2007年建设绿地46.86万平方米,调整充实绿地12.7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9%,提高5.8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邮电业: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5507万人,同比增长25.4%;货物运输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27.2%。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9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020公里。今年,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油化、硬化碑二路、双龙路等通镇公路50公里,建成通村通畅工程20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300公里,硬化人行便道383公里。邮政、电信业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635万元,同比增长14.2%。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90万户,净增3.5万户,同比增长17.2%;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90万户,同比增长24.0%。七、国内商业,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4亿元,同比增长18.5%。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增速加快,城市市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7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村市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6亿元,同比增长19.5%。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继续平稳增长。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8亿元,同比增长17.2%;餐饮业6.11亿元,同比增长27.5%。集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68.9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集市贸易更加活跃。住房消费不断升温。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9.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5%,其中住宅127.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2%。商品房销售额28.56亿元,同比增长48.8%,其中住宅27.77亿元,同比增长72.4%。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和旅游:2007年,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外经贸主要指标呈现高速递增。全区实际利用外资7513万美元,比2006年增长78.0%。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外资12055万美元,同比增长35.0%。据海关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59661万美元,同比增长127.5%,其中出口37562万美元,同比增长165.7%。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旅游业以“两方四泉”为重点,发挥温泉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我区成功创建全国第十个、西部第一个“中国温泉之乡”。南温泉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东温泉被评为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25.0%。
财政金融保险业: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区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8.48亿元,同比增长46.5%(同口径),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9.1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教育支出3.37亿元,同比增长5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9亿元,同比增长13.6%。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200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1.54亿元,比年初增长17.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53亿元,比年初增长6.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2.49亿元,比年初增长22.3%。保险机构积极拓展业务,加快培育保险市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创新保险品种,实现了保险业务的跨越式发展,较好地发挥了保险对经济发展的补偿功能。

行政区划

现下辖8个街道、14个镇:鱼洞街道、李家沱街道、龙洲湾街道、花溪街道、南泉街道、一品街道、南彭街道、惠民街道、界石镇、安澜镇、跳石镇、木洞镇、双河口镇、麻柳嘴镇、丰盛镇、二圣镇、东泉镇、姜家镇、天星寺镇、接龙镇、石滩镇、石龙镇。
