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地图
巫溪县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巫溪县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8845亩,园地19110亩,林地3510000亩,草地477000亩,工矿用地20310亩,交通用地24210亩,水域用地71070亩,未利用土地1024636.7亩。在568845亩耕地中,田44355亩,土524490亩;未利用土地亩中,荒草地813808.5亩;林业用地5016447亩中,有林地2841451.5亩,灌木林606183亩,疏林地316680亩,未成林造林地212787亩,宜林荒地1026924亩,难利用地12421.5亩。
矿产资源:巫溪县共发现矿产18种,104处,探明储量的8种,开发利用的32处。主要矿种有:①煤:全县有煤产地48处,已开采利用的有20个煤矿,地质储量达7000万吨,其中含硫高的煤近6000万吨。②石灰石:总储量1.5亿吨以上,可生产高标号水泥和优质电石的储量有6100万吨。③盐卤:总储量为8.38亿立方米,经化验分析,矿化度高,质量好,富含40多种稀有元素。④工艺大理石:地质储量1亿立方米,主要产品有墨玉,地质储量305.23万立方米;菊化石,地质储量7500立方米;云霞石,地质储量25万立方米;紫红石,地质储量25万立方米。⑤古生物化石:经化验鉴定,沉积于43800万年以前,地质储量为311.1万立方米。⑥磷矿:探明储量406.45万吨。⑦黄铁矿:总储量2830万吨,可采1996万吨。
水利资源:巫溪县有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年均降水总量56.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34.6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86.02万立方米,人均6900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4.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34万千瓦,至2001年底仅开发利用1/10。全县各类蓄引提水工程162处,引水量2853万立方米,有效灌面6.07万亩。其中,水库有效库容94万立方米;中型引水堰一条,年引水总量1287万立方米,小型1003条,年引水总量1102万立方米。
旅游资源
综述:巫溪历史悠久,是一座亟待开发的资源宝库。地处长江三峡、大宁河风景名胜区和奉节巫溪-巫溪-巫山“金三角”旅游区腹心地带,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辖区内既有瑰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有神秘古朴的人文景观: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清幽峻奇的峡谷风光,引人入胜的地下定型殿灵巫洞,扑朔迷离的白果原始森林,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山摹红池坝,天下奇观“夏冰洞”,“白龙过江”,千古之谜“岩棺、栈道、野人”,以及有惊无险的大宁河漂流、源远流长的巫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拥有药材、杂粮、瘦肉猪、肉牛、山羊等优质农林特产品,是全国药材、林业、生漆、山羊板皮基地县和原四川省茶叶,新区绵羊基地县,全县蕴藏有距今4380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黑卤等稀有矿产,以及大储量的石灰石、大理石、原煤等磁盘产资源,境内发育了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尚有28万千瓦水能资源可供开发。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东依神农架、武当山,南接大、小三峡,西通重庆、成都,北望安康、西安,既是长江三峡旅游精品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奉节-巫溪-巫山"金三角"环线的重要支点,又是西安----三峡南北陆路旅游大通道的桥头堡和鄂西北进入三峡的捷径。