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镇地图
惠民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政策
(一)用地政策:1、对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园区内无偿提供必须的场地。2、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土地可租、可买,价格从优。3、园区内镇政府负责“五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通讯、热通和场地平整。(二)税收政策:1、凡入驻园区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民营或外资项目,免收一切规费,前三年缴纳的地方税和按财税体制返还地方的国税部分,按50%奖励企业。2、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缴纳的地方税和按财税体制返还地方的国税部分,按30%奖励企业。3、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凡是与该镇农民签订并落实农产品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且占到企业生产能力1/3以上的,缴纳的地方税和按财税体制返还地方的国税部分,按50%返还企业。4、入驻园区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产品出口企业,所交纳企业所得税享受国家“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即对生产性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自企业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总值的70%以上的,10年内按照征收企业的所得税额的50%按政策规定支持企业发展。(三)其它政策:1、对外商所上项目的特别需求采取“特事特议,一事一议”的办法,政策放宽。2、园区内实行户口集中管理,由公安部门负责办理落户手续;如果投资者自愿,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城镇户口;对到新建的民营或外资企业的外来劳工、经营人员,免收暂住人口管理费。3、对来该镇投资的客商所需的项目选址、立项审批、注册登记等一切手续,由镇经委统一代为办理或帮助办理,并在建房、购房、子女上学等方面,按有关规定统一安排。2003年,惠民镇为对外招商引资,扩大工业园区面积,在原有占地1000亩的园区基础上,新规划800亩土地,为广大客商朋友搭建了发展平台。同时,惠民镇还有部分企业为扩大企业规模急需寻找一批合作伙伴,力争使这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惠民镇党委、政府将以各类赛、节和网络为媒,利用惠民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软、硬环境,以园区及规模企业作为产业的龙头、技术改造的重点和招商引资的载体。
历史沿革
惠民镇驻地惠民场,原名毛家铺,据传,有毛姓在此交通要道上开设店铺,故名。大约在清初逐渐形成集市,名毛家场。据乾隆《巴县志》载:“节里毛家场,四甲,离城(重庆)六十里,四七十期。”后取“惠及万民”之意,故改称惠民场。1911年至1929年,先后名惠民场、惠民里。1930年6月设惠民乡。1935年称惠民联保。1940年与永兴联保合并为惠永乡。1941年两乡分设,恢复原惠民乡。解放后1952年10月划辖区建回龙乡。1954年4月裁回龙乡并入。1958年建惠民公社。1959年2月改称惠民管理区,1960年12月复称惠民公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曾改名团结公社,1969年复名惠民公社。1982年称惠民乡。1993年12月,惠民乡、东永乡合并建立惠民镇至今。
机构设置
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承担全镇农业、林业、渔业和农机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的监管与配套服务,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水利建设、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等工作。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承担全镇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服务;计划生育工作的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服务和爱国卫生等工作。经济建设服务中心,承担全镇招商引资的宣传和工业功能区建设,协助企业做好各项报批办证手续,提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咨询服务等工作;承担本区域内的各项统计、调查、分析和检查督促等工作,为政府经济决策及社会需求收集并提供信息服务;搞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配合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工作。财政办公室,负责编制镇财政预算方案,搞好财政决算,管理预算内外资金等工作;负责对镇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和管理等工作。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协调平安建设工作;抓好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负责治保调解队伍建设,协调社会治安基础防范工作;加强信访、调解工作,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保障公民人身、民主和其他合法权利;配合做好新嘉善人管理工作,指导企业内保工作,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工作。社会管理办公室,负责制订实施全镇社会发展规划;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计生协会工作;负责管理文化体育事业;抓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改善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负责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等工作;综合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负责做好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拥军优属、移民安置、地名管理、残疾人和老龄管理等工作。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制订实施全镇经济发展规划;负责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规划、管理和指导,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各类经济组织发展提供各项服务;研究提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服务与管理。党政办公室,负责基层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负责组织、纪检、监察、宣传、统战、民族宗教、老干部和工、青、妇、科协等群团工作;协助镇领导处理日常事务;负责镇机关的综合协调、依法行政、政策调研、政务监督;负责文秘、信息、档案、保密及行政后勤管理等工作;承办人大交办的事项;负责人民武装、国防教育、兵役登记、征兵等工作;负责镇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历史沿革