鱼洞街道:位于巴南区西部、长江南岸,距重庆市中心21千米。东接花溪,西临珞璜,南靠一品,北望长江。是巴南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55.6平方千米,辖化龙路、下新新、新民街、鱼新街、化龙桥、江洲路、石子坪、秦家院、花土湾、广益街、乌洋街、石洋街、万泉街13个社区,云篆山、农胜、干湾、金竹、新华、天明、大中、仙池、百胜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鱼轻路27号。
李家沱街道:位于巴南区西部,长江南岸,属重庆主城区,距区政府驻地鱼洞14千米。面积11.2平方千米,辖林荫、滨江、李家沱正街、马王坪正街一、马王坪正街二、合建村、渝纱、桥南、西流沱、其龙10个社区,其龙、群乐、光明3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李家沱林荫村205号。有李家沱大桥连接九龙坡,重庆至李家沱等公路在此交会,长江设有车渡、码头。
龙洲湾街道:2009年,设立龙洲湾街道,辖原鱼洞街道的解放村、独龙桥村、红炉村、团结村、盘龙村、沿河村、梅家梁社区、百节社区以及原花溪镇的道角村,面积39.5平方千米,办事处驻渝南大道。
花溪街道:位于巴南区西北部,距区政府8.4千米。面积为33.5平方千米,辖清溪园、土桥正街、屏都、王家坝、苦竹坝、走马梁、新工地、经建、道角、重工、民主、红光、陈家湾13个社区,岔路口、民主、建新、花溪、新屋、先锋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花溪新村5号。川黔公路、重庆至南川公路等在此交会。
南泉街道:位于巴南区西部,距区政府8.5千米。面积84.5平方千米。辖南泉正街、长南桥、鹿角3个社区,红星、红旗、自由、虎啸、白鹤、和坪、金古、艾乐、杨市、立桅、双桥、万河、光国、洪福、迎龙、新田、新式、龙井18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鹿角场富源街67号。重庆至南川、鱼洞至东泉公路在此交会。境内有南温泉省级风景名胜区,解放重庆牺牲的革命烈士墓。
一品街道:位于巴南区南部。面积58.9平方千米。辖一品社区,四桥、七田、永益、金田、乐遥、燕云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一品新街16号,距区政府11.5千米。川黔等公路在此交会。
南彭街道:位于巴南区东南部,距区政府30千米,属重庆主城区范围。面积为126.9平方千米,辖南彭、忠兴、石岗3个社区,大鱼、白合子、鸳鸯、天台山、清风桥、塔落、将军湾、水竹、断桥、巨龙桥、高碑、大石塔1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南忠路40号。重庆至南川等公路在此交会。境内有南湖风景区。
惠民街道:位于巴南区东南部,地处重庆市二环路以内,北与南岸茶园新区相邻,距重庆市中心20千米。面积为63.2平方千米。辖惠民社区,龙凤、晓春、沙井、辅仁、显林、胜天6个行政村。重庆至南川公路过境。
安澜镇:位于巴南区南部。面积122.42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2002年)。辖安澜、仁流、南龙、龙岗4个社区,五通、湾湾、思林、院子、永寿、顶山、平滩、石板垭、小龙、石油沟、坝上、巴联、棋盘、柑子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安澜场,距区政府15千米。
跳石镇:位于巴南区南部。面积136.34平方千米,辖跳石、陈家、圣灯山3个社区,两河、石林、大佛、天坪、思栗、梁岗、滩子口、沿滩、永隆、大沟、圣灯山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跳石场,距区政府16千米。
木洞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长江南岸,距区政府36.2千米。面积104.30平方千米,人口4.50万人(2002年末)。辖一、二、三3个社区,中坝、豚溪口、桃花岛、松子、雁坝、钱家湾、院墙、杨家洞、海眼、墙院、保安、庙垭、土地垴、水口寺、土桥、栋青、景新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木洞场。鱼洞至清溪、鱼洞至丰盛公路在此交会,长江过境,设有港口和码头。古迹有明代建筑万寿宫、清代建筑仰山寺、栋青庙、佛耳岩古寨。
双河口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长江南岸,距区政府45.5千米。面积60.45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2002年)。辖双河口社区,茶店、石门、北隘、塘塆、太坪、五台、临江7个行政村。
麻柳嘴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长江南岸。面积79.34平方千米,辖麻柳街、牌坊街2个社区,八角、望江、赚宝、牌楼、平桥、人和桥、回龙寺、水淹凼、梓桐、感应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麻柳嘴场,距区政府52.3千米。
丰盛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距区政府42.3千米。面积68.95平方千米,人口2.20万人(2002年)。辖丰盛社区,桥上、梨坪、街、油房、石家、桥湾、双碑、王家8个行政村。古迹有清嘉庆年间修建的冠山寨,清代古建筑铁瓦寺。
二圣镇:位于巴南区东部,距区政府25.3千米。面积59.96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2002年)。辖二圣社区,邓家坝、幸福、巴山、王家河、集体、中坪6个行政村。重庆至南川公路过境。
东泉镇:位于巴南区东部,距区政府32.7千米,重庆四大名泉之首。面积122.70平方千米,人口3.88万人(2002年)。辖东泉、五布、天赐、鱼池坝4个社区,黄金林、新楼、锡滩、东泉、双星、梨树、碾沱、小桥、玉滩、河岸、狮子、朝阳、红峰、鱼池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东泉场。重庆至南川等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东温泉风景区和嘉庆年代的古建筑白沙寺。
姜家镇:位于巴南区东部,距区政府28千米。面积80.36平方千米,人口2.34万人(2002年)。辖姜家社区,白云山、文石、槐园、蔡家寺、水源、平原、河坝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姜家场。名胜古迹有雾露洞、龙池洞、龙泉洞、宋代瓷窑遗址、明清古寨吊羊寨、清末涤园图书馆、涤园寺社旧址。
天星寺镇:位于巴南区东部,距区政府23千米。面积46.70平方千米,总人口1.37万人(2002年)。辖天星寺社区,单石、芙蓉、花房、雨台、雪梨5个行政村。