巫溪县是国务院公布的三峡库区沿江开放县,全县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348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46.7万。这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地杰人灵,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巫溪:巫溪素有"峡郡桃源"美誉,全县旅游资源以有"天下第一溪"之称的大宁河风景区为轴线,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市级风景名胜区)和阴条岭市级自然保护区(市级森林公园)为东西两翼,构成如雄鹰展翅的7大景区(大宁河风景区、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红池坝景区、宁厂古镇景区、大官山景区、朝阳石林景区、团城幽峡景区)180多个景点(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景点33个),涵括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国家标准》中的所有8个主类,31个亚类中的28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中的143个类型。旅游资源不仅赋存丰富,单体数量、景类、景型、景段都在重庆市和大三峡区域所有县(区、市)中名列前茅,而且组合优良,禀赋优越,特色浓厚,富于原始性、神秘性、古朴性、异质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其森林草场,冰雪天象,巫文化,悬(岩)棺、栈道、野人"三谜","绝世奇观"夏冰洞,"世界名泉"宝源山盐泉等在区际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稀缺性、垄断性和最优性。巫溪是大三峡腹地最原始、最神奇的一方净土,是新三峡旅游格局中的"三峡生态明珠,巫巴文化故乡"。到巫溪,可以感受最原始的异质文化,追寻最亲近的纯净自然;来巫溪,可以体味原生原态原始风情,触摸灵山灵水灵巫文化。巫溪是大三峡区域及渝、陕、鄂边区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生态旅游、文化寻根、科考探险的最佳目的地。
历史沿革
巫溪地处渝东边陲,与鄂西陕南接壤,南近长江天险,北临巴山要隘,为"巴夔户牖,秦楚咽喉"。境内重岗复岭,溪流纵横。因历代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故政区迭更,隶属多变,县、郡、监、州,沿革纷呈。巫溪,系大溪文化区域,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生息繁衍。远在唐虞,即以"巫"称。以巫咸为首的"十巫升降"于巫山(巫溪沿岸诸山原本巫山),以采"百药";巫咸民赖盐业而兴,"百谷所聚";诞育了上古时之巫咸、巫臷文化。夏、商、周三代,因巫盐为王朝侯国所倚重,《尚书·牧誓》记载,巫盐销及于庸国辖地,渝陕鄂边"盐大道"始于此时。春秋时,巴联秦楚灭庸,得巫盐;战国时,楚取巴巫盐立巫郡,后秦取楚巫郡立巫县。史载万顷池(今巫溪红池坝)即为春申君故居(明《一统志·山川》)。秦汉巫县置盐官;汉立北井县,大举开发巫溪盐泉,沿巫溪岩岸凿孔建栈道270里(旧称),于东汉永平七年(64),曾引泉至巫山(《舆地广记·图经》)。其规模之浩大,工程之艰险,堪称奇迹。现仍见宁河两岸方孔万余。南北朝置始宁郡,巴蜀多战乱,许多地方人烟几绝。然巫盐一溪之地及其附近山区,地方富庶,人口稠密。后废郡入大昌县。开皇五年(585),在县东南50里建青霞观,此为史载最早的道教入县。元裁县立大宁州,明洪武九年(1376)废州立县,清康熙六年并入奉节,雍正七年(1729)复设大宁县。巫溪地方数千年间虽历经改朝换代,但少受战乱兵祸,几度繁荣,熙宁间(1068--1077)岁额盐400万余斤,外销秦楚,兼及川西。史称"利走四方,吴蜀之货咸萃于此","田赋不满六百石,借商贾以为国"。民国三年,因古巫溪水改大宁县为巫溪县。县名因境内有巫溪,一名昌江,源出县西北。据《水经注》:“巫溪水,即盐水。”,商周至春秋前期属庸国鱼邑,战国属巫县。汉置北井县,宋设大宁监,元升监为州,明降州为大宁县,民国初更名巫溪县。1997年,巫溪县面积4029.8平方千米,人口50.1万。辖10镇41乡。县政府驻城厢镇。