明清时,现境属奉贤乡四南区、四中区。民国初期属张汇区。民国16年(1927)年始设惠民乡,境内有“惠民庵”,乡遂因庵得名。民国24年12月张汇集镇与惠民乡合并为张惠乡。1949年5月嘉善解放,6月成立张汇乡人民政府。1950年分建张汇、惠民两乡,属魏塘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试点,张汇、惠民与枫南合并为惠民乡。1958年10月与大通、大云合并成立惠民人民公社。1961年4月分设为3个公社。1981年3月划出新南等7个大队与里泽公社划出5个大队合并设立枫南公社。1983年10月改为惠民乡,1998年撤乡建镇,1999年11月大通乡并入惠民镇。
发展优势
惠民镇是重庆市区的近郊镇,位处城乡纽带结合部,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利、电力、交通及人力资源等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发展镇的经济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惠民镇又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大镇,1994年即达到了市级科技示范镇标准,被重庆市命名为“农业科普示范镇”,科技的发展为惠民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党政一班人以“一流精神、一流作风、创一流佳绩”为座佑铭,带领全镇人民以“建场镇、调结构、引企业”为主攻方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种植业、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并初具一定规模,成为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范。现有“九叶青”优质花椒种植与产品加工开发、规范化高产葡萄园、优质水果种植开发、名优水产养殖、香料(百千层)种植与产品开发、美国王鸽养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名贵花卉园、名优茶种植开发与良种母本园等9个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力争达到农业种养殖与休闲观光农业有效结合,种植业与退耕还林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效益。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惠民镇经济稳步增长,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1.62亿元,财政总收入24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348元。全镇农业经济先后形成以甜瓜、优质蜜梨、蔬菜、蚕桑、瘦肉型猪为特色的产业格局。生猪和蚕桑在全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蚕桑产量为全县的82.2%。蜜梨种植为全县之最,被命名为“浙江省蜜梨之乡”。工业经济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龙头,电子、木业为主导,化工、机械、丝绸、服装箱包、童车等行业并进的产业新格局。2001全镇拥有各类企业140家,实现工业产值20.13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达5.13亿元。其中木业、电子特色行业工业产值分别为10.7亿元和2.7亿元,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型企业达到27家,亿元工业产值的村2个。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是省级卫生镇和县级文明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同比增长17.97%。投入资金907万元,加大对镇工业区路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克服要素制约,开拓“零土地”招商新途径。配强招商力量,由镇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到东莞、厦门、温州、上海等地招商,派员在外地蹲点招商,推进以外引外滚动招商。强化领导责任制和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建立项目信息库与存量名录簿。抓住上海产业转移机遇,吸引上海企业来惠民落户。进一步做好项目全程、全方位和前置服务,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促进工业经济产业结构提升,做好与签订协议企业的衔接工作。全镇开工项目54个,开工率92%,开工率居全县前列。基建完工项目35家,在建项目19家,新增投产企业25家,有5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15.37%。农作物播种面积4680公顷(7.02万亩),比上年增加165.73公顷(2486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93.33公顷(2.84万亩),比上年增加277.53公顷(4163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686.67公顷(2.53万亩),比上年增加186.27公顷(2794亩)。春大豆、秋茄子、蜜梨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抓好大通村、惠通村2个标准化蜜梨基地建设、大棚瓜果蔬菜和春大豆生产基地建设、双溪村苗木示范基地建设、曙光村“龙洲”生态鳖养殖园区建设以及斜泾村南美白对虾基地建设。发挥各专业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作用,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示)会。7月,蜜梨专业合作社在嘉兴市农产品市场举办优质蜜梨产品推介会,起到以会引客、以会促销的良好效果。惠民蜜梨获省级精品水果金奖,提高在省内外的知名度。瘦肉型猪专业合作社和蜜梨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嘉兴市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全面推广单季晚稻直播生产。引进晚稻机械化插秧,大棚一棚多茬,春大豆宽窄行栽培,“京都尔”大豆除草,蜜梨网架栽培、人工授粉、果实套袋,果桑冷藏保鲜,虾苗淡化等一系列新技术。同时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各科技示范户到县、市参加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