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嘴镇地图
麻柳嘴镇相关地区地图:
下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妇联国土乡建环保办公室共青团委员会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所社会事务办公室农业服务站水利交通站林业站文化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畜牧兽医站
自然地理
麻柳嘴镇位于东经105°13'—110°18'、北纬28°06'—32°19'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较多。
发展思想
麻柳嘴镇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5所中小学;幅员面积77.94平方公里,耕地,26558亩,林地2.5万余亩。1998年以来,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富民强镇”、加快改革开放和推进现代化建设这条主线,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克服困绕发展的重重困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麻柳嘴山乡面貌焕然一新。麻柳嘴镇属于库区移民镇,享受库区优惠政策,新建的重钢厂与之毗邻,其辐射带动效果十分明显。麻柳嘴镇水陆交通便利,镇政府所在地与重庆茶园新区相距34公里,与长寿长江大桥相距8公里,与渝怀铁路相距2公里,与渝利铁路相距3公里,南涪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有长江河岸线18公里。麻柳嘴镇建有千吨级标准码头一个,河岸线多处适宜修建码头、船厂。
经济状况
麻柳嘴镇着手创建“麻柳长江工业园”,全力推进“三横三纵”的交通网络建设,把麻柳嘴镇打造成为平安和谐、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工业经济强镇。麻柳嘴镇明显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必将使麻柳嘴镇成为一片投资发展的热土。2002年,麻柳嘴镇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0299万元,农业生产总值5454万元,乡镇企业生产总值5845万元,工业生产总值2050万元,财政收入1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7元;除财政收入外,分别比1997年增长29.8%、10.89%、94%、94%和32.6%。
历史文物
迎春石水文石刻,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长江主航道南侧礁石上,上下石距50米,兀立江心。宋代以前,无留有任何遗迹,宋绍兴年间状元冯时行开启刻石留题后,元、明、清有识之士,赋诗留题,旱刻石鱼标迹,以示后人。上下迎春石,远眺望凝是水中之舟,上石长19米,宽8米,下石长27米,宽13米,其面凹凸不平。上下石刻有宋至清代文人墨客题记十余幅,从右至左,竖行楷书体,行列、字数排列不均,多者百余字,少者二、三十字,随刻石头位置、形状而定。
农业发展
麻柳嘴镇的名特产品有“山君”牌榨菜名扬海内外,出口日本,“清江”茶叶誉满巴南。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强镇目标。麻柳嘴镇在海拔800米的赚宝、水淹凼、三合土、感应村高山一线,利用丰富的矿山资源大力发展采石场;同时发展种养殖业,建成优质金丝大枣基地8000亩,密本南瓜基地1080亩,香菇产值超过300万元,山羊基地养羊已达2000只,养羊大户5户,最多的大户已达800只。麻柳嘴镇在公路沿线的平桥、回龙寺、时兴、鱼藏溪、牌楼、剑山等村的公路两侧发展果树生产,建成脆红李、大枇杷水果基地1280亩,生姜基地800亩;同时大力发展畜禽生产,溪河养鸭年产达30万只以上。麻柳嘴镇在长江沿岸各村利用农民长期种植蔬菜的习惯和经验,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在长江沿岸的梓桐、望江、八角、牌楼村已建春季蔬菜基地8000余亩,伏淡季蔬菜基地5000亩,农民种植蔬菜的年收入已超过1800万元;同时与重庆市农科所签订了科技共建协议,把科技引进农户,保证蔬菜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