接龙镇:位于巴南区南部。面积188.15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2002年)。辖接龙新正街、龙潭、小观3个社区,碑垭、石磅、铁矿、桂兴、柴坝、桥边、塘边、河嘴、新湾、自力、关塘、中山、马路、新槐、青山、春龙、荷花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接龙场,距区政府25千米。重庆至南川公路过境。
石滩镇:位于巴南区南部。面积52.09平方千米,人口1.57万人(2002年)。辖石滩河社区,万能、芦花、先锋、凉水、方斗、天台、双寨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石滩场,距区政府40千米。重庆至南川公路过境。
石龙镇:位于巴南区东南部。面积106.31平方千米,人口3.08万人(2002年)。辖石龙、花石2个社区,大连、大兴、白马、金星、合路、柏树、大园、大桥、中伦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石龙场,距区政府37千米。

历史沿革

巴南区由巴县改设而成,从古至今名凡五易。在刘宋以前曰江洲,齐、梁、西魏曰垫江,自宇文周曰巴县,民国元年(1912年)易名重庆府,民国2年恢复巴县。1995年始为今称。西周至战国,辖境属巴国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国旧域设县治理,江州县为其一,隶于巴郡。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年)又改垫江县为巴县,并废枳县入于巴县。巴县新置时属楚州巴郡,隋代属渝州、巴郡,唐代属渝州、南平郡、渝州,宋代属渝州、恭州、重庆府。元代属重庆路,明清时期属重庆府;辛亥革命后由重庆蜀军政府直辖,民国2年属川东道(后改为东川道),民国17年属四川省;解放初属川东区巴县专区,旋属璧山专区,1951年1月改属重庆市,1953年2月划属四川省江津专区,1958年11月回属重庆市。1994年12月,撤县设区,为重庆市辖近郊城市区。自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起至民国28年(1939年)间,均设县治于今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历与郡、州、路、府同城而治,并为附廓大县。此后治地多迁。民国28年,按国民政府令,县政府迁至市外办公,暂住人和乡(今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国30年迁驻新治李家沱马王坪。解放后由于市县界变动,于1952年10月暂迁南温泉,1954年1月迁驻鱼洞镇。改县设区后治地仍旧。由县而区,古今沿革,辖境多易:巴县新置时,幅员辽阔,辖今之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大部、璧山县、长寿县和涪陵市枳城区、李渡区、南川市、武隆县所属区域。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划出今涪陵市枳城区、李渡区、武隆县所属区域,置涪陵镇。唐武德元年(618年)、武德三年(620年)、贞观四年(630年)、贞观十一年(637年)、至德二年(757年),划出今长寿县、南川市所属区域及中梁山以西大部分地区,先后分置永安、乐温、温山、南平、隆化、璧山诸县。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废壁山,其地并入。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划出缙云山以西境域,复置璧山县。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划出今江北区、渝北区所属区域及北碚区所辖嘉陵江以北地区,置江北厅,又划出祥里部分地区(宋代依来乡)隶璧山县。民国18年(1929年)重庆建市,自民国21年市县划界起至1960年的28年间,迭经市县界变动和邻县县界调整,先后划出县境中梁山与长江、嘉陵江之间除今跳蹬镇以外的地区(含当时的重庆城区)、今歇马镇及其以北的地区、今南泉街道及沿铜锣山至峡口镇的沿江地区、高歇和马鬃两乡所属区域。其间于1953年,原属北碚市的关口乡划入巴县。至1994年,县境东西宽73公里,南北长70公里,幅员面积2551.26平方公里,仍三面环绕重庆市区。1994年12月,改巴县为重庆市巴南区,并在1995年2-3月间相应进行辖区调整,划出原巴县所辖长江以北的全部境域和长江以南的长生桥、迎龙、广阳3镇所属区域,划入九龙坡区所属长江南岸的地区(除二塘村划归南岸区外),遂成今之巴南区域。

友好城市

城口县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发展呈现勃勃生机。2007年,培育创建了重庆宗申汽车进气系统制造公司、重庆宗申吕田机械制造厂2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并获批准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34项、重点新产品33项。一年来,我区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1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组织申报并获授权专利145项,获得科技奖励29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步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0%。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成绩显著。2007年,全区3-6岁幼儿入园率达75.2%,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2%。义务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区7—12岁正常儿童入学率达100.0%,小学在校学生年巩固率达10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入学率达99.9%,小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8%以上。初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9%,初中毕业率达99.0%。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会考及格率91.3%、优分率50.0%、毕业率95.9%。2007高考总上线率、重本上线率、高分段人数等指标均有所提高,尤其是本区就读学生有4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国家级重点职高巴南职中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工业管理职业技术学校正在稳步发展。我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454人,在校学生达到12000人,高等职业学校招生3581人,在校生规模达12600多人。