2000年,巫溪县辖城厢、凤凰、宁厂、上磺、古路、文峰、徐家、白鹿、尖山、下堡10个镇;花栗、菱角、大同、胜利、大河、后河、天星、万古、长桂、黄阳、峰灵、红岩、蒲莲、塘坊、梓树、金盆、朝阳洞、咸水、建楼、正溪、中坝、鱼鳞、乌龙、高竹、渔沙、中鹿、皂角、田坝、马坪、龙台、中岗、通城、兰英、花台、双阳、丛树、沈家、高楼、天元、中梁、土城、和平、兴寨、易溪、长渡、双台、前河47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483759人,其中:城厢镇37659人、凤凰镇17538人、宁厂镇5742人、上磺镇21676人、古路镇22032人、文峰镇22202人、徐家镇9704人、白鹿镇11647人、尖山镇17986人、下堡镇17785人、双台乡3558人、长渡乡3833人、前河乡2678人、花栗乡9466人、胜利乡12340人、菱角乡11938人、大同乡9381人、大河乡4580人、天星乡2047人、后河乡2547人、长桂乡3216人、万古乡2432人、蒲莲乡14430人、峰灵乡23096人、黄阳乡7473人、红岩乡8425人、塘坊乡14064人、兴寨乡3949人、梓树乡3643人、金盆乡9861人、朝阳洞乡13688人、咸水乡5353人、建楼乡1918人、正溪乡2263人、中坝乡8709人、易溪乡7339人、鱼鳞乡8868人、乌龙乡5003人、高竹乡3488人、田坝乡4822人、马坪乡2923人、中鹿乡3840人、皂角乡2932人、渔沙乡5961人、中岗乡4615人、龙台乡8021人、通城乡8780人、花台乡5955人、丛树乡4977人、兰英乡3606人、双阳乡2853人、沈家乡5001人、中梁乡5557人、天元乡5135人、高楼乡4352人、土城乡6415人、和平乡4457人。2002年,巫溪县辖10个镇、47个乡,24个居委会、346个村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51.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9万人。2003年7月24日,长桂乡政府驻地由金桂村下坪社迁至黄花村碑梁子(渝府[2003]172号)。1949年12月14日巫溪解放。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两基"攻坚稳步推进,2004年,有8个乡镇通过县上"两基"验收,全县实现"两基"达标的乡镇增加到45个,人口覆盖率达85.3%。教学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完成学校建筑面积61347平方米,排除中小学危房15652平方米,完成广厦工程8499平方米。教学教育管理得到加强,巫溪中学创重通过市专家组评估验收,普通高中高考上线率达85.3%。全县有各类学校396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374所。全县在校中学生26659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931人,在校小学生54288人。全县共有教职工人数4042,其中专任教师总数3697人,全年招收中小学生17695人,中小学毕业生人数16077人。有幼儿园13所,幼儿在园人数10456人。
行政区划
全县有正副县级机构5个,党群机构18个,人大政协机构2个,检察审判机构2个,政府机构27个,正科级事业单位15个。县人民政府驻柏杨街道。现辖柏杨街道、宁河街道、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上磺镇、古路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尖山镇、下堡镇,菱角乡、胜利乡、大河乡、天星乡、长桂乡、峰灵镇、蒲莲乡、塘坊镇、朝阳镇、鱼鳞乡、乌龙乡、田坝镇、中岗乡、通城镇、兰英乡、花台乡、双阳乡、天元乡、中梁乡、土城乡。
巫巴文化
重庆巫溪县宁厂古镇是中国长江三库区为数不多的古镇之一。未来五年内,地方政府将在此复建“巫巴文化部落”,重现长江流域古人凿穴搭竹,修建栈道、放置悬棺等景观。位于长江沿岸的重庆巫溪县海拔2700多米,有“巫咸古国、上古盐都”之称,是中国“巫文化”的诞生地和发祥地之一。当地少数民族在沿袭“巫文化”的同时,将“巫文化”与四川、重庆两地的“巴渝文化”结合,形成了特别的“巫巴文化部落”。宁厂古镇是古巫咸国部落所在地,有着2000多年的制盐历史。古镇依山傍水,民风淳朴,保留着不少制盐遗址和吊脚楼原貌。当地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仍带有浓厚的“巫文化”特色。为了抢救即将消失的“巫巴文化”,向世人重现巫咸古国的生活情景,我国政府从今年10月起,在3-5年内,陆续投资1.3亿元复建“巫巴文化部落”,古法制盐、竹筏漂流、栈道修筑等场景和部分“巫文化”文物届时将在部落中逐一展现。