文化、体育和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得到新的发展。2007年,我区出色完成了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和首届重庆文化艺术节活动,拓展了广场文艺演出和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空间,打造以“木洞山歌”、“花溪民间歌舞”、“接龙民间吹打”、巴南儿歌为主的巴南文化品牌,深入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振奋人心的各类展、演文化活动100场(次)以上。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投资改造了广播电视网络,目前全区已实现173个行政村1119个自然村通有线电视,有线、无线、卫星接收综合覆盖率已达98.5%,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体育运动全面发展。群众体育红红火火,2007年以迎奥运、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等为契机,举行了20多次大型活动:区第九届“体彩杯”迎春长跑赛、重庆市百万老人健步迎奥运活动、迎奥运庆直辖区直机关运动会、喜迎十七大第十二届“健身杯”运动会、康乐杯垂钓比赛等活动。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区组团出席重庆市第二届运动会和重庆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成绩显著。在市二运会上共获得2个团体冠军,19枚金牌,破一项市纪录,团体总分1339分,分别荣获成年组第11名(52个代表团),青少年组12名的好成绩,团体名次、金牌、总分全面超过上届。在第三届农运会上共夺得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2枚,全市排名第6,同时代表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社区卫生机构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以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疾病预防工作不断加强。2007年全区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9个,厂矿医院6个,民营医疗机构4个,个体医疗机构208个,村卫生室304个。公立医疗机构中有二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保健院1家。全区共有病床2900张,卫生技术人员2993人,医师1222人,护士902人。村卫生室共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人,乡村医生449人。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07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871941人,同比增长0.7%。总人口中的男性为451184人,女性为420757人,男女性别比为107.2:100。非农业人口280411人,同比增长3.6%,占总人口的32.2%,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农业人口为591530人,同比下降0.6%,占总人口的67.8%。全区出生人口8432人、人口出生率为7.31‰,死亡人口4513人,死亡率为6.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全区2007年抽样调查常住人口87.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33万人,农村人口28.78万人。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出生已由过去的高出生、高增长、高死亡向低出生、低增长、低死亡方向转化。全区已婚育龄妇女152195人,其中无孩妇女9364人,占6.2%,一孩妇女120810人,占79.4%,二孩妇女21284人,占13.9%,多孩妇女737人,占0.5%。已婚妇女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3.0%。当年符合政策生育率92.0%。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0元,同比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4385元,同比增长21.6%。全区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22128元,同比增长26.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240元,同比增长19.1%。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切实做好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267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62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30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2%。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今年,全区共举办了12期、12个专业、64个培训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437人,结业2952人,有31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组织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2246人,合格率为97%,就业率达100%。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保障。2007年,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669人,年末全区有各类福利收养单位37个,床位1636张。2007年末,全区有200个村、77个社区居委会。

物产资源

土地资源:全区土地以丘陵为主,低山次之,平地极少,分别占总幅员面积的62.27%、32.99%和4.64%。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紫色土、荧壤土、潮土等。人均土地面积0.213公顷。耕地面积8.56公顷,占幅员面积的46.92%,人均0.10公顷。尚有未充分利用的田土坎、荒草地、裸露石砾地等2.68万公顷可续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全区有植物资源近4000种。除栽植物的粮、油、蔬菜和大量经济作物品种外,经济果木有柚、柑橘、梨、枣、桃、李、杏、板栗和茶、桑、桐等。木洞镇已建成榨菜之乡,五布柚、木洞蜜枣、巴南名茶等遐迩闻名;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竹林等类型。属国家保护的植物50余种,其中二级保护品种有水杉、银杉、红豆杉等,三级保护品种有穗花杉、木荷等;区内还有大量的花卉品种和药材品种。
动物资源:区境内有动物资源数百种。除大量的畜、禽、鱼等养殖品种外,常见的野生兽类动物有狐狸、林麝、獐子、松鼠、兔子、穿山甲、野猪等;鸟类动物有鸬鹚、苍鹭、白鹭、绿翅鸭、长尾雉、猫头鹰、金鸡、斑鸠、化眉、喜鹊、乌鸦、麻雀等;还有大量的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属国家保护的二级动物有白鹭、猫头鹰、穿山甲等。三级保护的动物有林麝、獐子、金鸡等。
水资源:全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0.56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1.05亿立方米、长江过境水流1.70亿立方米,另有流经境内的五布河等大小河流10余条,全境流域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区内各种水利设施5075处,总蓄水量12040万立方米,常年灌溉面积33.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87万亩,农业丰收有较可靠的保证。
矿产资源:区内有矿资源数十种。曾先后开发利用的有原煤、铁矿、石油、天然气、页岩、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钾土、砂金、地热水等。全区现有多家页岩砖厂,对页岩的开发利用数量较大;地热水的出水点较多,已有东泉、南泉、桥口坝等地多处开发利用;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和钾土、砂金等资源的开采,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门路之一。
旅游资源:
东温泉:重庆四大名泉之首,景区拥有热洞温泉天然桑拿、温泉裸浴、五布河、重庆市最具特色风貌小城镇等特色旅游资源。还拥有仙女峰、飞鹰峰、慈云峰、翠屏峰、宁安山、木耳山等奇山异峰,仙女洞、古佛洞、打儿洞、龙洞清泉等溶洞奇观,狮子蓬莱岛屿仙境、双江胜景、关津峡谷等河谷奇观,白沙寺、钟山飞阁等宗教殿堂,誉为东温泉24景。景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山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俨然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景区内拥有温泉洗浴、养生理疗、登山健体、拓展训练、五布泛舟等休闲度假项目。东温泉裸浴历史悠久,自明朝延续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当地老百姓一种淳朴的生活习俗。不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男女老少均在此裸浴嬉水,古朴纯真、无男女授受不亲之嫌,无羞涩非分之念,无拘泥羞涩之态。东温泉民俗裸浴已成为巴南区独特的地域民俗,堪称东温泉一绝。随着世俗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此抛开城市的喧嚣,和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南湖:南湖旅游区位于重庆主城区巴南区南彭街道境内花溪河上游,水质优良,总库容1330立方米,水域面积1998亩,河水长度11公里,最大深度19米,是重庆市主城区最大的人工湖泊,距市中心解放碑33公里,渝南省级公路依湖边而过,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良好,从市区乘车30分钟即可到达。
南温泉:南温泉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巴南区南泉街道长江之南美丽的花溪河畔,距重庆市中心解放碑12公里,重庆市四大名泉之一,特别是以重庆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闻名于海内外。景区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5℃—18℃,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450毫米,充沛的降雨量为植物生长、溪流、瀑布提供了充足水份。南温泉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樵坪山:樵坪旅游区位于重庆主城区巴南区南泉街道境内樵坪山上,乃重庆东南部名山。全山海拔620—750米,电力、通讯、交通(毗邻重庆外环高速公路上桥——界石段,距渝中区33公里,距渝黔高速公路10.5公里)极为方便。水资源十分丰富。四周悬崖峭壁,唯有48道城门可上。地域面积25平方公里。
云篆山:云篆山旅游风景区位于重庆主城区巴南区鱼洞境内,是重庆市总体规划中的森林公园之一,距市中心解放碑28公里,鱼洞城区7公里,海拔高度为650米,是重庆老“巴渝十二景”和“巴南新八景”之一。云篆山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